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六十年代大鱼大肉 六十年代大鱼大肉 第112节

俩人一人骑一辆车,邓记者停下车,推车走到叶韶光面前。

“我姓邓,又耳邓,是报社记者,听说领导来了这里指导工作,我们过来做采访。”

叶韶光立刻变脸,热情道:“原来是邓记者!”

她一脸的‘你是文化人,你很厉害’的表情。

邓记者点了点头,指向另一个人:“她姓陈,耳东陈,也是报社记者。”

叶韶光让开路:“邓记者好,陈记者好,里面请。”

她走在前面领路,邓记者和陈记者跟在后边。

因为邓记者和陈记者都骑了自行车过来,她先带他们去食堂门口停车,然后才道:“领导们去指导工作了,要不你们在这里等等?”

“不了,我们可以到周围看看吗?”

邓记者拿出本子和笔,叶韶光就想让他们到处看看,最好看完后能多写几篇文章刊登到报纸上。

“当然可以,你们随便看。”

叶韶光自觉站到一边,给与了邓记者和陈记者全然的信任。

邓记者扭头和陈记者道:“走吧。”

俩人对长水村的地理位置不熟,只好随便选一条路走。

邓记者是这样想的,他们先找几个村民采访,然后再找领导采访。写文章一要实事求是,二要层次鲜明,让人能看明白文章内容。

俩人走了一会,迎面撞上了阿进婶。

阿进婶没见过邓记者和陈记者,走过去拦住他们问:“你们哪里来的,来这里做什么?”

邓记者笑道:“你好,我是报社记者,姓邓。”

阿进婶听叶韶光说过会有记者过来,迅速挂上笑脸:“你们是来采访的是吧?”

俩人点了点头,阿进婶指着自己:“你们采访我吧,我什么都知道。”

邓记者打量着阿进婶,阿进婶生怕他不采访自己,主动道:“我儿子还是大队长,我男人是供销社主任,你采访我错不了。”

邓记者想阿进婶一有大队长儿子,二有当主任的男人,这样的人最适合采访了。

他二话不说拿出本子开始问:“婶子,您对领导下乡这事有什么看法?”

阿进婶笑眯眯道:“我特别高兴,领导能来我们村是我们村的福气。”

邓记者又道:“你们村养了多少鸡?”

这个问题才是重点,大家都听说长水村养了很多鸡,但具体养了多少却没人知道。

阿进婶心里门儿清,绕着弯道:“养了挺多的。”

邓记者诱道:“能具体说说有多少只吗?”

阿进婶皱起眉头:“这我哪里知道哟,我不负责养鸡的,我不知道。”

邓记者维持住笑脸,示意陈记者接着问。陈记者是女的,一上来就挽上阿进婶的手,企图拉近俩人之间的距离。

“婶子,我们写文章得具体,不能凭空捏造,也不能夸大事实,你不告诉我们有多少只鸡,我们不好写啊。”

阿进婶极为体贴道:“你们也不容易。”

“我也不是不想告诉你们,实在是我真不知道有多少只。别说我了,我们村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养鸡的事由韶光负责,只有她知道具体有多少。”

邓记者从阿进婶的话听出了不少东西,只有叶韶光知道有多少只鸡,这是不是意味着其中有猫腻。

“婶子,你们村只有叶韶光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

这句话是陷阱,阿进婶若是回答是,邓记者就能写叶韶光搞个人主义,不团结友爱,阿进婶若是回答不是,邓记者还可以写叶韶光工作懈怠,不负责。

当然了,写不写负面的东西,得采访过领导,听了领导的话后才能决定。

领导要是说叶韶光好,他当然不能写叶韶光不好。

阿进婶品了品邓记者话,品出了他话里的不对劲来。

她笑得慈祥:“我们村的肉鸡,今天拉走一批,明天又拉走一批,每天的数目都不一样,我们不知道很正常。”

邓记者干笑,阿进婶继续道:“你还想知道什么,接着问。”

邓记者想了想问:“你们养这么多鸡,是不是每天都能杀鸡吃?”

阿进婶瞪了邓记者一眼:“你对我们村一点都不了解。我们从来不杀鸡吃,我告诉你,我们的鸡都是要送到供销社去的。”

邓记者接话道:“我知道,你们要送去供销社换粮食。”

阿进婶哼了一声道:“你不是记者吗,你的思想觉悟怎么这么低?”

邓记者感觉自己很无辜:“婶子,您这话什么意思?”

阿进婶没好气道:“我们的鸡是给广大人民群众养的,我们把鸡拉到供销社,是要让供销社将鸡换给广大人民群众,才不是为了换粮食。”

邓记者暗想难道你们没换粮食?

阿进婶接着道:“你们记者不都是高知识分子吗,怎么连这都想不明白。”

邓记者是怕了阿进婶,拉过陈记者,小声道:“你来问。”

阿进婶拉着他们俩东拉西扯,聊到最后,她提醒道:“你们写文章的时候记得写上我的名字啊。”

陈记者没了脾气:“婶子,这不太方便。”

阿进婶翻了个白眼:“好写,特别好写,你们就写长水村阿进婶说某某某,明白吗?”

为了撇开阿进婶,邓记者只好答应她。

至于写不写她的名,另说。

食堂那边,副主任兜了一圈又绕回了食堂门口。

叶韶光快步走了过去,边给副市长扇风边送上酸梅汤。

走进食堂,叶韶光扇着蒲扇道:“市长,有记者过来了。”

副市长沉下脸:“他们怎么过来了。”

叶韶光一脸老实道:“不知道,可能是听到风声了。”

副市长还是沉着脸,叶韶光又道:“市长,您是不是不乐意接受采访?”

副市长板起脸:“报社那群东西就爱用笔杆子怼人,面上说一套,写到文章里又是另外一套。”

他就是单纯不喜报社的两面作态。

叶韶光哄道:“社长,我觉得只要咱们做得好,就不怕他们乱写。”

“你想啊,大家都有眼看,他们要是胡乱瞎写,肯定会引起大家的不满。”

副市长暗道叶韶光还是太嫩了点,广大人民群众对报纸有一种盲目的信任,总觉得报纸上的文章都是真实的。

因而,一旦报纸上刊登了某某地或者某某人不好的消息,所有人都会当真。

他就怕报社那伙人会拿他下乡指导工作的事做文章。

他不耐烦应付这个。

“你不懂,这事你别掺和。”

叶韶光乖巧道:“嗯呐,我不掺和。”

邓记者和陈记者调转方向往食堂走,一进屋就看见叶韶光正和副市长说话,他们快步凑了过去。

“市长您好,我是报社的记者,可以采访您?”

副市长笑得温和:“可以,你问吧。”

叶韶光默默给他们一人上了一杯酸梅汁,邓记者问:“市长,长水村大量养殖家禽,算不算违背文件要求?”

副市长笑眯眯道:“长水村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他们肯吃苦,敢拼搏,这些精神是很多人没有的。”

他答非所问,这是给两个记者一个信号,他很看好长水村的发展,不希望在报纸上看到不好的报道。

邓主任懂了,赶紧换了一个方向问:“长水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众所周知,市长,您怎么看他们的这种精神?”

“他们这种精神很好,人人都应该有这种精神。”

??????

两个记者围着副市长问了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后才去采访其他领导。

下午六点,所有领导骑车离开。

叶韶光跟王百富一路送到路口,目送他们走远了才转身回村。

两天后,叶韶光身负任务去镇上,听邓记者说今天会刊登采访文章,她要去买报纸。

到了镇上,她先去供销社。

自从吴主任走后,宋学胜就一直在供销社门口等叶韶光,想要找她打探消息。

见叶韶光来了,他拉她到旁边说话:“韶光啊,你们上报纸了。”

他拿出早上买的几份报纸:“你看。”

叶韶光摊开报纸仔细看,报社用了一版的二分之一篇幅来刊登采访文章,文章分了三个部分,第一部 分是两个记者对长水村的介绍,第二部分是两个记者对长水村村民的采访,第三部分是两个记者对领导的访问。

叶韶光认真看下来,发现通篇文章只写了长水村的好,没写半点不好。

她放心了,乐呵呵问:“胜哥,我能带这份报纸走吗?”

刚好省下她去买报纸的功夫。

“当然,这份报纸本来就是买给你的。”

叶韶光一脸高兴地将报纸折好放到身后的篮子。

宋学胜状似不经意问:“吴主任前几天回京都了,你去送了吗?”

叶韶光点了点头:“去送了,他约了我跟军哥去饭店吃饭。”

“那,他有跟你说接替他位置的人选吗?”

叶韶光笑眯了眼:“胜哥,你又有得忙了。”

宋学胜一脸激动,叶韶光又道:“您又得为选择谁接任您的位置烦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