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明嫡子 大明嫡子 第647节

邹学玉无话可说。

涉及自己的任用,他说不出来话。

但朱高炽却早有准备。

奉天门前。

朱高炽轻咳一声。

“王尚书难道不知,应天府如今正在为了日益繁忙、拥挤不堪,不堪使用的龙湾码头而苦恼。整个应天府上至知府,下至皂吏,日日都泡在上元门那边,就是为了能早日将上元门码头给建成,缓解京师货运压力。

此等紧要时刻,何以能将邹知府调离应天知府?

这几年,朝廷各处用兵,仅应天一地,便有内库、户部仓、武库,南北用兵,钱粮海了去的调运。

天下四方商贾往来,海外夷商通航。

上元门码头一日不建成,应天城只怕到最后就要被堵的水泄不通了。

王尚书是要置京师畅通于不顾?还是要让朝廷因为道路、码头堵塞,而就此停摆?”

这几年的应天生活,尤其是在朱允熥身边待的久了,教会了朱高炽一个很重要也很关键的生存法则。

那就是但凡是要怼人,就要扯上一面最大最大的旗帜,一开口就压住对方。

你王儁是不是要让京师堵塞,皇帝都出不了家门?

这个罪名直直的,不加掩饰的扣在了工部尚书王儁的脑袋上。

人群中,一阵低沉细微的倒吸凉气。

谁能想到,这个看似憨厚的燕王府世子,一出口竟然如此犀利。

王儁张张嘴,刚想要反驳。

可是朱高炽却完全不给他开口反驳的机会,继续沉声道:“再说那中都凤阳知府丘凤珍,不久之前凤阳城方才出了白莲教藏匿之事。皇太孙宽仁,只是将其调离知府之位,暂带于北巡队伍之中。

陛下今岁开春有旨意,太孙离京,所在之地文武皆尊太孙教令,一应官员任免皆由太孙定夺。

朝廷赏罚分明,如今稍作惩戒丘凤珍,何以不足月余,王尚书便要让其就任一道布政之高位,做那一方封疆大吏?”

奉天门前。

所有人都好似看到,一口黝黑黝黑的大锅从天而降,严丝合缝的重重扣在了王儁的头上。

结党营私!

燕王府世子虽然没有明说,但却无声胜似有声。

这个时候皇太孙还在惩戒凤阳知府丘凤珍,你王儁就要给人家弄到瀛洲去做那封疆大吏。

这可不就是在为对方腾挪位置,还顺带着让对方坐上帝国核心官员的行列?

这不是结党营私还能是什么!

朱高炽仅仅是两番话,就已经怼的王儁开不了口,脸上更是一阵青一阵白的。

他怎么也无法相信,往日里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燕王府世子,竟然会有如此犀利的言论。

自己一个朝会的功夫就成了打压异己、结党营私的大奸臣了?

门洞下,朱元璋几乎是要忍不住笑出声来。

看着眼前这个憨厚纯良的皇孙,竟然看到了几分那个混小子的样子。

当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朝会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所有人,对刚刚有着一番犀利言论的朱高炽,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这位即是宗室,又是将来的燕王继承人,更与皇太孙有着深厚的情谊。

将来的朝堂之上,这位恐怕将会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存在了。

最近一直觉得自己被冷落了的吏部尚书翟善,终于是从班列里走了出来。

他到了王儁的身边,却拉开了一点距离。

翟善回头看向朱高炽,笑道:“署正于王尚书推举二人有不同意见,不知署正心中可有举荐之人,堪任瀛洲四道三司主官?”

王儁的眉角跳动了一下。

他望着明显刻意和自己拉开距离的翟善,心中不由的生出一丝担忧。

这老倌儿是要搞事啊!

果然,朱高炽这时候已经接过话:“翟尚书抬爱,您是大明朝的天官,执掌吏部,于天下百官自然是最了解的。若论瀛洲四道三司主官选任之人,恐怕翟尚书才是最有资格说话的。”

王儁快要晕过去了。

这小子夸赞翟善的时候,还不忘又嘲讽自己一遍。

朱高炽目光滴溜溜的转了转,这时候谁要是有怨言,那就是不打自招,自己找上门的。

翟善笑了笑。

这位宗室世子,不光逻辑严密,言语犀利,为人处世也点滴到位。

他开口道:“举朝官员数万,大多都是能臣干吏,忠良之臣。只是瀛洲四道三司主官选任,却要慎重。毕竟乃新政之地,便是如今瀛洲原有百姓日益稀少,却仍要防备动乱滋生。

如此,便要朝廷派遣重臣前往。

而瀛洲四道亦属战后之地,地方上民生凋零,百废俱兴,尚需重新建设。如此,更要精通此间事务之人。

瀛洲四道远离中原,渡海而去。钱粮耗损巨大,又有朝廷所有几处金银矿藏,出入数额巨大。朝廷亦要有精通此处之人,前往坐镇,为朝廷稳定税赋岁入。”

吏部尚书一番长篇大论,却偏偏就是不说自己认为谁更适合去瀛洲四道。

可他不点名,却又已经将这个名单给缩小到了足够小的一个范围内。

朱高炽在众目睽睽之下,眉头皱紧,陷入到一阵沉思之中。

王儁看了看翟善,又目光幽幽的盯着朱高炽好一阵,直到自己忽然后背开始发毛,心中大呼不妙的时候。

朱高炽已经是抢先开口:“陛下!臣以为,瀛洲四道三司主官,当以工部王尚书、户部郁尚书为首推!四道可另选官员委任,四道之上可设瀛洲巡抚衙门,总领瀛洲四道事务。”

翟善已经默默的低下头,藏在嘴角下的,是一抹稍纵即逝的笑容。

王儁一阵头晕,自己刚刚就察觉到有些不对劲,果然还是出事了。

而户部尚书郁新则快要暴起,将这王儁给暴打一顿。

就是这厮好死不死的,非要将那邹学玉给赶出应天府。现在可倒好,让翟善和朱高炽两人打着配合,就要给自己和这厮一并发配到瀛洲去。

然而,不等王儁和郁新开口。

这边的翟善已经是在朱高炽说完之后,就立马接上话:“巡抚……我朝倒是不曾有过。”

他这话一出口,原本已经脸色阴沉的郁新和王儁两人,不由的抬起头看向他。

这老倌儿是良心发现了?

可是下一秒。

翟善又道:“陛下,臣记得。巡抚一职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

延和元年,来大千追随北魏太武帝北伐,大败柔然,太武帝颁布诏书,任命来大千巡抚六镇、以防寇虏。

景明元年,北魏宣武帝则因为北镇发生饥荒,派遣兼侍中杨播巡抚赈恤北镇。

前唐更有设立巡抚使一职,狄公于武周一朝,便以工部侍郎兼任江南巡抚使。”

这位最近自觉备受冷落的吏部尚书,还是在一个最恰到好处的位置闭上了嘴。

奉天门前多了两张黑脸。

王儁和郁新几乎是要气得吐血。

不说南北朝时。

就说武周一朝,那狄仁杰都干过江南巡抚使的差事。

他们两个人,能和狄仁杰一比吗?

翟老倌儿什么话都没说,但什么话都说了!

当真可恶!

这时候,兵部尚书茹瑺亦是出班:“启禀陛下,臣以为瀛洲乃新政之地,朝廷设四道固然是因我朝体制。然新征之地不同于中原,瀛洲四道皆为一地,可暂于四道三司衙门之上,设巡抚衙门,暂为朝廷总领瀛洲。待日后,瀛洲四道日渐稳定,亦可裁撤瀛洲巡抚衙门。”

朝中,两位尚书都出声表态了。

另有一名宗室世子从旁出力。

大多数官员,都知道这件事情大抵是要定下来了。

瀛洲巡抚衙门是高于四道三司衙门的,如此一来,不论是王儁和郁新最后去没去就任巡抚一职,亦或是旁人,都不算是贬谪。

现在,如果内阁再出声支持。

这件事必然就是板上钉钉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几分笑意、几分暗讽,从王儁和郁新两人的身上扫过,投向了奉天门前,离着皇帝最近的那几位内阁大臣。

……

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政反对派出手了

今日朝会上的内阁成员是不满编的。

而实际上在京的内阁成员,始终都是不曾满员的。

文官这边,以首辅任亨泰为首,解缙、高仰止为辅,三个人如今高仰止已经随着朱允熥出京北巡。

武将那头更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满员在京过。

一开始,朝廷敕令魏国公徐允恭、凉国公蓝玉、西平侯沐英为武英殿大学士,入值内阁。而除了魏国公徐允恭之外,蓝玉和沐英当时一直是领兵在外的。

便是直到现在,蓝玉和沐英都不曾回京,没有一天是真正履行内阁大臣的职责。

随着内阁制度建立接近一年之久,内阁的属性和特征也渐渐地明确起来。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