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头沉吟道:“我和你娘商量过了,这么多钱放在我们这儿也没用,而你们也都成家立业了……”
第438章 每人都有份儿
老周头说到这儿顿了顿,然后歎息了一声后道:“以后我和你娘要是老了,这家也就不能给你们当了,所以我和你娘的意思是,趁着现在我们都还活着,家里也有了些钱,不如就分下去,让你们各自学着管家,以后我和你娘要是没了,你们兄弟姐妹几个也不至于就乱了。”
周大郎等人感动不已,热泪都快要流出来了,周大郎代表一众兄弟姐妹们发言,“爹,您还年轻呢,不会老的。”
“滚蛋,我都这把年纪了,你还想着我能给你拉犁啊。”老周头道:“老不老的,我比你们清楚。”
众兄弟:……没让您拉犁,而且现在我们家有牛了。
老周头破功了一瞬间,缓了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情绪,“虽说是把钱给你们,但你们也不准随便花用。”
老周头总算是找回了自己的气势,指点江山道:“老大,大头年纪不小了吧,再过几年也要说亲了,还有大丫,虽然现在是我和你娘当家,但他们是你儿子,你闺女,你们心中得有数,知道吗?”
周大郎和小钱氏连连点头,表示明白,并且坚定的表示,他们一定不乱花钱。
老周头对大房还是挺放心的,然后看向周二郎,歎气道:“二头他不像你,不然跟满宝学着算筹,说不定还真能去县城里做账房先生呢,算了,闺女也行,让二丫多学一些,你有钱了,也给她买个算筹啥的,以后最好也嫁到县城里去,回头还能帮衬帮衬她兄弟啥的。”
冯氏都听呆了,想着,他们家有谁嫁到县城了吗?这个“也”字……
周二郎却机灵得不行,连连点头道:“是,爹,以后她去了县城还能帮忙照顾她小姑呢。”
周二郎以前觉得,他么妹能嫁到镇上就很不错了,不过经过这次卖粮后,他和他爹一致觉得,他么妹是一定能嫁到县城里去的!
老周头看向老三,说的却是:“老三啊,我看四头这孩子机灵得很,你省钱省得好,先让他跟他小姑多认识一些字,等再长大一点儿,要真是聪明,你就送他去上学,知道吗?”
划重点,是“你送他去”,周三郎竟然听明白了,他先看了一眼他儿子,然后应道:“嗯,我听爹。”
老周头满意了。
然后他直接略过周四郎,直接归纳总结道:“行了,以后就算我和你们娘不在了,你们兄弟姐妹间也有互相帮衬,大郎,你是老大,得给你底下的弟弟妹妹带好头。”
周大郎应下。
老周头这才看向周四郎,连连歎息,“老四啊,你得多跟你三哥学,别一有钱就往外花,我真是……”很不想给你钱啊。
老周头觉着,把钱给老四和满宝,那就跟直接拿到外头花是没差别的。
差别就是,满宝花钱了还能听见响儿,周四郎花钱,他估计连影儿都看不见,更别提响儿了。
老周头道:“你是有媳妇,有儿子的人了,别总想着让你大姐给你养孩子,得自己存钱养,知道吗?”
方氏瞪大了眼睛,疑惑的看向周四郎,啥叫让大姐给他们养孩子?
周四郎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死,他咳了两声后叫道:“爹,那,那都多少年前的事了,那会儿我还小好不好,我现在可宝贝我儿子了。”
老周头道:“看出来了,所以我才让你少花点儿钱,我问你,他这还没够百日呢,你给他买这么多布料干啥?还有那些花里胡哨的玩具,不花钱啊?”
老周头恨铁不成钢,“你这才一个儿子呢就这么花,后头的咋办?”
周四郎扭捏道:“我,可我现在只有一个儿子呀,后头的用他们哥哥的呗。”
“所以,我决定少给你,你就跟老五……”
钱氏咳了一声,瞪了他一眼后打断他的话,道:“老四的花销是大了点儿,但钱都花在了媳妇跟孩子身上,也不算是乱花,就照着之前说好的分算了。”
周四郎虽然不知道之前爹娘说好的是多少,但他也听出音来了,他一定比老五他们这些没成亲的多!
而现在他爹想抠他的钱,于是他连连点头,很赞同他娘的话。
老周头不太高兴,老四花钱也太厉害了……
钱氏却觉得很欣慰,知道疼老婆孩子,难道以后老四还不会攒钱吗?
她瞥了老周头一眼,这是这人一辈子也学不会的,说起来,老四倒跟他小叔有些像。
在钱氏的坚持下,老周头只能屈服,主要是他不想当着孩子们的面儿吵架,他觉得这样太有损他的威严了。
剩下的则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周喜的钱一直是自个拿着的,而老五老六的钱都在满宝那儿呢,这两兄弟除了偶尔会和满宝拿些钱去县城里买点好吃的,基本没有大的花销。
在存钱这条道上很有老周头的风範。
话说完了,老周头便开始分钱,他很不舍的摸了摸身前的银锭,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老大,你给你弟弟妹妹分去吧,你和老二老三一家十五两,老四十两,剩下的,一个五两。”
钱氏就补充道:“老四,你刚成家,只有一个儿子,家累不重,所以我和你爹才决定给你十两,比你三个哥哥少些。等你以后孩子多了,自然就一样了。”
周四郎喜滋滋的点头,好歹没让他爹扣去五两不是?
老周家上下都喜滋滋的,他们是真没想到爹娘会把这些钱分给他们。
走到把钱一一分给弟弟妹妹们,周五郎和周六郎一点儿也不掩饰他们的钱是满宝拿着的事儿,拿到手上后摸了好一会儿,周六郎甚至还悄悄的用牙齿咬了一口银锭,这才依依不捨的交给满宝保管。
满宝自己也拿了一锭,笑得眼睛都要眯起来了。
大头几个孙子辈的看着羡慕不已,作为孙辈,他们暂时还没有分钱的资格,于是他们转身走向自己的爹娘,表示要摸一下银锭。
周大郎几兄弟很大方的把银锭分下去,让他们摸个够,只不准咬。
摸而已,又不会少,正好让孩子们长长见识。
第439章 顺毛驴
分完了钱,钱氏又从布包里拿出一锭五两的银子,递给周喜道:“这是先头老四成亲跟你借的银子,还你了。”
周喜笑眯眯的接过,“谢娘。”
钱氏欣慰的看着她道:“后儿就是端午,今年家里进了这么大一笔钱,你和你嫂子们进城去逛一逛吧,买些鲜亮一点儿的布料,回头让你三弟妹教你裁衣。”
几个儿媳妇一听要进城,都忍不住看了各自的丈夫一眼,小钱氏直接撞了周大郎一下,方氏则是捏了一把周四郎。
周四郎还没来得及开口,周大郎便已经先问道:“娘,后儿我们都进城?”
老周头看向老妻。
钱氏则是先看满宝,“满宝,后儿你要不要去?”
满宝失落的道:“先生说端午不放假。”
钱氏便点头道:“那我就不去了,你们去吧。”
孩子们欢呼起来,儿媳妇脸上也露出灿烂的笑容。
钱氏笑道:“老三家的,老四家的,你们把孩子留在家里吧,那么小的孩子带出去,万一受了风邪就不好了。”
钱氏冲何氏伸手。
何氏立即把怀里的五头给婆母。
钱氏笑道:“孩子周岁前,都不准出村。”
老周家的儿媳妇都知道这个规矩,就是方氏都知道了,因为她刚出月子的时候想要抱孩子回娘家看看,结果钱氏没放人,说她要实在想回娘家,那就让周四郎送她回去。
早去早回,但孩子却不能带出村。
不仅不能带出村,百日前,连村里稍远一些的地方都不能去。
尤其是屋后的山那儿,前段时间农忙时,何氏背着五头把鸡食搅拌出来,但家里没人,她便任由鸡叫着也不送到后屋去。
她若是去,必是把五头留屋里或是交给她照看才行。
用钱氏的话说,外头远的地方都有邪气,大人上课,幼儿却是不能沾染这些邪气的。
这是他们钱家多少年口口相传的育儿经。
老周头闷闷不乐的坐在一旁,钱氏就与他道:“你跟孩子们一块儿去城里看看吧。”
老周头不高兴的道:“不去!我进城去干啥?”
钱氏无奈的道:“去给我买两身布料,这天儿眼看着要越来越热了,你给我买点布料回来做衣裳,给你自己也买两身,再给满宝买些头绳,这孩子总不会自己绑头髮。”
老周头重新高兴起来,问道:“你想要啥颜色的?”
“我还能穿啥颜色的?你看着买吧,再给我买点儿线……”
老周头听得认真,一一记下后就从钱氏手里接过了一锭银子,他看着银子问,“买那么点儿东西,怎么还拿银子去?”
“你忘了,咱家的牛还赊着呢,你去了县城最好去看看,能不能把赊的钱给还了。”
满宝立即道:“娘,那个我来还吧。”
钱氏还没说话,老周头便道:“不用,不用,这牛是给家里用的,怎么能让你还钱?”
老周头现在底气特别的足,“家里又不是没钱,你那五两银子自己收着,以后要是买书啦,买笔墨纸砚都用得着,对了宝儿啊,你现在还是用庄先生给抄的书?要不咱自己买算了……”
“不要,”满宝断然拒绝,“先生说他就喜欢给我抄书,因为他给我抄一本书,我要还两本,他转手就能再送给俩人。”
“现在还有人跟庄先生买书啊。”
“有呀,现在地里没什么活儿干,我们上完早课以后先生就会让我们去教室里上课,会有以前的师兄来旁听。”
有时候没人来,庄先生便会在再下课后把课堂移回小院儿,但有时候教室里也挺凉快的,庄先生懒得移来移去,便让他们过去小院儿把茶具等搬到教室里来,
自从只教他们这三个学生后,庄先生便放鬆了许多,很喜欢边喝茶边给他们上课。
老周头听着,觉着庄先生人真是特别好,尤其端午这样的节日竟然都坚持上课。
于是老周头看向老妻,问道:“你说我们是不是要从城里再买些东西给庄先生?只送鸡蛋的话……”
钱氏想了想道:“庄先生现在的衣裳都是白家做的,我们也做不出更好的来,但鞋袜却没人做,不如你买些好一点儿的料子回来,家里给他做几套鞋袜。”
钱氏笑道:“尤其是鞋子,满宝不是说,前儿庄先生喜欢跟他们去田里上课吗?这走地里头鞋子耗费大,得把鞋底纳得厚厚地,走路才舒服。”
老周头现在有了钱,略微大方了些,点头道:“行,我去给你买。”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钱氏收好了剩下的银锭,便让大家各自散去吧。
老周头帮着钱氏把银锭都放在另一个竹箱里,然后藏在了床头底下。
但他临睡前总是忍不住探头往床下看一眼。
钱氏见了好笑,道:“放心吧,贼既不敢来我们家,老鼠也拖不走银子,安心睡吧,明儿我娘家就来人了。”
钱大舅说了明天会上门,第二天果然便再次来了。
不过今天他们是大白天的光明正大的进村,进村的时候刚好是村里人刚吃完早食不久,天气还不热,所以村子里热闹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