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学渣被逼考科举 学渣被逼考科举 第47节

谁都不愿意遇到事,可万一呢?生急症,房屋着了火,谁敢拍着胸脯保证不出意外。

能白得一笔钱,何乐而不为。

大家听得喜上眉梢,纷纷夸赞程箴高义。

程箴继续道:“谁家招上门女婿,和善堂会拿出一两银,当做贺礼。”

招上门女婿才有一两贺礼,孙三壮想到自己的儿子女儿,眼珠子一转,大声道:“程老爷,要是娶儿媳,难道就没贺礼了?”

程箴笑道:“村里的喜事多,要是娶儿媳妇也要出一两贺礼,和善堂真拿不出那么多钱啊。”

这倒也是,村里的半大小子如雨后的青草,一茬茬长大,光一年随礼下来,就要一大笔银子。

虽舍不得一两银子,但与娶媳妇来说,两相比较之下,孰轻孰重,大家各自心里有算计。

闻山长苦苦思索到现在,终于理清了程子安的做法。

程子安从不出言否认他们的看法,未曾直言指使,要他们如何行事。

最令闻山长称妙的是,程子安先是给村里的人戴高帽,夸赞他们疼爱儿女,善良。

接下来,程子安话锋一转,将矛头全部对准了外面,都怪他们污蔑了清水村。

村民当然会维护自己的村子,矛盾瞬间转移。

到最后,程子安拿出了和善堂,程箴再次提到招婿上门。

闻山长惊讶发现,他们竟然没一人再反对,而是将心思转向了一两银子。

人心啊!

闻山长只感到心头万千滋味,眼神从盘腿坐在案桌上的程子安身上掠过。他身边围着一群孩童,正在嘀咕说笑,与他们分食一块糖。

全然不见先前带领村民呼喊时,一呼百诺的领头模样,回到了他这个年纪的淘气。

程箴在招呼莫草儿分春牌,闻山长眼神从程子安身上收回,笑道:“清水村的百姓仁义,老朽深感佩服。不如,要是大家不嫌弃,我再写些春联,劳烦草儿姑娘,将春联送到各家去。”

能得到闻山长笔墨,他们都舍不得张贴,哪敢嫌弃,高兴得连连作揖道谢。

“草儿,你给我一份春牌。闻山长的春联,还得劳烦你记在心上,别忘了我家。”

大家笑着与莫草儿莫花儿打招呼,上前领春牌。

莫草儿明白闻山长将这件事交给她,是在暗中替她撑腰打气。

从出生到现在,莫草儿从来没这般被看中过,她心头滚烫,眼睛闪亮无比,脆生生答应了。

莫花儿亦如此,不见了先前的厉害,脸上堆满了笑,嘴里甜得很,脆生生喊着叔伯婶娘,手脚麻利帮着忙。

程箴陪着几个年长的老人说了一会话,交待了莫草儿他们几句后,叫上与孩童们玩耍的程子安,陪着闻山长回家。

闻山长负着手走在最前,与落后一步的程箴说着话。他好似没听到身后程子安的动静,转身回头过去。

程子安站在路边一颗柿子树下,仰头望着光秃秃枝丫上红艳艳的柿子。

“真是嘴馋,柿子早就被鸟儿凿空了。”闻山长笑着道。

程子安跑上前,笑道:“先前我吃了韩五郎给我的柿子,他说是从山上树上摘到的,真是甜呢。”

闻山长问道:“韩五郎,可是那个韩大山的儿子?”

程子安点头,“对,韩大山去世两年了,他阿娘就是厉害的罗娘子。”

闻山长终于忍不住问道:“你先前为何会不留情面,问他们如此尖锐的问题?”

程子安垂下眼眸,平静地道:“这些问题,并非问他们,而是说给其他的妇人姑娘们听。”

闻山长与程箴都愣了楞。

从头到尾,程子安就没妄想过,能得到村里面所有人的同意。

他让他们选择反对或者赞成,是为了从数据看出真实状况。

和善堂亦并非为了议事所用,他以后要是有了更多的钱,打算扩张成真正的善堂,能收留无家可归之人。

眼下的和善堂,主要作用,乃是一种提醒与鼓励。

提醒他们所有人,要心怀善意。以及,她们能看到,和善堂矗立在那里,就是对她们无形的庇护。

程子安淡淡道:“撬开一道缝隙,留下一线亮光,总有人会追随光明。”

程箴陷入了沉思,闻山长胸口被堵着,激荡难言。

为何而读书?

是为了正义真理代代相传。

闻山长沉寂多年,看似洒脱,实则经常抑郁寡欢,难以开怀。

他的心胸,竟不如年纪轻轻的程子安也!

闻山长斟酌了下,道:“明州府发生了些变动,在这里不方便,我们快些回屋去说。”

作者有话说:

第45章 45 四十五章

◎无◎

闻山长到了程家, 崔素娘迎了出来,惊喜地道:“闻山长来了,快请进屋坐。”

惊喜之后, 崔素娘又不禁担心, 拉着程子安上下打量,忐忑地道:“可是子安惹事了?”

村西的热闹, 崔素娘在家中也得知了, 她向来不喜往人堆中凑, 便没去看。秦婶去了还没回来,尚不清楚其中的内里。

程子安郁闷不已,不依道:“阿娘,你可能盼着我点好?我没惹事,向来听话得很, 天下第一听话。”

闻山长笑呵呵,程箴无语横他,崔素娘嗔怪地道:“阿娘错怪了你,向你赔个不是。只你这天下第一, 大话说得着实大了些,当着闻山长的面, 休得胡说八道。”

程子安笑嘻嘻道:“是, 阿娘教训得是。老师是何等胸襟气度,哪能与我计较。”

闻山长笑容不变,道:“我不计较, 你阿爹计不计较我就管不着了。这次考试的名次, 你自己说吧。”

程箴愣了下, 先前那一场热闹, 他都快忘了程子安还有考试。

进了屋, 程箴恭请闻山长在上首坐下,崔素娘招呼着云朵上了茶点,便迫不及待看向了程子安。

程子安向来厚脸皮,他气势十足道:“阿爹,阿娘,这次我考了第七名!”

崔素娘听到不是考到了末尾,倒是松了口气。只程箴脸一下沉了下来,训斥道:“第七?上次你考了第五,这次如何又退步了?”

程子安脸不红心不跳道:“阿爹,俗话说,做人要知足。以前我经常考倒数,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你该高兴才是。就像是人生有起起落落,成绩亦一样,哪有人能永远进步呢?比如说要是我考到了第一,我如何再往前进步?”

程箴被程子安说得一愣一愣的,闻山长端着茶,边吃边乐呵呵听着。

程子安道:“阿爹,你看啊,每隔两三年就会有状元出现。最后能留下名气的官员,有几个是状元郎出身?比如那个朱熹朱子,他只是同进士而已,照样当宰相。”

听起来,程子安说得很有道理,让人无法反驳。

但程箴与他斗智斗勇久了,完全不吃他这一套,冷哼一声,道:“你少狡辩,都怪你平时读书不上心。过年放假你休想去玩,在家好生温习!”

程子安看向闻山长,狡黠地道:“老师,我放假要温习功课,就没那么多功夫写大字了。”

闻山长淡淡道:“写不完我打你手板心。”

程子安快哭了,惨嚎道:“年后还要学诗赋,真是太惨了!”

程箴瞪他,“你少作怪。”训罢,他歉意地看向闻山长,“瞧他这疲赖样,平时定没少让闻山长操心,真是对不住。”

闻山长摆摆手,温和地说了声无妨,“玉不琢不成器,子安不同于其他人,不能被埋没了。”

程子安见他们已经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准备联手管束自己,只能苦着脸不做声了。

崔素娘陪着说了几句话,见外面天色不早,道:“进城得要急赶,方能赶在关城门前进城。车马颠簸,赶得太快恐不稳妥,闻山长不若留下来歇息一晚?”

闻山长本准备与程箴长谈,道:“那就叨扰了。”

崔素娘忙道哪里哪里,起身出去张罗晚饭,留下他们几人说话。

闻山长放下茶盏,神色凝重道:“我听消息说,赵知府年后要回到礼部任鸿胪寺卿,明州府的新知府,应当是明相一系的文士善。文士善以前没地方当政经验,中进士之后,最初在礼部当差,后来去了工部,辗转几年,都做些闲散的差使。他原配去世后,取了明相夫人娘家和离归家的侄女,没多久就调入了吏部任侍郎。文士善我多少听过一些,他人聪明能干,只穷苦人家出身,身后无背景势力。何况,任你有天大的才能,在京城藏龙卧虎之地,也就不算什么了。”

礼部鸿胪寺卿,乃是接待番邦使节的差使。礼部清贵归清贵,比起明州知府的手握地方大权,属于明升暗降。

程箴皱了皱眉,道:“说起来凑巧,我倒听过这个文士善,当时我受了伤,在京城寻遍大夫治伤时,听到了一些闲话。说文士善的原配生了病,文士善爱护发妻,亲自在床前奉药。且他为了医治发妻,花再多的钱,都在所不惜,名贵的补药,就是变卖家当都要往府里买。京城人人夸赞,说他情深义重。发妻更是感念他的深情,称这辈子没什么心愿,惟愿他能过得好。”

程子安眨了下眼,哟,有意思!

文士善要么是真感情,要么就是个十足的禽兽!

闻山长将程子安的反应看在眼里,道:“故而文士善的原配去世之后,他为了遵从原配的遗愿,要过得好,让亡妻放心,很快就娶了明相的侄女进门。文士善是幽州人,还有几年当年的旧事,估计没多少人知晓。他当年家里穷得很,父亲去世得早,只剩寡母拉扯他长大。没两年,寡母带着他,改嫁给了族里的一个鳏夫。在文士善中举那一年冬日,寡母以及后爹一家,说是夜里烤火时没察觉,门窗关得太过严实,一家人都被闷死了,惟余他去访友未归,得幸活了下来。守了三年孝,文士善变卖了后爹全部家产,进京赶考中了进士。对了,文士善本姓姜,文是随了寡母的姓。”

程箴听得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中。程子安渐渐坐直了身体,神色凝重了几分。

原配究竟为何而死,后爹一家为何全部炭中毒而亡,虽说里面疑点重重,程子安没亲眼所见,不敢轻易判定。

原配的死,文士善名利双收。后爹一家全亡,文士善得了家产,甩开了后爹一家的拖累。

文士善改姓之事,就足以说明他在提前筹划。可以确定的是,文士善恨极了姜氏族人。

在宗族规矩之下,哪怕姜氏一族当年再对不起他,等到他发达之后,照样可以贴上来,光明正大靠着他得好处。

改了姓,改了族谱,文士善与姜氏一族,就再也没任何干系。

结发之妻,亲生母亲……

文士善是个手段狠绝的聪明人!

闻山长道:“我听说无疾的妻舅在衙门当差,年前赵知府征收钱的事情,我多少听过一些。这件事,唉,不管他如何打算,做得都急了过了些。无疾当提点你妻舅几句,此事不宜牵扯过深,当心惹火烧身呐!”

程箴忙道闻山长放心,细说了崔文称病在家,连着崔耀宗一并从衙门告了假,回了老宅之事,“眼下二哥还在继续当差,他是捕快,不涉及到钱财之事,倒没甚关系。”

闻山长诧异了下,赞道:“倒是我多虑了,就说无疾聪明,哪能想不到此事。”

程箴看了眼程子安,道:“得亏子安当时给了我提醒,不然,我也想不到这些。”

闻山长怔住,没想到程子安能看得这般远,眼里的赞许更甚,盯着他问道:“你听了这些,可有什么看法?”

程子安坦白道:“朝堂离我太远,哪怕是明州府的官员,对我,对阿爹来说,都只能远远看着,就舅舅一家勉强能沾些边。乱加收赋税,在地方司空见惯,但总归是违了律法之事。官身能免了罪罚,舅舅是吏,他没这个权利,出事后就要倒大霉。另一件重要的事,加税只有穷苦百姓难过,小商户赚不到钱。背后有势力的大东家,衙门不敢上门。无论谁到明州府任知府,其实都大同小异。”

闻山长叹息,程箴一同默然。

程子安讥讽地道:“实在太欺负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