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争魏 第805章

索靖这个级别,已经能参与国家大事。

所以庞青没有避讳。

“哦?”杨峥心中一喜,东吴这帮人比自己还着急。

“东吴上大将军施绩直扑襄阳,大将军丁奉也领三万吴军精锐溯江进入汉水,司马昭亲提十万大军屯于宛城!”

还是中原财大气粗,荆州原本就有五六万大军,加上司马昭十万大军,又是一场二三十万人的混战。

双方前几个月才互相结盟,屁股还没坐热,又拔刀相向了。

盟友这种事果然不能相信。

只有利益才是真实而稳固的。

跟他们两家相比,周旨柳隐的两万多人,实在有些寒酸了。

不是杨峥故意给他这么少的兵力,而是秦军自长安南下,翻越秦岭,顺汉水而下,路途遥远,若是兵力过多,后勤压力太大。

这次出兵本来就是袭取为主,大张旗鼓,进兵反而缓慢。

“双方接战没有?”

“尚未大战,丁奉控制汉水,切断襄阳与樊城之间联系。”

“不愧是丁奉。”杨峥赞叹道。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切断汉水,南面的襄阳就是瓮中之鳖。

丁奉的意图不难猜测,汉水之北的樊城不要,只要汉水之南的襄阳,与南郡连为一体,巩固防线。

而水军恰恰是吴军的强项。

“如此看来,此战东吴胜算颇高?”索靖道。

只要丁奉牢牢占据汉水,襄阳被攻破就是时间问题了。

相比于其他几次东吴北伐,杨峥觉得这一次最靠谱。

不过,这就要看襄阳城中的王乂能扛多久了。

司马昭在宛城,也不可能坐视襄阳被攻破。

魏国在新城一带也有不少水军,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谁胜谁败,孤不知道,但吴晋大战,对大秦有百利而无一害!”

东吴这帮人还真是牛,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十万大军还在岭南,北面就敢跟司马昭拔刀子。

当然,这几年也正是东吴最能蹦跶的时候。

再过几年,无论是占田制还是均田制,在国力上都会把东吴远远甩开。

也可能是东吴的精英们看出了这些,所以才反复横跳。

合肥拿不下,襄阳总要拿下吧?

天下大势,似乎在朝着杨峥有利的方向转变。

如果司马昭在荆襄与东吴死磕,那么自己是不是还能做点什么?

比如拿回潼关,攻占河东?

正想入非非的时候,十几名斥候策马从北而来,“大王,漠北诸部合兵四万,南匈奴出兵两万攻打朔方、九原、定襄!拓跋鲜卑亦出兵七万,挺进雁门,贼征北将军陈骞领三万步骑督后!”

杨峥眉头一皱,漠北诸部就算了,但南匈奴和拓跋鲜卑还是有一定战力的。

最大的威胁是陈骞,司马昭麾下硕果仅存的大将了。

自己想弄司马昭,司马昭也处心积虑的想着搞死自己……

第六百零八章 大业

司马昭虽然釜底抽薪,解散了屯田客,但釜还在。

淮北当年被司马懿苦心经营,河渠便利,沃野千里,有大量屯田掌握在钟会手中。

有田就会有人,吸引一些渔民山民前来。

粮食是生死存亡的大事,钟会亲自接手,手上六万兵力全部投入劳作之中,粮食公私均分,农时耕收,闲时训练,两年下来,也算有了些家底。

进攻不足,防守却是绰绰有余。

而且洛阳的一举一动,都在钟会眼皮之下。

每十天,就有密信从洛阳送出。

长安、建业的消息也通过各种渠道送来。

钟会蛰伏淮北,对天下事却了如指掌。

收到吴、晋襄阳大战的消息,钟会沉思了许久。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好机会。

不过北面卢钦的反应也极快,重兵驻扎在徐州。

司马骏也派出大量斥候,深入淮北。

南面王沈上任之后,也加强了淮水的防守。

只要钟会有异动,三面大军就会压下来,淮北能守住一时,能守一世?

钟会的目光在地图上移动着。

养子钟邕送入洛阳,司马昭果然放了他一马。

但并不是因为顾念旧情,而是司马昭不想这个时候打。

两边都没准备好。

尤其是石苞调回洛阳后,司马昭更怕钟会狗急跳墙,与东吴南北夹击东吴,王沈新官上任,不一定镇得住场面。

甘露七年四月初七,春耕已经开始。

宛城有两封密信一前一后送入颍上。

一封自然是给钟会。

但谁也不会想到,还有一封密信是给蒋斌的……

“淮南王沈……”钟会嘴中轻轻念叨着。

“晋王十万大军入宛城,岂不是都督之机会?”蒋斌一直盯着钟会的脸,像是要从他脸上看出一些东西。

当年投降钟会,一半是因为钟会的名望,另一半则是他背后的魏国。

但现在钟会坐困淮北,四面被围堵,司马家与士族捆绑,钟会根本没有机会。

等待他的也终将是灭亡。

蒋斌当然要为自己的前程考虑。

但钟会却摇摇头,“我们的根基太薄弱了,许昌有司马骏四万余军,吾提兵北上,司马昭、司马骏、卢钦必会引军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