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看自家外孙笑得一脸满足,甚至是有些傻乎乎的,忍不住觉得好笑,又有些心疼。但凡这小夫夫二人,有一方的母亲尚在,何至于连这个都没人告诉他们。
锦川是完全没注意到外祖母怜惜的眼神,他现在想的是,到底是该先教会晨晨喊父亲,还是爹爹。
按他的想法,他是希望晨晨先开口叫父亲的,这样他家夫君肯定会很开心。只是比起来,爹爹肯定要比父亲容易学。
实在是让他为难!
余舟这时候已经把两位老人带来的早饭摆好,见锦川给晨晨穿好了衣裳,就把晨晨接过去,朝老太太道:“外祖母进去屋里坐吧。”
老太太点了点头,到了正厅后,看了眼桌上晨晨的小碗,又看了眼被余舟一手搂着的晨晨,提议道:“我来喂晨晨吃东西吧,你跟锦川两人赶紧吃自己的。”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才继续道:“这趟回去,你们两人都黑了,又瘦了。”
两人哪能不知道自己回去这趟的变化,尤其是余舟,一个月的时间里,几乎天天都要下地,所以黑得特别明显。
只是听老太太这么说,锦川拿着筷子的手停了一下,就道:“我应该没有黑瘦吧,地里的活都是夫君带着李淮他们在做。”
老太太颔首,专心喂晨晨吃东西,没有再说什么。
只是脸上的笑容,看起来更欣慰了。
吃完早饭,余舟跟锦川要整理从家里带过来的东西,就干脆把晨晨交给两个老人照看。
中午的时候,又由余舟跟锦川下厨,给两位老人做了一顿饭,所用的材料,也大多是他们从乡下来过来的。
其中粉条炖鸡跟菜干蒸肉,得到了两位老人的高度赞赏。
他们喜欢粉条的原因,是其顺滑的口感,以及从前未曾品尝过的新鲜,菜干蒸肉则是因为软软糯糯,又十分入味,确实很适合老人吃。
余舟跟锦川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两人都想到,刚相遇时,那段最艰难的日子,这道菜干蒸肉,可是当时他们心中,最最好吃的菜了。
吃过午饭,又歇了会儿,余舟跟锦川就带上要给姨母的礼物,送外祖父和外祖母回姨母家。
之后的几日,便是跟陶姜他们聚会,以及在家温习功课,教晨晨学说话。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入学的时间。
余舟跟贺云旗还有余温良三人,都是第一回去府学,就跟陶姜同行。
距离不远,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记住路,几人便干脆选择步行。
锦川早上一大早就起来做了早饭,还不让余舟插手帮忙。
余舟看他仪式感十足,就也带着余温良,认真吃了东西,又认真道别,才出门去跟陶姜汇合。
他们出发的时候,天才刚蒙蒙亮,陶姜和贺云旗还带了书童,一行六人,一边走一边说话,热热闹闹的。
穿过他们居住的这片城区,不过一刻钟左右的时间,便看到了一片白墙青瓦,坐落在山脚下,被树木半掩盖的建筑。
那就是余舟几人,之后一年读书的地方。
把人带到书院里面的空地,陶姜就道:“马上就要到我早晨上课的时辰了,你们先在这里等着,待会儿会有教谕过来领你们去学堂,我就先走了。”
“你先去吧。”
余舟三人齐声道。
今天入学的,就只有他们这一批四十个秀才,就算有那么几个没有说过话的,也都混了个眼熟,根本不需要担心会出什么状况。
更何况他们一行还有三个人作伴。
陶姜刚走,匆匆赶来的李浩林也跑到余舟身边交代了几句,才又跑进书院里头。
陶姜还好,大部分跟余舟他们有过交集的人,都知道他是贺云旗的表弟。
李浩林一出现,却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目。
其实同为读书人,认识几个早前考取了秀才功名,已经在府学读书的人并不稀奇。
但总有那么几个,既清楚余舟并非府城人士,又知道李浩林身份的人,看到他们有交集,自是忍不住好奇。
甚至还有两人,等了会儿,见教谕还没过来,就缓缓走到余舟几人身边,好奇地问:“你们跟那李公子也是好友?”
余舟没觉得这有什么好隐瞒的,况且之后他跟李浩林同在一个书院,少不了会经常见面,便直接道:“他是我夫郎的表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