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小货郎 小货郎 第154节

现在看来,要建个连接两块土地的桥,还是要从引娘那拿钱啊。

又能看她心疼的模样了。

还挺好玩。

水源北边的良田一望无际,看着土层跟土质都很好,里面还有被翻出来的草根,现在雇了不少人在捡这些杂草,免得再生长出来。

但这一块面积实在太大,估计还要半个月才能全部翻好。

纪彬一来,不少人都在打招呼,就连纪堂叔都在用牛在犁地,估计也是被雇过来的。

说起来纪堂叔买这个牛还真有用,不仅能送孩子们上学赚钱,还能给纪彬犁地,应该快把黄牛的钱都赚回来了吧?

纪彬也冲他们招招手,一望无际的土地,这里简直是天堂啊。

等到棉花种上去,那更好了。

纪彬跟包达,柴力说着话,从旁边来了个老农,纪彬看了看他,笑着道:“您就是黄老伯吧。”

这位黄老伯连连点头:“是啊,多谢东家看得起,雇我来管这里,翻地确实是个精细活。别看只是松土,但土都松不好,庄稼也是种不好的。”

黄老农是黄沟村的人,他种田一向好,引娘雇人的时候他也过来了。

做了几日后,引娘发现他这人对庄稼活很有一手,所以让他管着松土,会多给钱。

这黄老农自然愿意挣这个钱,事情做得也好。

黄老农在黄沟村的地位,基本等于纪彬亲爹在纪滦村的地位,都是村里种庄稼的好手。

纪彬虽然没见过他,但听引娘提起,自然直接喊了称呼。

在黄老农带领下,纪彬等人转了一圈,见他说得确实没问题,也就放心了。

可就要走的时候,发现他这块地再往北的荒地上,也有人在做同样的事。

看到纪彬眼神,黄老农有些为难,也没解释。

还是纪堂叔过来开口道:“这就是县城那位黄夫人买的,这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先跟咱们抢这块地,抢不到就算了,又买了距离不到二里的荒地。是不是就爱学别人做事啊。”

这话声音不小,把那边荒地做事的人也吸引过来。

那边荒地上,有些人不敢吭声。

毕竟黄夫人做的事确实不地道。

可有些混不吝的直接道:“怎么了?别人家怎么花钱,也要你们管啊。”

“就是,我们村的黄夫人那么有魄力,你们羡慕吗?”

“笑死了,谁不知道他们纪滦村那位连亲爹都不理的,这种不忠不孝的人,也好意思开私塾。”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听说他还跟他爹他继母置气呢。”

“我们南军国的圣人最重孝道,这样的人啊,长久不了。”

这话气的纪堂叔,还有在这干活的纪滦村人拿着农具想过来,直接被纪彬拦住,另一只手也拦住包达跟柴力。

这些话他是知道的,甚至早就知道了。

只是纪滦村没人敢在他面前说罢了,这些人心里怎么想不重要,可是说出来,那就是他们的不对。

而这种话,能在黄沟村流传,也会在其他地方流传。

这会打一架也改变不了什么。

纪彬看了看黄老农,见他左右为难,一边是自己村子,一边算是东家,所以他闭口不谈。

纪彬略略有些失望。

但也明白古代乡族之间的紧密联系。

若是跟自家吵架也就算了,但得罪整个村子的人,可没什么好下场。

在古代,宗族乡亲之间,就是一个团体,他们才有最紧密的联系。

所以这位姓黄的老农,不太可能为他强出头。

做事是可以的,出头绝不可能。

而自己村子雇来的人,却愿意为他拿着农具去理论,这就是区别。

引娘也是知道这点,所以让请纪堂叔过来一起管这件事。

纪彬没说什么,让大家继续干活,不用跟黄沟村的人理论。

其实说白了,自己跟他们也没什么矛盾,只是他们为黄夫人做事,自然要“仇视”他。

而且这会也只敢口头上说说,并不敢真的动手。

纪堂叔见人不能过去,只好开口道:“只有闲人才会听闲话,我们纪滦村可有私塾啊,上课,四书五经,你们懂吗?”

“以后你们的娃娃继续种地,我们的娃娃能写会算,这都是谁的功劳啊。”

“简直笑死人了。”

这话一说,纪滦村这边立刻占了上风。

不管别人怎么讲,他们可是有私塾的村子!

这就够厉害了!

谁不羡慕私塾呢,就算最普通的人,也听过这样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当然了,不是说其他不厉害,只是证明一下读书在大家心中的地位。

果然,纪堂叔一讲,黄沟村的人只能闭口不言,剩下的人还在劝说,毕竟这是纪彬啊!

做着大买卖的纪彬,万一他们也能靠纪彬吃饭呢。

万一他家女子的刺绣本事也够,也能去学呢。

反正不要得罪是最好的。

纪彬看着这一幕,心里再次感慨,他家私塾开得好。

只要能堵住那些流言蜚语,就已经成功了。

不过他跟原身亲爹不和的事,还真是个大麻烦。

以前生意做得小,也没人在乎,可生意要是再大些,被人揪着这一点,那可就不妙了。

说实话,纪彬对纪老爹没什么感觉,他就跟不少中老年男人一样,有些懦弱,还有点沉默。

要说当初分家的时候,是继母逼着分家,继母逼着分产不均。

纪老爹只是沉默的帮凶而已。

之后他去借着继母的五儿子去他家小偷小摸要钱的时候,他爹也是沉默,带着其他儿子继续下地干活。

摆明了两边都不帮,谁赢了算谁的。

若纪彬真是他亲生儿子,可能还会有点愤怒,但他不是啊。

那点愤怒也是没有的。

顶多是漠视,然后逢年过节送点银钱跟米粮炭火。

这种做法在现代都会有人说道,更不用讲古代了。

这是一个父亲打死儿子,只要有正当理由都不算犯法的年代,他的漠视就已经是别人攻击他的借口了。

好难。

但让他父慈子孝更难。

纪彬懒得理纪老爹,不仅因为他没有感情,更因为继母那群人实在让人厌烦。

沾上一个,剩下的可就恶心了。

要想个办法,既能堵住众人的嘴,又能让继母他们老老实实的主意。

纪彬神色不变,还笑着跟大家说要怎么翻土,按照焦农人的说法,这土必须翻得更深些,所以大家还有点忙。

大家自然不会拒绝,反正给人做帮工是有钱赚的,能赚钱当然好。

可是走的时候,纪彬又看了看黄老农,心里已经有了别的想法。

又绕了两刻钟的路,算是回到纪滦村。

但包达却要去另一个地方,那就是当初买花蜜的偏远村落,听说那边已经紧邻其他郡府了。

也就是那边附近的山谷,里面的花蜜极其香甜。

年后包达已经去过深花坡一趟买了五百多斤花蜜过来,显然已经是春天,包达准备过去再预定一些,等到夏天的时候,正好能接着用。

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不过现在手里的花蜜还够做个五十万斤的酒,按照现在一个月卖出二十万斤左右的数量,足够买到五六月份了。

到时候新的花蜜已经做好,正好接着酿酒,哪都不耽误。

包达现在去订,自然是好的。

纪彬想了想道:“深花坡只有一家养蜜蜂吗?”

“对,只有那一家,那边的土质不错,村里人种田就够生活的了。”包达道,“而且他们跟其他郡府挨着,其实跟隔壁海太城交易比较多。”

纪彬点头,让包达路上小心点,毕竟从纪滦村到深花坡走路要一天半段时间。

包达不会骑马,自然只能走路了,不过他是做惯货郎的,一会还带着酿酒坊两个伙计一起,三个人路上更安全。

别人可能对这些路不熟悉,但包达可太熟了。

送走包达,柴力也要骑马去邑伊县一趟,他要去柴家看看大伯最近忙不忙。

如果不忙的话,纪彬想请柴伯父,还有蔡运,来建座简单的木桥。

用这个桥把纪彬之前的沙石土跟新买的良田连接到一块,以后就不用绕一大圈走过去,不管是自己村子里的人去干活,还是纪彬去查看情况,都会更方便。

在纪彬看来,建个桥是很有必要的,不然等夏天雨水一多,那浮桥不就没了,到时候要绕得更远。

只有能简单直接去到那块土地上,才算真正拥有。

不然你过去都很艰难,还怎么监管呢。

刚刚送走包达,现在又送走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