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慕林 慕林 第147节

她儿子一点儿都不怕亲娘发火:“就算不打死我,打上十几二十板的,我也疼啊。况且,您儿子早就有儿子了,天知道爹会不会把孙子接走,就不管儿子死活了呢?从前他也不是没提过这事儿,何苦主动将把柄递到爹手里?如今杨意全也是一身的麻烦,咱们只需要看热闹就是了。”

“不成!”杨大太太咽不下这口气,“他是靠着我们才有今日的,凭什么自己去过好日子,却不肯听我调遣?!他如今翅膀硬了,便翻脸不认人,不把我这个大伯母放在眼里,还处处压在你头上。不给他一个教训看看,他就会忘了自己是谁!”

杨大太太心理不平衡,无论如何也不肯轻易放过外侄,她儿子虽然觉得没必要,却也不会为了一向关系不佳的堂兄弟,跟亲娘做对。于是,各种关于杨意全的负面言论,便在湖阴县城各处兴起了。

谢家外往放消息时,多少还顾及到了谢梅珺与她两个孩子的脸面,没多说杨意全什么,顶多说他软弱,没担当,不能保护妻儿罢了。

杨大太太却不会顾虑这么多,直接就放出了杨意全贪花好色,为了纳妾欺凌正妻的谣言。随即她就给杨意全送了两个妖娆的女子过去,是从县城青楼里赎出来的,说是卖艺的清倌,给侄儿。

两个女子才被送到竹山书院的码头,就被拦住了,连船带人原样被送去了杨家。竹山书院留守的大儒宣称,书院是读书清静之地,不许有轻佻女子擅入,请杨家自重!

杨意全这几日就住在书院的住处,连门都不敢出。对着书院里那些留下来过年的大儒们异样的目光,他真是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与此同时,谢梅珺这边也挑中了一个身体健康、身材丰腴、清秀温顺的佃户之女,敲锣打鼓地送去了杨家,捎带上四挑嫁妆,明言这是杨意全正妻给丈夫挑的清白人家妾室。

路人看着杨家门前两个叽喳吵闹、全无仪态的艳妆女子,再转头去看另一边端端正正坐在轿子里,行动规矩,满脸写着“我是好人家女儿”的粉衣小妾,心中对于谢梅珺的“贤良”与杨大太太的不怀好意,顿时有了自己的判断。

第477章 后续

谢慕林因为定了要与谢显之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便出发回京城接谢映慧与谢映容回湖阴,所以年前忙过一轮后,就只过年时“歇”了三日,每天只忙着跟在母亲文氏身后,满谢家角串门子百年,从大年初四开始,便又开始忙着整理行装,为出行做准备了。

她听说过谢梅珺跟杨意全闹别居的事,可没有时间天天跟新闻。倒是文氏几乎每日都要去二房报到,安慰宋氏与谢梅珺,开解杨淳、杨沅两个孩子,中间再有点时间,就要跟族里其他人坐在一块儿,批|斗那位令谢家所有人都失望无比的二房女婿杨意全了,所以,论起对谢梅珺夫妻近况以及杨家消息的了解,她比女儿要强得多了。

谢慕林问起,文氏便把谢梅珺送了个妾室去杨家的事告诉了女儿,感叹道:“你姑姑一定是伤心到了极点,对你杨姑父彻底死了心,方才会亲自挑人给你杨姑父送去的。可即使如此,她也没有故意糟蹋人的想法,还特地挑了个温顺清秀、性情平和的女孩儿,出身也是清清白白的庄户人家,虽不识得几个字,举止却端庄,人也懂事。不象那位杨大太太,口口声声说要给侄儿开枝散叶,结果送去的却是风尘女子,实在太埋汰人了!她也不想想,你杨姑父好歹是个举人,又在书院里教书,他身边侍候的人,怎能如此不讲究呢?这哪里是在为你杨姑父着想?分明就是故意打他的脸!”

文氏十分失望地摇了摇头:“她都做得这么过分了,你杨姑父竟然还要忍气吞声,连那两个风尘女子,都是书院里住的几位大儒们挡回去的。你杨姑父做人做到这个份上,太没有骨气了。你嗣祖母就一直在后悔,说当年只觉得他脾气温和,不会苛待你梅珺姑姑,又有杨大老爷做媒,方才应下了这桩婚事。倘若她早知道你杨姑父是个对谁都没脾气,也不懂得护持妻儿的人,一定不会就这么草率地把女儿许出去的。”

谢慕林有些惊讶:“这种话我们私下说说就算了,祖母……她都把话说出口了吗?”

文氏道:“我们自家人私下说说罢了。不过当时你梅珺姑姑和两个孩子都不在跟前,你嗣祖母跟大老太太说私房话,一时伤心,忍不住跟我们说了句心里话罢了。这些话,我们也不敢在你梅珺姑姑与淳儿、沅儿面前提,可是想到你姑姑,心里也着实为她难过。”

谢慕林再问:“姑姑已经决定了要跟杨姑父析产别居了?杨淳杨沅以后就住在二房?杨家那边没意见吗?”

“他们能有什么意见?难不成还能把孩子接过去抚养?”文氏冷哼道,“杨大太太哪里是这等慈爱心肠的人?把孩子送去杨家,只会让他们受委屈!至于书院那边,淳哥儿到了年纪,去上学时,跟别人一样住在学舍里就是了,不必跟他父亲待在一起。他父亲日后有了妾室,做儿子的天天看着也是尴尬。至于沅姐儿,还是继续留在咱们这里的好。

“其实你姑姑经常回娘家来,夫妻别居也方便,明言要析产,不过是担心杨家打竹山书院的主意罢了。还有你杨姑父,今后要继续科考出仕也罢,要留在书院执教也罢,反正是不能做山长了。等过完这个年,你嗣祖母就要上报族中,请族人们商议,该由何人来接手山长之位呢。”

竹山书院自从创使人谢泽川去世以来,正山长之位就一直出缺,只由一位谢家族人与一位大儒分别充任副山长,处理书院事务。原本大家都已经有了共识,等杨意全年纪再大些,教出的学生再多些,并且有学生考中进士功名之后,他便要正式上任山长之职的。没想到如今出现这等变故,杨意全当然不可能再成为竹山书院之主了。若不是谢璞这个谢泽川嗣子或他的子孙接任,那就得等到谢梅珺与杨意全之子杨淳长大成|人,又考得功名后,再来接手这处产业了。

在那之前,谢氏宗族与任教的大儒们,还得继续负责书院的所有日常事务。

谢慕林心想,杨意全姑父经此一事,从全书院公认的下任山长人选,一下沦落为普通的教学人员,心里的滋味一定不大好受吧?

他教学的水平并不算差,只是教的都是基础比较浅、年纪比较轻的学生罢了,等到学生学到一定水平了,就会改由其他学问更好的先生指导。他也没有正式收什么弟子,除了谢家女婿、未来山长的身份,其实在竹山书院的教师群体中,并不是很突出。谢家如今不再支持他上位,他可能就得做一辈子的普通老师了。他本人能不能适应是一回事,那位对他有大期望的杨大老爷知道了消息,恐怕就要大发雷霆了。

不过……谢慕林总觉得,谢梅珺姑姑这回跟丈夫杨意全翻脸,有些过于果断无情了。只是有杨家人提出纳妾,杨意全又没有拒绝罢了,也许还有杨家族人为了水泥的事,存心给谢梅珺难堪的缘由在,但就这么闹到析产别居的程度,除了还留着一个夫妻名份,两人几乎可以算是和离了吧?事情有这么严重吗?明明前不久,他们夫妻之间还很恩爱和睦来着,又有两个孩子……

谢慕林只觉得怪怪的,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人家夫妻就算在人前恩爱,私底下也未必就真的和睦了。也许是杨意全做了什么过分的事,谢梅珺早就与他貌合神离;又或是杨家人太过分,让谢梅珺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所以才翻脸的?

谢慕林自己也不清楚人家夫妻的内情,但谢梅珺亲自做了决定,宋氏不反对,杨淳杨沅也没哭闹,另一方当事人杨意全还乖乖地接受了,外人又何必多加过问呢?

谢慕林继续为了出行做准备工作,还每日督促谢显之勤加锻练,适应室外活动,多食用有营养的食物,保证睡眠充足。这样可以尽快调养好身体,为不久之后的远行做好准备。

谢家湾那边传来消息,马车改造工程已经开始了。谢徽之得空时就会过去看一眼,据他说,进展顺利。

而谢慕林实在没时间去理会刚刚得到手的飞梭织布机,见谢映芬十分感兴趣,索性就把操作方法教给她,说了几点注意事项,就把织机丢给小妹玩儿去了。谢映芬高兴极了,还把要好的小姐妹都邀来家中玩耍,特地把飞梭织布机给搬回自己的院子去显摆。

没过几日,七房的琉大婶娘便找上了谢慕林:“真姐儿,那个什么飞梭机,你是打哪儿弄来的?”

第478章 合作

琉大婶娘方氏手里有几十张织机,雇了人织绸,一年下来也能赚不少钱。但象她这样的小型织坊主,在太湖周边有很多,织出的绸也不是上等好货,所以她如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殷实富足没问题,想要成气候就不可能了。

她家的织场,如今还比不上文家从前的织纺规模呢,更别说是三房老太爷谢泽湖在世时的家业了。

然而,琉大婶娘是湖阴县本地人士,又嫁入了谢家,从小见过谢家丝织业鼎盛时期的盛况,心中也是向往无比的。只不过她夫妻二人家底有限,如今除了一点儿一点儿地积攒财富,不停给自家添加织机,扩大产量以外,也没有别的法子。

可如今,琉大婶娘却猛然发现,除了买新织机以外,她还可以让织机织得更快、更多,看起来这加快织造速度的装置还不算复杂,她顿时就坐不住了,让女儿从谢映芬处打听清楚织机的主人,回头跟丈夫草草商量过,便立刻跑来寻谢慕林。

谢慕林坦白地告诉了她:“织机是我的,不过是闺学里分派下来的机子,我又请人往上头加了个飞梭,加快织布的速度而已。这是试验品,需要把织机还回闺学去时,我会把东西拆下来的。”

琉大婶娘一听这东西拆装方便,顿时双眼一亮,拉住谢慕林的手道:“好孩子,这东西真真是再好不过了!你有这样的好东西,怎么不跟婶娘们说?你是不是不知道这东西能带来多大的好处?!”

谢慕林笑笑:“我自然知道它有什么好处,能加快织布的速度,同样的时间内,可以织更多的布。不过这只是初始产品,是我委托三位技艺出众的木匠制作出来的,当中还有其中一位匠人的创新改良。我眼下有事要忙,暂时抽不出空来管织机。等闲下来了,我会再跟那几位匠人商量,怎么把这飞梭用在更大的织机上。如果能用来织绸,那就更好了。”

琉大婶娘忙问:“那几位匠人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好孩子,婶娘知道你要忙着回京接人,腾不出手来。婶娘替你操心,如何?放心,这是你弄出来的织机,婶娘绝不会抢了去的,不过是心急着想要早日看到这飞梭用在织绸机上,婶娘家的织纺也能跟着沾光而已!”

谢慕林心知周大匠、许木匠与马木匠三位,眼下都是见不得光的,当然不会照实告诉琉大婶娘,只道:“我听说他们回乡过年去了,而且还有熟人委托的活计要做,几个月都未必有空闲接新工作。况且,这飞梭最要紧的技术难题,已经被他们攻克了大半,剩下的也不是几个木匠能解决的,所以我原本是打算等去了北平后,有空闲时,再招几个手艺好的匠人想法子的。”

北平周边地区应该有不少铁矿,到时候她可以寻个好铁匠研究一下合适的铁丝,试制弹簧。谢慕林不是理科生,也不记得多少相关知识了,不过前头有那位崇尚工商的穿越版永乐帝朱标在,玻璃水泥火枪火炮都搞出来了,说不定也弄出了钟表的制造工艺?

谢映真的记忆中,从前谢家大宅的正院上房里,曹氏是拥有一个西洋大座钟的,镀金外壳,镶了许多宝石,只是抄家之前就失踪了而已,传闻是出了毛病,送去内务府修理了,事实上多半是曹氏在出事前就转移了所有的贵重物品,以免在抄家中有所损伤。

曹氏自己和身边的心腹如桂珍等,好象还随身佩戴有怀表之类的小玩意儿,方便看时间。只不过谢映真跟她们相处的机会不多,也不会留意她们的穿戴打扮,所以记忆不深刻而已。

由此可见,钟表在如今这个大明朝是早已有了的,只是不清楚到底是自己造的,还是从海外进口。永乐帝在位时,对外贸易颇为发达,卖出了大量的丝绸、棉布、茶叶、瓷器、香料,又从国外流入了大量的白银与宝石等物。钟表这种只有顶级权贵与富豪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很难说清楚永乐帝与当时的内务府是否打过主意。

而钟表里头就有弹簧这个部件,有了钟表,弹簧还会远吗?

北平那地方,因为历史原因,留存的永乐帝遗泽最多。就算江南一带因为离京城太近,受皇室影响,某些东西的存在感被极大程度地削弱了,也不代表它们在北平同样也消失殆尽。倘若她能找到弹簧,哪怕不是制造工艺,而是成品,也是极好的。这么一个小零件而已,应该不难办到吧?

谢慕林想到这里,便正色多看了琉大婶娘几眼,心中有了个想法。

琉大婶娘则在咬唇沉思,很快便有了决定:“真姐儿,你找的木匠技艺高明,自然是没说的。他们没空来做后续的活计,真真是太过可惜了!不过这飞梭织布机是极好的东西,迟一日用它,我们就要吃一日的亏。拖的时间越久,我们吃的亏就越多!倘若你不介意,婶娘找几个得力的木匠来替你完善这飞梭的技艺,如何?放心,婶娘不会亏了你的。这是你的东西,婶娘只是帮着找人稍加改良罢了。到时候咱们两房合伙,开一家织机作坊,我们七房负责柜上的事,你们三房……还有二房,只管坐家里等着收钱就行了。作坊专卖你这种飞梭织机,卖出去多少,婶娘与你三七分,你七我三,一起发财,如何?”

谢慕林不由得对琉大婶娘方氏刮目相看。能第一眼就发现先进工艺制作成的工具能带来的好处,愿意投资作进一步的改良,还不贪心,愿意跟他人分润利益,只求获得时间优势。如果织机作坊真能成功,她立刻就会从一介小织纺主,一跃成为织机供货商,旱涝保收,在整个织造产业链中的地位也大有提升。

琉大婶娘的眼光与决断力,就算是在现代,也不弱于许多商界女强人了。

二房不经商,三房虽有商号,却不做织机生意,织机作坊的买卖与三房、七房的现有产业不存在冲突,倒是可以成为很不错的补充。而一旦与三房成为合伙人,七房便能更进一步地利用到三房在官场的影响力,以及二房在湖阴县的名望,为自己保驾护航,争取更多的利益。

这算盘打得真精哪!

但谢慕林并不反对。她弄出飞梭织布机来,可不是为了自己在家多织几块布,或在人前显摆而已。她是希望这东西能给谢氏宗族带来好处的。

文氏对技术一点儿都不敏感,身为大织造坊主的女儿,她见了飞梭织布机,除了夸一句好,就想不到别的了。

宗房忙碌,实在抽不出时间来,自家也有产业。

二房、四房与五房都是书香门第,专心科举,志不在此。

七房既有织坊又有眼光,合作的诚意也足够,为什么不选择七房做合伙人呢?

于是谢慕林冲琉大婶娘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婶娘的主意真好。那咱们再仔细商量一下细节吧?回头我再上禀长辈们,请长辈们为我们的织机作坊做个见证。”

第479章 祖孙

谈生意这种事,当然不会由谢慕林这个年纪尚小的孩子来完成。

文氏面对七房谢琉与方氏这对夫妻忽然提出的合作计划,是有些懵的。女儿弄出来的那台飞梭织布机是不错,但那也不过是能加快一点织布速度罢了,织出来的仍旧是最普通最常见的棉布,既无华美的花纹,也没有细软的手感,有什么值得人刮目相看的呢?

等到谢琉与方氏解释清楚是怎么回事,女儿谢慕林也确认了飞梭是可以用在其他织机上的之后,文氏才弄明白了这种技术能带来的好处。她欣然接受了合作开织机作坊的计划,却不肯让七房只占三成利润。因为她们母女俩再过两三个月就要北上与谢璞团聚,就算真的开了织机作坊,她们也不会参与运营的,事情还是要靠七房去做。一笔写不出两个谢字,都是一家人,怎能叫七房吃亏呢?

文氏认为双方六四分利,是最合适的方案,三房四,七房六。

谢慕林忍住吐嘈的冲动,没有吭声。算了,赚钱是其次的,赶紧把飞梭织绸机的成品捣鼓出来,让谢氏族人中从事纺织行业的人使用,好让全族人都能跟着得益,才是最重要的。她自个儿家里有精明能干的老爹和掌柜们,就算亲娘圣母一点,大方一点,也照样能赚到钱,不差这一点儿。

不过谢琉与方氏都是正派厚道人,又有心跟二房、三房都打好关系,便与文氏你来我往地“讨价还价”了半天,还跑到二房宋氏面前请示了一番,最终议定,三房占五成股,七房占四成股,剩下一成归入二房,毕竟“发明”了飞梭织布机的谢慕林,其实是二房的嗣孙女儿。

然而,七房夫妻离开后,文氏就立刻告诉几个孩子,三房占的五成股里,有三成要单匀出来,分给谢慕林,因为谢慕林才是大功臣。

谢慕林表示,三弟谢徽之也帮了很大的忙,所以要再分一成给他。

谢徽之兴奋得脸都涨红了。看到嫡母文氏没有反对,还夸奖自己做得好,帮了姐姐的忙,辛苦了,他都快高兴得跳起来了,心里顿时觉得压力大减。

他答应陪二哥谢谨之去考应试,就是为了长辈们的红包钱。如今看来,没有红包钱,他也不缺银子花。只是答应了哥哥们的事,总不好食言,既然如此,那就照二姐建议的那样,只当是去走个过场,陪一陪二哥,免得二哥孤单寂寞吧。他又不会到处跟人宣扬自己要下场应试,考得好不好的,他不说,谁会知道呢?等成绩出来了,所有人都只会忙着恭喜二哥,或是关心大哥缺席考试的原因,谁会没眼色地问他成绩如何?

谢显之、谢谨之、谢映芬与谢涵之四人都对织机作坊的股份与利润分配方案没有异议,还很为谢慕林与谢徽之高兴呢。谢映芬立刻嚷着三哥要请客,谢徽之便大方地表示,县城里任何一间饭庄酒楼都可以,任他们选择。

谢映芬与谢涵之对望一眼,都高兴得叫了起来。谢徽之便拉着他俩,叫上两位哥哥与二姐,要一同去县城里打牙祭。

谢谨之无奈地说:“忙的什么?银子还没到你手里呢,还怕日后没有请客的机会?这大冷的天,你还要带着小四去外头吃饭?万一吹了风,你要如何跟家里交代?”

谢徽之看了看瘦小的谢涵之,傻笑了几声,方才低声道:“那好,等到开春后,天儿暖和了,我再请你们进城吃饭去……”

谢映芬与谢涵之仍旧是高高兴兴地拉着他的袖子,热闹地讨论起,哪一家馆子的菜更好。

等众人都散了,谢慕林正在思索着要给周大匠、许木匠与马木匠他们封个多大的奖金红包时,宋氏叫丫头把她唤了回去。方才文氏让谢显之、谢谨之兄弟俩分别代表二房与三房跟七房谢琉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如今二房那一份,就放在宋氏手边。她又把这份协议书递到了谢慕林的面前。

谢慕林有些糊涂:“祖母给我这个做什么?”

宋氏笑笑:“你想出来的织机,若是挣得了银子,自然也是归你所有。这个你且收好了,给你娘收起来也行。等到七房那边送了银子过来,我就会照原样送到你娘那儿去,留着做你日后的嫁妆。你若想要支银子去使,就跟你娘开口。”

谢慕林吃了一惊:“可这是给二房的!”

“傻孩子,难道你不是我二房的孙女儿?”宋氏把协议书塞到谢慕林手中,微笑道,“七房只是要借二房与三房的名头罢了。他们既想要借你爹爹的高官体面,又想求得我们二房的好名声作庇护,所以,不讲究什么二房、三房之分,他们就是要同时跟我们两房合伙。只要名义上有二房、三房在,送到我们手里的利润,我们要如何分配,他们是不会管的。

“这织机本是托了你的福,才能现世,因此银子交到你手里最合适。你要分润一成给徽之,也是你做姐姐的愿意贴补弟弟,你娘都答应了,我自然不会阻拦。但分给二房这一成,我是不会要的。世上哪儿有做长辈的拿孙女儿银子的道理?只是方才七房在这里,我怕他们多心,因此没有说话罢了。”

宋氏并不在乎这点钱,但她觉得谢慕林的想法很好,若是织机作坊真能建成,造出来的新织机,肯定先满足了谢氏宗族内部的需求,这对整个家族都是有好处的。哪怕是为了奖励嗣孙女儿,她都乐意把这份钱掏出来。

谢慕林却压低声音对她说:“作坊能赚多少钱,还是未知之数,但应该是个长久的买卖,能积少成多,对二房也是个贴补。您如今不是一个人了,姑姑和杨家表兄、表妹都在家里住着,开支比过去增加了不少。杨家那样的嘴脸,杨姑父又是个软弱人,难道还指望他们肯贴补姑姑与表兄表妹吗?书院那边就算有盈利,也是有限的,绝对到不了大富大贵的地步。但若叫姑姑和杨家表兄、表妹受委屈,我们又怎能过意得去?将来杨表兄还要科举,杨表妹也要备嫁妆。您拿着这份银子,手头怎么也能宽松些。”

宋氏惊讶地看着谢慕林:“你这孩子,真是……这哪里是你需要操心的事?”

谢慕林笑笑,把协议书重新塞回到对方手中:“祖母好生收着吧,只当是孙女儿孝敬您的。您是我的祖母,跟孙女儿客气什么呢?”

宋氏看了她一会儿,把协议书收入了袖中:“也罢,我替你收着好了。你想用银子时,就来跟我说。至于平日里这银子要给谁使,你就别问了。好孙女儿,你只管听你祖母的安排便是,不要啰嗦。”

谢慕林惊讶地看着宋氏,宋氏却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把袖子掸平了。

第480章 马车

二房、三房与七房合作的织机作坊,还要等到年后才开始正式的筹建工作。不过文氏这边已经很快拨出了一笔三百两的银子,交付七房的方氏,作为三房投入作坊的资金。

作坊的具体事务,她是不会过问的,全权交给七房去料理。她与二房的宋氏,都只打算坐等分红就行了。

方氏仿佛被打了鸡血一般,拉着丈夫谢琉,连年都顾不上过了,就开始忙活起来。作坊选址、打造织机所需的材料还有雇请可靠又技艺出众的工匠,等等,事情还多着呢。

文氏还顺便请回乡过年的毛掌柜帮着提点一二,省得七房夫妻俩习惯了小生意,对于从来没有涉足过的行业,会有疏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