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之铁血雄主 第75章:荆州牧大婚

店铺门前的红灯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挂到现在,按照以往的风俗,十五过后便会收,但是正逢州牧大人大婚,谁又会去把它收掉呢?

刘琮这一天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提线木偶,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婚礼的流程从古到今几乎是一脉相传,只是比现在更加正规,要求更加严格。

首先是喝交杯酒。交杯酒代表着夫妻二人以后同心同德,合为一人。

接下来叫结发仪式,这让刘琮算是长了知识。

结发仪式非常庄严,夫妻二人各剪下一缕头发,放在一起。虽然男人可以妻妾成群,但结发之妻的地位是其他妾所不能相比。

而在结发的过程中,刘琮明显感觉到蔡玉非常紧张,就连蔡讽等蔡家的主要人物也是如此。

因为在这之前,刘琮根本没有说明是娶妻还是纳妾,当然,蔡家人也不敢问。刘表当初取蔡氏时,虽然也是州牧,但强势的是蔡空家。可现在,一切都反过来了。

如果不进行结发仪式,那婚礼办的再风光,蔡玉的地位也不会高,将来蔡家更不会被刘琮重视。

刘琮其实没有想这么多,既然蔡玉的整个心都放在了自己身上,那他便不会辜负这个单纯的女子,因此很坦然地进行了结发仪式。

当仪式进行完的时候,蔡讽如释重任,蔡玉虽然还蒙着盖头,但是她幸福的内心已经展现出来了。

拜高堂拜天地与现在无二,只是多了一个洗手的仪式。

而让刘琮诧异的是,闹洞房在这个时候竟然己经盛行。

可能是因为刘琮身份的缘故,比现代要文明的多,没有丝毫过分的行为。

酒宴自然是非常盛大,而且又是万里香,所有人都开怀痛饮,因为错过了这个机会,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够再次品尝到这样的美酒。因此到宴席结束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已经七八分醉了。

终于到了入洞房的时候,刘琮进入房间之后,感觉到有些累了。

蔡玉顶着盖头,端坐在床前的小凳上,旁边有两个侍女,看到刘琮进来,欠身行了一礼,然后将两根红烛上跳动的火焰拨弄了一下,为刘琮脱去了外衣,退到了隔壁的房子。

刘琮轻轻地来到蔡玉面前,在烛光的映照下,蔡玉身上的衣服显得更红了,她显然是感受到了刘琮的到来,身体有些微微颤抖。

刘琮伸手轻轻地揭掉了盖头,当新娘蔡玉的面容呈现在他面前时,他有些惊呆了。

与蔡玉只见了一次,而那一次,蔡玉并没有刻意化妆,而且显得有些憔悴。

但是此时,蔡玉眼睛清澈,仿佛两颗宝石,面容白中透红,带着丝丝娇羞,吐气如兰,浑身上下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仿佛初春绽放的桃李,又如盛夏出水的芙蓉。

美得是那样真切,那样自然。

“玉儿,你真美!”

“公子……”蔡玉听了刘琮的话,无比幸福又无比娇羞,她轻轻的将脸贴在刘琮的胸口,“公子,这不是做梦吧?”

“这不是做梦,这是真的!”刘琮将蔡玉紧紧的搂住,让她感受自己的强大,“你听一下,那是我跳动的心。”

“公子……”

刘琮轻轻碰着蔡玉的头发,望着她的双眼,然后迅速地将嘴贴了上去。

“公……子……”

蔡玉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两人吻在一起,不知是激动,还是兴奋,蔡玉不停的颤抖。

而她一动,让刘琮也忍耐不住了,熟练的将蔡玉抱了起来,轻轻地放在床上,然后慢慢的褪去了身上的衣服……

第二天,刘琮和蔡玉两人早早地被侍女们叫醒了。

今天还有一些仪式,自然是不能睡懒觉了。

刘琮感觉有些累,昨夜借着酒劲,两人翻云覆雨好几遍。

蔡玉倒是显得比刘琮要精神,只不过比昨天更娇羞了,仿佛做错事的孩子,不管敢直视刘琮的眼睛。

先到正堂之中拜了母亲蔡氏,樊氏也在旁边伺候。对于纳樊氏为妾,蔡氏也很高兴,汉代有好的一点,就是对于再嫁女子并没有什么歧视。

对于蔡氏来说,她希望的就是早日抱上孙子,而且要有很多孙子。她只有刘琮一个儿子,刘琦是陈夫人所生。孙子要多,那儿子自然是妻妾成群最好了。

吃过早饭之后,刘琮又带着马良、庞统、刘磐等文武,前去祭拜了先父刘表。到这里,整个婚礼的流程才算结束了。

本来打算好好休息一下,谁知道马良又带着几个人来找刘琮。

刘琮心里有些烦,若是在现代,最起码还得休几天婚假吧!这倒好,自己堂堂的荆州牧,刚结婚第三天就要上班啊!

不过当听到马良给他带来几位人才时,刘琮心中的不悦立刻烟消云散。

刘琮匆匆忙忙来到州牧府会客大厅的时候,马良和庞统正和四个青年文士在热烈地谈论。

“恭喜主公,大婚刚过,便有四位大才来投,我荆州很快便会超越昔日之繁华了!”看到刘琮进来,庞统高兴地说。

“参见主公!”四人同时给刘琮施礼。

“诸位免礼!”刘琮向四人拱拱手,虚扶一下,“季常,士元,他们是谁呀?”

“主公,他们四位,都是鹿门书院的弟子,庞山民,崔州平,石韬,孟建!”马良逐一介绍。

“原来是你们四位呀!太好了,有你们相助,我们荆州将很快强大起来!”

刘琮非常高兴,这四个人,他可是清楚的。庞山民是庞德公的儿子,崔州平、石韬、孟建三人,与徐庶、诸葛亮可是好友啊!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能做诸葛亮的朋友,能差吗?

在以前的历史中,刘备本有机会得到他们,可是当时他一门心事全在诸葛亮身上,把别人都忽略了。这四人后来都去了北方,成为魏国的重臣。

其实刘琮觉得,麾下需要最多的是这些郡守之才,顶尖人才只要有就行了,郡县治理好了,那一州自然就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