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崇祯本纪 第一一九章:坑爹的大明军制(求票求收藏)

对喜峰口的驻军,大明朝廷肯定是按2000多人给喜峰口拨划的粮饷。

可喜峰口为什么会少了那么多兵?

这绝不单单是喜峰口主官吃空饷所导致的。

从根子上,这应该还是大明坑爹的卫所军户制惹的祸。对这点朱由检前世记忆中还是有印象的。

大明建国初期,与中国的其他朝代一样,也从军屯中获得极大的利益。

说实在的,大明太祖爷朱元璋对经济方面的认识,实在是不敢恭维。也许给中国所有的开国皇帝做个排行,朱元璋的经济政策,排行应该不是倒数一也是倒数第二。

大明初建时,朱元璋只看到了军屯的巨大好处,就订下了大明传承数百年的卫所军户制。

按朱元璋制定的政策,大明朝廷只供应各卫所战兵少量粮饷(这还是驻守在要害处的战兵)。大明卫所兵的粮饷主要还是靠卫所屯田补齐。

卫所军户制,不用国家出一分钱,军户世代当兵,闲时种田养家,乱时当兵作战。这是多么美好的设想。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

大明开国时地多人少,卫所军户拥有大量的耕地,完全可以弥补朝廷少发的粮饷。

可随着一代一代人的繁衍生息,卫所慢慢变得地少人多,产出根本不够自身食用。而大明朝廷依然维持着开国时的政策。

屯田收获减少,各级军官的肆意盘剥,士卒不堪忍受的各种繁重劳役,再加上朱元璋大坑的世袭户籍制度,军户完全沦为农奴一样的存在。大明的普通军户人家,竟然连媳妇都很难找的到。

军户们实在活不下去了,大量卫所士卒只能弃家逃亡,残存的也只能在残酷的压榨中苟延残喘。

大明到嘉靖时期,卫所制度已经全面败坏,大明内地的卫所就根本没有能打仗的士兵存在。

历史上,几十个倭寇就能横行江南,就充分说明大明内地卫所兵的不堪。

嘉靖朝,大明朝廷为了应对困局,开始了募兵制。

募兵就是拿钱雇人当兵。

大明嘉靖之后的主力军队基本都是募兵,实际就是雇佣兵的性质。

当兵就是拿命换取钱粮,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交易。

可大明的文臣却不这么想啊!他们总在怀念卫所不需要朝廷掏钱的年代。

也许是出于这种想法吧?(朱由检冷笑中)

大明朝廷拨付的军队钱粮,就没有全额发放过。就连鼎鼎大名的戚家军也只能拿到9成粮饷,那已经是大明军队能拿到的极致了。

大明普通的军队一般能拿到7成粮饷,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当然,文臣们报给皇帝的粮饷数额,那肯定还是全额的数字。

至于差额?那叫漂没。

漂没到了那里,大家都心知肚明。

如果考虑到军队大军官还要再剥一层的情况,喜峰口的千户只吃一半空额,确实算是很有良心了。

朱由检无奈的摇头苦笑。

这种雇佣军性质的大明军队,还被大明朝廷屡屡拖欠薪水。这种欠薪状态的雇佣兵,要能为大明尽力死战,那才是笑话呢?

什么,文臣说士卒应该为国家的荣誉而战?

笑话!

几百年来,大明就没给过士兵应有的荣誉,还指望欠薪少饷的士兵为大明无私捐躯?

这能是正常的思维模式吗?

大明文官都特马是些什么奇葩的思维模式?朱由检忍不住爆了粗口。

算了,大明军制的坑太大了,咱还管不了。朱由检摇摇头把乱飞的思绪拉了回来。

“老郑,孤要在喜峰口开个货栈,专们从草原收购羊毛,你觉着如何?”

原来这才是信王殿下真正的想法。

郑英泰脑中转的飞快,迅速评估信王这个想法的可行性。

“殿下,高,实在是高啊!”郑英泰大声赞美着信王殿下的想法。他是思索再三、完全发自真心的赞美。(当然有那么一丝丝是拍信王的马屁)

能在喜峰口长城外设个固定的货栈,不说别的好处,单只能对商队有效进行补充的好处,就完全值得了。

常年走塞外商路的,恐怕都有过类似的念头,可大伙的能力谁也办不到。

咱投靠的殿下是谁啊?郑英泰骄傲的想。

信王,天子最疼爱的幼弟;恩宠天下无双。

大伙做不到的,不代表信王殿下做不到啊?

想到这儿,郑英泰想起他还曾挑战过信王,身子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幸好,我掉头比较快。要不,恐怕全家骨头都烂了吧?郑英泰忍不住想。

要是信王真在喜峰口开成了货栈,那通往草原的商路就真的变天了。他郑家前途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想到这些一眼就看得到利益,郑英泰的心就火热火热的。

得到郑英泰从商业上的肯定,朱由检很开心。

至于喜峰口是军事管制区的问题,对他的权势来说,那也叫问题吗?

“终于回来了,”郑明拍着酸软的腰发出一声感慨。

这次开辟朵颜和插汉部的商路,过程出乎异常的顺利,要不是草原上突然降下的雪太大,年前他们就能赶回来的。

殿下应该等急了吧?

看着延绵数里的上百辆大车,郑明脸上露出笑意。

商队的顺利回归,朱由检十分开心。商队中老资历的郑明,正是他心目中喜峰口收购点的首选主持人。

“殿下,小、小的是这样想的。”面见传说中的信王殿下,郑明万分激动。

王爷唉!

这是大明天家的血脉,大明最尊贵的血统。能面见王爷,他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三生有幸啊!

“来,喝口茶,慢慢说,咱们不急。”朱由检安慰着激动的郑明,这位老人可是个宝贝。他绝对是这个时代,大明最熟悉草原的人。

郑明从10几岁就开始跟着商队,往来于大明和草原之间。几十年行商的结果,使他对草原各处的风俗都了如指掌。

郑明对他常走的科尔沁草原更是熟悉,在那片束伯部族所在的草原,他蒙上眼都能找到各处正确的道路。

这种寻路经验,放到宽阔近乎海洋的草原来说,那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这些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才是朱由检最看重的和最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