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皇兄何故造反? 皇兄何故造反? 第59节

“大司马和总宪大人所言,我等皆明白,身为朝廷大臣,自不敢不为国尽力,然则我等已然如此进谏,郕王殿下依旧不肯将土木之事定性,处置王振一党,难不成真的要等迎回天子?”

军报到京已经有数日了,也先屡屡索要财帛,出尔反尔的事情也渐渐传开,群臣虽不敢言,但是实际上,已经渐渐息了能够在短时间内迎回皇帝的心,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选在在这个时候进谏。

“是啊,大司马,土木之事和接下来的防卫之事息息相关,若朝廷迟迟没有说法,军民上下流言四起,恐难生同仇敌忾之意,此乃关系朝局社稷之大事,不可掉以轻心啊……”

能够位列朝会的,基本上都是明眼人,对朝局敏感之极。

于谦虽是新晋尚书,但是眼下危难之时,兵部的地位本就高于平常,再加上于谦又新领了提督京营的差事,撇去资历威望不谈,单论实权,他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外朝之首。

再加上这等人心惶惶的时刻,于谦出言宽慰众人,因此,在场的大多数朝臣,都下意识的将于谦当做了主心骨。

对于这种情况,原本资历深厚的两位老臣,王直和胡濙对视一眼,皆是默契地没有说话。

争权夺利也要看时候!

眼下是危难之时,本就需要能干有力的大臣站出来主持大局,他们两个年纪都太大了,威望足够,但是自己的身体精力都跟不上。

为大局计,也该合力保于谦上位!

低下头默默地向后退了一步,王直的心中,忽然涌起一个奇怪的想法。

会不会,今天的局面,是郕王殿下有意为之?其中之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于谦成为朝局的核心,好方便接下来的大战指挥?不然的话,如何解释勋戚会突然举荐于谦来提督京营……

思量了片刻,王直还是否认了这个想法,若说让于谦提督京营,是郕王和勋戚提前商量好的,他还能理解,但是今天朝臣群情激奋,锤杀大臣的局面,便是他也是始料未及,若说郕王连这一点都能算到,那才他是不信的。

主政至今,这位郕王殿下,已经给了他们太多的惊诧和意外,但是若说要策动这么一场大型的事件,非在朝中有深厚的根基人脉不可。

王直在朝中多年,又是吏部执掌,朝中绝大多数的朝臣根底来历,他都心知肚明,鲜少有和这位郕王殿下有交情的,更不要谈是郕王的人。

或许,真的是巧合吧……

另一旁,于谦并不知道王直心中所想,但是面对群臣的请告,他的眉毛拧了拧,亦是感到一阵为难。

这些大臣说得不错,他们之所以坚持要给土木之事定性,就是为了统一朝廷上下的声音。

现在朝中的大臣,固然是都认为这场败仗是王振所为,但是一日没有朝廷确定的决议出来,一日就不算安宁。

和这场大战有关的人,自是提心吊胆,便是无关的人,也会议论纷纷,猜测种种,官军上下更是会顾忌重重,不敢放手施为。

所以给土木之事定性,不仅仅是群臣的需要,也是在安天下百姓的心,宣誓朝廷誓死和瓦剌决战的决心。

但是如今……

于谦也有些头疼,这些道理,郕王殿下不会不懂,但是究竟为何,他执意不肯处置王振一党,给土木之事定性呢?

难道真的是顾及迎回天子之后的处境?

于谦有些拿不准主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左顺门前这么一闹,再想提起此事,恐怕是不容易了。

诚如刚刚那些大臣所说,他们都已经如此合力进谏了,郕王还是执意不从,难不成真要在这午门外跪谏吗?

正在此时,宫门口走出来一队人马,领头者是金英。

他疾步来到群臣面前,道。

“郕王殿下有命,诸臣听令!”

第64章 金英传命

群臣不知其意,但是还是迅速地整理了队列,俯身接命。

金英道:“今日左顺门之事,群臣言行逾矩,逼迫朝廷,然殿下念群臣所持体国之心,亦为社稷而行,故在朝后,特入慈宁宫,与圣母皇太后商议后,晓谕尔等。”

刚一开口,在场的重臣便是心中一动,其他的朝臣也立起了耳朵,金英这话说得模模糊糊,但是群臣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听出了其中隐含的意思。

土木之事乃是天子一力坚持亲征所致,若要处置,必要顾及到天子一旦回来之后的态度,或许,这才是郕王殿下一直犹豫不肯决断的原因。

毕竟天子对王振的宠爱人尽皆知,万一郕王现在处置了王振一党,到时候天子回来,郕王岂不是要被天子记恨?

想通了这一节,许多朝臣的心中之气顿时散了不少。

这么说的话,他们的进谏还是有用的,这不,郕王虽然生气,但是还是赶忙进宫去找太后去了。

天子再宠爱王振,也要顾及太后的态度,有了太后作保,恐怕郕王才敢真正处置王振一党。

当然,这是大多数官阶不高的官员想法,顶层的九卿大佬们个个心知肚明,郕王殿下的性子,要是会担心这个才怪……

金英没关底下心思各异的群臣,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群臣所谏土木之事,实乃王振一党弄权辱国所致,命锦衣卫会同刑部,大理寺,即刻将王振一党锁拿下狱,王振,马顺,毛贵,王长随,王山等人,即行抄没家产,一应人等,由大理寺主持,会同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判罚之后再行上奏。”

这话一出,底下群臣放下小半的心,算是彻底放下了。

同时也更加肯定了自己先前的想法,三司会审是朝廷审理要案大案最权威的程序,但也是在文臣手中掌握的。

以如今朝局上下,对于王振一党的汹涌舆论,他们到了三司大堂之上,又能有什么好处,到最后还不是要按朝臣所进谏的一样,抄家杀头,甚至株连九族?

郕王殿下这么闹腾一番,又是去慈宁宫和太后商议,又是要三司会审才敢定罪,无非不就是担心天子归来之后秋后算账吗?

好吧,这么一想,群臣心中的那点怒意顿时就散了个干净,还有心思机灵地,又开始忧虑,郕王殿下总政秉国,这样的身份尚要如此谨慎。

万一天子归来,他们这帮一力进谏,甚至不惜当众锤杀王振一党的朝臣,又会不会被追究呢?

按今上那个重情重义不讲理的性子,倒也并非不可能啊……

不过无论如何,这件事情总算是定了下来,群臣也暂时松了口气。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金英的话头还是没停,而是继续道。

“至于土木之后,幸存而归的勋戚大臣,虽有屈从权势,不勇不谏之罪,但念及朝廷尚在用人之际,暂且不予处置,令其闭门思过三日,留于各衙门听用。”

这……

群臣没有料到,郕王会选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件事情。

底下的一干勋臣自然是大喜过望,但是一干朝臣脸色却是阴晴不定。

虽然勋戚已经交出京营,但是就算抛开打压勋戚这一点不谈,处置这些随行逃归的大臣,也是给土木之事定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毕竟如此大事,若是随行之人不处置的话,何以警戒后人?万一以后有心怀不轨之辈,动不动就蛊惑天子出征怎么办?

何况,从私心来说,归来的这些大臣,除了勋贵,也有不少是文臣,他们若是不被处置,那朝中便少了一批即将腾出来的位置,这对于现在从朝中的许多大臣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群臣底下忧虑不已,但是慑于郕王刚刚的威势,暂时没有开口,而金英接下来的话,则是直接让他们闭了嘴。

“另有此次参与锤杀马顺等人,如今被押于诏狱的七名官员,虽犯大罪,但殿下仁慈,念及其本忠心为国,准其戴罪立功,一应人等,罚俸一年,俸禄降级一等,仍领原官差遣,派往沿边各关隘巡查,协同守备,若此战之后,有功于国者,可赦其罪。”

得,这下谁也别说谁了!

勋戚那边,郕王殿下轻拿轻放,文臣这边,也是打个巴掌给个甜枣。

对于文臣来说,这七名御史言官,是必须要保下的!

这不单单是脸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七名官员,实际上是在代今日所有动手的文官受过。

若非他们挺身而出,只怕这场风波没这么容易平息。

若是他们真的被以锤杀朝臣论罪,那么传扬出去,在场的所有大臣都是要被士林唾弃的。

郕王殿下现在,算是给他们递了个台阶。

这些判罚看似严重,但是落到身上的,无非就是罚了点俸禄而已,官品降级一等,也是俸禄上的,原官原职仍在,甚至都不算是真正的贬谪。

经此一事,这七人在朝野上下必然名声大噪,没有人会真的因为他们的官品降级,而看轻他们。

至于派往沿边各关隘巡查,协同守备,看似是罚,但是实际上却是倚重之意,要知道,当前局面,沿边关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派遣御史科道官前去巡查是应有之意。

凡是被外派前往的,都是代表朝廷而去,非心腹之臣不得任,危险是危险了点,但是一旦立功,声名地位必将更上一层楼,未来前途也不可限量。

这哪是罚啊,分明是明降暗升!

一时之间,底下有不少大臣暗自后悔,自己刚刚怎么就那么怂呢?

早知道这样,自己也站出来多好。

但是他们却忘了,当时的场面,朱祁钰浑身气场全开,怒吼的声音充斥整个午门内外,再加上周围几百手持绣春刀的锦衣卫,那架势分明就是要将主犯推出午门斩首般。

出班的那几个御史科道,哪一个不是怀着视死如归的决心而去的,他们既然没有这个胆魄和气节,自然也不配得到这种信重。

不过无论如何,人保下来了就好!

群臣心中暗自庆幸,看来郕王殿下,到底还是顾全大局,不是那么任意妄为,不听谏言之辈,这等人来总摄朝局,或许对于大明社稷来说,才是真正的好事。

不知不觉之间,在场的大多数朝臣,对于朱祁钰这位郕王殿下的印象,已经从一个懦弱不堪的宗室亲王,变成了一个又敬又怕的朝廷之主。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感到可惜,殿下虽然宽宥了这些科道言官,但是代价是放过那些随驾的勋戚,真是便宜他们了!

文臣这边心思千回百转,另一头的勋戚却是不管这些,几个七品御史而已,那顶得上他们那三四个实打实的正当年勋贵。

当下,李贤,郭晟等人立刻出班,道。

“臣等领谕,叩谢殿下恩典。”

紧接着,文臣这边的九卿重臣也是叹了口气,事已至此,这或许是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了,于是不再犹豫,同样上前道。

“臣等领命。”

一切事情都尘埃落定,午门外的气氛总算是宽松了几分,不似方才那般凝重。

这一场大朝会,可过得太漫长了,一波三折的,回想起今日的种种,在场诸臣不由得升起一阵感慨。

恐怕,这场惊心动魄的朝会,真的会被载入史册吧,能够参与到这么一场大事中来,也算是不枉自己这番担惊受怕……

另一头,见群臣的心绪都渐渐放松下来,金英也松了口气。

他早早被朱祁钰遣走调人,没有见到朝臣锤杀马顺的场景,但是单看如今午门外遗留下的混乱局面,以及还躺在那里被打得鼻青脸肿,气息全无的马顺等人,他就能够想象当时是一副什么场景。

人哪有不惜命的!

天知道这帮朝臣会不会再发疯一次……

眼见局面稳定,金英才又开口道。

“今日朝会,到此便结束了,诸位大人今日想必也受惊了,早些回衙歇息去吧,殿下有命,召六部尚书,内阁大臣,左都御史及丰城侯与几位都督于集义殿议事,各位若无他事,这便随咱家走吧。”

终于结束了……

听闻此言,朝臣们心弦才彻底地松了下来,拱了拱手,三三两两的结伴离开了广场。

今日受的惊吓太多,可得好好回去歇息一番。

不多时,群臣就走的差不多了,金英也领着刚才点到的几个朝廷重臣往集义殿去。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