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崇祯十七年秋 第343章 江南动向

隆武元年,清兵渡过钱塘江南下,扫灭了浙东鲁监国的势力之后,一部分兵马退回江宁,一部分则随着博洛压向福建,清军在浙江的驻兵,其实十分单薄。

这时在宁波城内的一家大宅子里,一阵阵琵琶声伴随着娓娓动听,细腻美妙的吴侬软语,从院子里传出来。

几位抱着琵琶,自弹自唱的妙龄女子,轻声唱道:“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城里有园林,城外有水乡。哎呀~江南好风光~春暖花香,岁稔时康。古韵今风,天下美名扬,唱不尽,江南好风光~”

评弹是江南的一大特色,在大的士绅家族用饭时,都会有评弹演奏,眼下在大宅子里,一章大桌边上,围坐着八名士人,他们听着女子的弹唱,却一个个伏案大哭。

那曲子明明显得的欢快,可入了士人们都耳中,却仿佛听到了世间最为悲伤的声音。

坐在首位的男子见此,遂即挥了挥手,让弹唱的女子们退下,然后自饮一杯,伤怀道:“江南是好,不为我有矣~”

这时一名三十多岁的士人,却忽然站起身来,痛心疾首道:“中土万里,尽被腥秽,原以为福建能保持干净,不被满夷染指,不想郑芝龙居然卖国投清,使我江南之地,光复遥遥无期,我心甚恨啊~”

又一人起身道:“前些日子,明章兄作《南山集》,全家被杀。方言兄写《甲申大祭》亦被清廷下狱,判处秋后问斩,文湛兄只是在诗集上写下隆武年号,亦被粘杆处抓捕,满夷这是要绝我之口呀~”

其余几人闻语,脸上也俱是一脸愤怒。

这时又有一名士人走进大宅,他站在门外听了几人的话语,却突然大步走进来道:“众口铄金,满清还能堵住大家的口吗?”

来人乃是镇海人华夏,明朝诸生,字吉普,南京覆灭之后,曾经在宁波府反清,在鲁监国政权之中担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屋内的几名士人,也大都担任过鲁监国政权的官位,被人尊为六狂生。

这时几人见华夏到来,遂即都站起身来见礼,宅子的主人王家勤道,“让吉甫兄见笑了,最近清廷为了防备天地会,监管越来越严,大家平时都不敢说话,今日到我这里,都肆无忌惮了~” 华夏点了点头道:“闽中大变,福建落入清军之手,我也知道诸位兄台心中的忧愤,不过今天我却有另一个消息,要告诉大家!”

“哦?”王家勤闻言,有些惊讶的道:“难道是什么好消息?”

华夏点点头道:“天地会的人知道我与舟山鲁王殿下尚有联系,所以昨夜找到我,让我转达鲁王殿下,请舟山官军,配合太湖义军,攻打苏杭!”

众人闻语,不由得大惊道:“现在这样的局势,天地会为什么策划这样的动作?会不会是粘杆处的陷阱?”

自清廷组建粘杆处以来,他们时常以反清的名义,联络江南士绅,以及故明官员,使得大批义士被骗,许多拥明的官绅都应此暴露,惨遭抓捕。

抗清势力因此损失十分惨重,不过在历经几次惨痛的教训之后,天地会和江南抗清势力的活动也越发隐秘起来。

华夏闻语,笑道:“这次不会有错,来见我的是陈侍郎的弟子夏完淳,这里还有陈侍郎的亲笔信!”

当下华夏便把信拿给几人看,王家勤看完,顿时惊呼道:“楚国公大败八旗,不仅夺回了武昌,光复全楚,现在又大兵入赣,攻下了赣北,就要联合赣督合击勒克德浑、金声恒,一战鼎定全赣!洪承畴想要派兵入赣救援江西,天地会密探得知消息,希望江南的抗清势力,威胁余杭,或是江宁,攻其必救,阻拦洪承畴援赣~”

众人脸上都有些兴奋,董志宁道:“楚国公的威名,我也有所耳闻。当年独守扬州孤城,杭州城列阵退敌,只是为马士英、阮大铖所忌,出走天南。当初若国公在此,我江南或许不会有,戊子、丙戍之祸。”

“不错,自年前开始,就陆续有消息从湖广传来,虽说清廷尽力封锁,但还是有楚国公,击败八旗,斩杀耿仲明、沈志祥的消息传来,每每都是大快人心之举。”

“眼下福建大变,人心涣散之际,楚国公却入赣大胜,无疑再次大快人心。”

“吉甫兄,今日来我这里,就只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吗?”

华夏闻语,与几人相识一笑,“当然并非如此,这次天地会的行动,我是十分赞同。闽中大变,对于抗清士气必然是一个承重的打击,楚国公发动入赣之战固然可以鼓舞士气,但离江南太远,我觉得还是不够,我们应该在江南也策划一场大战,来鼓舞抗清的士气。”

王家勤等人来了兴趣,遂即问道:“难道吉甫兄有什么想法?”

“不错!”华夏带着兴奋道:“这次天地会策联络鲁王殿下作战,我们也应该参与进来,而目标也不只是牵制洪承畴,而是从新夺回浙省。”

“重新夺回浙省?”王家勤闻语,有些每底气的说道:“这个难度恐怕太大了吧!”

华夏却道:“入今清军主力,一部集结与江宁一带,一部跟随博洛进入闽地,浙江驻军十分薄弱。到时候,天地会与太湖义军威胁余杭、江宁就可以牵制住江宁一带的清兵,我大可趁此良机,联络鲁王殿下,还要四明山中的王翊、李长祥部义军,此外清将孙枝秀,麾下游击陈天宠、仲谟,曾在史阁部帐下为将,与我多有往来,可说其反正。届时,就算不能光复全浙,也能在浙东立足。我们背靠大海,西连赣地,当大有一番作为。”

王家勤等人闻语,大为心动,“此事,我看可行。若吉甫兄举大事,我当资银五万两,作为军饷。”

吴胜兆是辽东人,曾在大明军中担任指挥使,降清后跟随多铎南下,在顺治二年担任苏松常提督。

苏松一带,是义军活动的主要地区,他与义军交战的过程之中,招降了不少义军首领,兵力大增,受到江宁巡抚土国宝的忌惮,密奏洪承畴,说他招降纳叛,心怀不轨。

洪承畴遂即命他从富庶的苏州,移驻到小城松江,使得吴胜兆大为不满。

吴胜兆在清廷内部受到土国宝的排挤,而他手下之中的参谋戴之俊,吴著等人,原来都是抗清义军的首领,战败之后投在吴胜兆麾下,他们察觉到吴胜兆的处境,立马就劝他反清复明。

天地会之人与隐藏在吴胜兆军中的义军首领也多有联系,戴之俊就是天地会的一员。

他早在年初,就开始劝说吴胜兆,但吴胜兆却始终犹豫不绝,毕竟江南已经是清兵腹地,吴胜兆不可能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要是没有把握,他是不可能参与到抗清斗争中来。

这次他得到总舵的命令,务必说动吴胜兆反清,所以他亲自在太湖与松江之间奔走,以解决吴胜兆的疑虑。

(感谢滋野三郎未裔的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