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第603章

其实不需要问,他都知道是药草。

为了凑够百年人参的钱,小女孩和她爷爷经常去采药,然后拿到鸽子市去换钱。

然而,县城、乡镇等很多地方的供销社,其实都有专门收购药草的地方。

小女孩和她爷爷之所以不愿意卖给供销社,其一,供销社也是按计划收购的,价格也高。

所以限定死了药草的量,就算小女孩和她爷爷把供销社一年的量给包揽了,也赚不了几个钱。

其二嘛,鸽子市虽然冒险一些,也很累,但不限量,有多少可以卖多少。

所以,选择去鸽子市卖,也是逼不得已的选择。

但,其实鸽子市愿意买药草的人毕竟不多,更多是购买一些灵芝、金银花等常见的药草。

这些东西,要么药膳,要么就是家庭日常需要的药草,消耗很大。

除了这些之外,其他珍惜或者不常见的药草,那就容易滞销了。

而今天,崔秀兰她爷爷担着的竹筐里面,就摆放了不少稀少且珍贵的药草。

听到周济民的声音,张宛童三人也把目光投向竹筐。

顿时,张宛童和丁秋楠两人都欣喜不已。

这些药草可都是少见的良药啊。

当即,张宛童便开口了:

“老伯,您好,您这些药草卖吗?我想全部买下来。”

崔秀兰闻言,顿时喜上眉梢,连忙开口,表示可以卖。

她和她爷爷在天还没亮的凌晨,就担着药草前往鸽子市了。

可直到快中午的时候,依然没有卖出去多少。

常见的祛湿降火等药草,或者如灵芝等药材,倒是还算畅销,但这些东西,也不是经常都有啊。

所以,一天下来,也才卖出去几毛钱,比上山采药还辛苦。

每当这个时候,崔秀兰都想起年前,她偶遇到的那位大叔。

可惜,那位大叔在元宵节完成交易过后,就再也没有联系上了。

没想到,现在快要到家的山路里,居然还遇到了愿意购买药草的人,简直就是喜从天降啊。

瞅见崔秀兰想要说话介绍药草的样子,张宛童赶忙拦住了,道:

“不要急着介绍先,小金鱼,你来看看,竹筐里面到底有哪些药草?都是什么药性药理?”

这就是要考较周淑敏了。

如此好的机会,张宛童怎么可能错过呢?

当然了,要不是刚才周济民提醒,张宛童也没注意到这些呢。

毕竟狭路相逢,谁没事去瞅两眼别人家竹筐装的是什么呀?

小金鱼走上前,仔细地观察起来。

崔秀兰很是吃惊,她爷爷虽然是哑巴,也听不到,但能看得清。

一般的聋哑人,眼睛更加犀利,相当于耳朵和嘴巴了。

没一会儿的功夫,小金鱼就辨认出了竹筐里的药草。

总共有十六种,全是非常稀少罕见的药草,根治的疾病也一样,都不太常见。

当然了,也可以作为辅助药草,或者制作药膳等等。

虽说小金鱼年纪小,也才刚学习中医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但天赋异禀,记忆力又好,老师也负责任,所以能认出来,也很正常。

看到小金鱼准确无误地说出这些药草的名字和药理,崔秀兰很是羡慕。

她也喜欢中医,更是痴迷于中医。

因为她知道,只有学会中医,长大以后,家里人生病了,她才能给家里人治病。

不像现在,她妹妹生病了,她却无能为力。

“老伯您好,这些药草您打算怎么卖呀?”

张宛童很开心,只不过她刚说完,两手放到口袋里,空空如也,心里顿时尴尬了起来。

崔秀兰没发现这些,只是说着价格,表示便宜卖,只需要九毛钱就可以了。

一旁的周济民,自然瞧见了张宛童的窘态,连忙开口道:

“宛童姐,我来付钱吧。”

他拿出一张一块钱的纸币,对崔秀兰道:

“小妹妹你好,不用找了,我想跟你说件事,你看看行不行?”

接过钱的崔秀兰,喜滋滋地点头应着,就听到周济民说,他妹妹是学医的,往后每周会进山挖一次药材,到时候希望她能帮忙带着她一起挖药材,问她行不行?

这件事,崔秀兰很不想答应,扭捏为难地低头不语。

周济民哪里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啊。

连忙又说道:

“我看你跟你爷爷应该经常采药,对附近的山林都很熟悉,只是希望你们能做个向导。当然,我们会支付你酬劳的,每次采药都支付你三毛钱,好不好?”

别以为三毛钱很多,其实一点都不多。

只要能让小金鱼学到东西,三毛钱多吗?

反正在周济民看来,是真不多。

毕竟崔秀兰和她爷爷经常去采药的地方,肯定是药草生长旺盛的地方。

甚至,很多地方是她们家秘密的药草园呢。

学习中医需要前辈领路,才能走得快走得更远。

挖掘药草也是一个道理。

虽说现在这个年代,有很多药店都有药材出售,没必要进山深山老林去采药。

但,正所谓知易行难,没有经历过,怎么知道这条路会有多难呢?

在古时候,培养一个合格的中医,第一步就是要和师父上山采药,去药农药商那里收药,还要动手炮制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