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凤花锦 凤花锦 第274节

墨枷在离开之前,将这把弓送给了他。

他说,此弓名“破风”,是他偶然所得,可墨家用不上有如此杀伤力的弓。

大明用的弓,弓把大多是竹子制成,轻巧、耐用,且材料易得。

而这把弓,却是用黄金木做的,牛筋弓弦也比明军的要宽厚得多,需要臂力大的人开弓,才能保证精准。

硬弓的强项就是,射程远、杀伤力大。

呼延锦要用这张弓,让朱瞻基明白他的心意。

汉王本以为皇帝会派大将来,不管是薛禄还是张献,他都不怕,可没料到是皇帝御驾亲征,这意义就不同了。

他对呼延锦说出自己的担心:

“朱瞻基亲临,本王变得很被动啊,最主要的是军心难定。若下面的千户效忠的是大明皇帝,都指挥使也未必能指挥得动。”

“现在说这话,您以为您还有退路吗?您不必担心,届时,本尊会随您一起登上城楼。”

岂止是汉王,他手下的那些亲信,人人都知道没有退路。

前军王斌尤为坚决:“殿下,您盼了那么多年,难道您以为。可以和平坐到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不成功则成仁,属下宁愿血洒乐安,报答殿下知遇之恩!”

王斌、韦达,本就是汉王的家将,说出此话理所应当。

可乐安知州、都指挥使,这些是因为任职在汉王藩地,而不得不与之联手的朝廷命官,心里的忐忑就不言而喻。

而此时,前锋阳武侯薛禄,已带领前锋军到达乐安城外,汉王等上城楼,将系有宣战书的箭,射在薛禄脚下:

“去告诉朱瞻基,本王也是太宗皇帝的嫡子,没有本王,他父亲如何做得上太子?他又如何做得上皇太孙?

永乐朝的旗帜,本王用命,替太宗皇帝插上城头,这个位置,轮也该轮到本王坐了!”

薛禄见汉王一意孤行,只好在北门扎寨,等皇上大军到来。

皇上看了他的“宣战书”摇头道:

“到了这个时候,皇叔还执迷不悔,难道血洗乐安城,才是他的心愿吗?”

此时清平伯吴成来回:“四门皆已被包围,是否立即攻城?”

皇上挥了挥手里的宣战书笑道:“皇叔既已下了战书,朕等他一夜又如何?尔等与朕到阵前,朕有话对他说。”

“皇上……刀箭无眼,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您还是……”张献还想劝劝,皇上已经起身向大帐外走去:

“朕是没有见过刀箭的人吗?他有太宗皇帝的铮铮骨血,朕又何尝没有?”

皇上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出现在阵前,薛禄、吴成命神机铳箭齐发,直射城头反军,一时间火炮声此起彼伏,有如神兵天降。

硝烟中,呼延锦与汉王一起登上北门城楼。

汉王对着城下的朱瞻基大声道:

“永乐年中,父皇听信谗言,削除本王护卫,迁至乐安。仁宗也仅以黄金、丝帛对本王加以引诱,若不是父皇食言,本王岂能这样郁郁不乐,蜗居此地?”

朱瞻基不屑答话,伸手要弓。

张献忙递上事先准备好的,箭杆上系着劝降诏书的弓箭。

“皇上!您看!城楼上……”

朱瞻基抬头一看,也是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银面魔君竟然是汉王的人!

此时,站在汉王身边的他,同时也拿起了弓。

“皇上快往后退,这里在他的射程之内,汉王已是瓮中之鳖,我们何必与他争一箭之先。”

张献并非怯懦之人,此时面对这身份不明、深不可测的银面魔君,心里也没有十分把握。

在旁边保护皇上的张樾却说:“皇上放心,若银面魔君的箭是对准皇上,臣必以命相保。”

皇上看了一眼张樾,缓缓的抬起了手。

“咻!”皇上的箭射上了城楼,牢牢钉在离朱高煦不远的柱子上。

“咻--”

呼延锦的箭破风而来,从皇上头顶飞过,像长了眼睛一样,一箭将几个军士中间的那个矮个子,射倒在地。

皇上身边的大臣们,保护皇上的锦衣卫,各种人站了一堆,银面魔君竟能在人群中,将被擒后,也带到阵前的枚青射死。

这支箭,若瞄准的是皇上,那真不堪设想!

“皇上,箭上有字!”军士将箭拔出来,呈给皇上。

朱瞻基一看,上面仅有八字:

“今夜献贼,恩怨两讫。”

朱瞻基心里蒙着的那层纱,终于被“恩怨两讫”四个字掀开:果然如我所猜,他是呼延锦!

之前有次照面,朱瞻基都觉得银面魔君举手投足间,有几分熟悉。他试探过张樾几次,张樾装痴卖傻。

萧忠不置可否,但他心中也偏向此人就是呼延锦。

朱瞻基心头一松,笑道:“安城,乐见其安。”

呼延锦若是能将汉王送到他面前,乐安城不攻自破,城中百姓也能逃过战火,这正是朱瞻基迟迟不想攻城的原因。

他,还是这么与朕心意相通。

他的罪,罪在身为罪臣之子,可他早已用一次次对朕的帮助,赎了这胁从罔治之罪。他……何罪之有?

朱瞻基哈哈大笑,将箭往张樾手里一塞,转身朝大帐走去。

第462章 反王自首圈虎入京

汉王拿着朱瞻基射到城楼上的劝降诏书,看了两遍。

“朕今六师压境,命你即刻交出首倡谋反之人,朕可免你过失,恩礼如初。”

汉王忽然抬头看着呼延锦问道:“阁下今日射杀的是何人?”

“是让你有台阶保命之人。”

以城墙的高度和距离,要在人群里看清一个人的脸不容易,但今日枚青的帽子上,却被张樾的人放了一面小镜子。

城楼上其他人看到那个有些刺眼的,也不知是什么东西,只有呼延锦知道,那是花荞送给张樾的双面镜。

那就是他要杀的人。

“有台阶……阁下是否可以明说?”汉王不解其意。

呼延锦问到:“皇上是否还在劝你投降?而且,他明白告诉你,他要的只是煽动殿下谋反之人。”

“正是如此。”

汉王觉得呼延锦能猜到这个内容也不奇怪,但旁边的王斌就火了:

“殿下,休要听他胡言!他今天射死的人是枚青!此人来历不明,说不定,他就是皇上派来的探子!”

他将手搭在身侧的刀把上,怒气冲冲盯着呼延锦道:

“若不是,现在就将你的面具卸下来!”

说着,他将刀“噌”的一下拔出来,对着呼延锦脸上的面具劈了过去。呼延锦哪会等他近身?

身子一转,人就到了王斌的右侧,左手对着他的肘关节一顶,右手顺着按住他的腕关节,王斌手上的刀就被轻松卸了下来。

他冷冷一笑:“殿下面前,也敢拔刀?这是谁教你的规矩。”

王斌不服,继续伸手直抓他的面门。

呼延锦手肘一挡,顺势钳制他的手臂,一个背摔将他四脚朝天摔在地上。

汉王一直沉默着没有出言阻止,他内心也想搞清楚呼延锦的来头,这下看到他在殿内不大的空间里,能将王斌玩弄于股掌之间,心中大为震撼。

忽然门口有亲兵来报:

“启禀殿下,东、北两城门守军有人暴动,说是要打开城门迎接皇上……”

“什么?”王斌从地上爬了起来,顾不上再管呼延锦,对汉王说了声,便带着人匆匆忙忙走了。

汉王颓然的坐回到椅子上,呼延锦笑道:

“这还只是开始,长夜漫漫,今晚还不知有多少人,想擒了您出城去投诚。”

汉王想起呼延锦还在屋里,抬头看着他问道:“阁下刚才说,给本王留了台阶?”

“您是指本尊替你射杀了……煽动您造反的枚青?”

汉王心中一动:这确实是个顺水推舟的路,枚青已死,他是去京城拉拢朝中大将的人,又是自己的亲戚、亲信……

他再次将那张劝降诏书拿起来看了看,艰难问道:

“本王已经下了战书,难道要本王明日在城墙上,宣布招降吗?”

“不,您必须今夜便去。”

呼延锦继续诱导他道:

“您今夜放下面子,出城招降,皇上才没有理由对您和您这一族痛下杀手。但若是在两军对垒的城墙上,那就难说了。”

这……

呼延锦劝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活着就有希望,全军覆没,那就什么也没有了。”

汉王点点头,大丈夫能屈能伸,围城之战,必死无疑,还不如像银面郎君说的那样,以退为进。

他刚走到门口,王斌、韦达正好过来,看见汉王手里拿着那份劝降书往外走,连忙上前拦道:

“殿下,您不能去啊!我们宁可战死,也不愿意被抓。您难道忘了?永乐帝是如何对待招降的将领?左右一死,还不如做个枭雄!”

汉王犹豫了,呼延锦在他背后说道:

“您与那些人不同,您是皇叔,何况,您为的是身后的十位王子。”

汉王抬腿出了王府。

王斌、韦达见死在眼前,又要冲上前去拖住汉王,呼延锦腿一跨,拦在了他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