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穿越宁采臣 第414章 大兴教育

虽然现在局面相对平静,但是宁采臣不敢掉以轻心,因为神州的水太深了,哪怕他先现在战力几乎堪比极境,比肩项羽,但是也不敢说真的无惧一切,事实上,能威胁到他的还很多,比如凤凰岛上的那只凤凰,哪怕是现在,他都不敢说能对付那东西,比如说昆仑山,对现在他而言也不亚于禁地,还有上次出现的那个眉心带有青色印记的巨头,很明显也是出自一个大势力,那个空间通道通道哪里,宁采臣都没有弄清楚......

这些,仅仅是冰山一角,随着以后大战开启,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跳出什么恐怖的势力或则人物,强如嬴政,号称最接近古之帝皇的人物,最终还不是喋血长江,被人围杀,嬴政有多强,他不清楚,因为他没有见识过,不过按照卫庄等人告诉他的,嬴政实力已经超越了极境,真正接触证道那个层次,就算是现在的他和项羽与当年的嬴政相比都要若上几分,这绝对是一代猛人,虽不为帝皇,却自称为皇,可见嬴政的恐怖,但就是这样的一尊猛人,最终也死在了长江....

除了古之帝皇,除非达到三皇五帝那个层次,否则,这天下间,谁人敢说天下无敌,嬴政不行,项羽不行,他宁采臣,现在依旧不行。

“好了,都下去吧,我晋国之强大,不因在于一人之强大,而在于我晋国每个人的强大,是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如此,方能王超不休,与世同存,望诸位能同性协力,为我晋国之崛起而奋斗,打造我晋国之雄风。”

“臣等必当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众人抱拳,最后各自离开,宁采臣也走出御书房,他只能把持晋国的大致发展方向,具体的事情需要诸葛亮等人去实行,如果每件事都要他事必躬亲,还不累死,再说,真的要他自己去做,还未必能做好,政事什么的,有着上一世的记忆,要他高谈论阔一些还可以,但是真的要他自己做,估计就没那技能了,一句话,他是纸上谈兵。

“学校,这是什么,学堂吗?”诸葛亮等人的动作很快,下午的时间,就把开设学校的具体章程弄出来了,请示宁采臣之后,告示也第一时间贴在了邺都城的公示栏上,与此同时i,这个消息,还在以邺都为中心,传遍晋国的没一个角落。

这引发大波澜,继新土政策之后,毫无疑问,学校又是晋国的又一突破性的大政策

“我晋国之强大,不在于一人之强大,而因在于我晋国每一个人之强大,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我晋国方能王朝不朽,与世长存,我晋国百姓,当人人如龙,是雄鹰,就要搏击长空,是蛟龙,就要腾飞四海....好!好啊!我晋国之强大,当时每一个人的强大,陛下这句话说得好啊!”有人大吼,感觉有一种体内热血沸腾。

“陛下是真正为我晋国百姓啊,愿我晋国人人如龙,陛下,大心胸,纵观古今,也惟有陛下如此,有生之年,能生活在晋国,生活在陛下治下,这是我李文此生最大的幸事!”有学者感叹,心头触动,久久不能平息。

“我们要感谢陛下,没有陛下,就没有我晋国只进过,亦没有我等的今天。”有老人这样说,对宁采臣心怀感激。

“这是我晋国的大事,从此学校一开,我晋国百姓,都将迎来一条崭新的出路?”

“小学三年,中学六年,会考,科考,科考通过,升入大学,享受六品官员待遇.....这,这就是科举啊,不,这比科举跟完善....”

“从今以后,我晋国百姓都有出路了。”

“我辈有志之士,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出路了,陛下这是给我们开了一条通天大道啊。”

“我晋国之强大,不在于一人,而在于每一个人,我晋国之建设,不在于一处一人之建设,而在于每一人之建设,为晋国之崛起而学习,好!好啊!陛下之心,囊括四海,我辈晋国之人,岂可让陛下失望,此生为晋国之崛起而奋斗,当是我辈晋国有志之士的目标,见证我晋国的崛起,此生,无憾矣....”

这一刻,是震撼性的,亦如去年晋国新立,新土地政策颁布,学校政策的颁布,再次在晋国国内引起大波澜,不过却是一面叫好之声,尤其是一些文人士子,有志之士,在这一刻更是欣喜若狂,去年科举制只举行一段时间就取消了,虽然晋国时局越来越好,但是他们依旧当心,今后没有了科举制,他们在无出路,但是毫无疑问,这一次彻底解决了,而且比以前的科举制度更完善。

兴办教育事业,如果真的算起来,宁采臣并算是是开先河,在一百年前,秦始皇也做过,不过和宁采臣不同,秦始皇是天下布武,铸造武策,不过在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秦始皇只尊武道,而且也没有办什么学校,说起来也还是存在本质区别。

朝廷的动作很快,整个大机器运转起来,仅仅不到十天的时间,兴办学校的消息传遍整个晋国,这是突破性的大事情,开古之先河,不过大多都是一片叫好之声,水往低处流,人望高处爬,谁不想出人头地,宁采臣此举毫无疑问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

“陛下此举,是给了我们所有晋国人开了一条通天大道啊”晋国,三川郡,白云城,一处酒楼中,一个身穿青衣的青年道,他叫王子文,在他旁边还有两人,一身白衣的李钊,一身蓝衣的杜少纯,三人都是三川郡的学子。

“创办学校,教务育人,开古之先河,陛下是真心为我晋国百姓啊。”李钊感叹道。

“生在乱世,或许是我辈之人不幸,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但生在晋国,却是我杜少纯一生最大的幸事。”蓝衣的杜少纯道。

“我打算去入学,陛下一心为我等,身为晋国子民,我王子文岂可让陛下失望,不知李兄和杜兄什么想法。”王子文看向两人。

“自然同往”李钊道。

“固所愿也,不敢辞而”杜少纯道。

“为我晋国之崛起而读书,此生,必将将投身我晋国建设事业之中,纵死,亦无憾矣!”

“可惜了,告示上说学校暂时只开在一些县城,中学还要到大城市里面。”

“这也是没有办法,朝廷此举也是立足我晋国国情,现在虽然很多人衣食无忧,但是上学的学费却是负担不起,凡事不可超值过急,不要着急,我晋国才建立第一年,就有如此盛况,在等两年,三年,我晋国又是何等变化,到时候,学校也将更加普及,我晋国子民,必将人人能上学,人人如龙...”

“此生能见证我晋国崛起,无憾矣。”

外界不能平静,兴办学校的消息在晋国引发大波澜,各地议论,无论是文人士子,还是平明百姓,都一路纷纷,同一时间,各地的官员也行动起来,选址,建造学校,各县城建造教学,大城市建造中学,相对整个晋国而言,这些学校真的很少,但是也没有办法,现在晋国的情况如此,学费已经按照朝廷的预算降到最低,但是能上学的人现在真不多,只能暂时先建造这么多,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变动.....

“办学校,宁进之又要干什么?”

“王权之道最主要的是掌控,办学校,宁采臣这是在自掘坟墓,他想成为下一个嬴政吗?”

与此同时,外界,晋国的情况也被传了出去,锦衣卫在他国安插了探子,自然的,他国也会在晋国有探子,而且新办学校弄出的动静很大,晋国皆知,自然也不可能满得住,不过对此,外界也是态度各异,有人惊疑,有人感叹,有人深思,也有人冷笑。

不过这一切,宁采臣不会理会,晋国也不会理会,脑袋在人家头上,你总不能左右人家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