玉泉山七星聚,乃是道门盛事,光王李怡却来中书门下陈情?宰相牛僧孺和宋申锡都有些意外,虽然这些玉泉山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但是朝廷诸位宰执的注意力并不在这事情上面,因为皇家以道门为本家,以宗正寺管理道门事务,隶属皇家内务,皇帝没有旨意,中书门下等闲不会越权行事,中书门下的注意力此时全在内苑几位领大太监身上,王守澄与仇士元的纷争骤起,内常侍韦元素竟然和知枢密使杨承和走到一起了?
还有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中兴名将西平王李晟的几个儿子,一向与神策军亲近,可是此次王守澄与仇士元相争,李愿与李顺兄弟却袖手旁观,两不相帮,反倒与韦元素杨承和走到一起,河中观察使乔远重金贿赂王守澄,谋求河中节度使之位,王守澄也大力支持,河中观察使晋级节度使事情已成定局,但是李愿李顺兄弟来摘果子,李愿出任河中节度使的风声四起,王守澄与仇士元相争,无暇顾及此事,乔远美梦落空,苦心积虑为人做嫁衣,未免可笑可悲!在朝中没有朋党相助,都会落此下场,见此情景,满朝文武无不心中戚戚然。
是以当下朝中大臣相互守望,共同进退,此时已经蔚然成风,但君子不党,事实虽然如此但无人明说,也相互之间党同伐异,却指责对方为朋党,攻讦不休。以穆宗朝宰相李逢吉为起始,在内苑勾结内侍王守澄,在朝野大肆排挤裴度等人,独霸朝纲,身边有子弟党羽李仲言等人号称八关十六子,收受贿赂封官许愿,声势浩大,朝野侧目。另一个宰相李吉甫与裴度联手才扳倒李逢吉,但朝廷庙堂之中,重臣各自站队,裂痕已经形成,历经元和朝、穆宗朝、敬宗朝,再到当今天子,朝中大臣分作两派,此起彼伏,争斗不休。
大和三年,裴度推荐浙西节度使李德裕出任兵部尚书,皇帝陛下有意启用李德裕出任平章事,拜李德裕为宰相,时任吏部侍郎的李宗闵心急如焚,得到内苑女尚宫宋若熙和知枢密使杨承和的帮助,抢先拜相,将裴度迁往山南西道作节度使,将李德裕徙往西川节度使,并严命李德裕不得在长安停留,即日赴任,而裴度确是三朝元老,李宗闵并不催促,却不准裴度进宫面圣,一举一行都要向中书门下报备!牛僧孺和李宗闵亲厚,李宗闵拜相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牛僧孺引荐入朝,同时排斥李德裕的同党李绅,然后李宗闵与牛僧孺掌控朝堂,中书门下四位宰相,他们占其二,路随是老好人,无关紧要,宋申锡却一向不朋不党,有皇帝陛下亲自任命为平章事,皇帝陛下的心思,李宗闵和牛僧孺需要揣测,因此性情豁达的牛僧孺便天天与宋申锡聊天叙事,气氛倒也十分融洽。
宰相心怀天下大事,长安城里和尚道士吵架的事,还不能让大唐尊贵的宰相放在心上,是以玉泉山七星聚的事情他们也曾听闻过,但是都没有放在意上,道士们门第众多,玉泉山七星聚谁知道又是什么把戏?
“宋兄,请!”牛僧孺拿起文书,笑着示意宋申锡先行,宋申锡也笑着道,“牛大人,请一同去听听光王殿下如何说?”
两位宰相不紧不慢往政事堂而去,安史之乱后,朝廷的中枢决策机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逐渐被中书门下、翰林、枢密取代,这里的中书门下是指中书门下政事堂,是宰相主持朝政的机构。贞观年间为了设立了政事堂,作为三高官官议事的地方,开元年间,张说为宰相的时候,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列五房,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其中枢机房掌管皇帝机密文档,由宦官出任,是连接皇帝和宰相的桥梁,对外传达皇帝诏令,对内向皇帝上达大臣奏章,地位日益重要,后面又分为上下枢机院,分设左右枢密使,参与军国大事,参议朝政,权势显赫。
翰林则有天子私人之说,玄宗朝把翰林分为两种,一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二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其中,翰林学士起草机密诏书参谋机密,为皇帝出谋划策,资历最深者一人称为翰林承旨,翰林学士地位日趋尊贵,可以与宰相一起参议军国大事,谏言皇帝,翰林学士多是皇帝心腹之人,出任宰相也是寻常事。
宋申锡就身兼着翰林学士的殊荣,时下四位宰相,李宗闵居这点无需质疑,牛僧孺清廉正直声望最高也是公认的,路随三朝元老,德高望重也是肯定的,宋申锡确是翰林学士天子私人,地位未必就比上面三位宰相差。
牛僧孺与宋申锡随意的走着,光王虽说是朝廷亲王,但是朝廷有大大小小的亲王一大把,光王?爷未必能让两位宰相上心,所以当有中使来请两位宰相的时候,“牛大人,宋大人,陛下在浴堂彩门奏对,请两位大人过去叙话。”
牛僧孺和宋申锡都有些意外,宋申锡看了牛僧孺一眼,“怎么,何事惊动陛下了?”
中使来人毕恭毕敬的向两位宰相执礼道,“河东节度使柳大人遣使上奏,弹劾内侍岳齐擅自斩杀宁远将军韦厚,陛下又听闻河中府准备驻节丹同渡,是以召集诸位大人议事!”
宋申锡与牛僧孺对视一眼,都有些诧异,岳齐是神策右军中护军仇士元的得力义子,那么河东节度使弹劾岳齐的奏章,不问自知就是王守澄呈到御前的,怎么?下面的厮杀这么快就要御前争锋吗?
牛僧孺沉吟了一下,问中使太监道,“李宗闵大人可曾去了?陛下此次都召集了哪几位大人?”
中使太监抿嘴一笑,抱拳拱手道,“陛下此次召集了,李宗闵李大人,路随路大人,中书舍人翰林待诏郑覃郑大人,由于这次河东节度使柳大人弹劾了内官岳齐,所以陛下也召集了神策左右中尉,枢密院左右枢密使,殿中省与内侍省诸位大人,王守澄王公公,马存亮马公公,韦元素韦公公,杨承和杨公公等诸位大人都已经过去了,两位大人,陛下已经起驾浴堂彩室,请往见驾,莫要陛下久候!”
牛僧孺与宋申锡一起拱手,“中使请!”
宣旨的中使太监笑笑拱手离去了,牛僧孺袖手站立,看看天空,昨夜大雪纷飞,今早阳光灿烂,大好晴日,真令人欣喜,他略略一思量,“宋大人,你说陛下此次召集诸多臣工,所谓何事?”
宋申锡也有些琢磨不透,刚刚那一大串人名,上都长安城里管事的大人物齐聚,陛下又是什么心思?还是说大太监王守澄又想折腾什么事情?
不管他想做什么?都要阻止他!宋申锡与牛僧孺目光一触,两人都心领神会,王守澄势大,在内苑一支独大,若是被他收拾了仇士元,独霸神策右军,又兼着内苑枢密使,有军权有治权谁还能制衡他?
“走吧宋大人,莫让陛下久候!”牛僧孺笑道,对宋申锡一拱手,率先前行,宋申锡略略思索了一下,挥挥手招呼过来一个吏员,“光王殿下在中书门下等候,你去照顾一下,并转告光王,陛下召集议事,中书门下诸位大人难有空闲,光王若是事情不着急,请先行回去,或者到宗正寺陈情,明白吗?”
那吏员连忙点头,宋申锡说完,便往浴堂门而去。
查了一下资料,晚唐君王大臣,惊才绝艳者比比皆是,可大唐还是一步一步滑向深渊,果真天命难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