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春秋小领主 第一百二十八章 跟“天下第二”单挑的楚军?

第一百二十八章 跟“天下第二”单挑的楚军?

春秋时代,人都说楚人浪漫——在战争场合中说一个人浪漫,那是含蓄的贬义,意思是说:他们只会打顺风仗。

楚国人刚刚吃了小亏,楚王又得到郑国人指望不上的消息,他不放心的询问自己的高参伯州犁:“赵武子擅长指挥多国联军吗?”

伯州犁回答:“不清楚,这是赵武子第一次指挥本国之外的军队,我实在难以预测他的表现,不过,从以前的战斗看,赵武子擅长兵种搭配,他跟韩氏弓兵的攻守组合曾在国内享有盛誉,跟魏氏组成的突击组合效果也不错,如今他带着新军来,韩氏弓兵也在其中,且魏绛、韩起都不在军中,他可以任意搭配组合自己的军队,而没有人从旁干涉。

现在他队伍里多了三国联军,我实在难以想象他能搭配出什么样的阵型来,与魏氏组成的突击组合?与韩氏组成的攻守组合?还是与其他国家的军队组成的新花招?”

楚王又问子囊:“赵武子已经放过我们一次了,你猜,他会不会再放过我们一次?”

子囊还在犹豫:“赵武子这人性格多变,我揣摩多年,才发觉,所谓赵武子的性格多变,其实是由他身边谋士决定的,我猜测,赵武子幼年躲入山中,全靠家臣掩护,才能活到今天,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一定是一个擅长接受别人意见的人。

不可否认,赵武子是个极端的聪明人,他能够在独自一人的山居生活中制作出百器谱这样的东西,他一定擅长思索,总是能从家臣的建议中选择出正确的路。他以前的战绩我检查了,当他身边的谋士是齐策的时候,他擅长突击,连续攻破了陈国与顿国。

当他身边的家臣是师修、师偃的时候,他擅长防守反击,在鄢陵,他独自断后,让我们与晋国的联军不敢轻易出击……”

“说重点”,楚王不耐烦了。

“重点就是:赵武如今换了家臣,他身边的家臣不是齐策也不是师修、师偃。这次他的打法非常诡异,阴狠毒辣,现在在他身边的家臣一定擅长阴谋诡计,所以我猜测,不,我断定:赵武子现在兵强马壮,一定不肯轻易放过我们。”

楚王沮丧:“寡人是个有荣誉的人,我可不能留在这里做俘虏。”

“我们走不脱——”子囊回答:“我询问了后军溃散的士兵,赵氏是用单骑走马的方式发动袭击的,他们移动的速度很快,我们根本来不及反应,他们就横向击穿了我们的行军阵型,而后,赵兵以旅为单位,来回驰骋切割我们的队伍,让我们组织不起有效地抵抗……

我刚才说赵兵打法很诡异,就是指这个,这次赵兵的单骑走马战术显然更成熟了,他们已经学会了骑射,能够骑在马上进行射击,并且擅长绕开我们的兵车,驱散兵车周围的步兵,然后用密如雨点的弓箭覆盖我们兵车上的甲士——可怜那些最勇猛的甲士,他们都来不及战斗,甚至没有获得战斗的机会,就被赵兵虐杀了。

依据赵兵这种打法,我推想一下——一旦我们撤退途中,遭遇这种骑兵拦截,我们会怎么样?”

子囊动了动,稍停,神情严肃的回答:“我们会死无葬身之地。”

楚王呆了一下,反问:“我该怎么做?”

子囊建议:“明日我们号令全军整修战具,摆出一副决战的姿态,大王可以派遣使者前去晋国军营,要求与晋人进行致师(单挑),今日夜晚,大王可以带亲信侍卫转去陈国,而后在武昌城歇息,留在此地的我军则连续要求致师,替大王争取时间。”

伯州犁反问:“这样的谋略能瞒过赵武吗?”

子囊坦然回答:“瞒不过,我猜赵武早晚会醒悟,但问题是他会不会继续装糊涂——我们终究是楚国,我们终究是南方霸主,赵武身边的谋士性格阴狠,我就堵他敢不敢孤注一掷,跟我们实打实的硬碰一下。”

其实,赵武的谋略变化与身边的谋士无关,初到贵境的时候,赵武是小心谨慎的,他唯恐自己不像春秋人,所以他的策略保守而谨慎,谨慎的近乎于懦弱,但现在的赵武是谁,政治局八大常委之一,带领国家四分之一的军队,他现在采用的策略虽然依旧带着浓厚的乌龟流味道,但在当时的人看来,已经是非常激进了,激进的让春秋人张嘴结舌,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比如面对楚国的致师要求,赵武想也不想,回答:“武士昆,这一仗由你冲锋,我在后面替你喝彩,精神上绝对支持你。”

武士昆嘴唇动了动,田苏抢先说:“不错,武士昆上阵正合适——楚国人派出的不是正卿,也不是大夫,只是一名将领,以主上的身份,跟令尹子囊单挑,双方身份倒是相当,与对方的将领致师,昆的身份还是委屈了一点,或许我们应该派卫敏上阵。”

赵武摇头:“首战必须旗开得胜,要让楚国人知道我们是一群强力党,就喜欢拿四十级的装备去刷十级的副本,咱最喜欢干的就是这事儿。”

晋国人是骄傲的,他们以为自己是霸主,所以自己国家的正卿,在别的国家应该享受国君待遇,因为对方也是超级大国,田苏好歹退让一步,没有要求楚王跟赵武单挑,而是觉得楚国执政与晋国倒数第二正卿赵武交手,才彼此身份相当。

天下第二潘党出马,胜负毫无悬念。

那场面已经不是战斗了,是屠杀表演,是潘党在两军阵前表演自己的屠杀技巧,带着赵氏武士传统护面甲的潘党像流荡在战场的秃鹫,他漫不经心的将一个个挑战者瞬间秒杀。

杀一个猛将对他来说,仿佛打一个哈欠一样随意。

潘党之后,卫敏出阵了,紧接着,赵氏六大家将除了武清武连外,其他四人集体亮相,算是正式走向春秋舞台。

其实,在单挑进行到第二天,赵武已经发现了异常,他问田苏:“你说,楚人这是不是赶着投胎,怎么一个个迫不及待的过来送死,诡疑!”

投胎的说法是伴随着佛教“轮回转世”学说,一起传入中国的印度传统学说,此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但田苏结合赵武的上下文,已经明白了赵武想要表达的意思:“楚军这是在拖延时间,难道他们还有援兵?”

其他三国联军的统帅面面相觑,赵武反问:“楚国人还能有援兵吗?”

田苏思索:“不能啊,楚国这已经是第三次动员了,第一次他们攻击宋国,卫国前来救援,击退了郑国的军队,逼迫楚国退军……”

卫国执政孙林父之子孙蒯躬身感谢田苏的恭维:“我在犬丘侥幸(在今河南省拥城县西北)俘获了郑国统帅(大夫)皇耳。”

这是卫国值得大书特书的功绩,同样身为二等强国,卫国、宋国与郑国都在争夺二流老大的位置,这次卫国为了救援宋国,击败了郑国,理所当然的坐上了“二流第一”的宝座,所以孙蒯很骄傲。

田苏接着说:“又过了一月,楚国再次集结军队,攻击鲁国,因为鲁国人的坚守,楚国军队无奈退却……”

这会儿轮到鲁国人鞠躬了,不过鲁国人神色当中没有骄傲,执政孟献子拱手:“我们鲁国被郑国与楚国掠去了很多百姓,幸好武子攻击楚国后军,把我们的百姓重新多了回来,还补偿我们很多楚囚……寡君致意武子,多谢了。”

田苏补充:“现在已经是楚国第三次出兵了,眼下虽然宋国吃了大亏,但郑国已经垮了,楚国人被我们逼住,他们从哪里调兵,就近从陈国调吗?我猜陈国人知道是赵氏家主出战,他们都不敢靠近战场——我们对陈国百姓有恩啊,如果陈军真无耻到敢靠近战场,我们只需要一顿骂,就能让陈国军队哗变。”

赵武点头,乐呵呵的:“没错,楚国人早上醒来,打量四周,四周一千里之内没有朋友,他们拖延什么?”

田苏猛地一下跳起来:“楚王——鄢陵之战的时候,楚王在第一天战斗结束,当晚就逃跑了,现在楚国人的形势比鄢陵之战更恶略,粮草军械物资都被我们劫持,他们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在坚持,理由只有一个:楚王跑路了。楚军在为楚王逃跑争取时间。”

田苏这个结论震惊了各国联军统帅,赵武沉思不语,鲁国的孟献子眯着眼睛胸有成竹,卫国的孙蒯眼珠乱转,宋国的统帅目光躲闪。

田苏追问三国联军统帅:“你们怎么看?”

孟献子回答:“我们鲁国追随晋军,晋军打算怎么做,我们只管跟上。”

孙蒯回答:“对面可是楚军啊,我们卫国已经取得了一个胜利……但如果晋军坚持要战,我们没有异议。”

宋国统帅回答:“我国虽然损失了萧,但幸亏赵武子突击的快,楚国人没有来得及祸害萧,就匆匆撤走,现在我们又从武子那里得到部分楚国后军俘虏,损失已经得到补偿。能够逼退楚军,我们宋国已经很满意了,我们是小国,不敢过于触怒楚国这个超级大国。”

田苏终于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他马上向赵武说:“宋国的意见我们不能不尊重啊,我们出兵的目的就是救援宋国,宋国地处南方,每天都能直接受到楚国的压力,我们如果因为自己的好胜,使宋国面临危险,今后一旦宋国有难,我们来不及救援,那就违反了寡君的初衷,请家主予以考虑。”

赵武想了想,慢悠悠的说:“我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当我举起棍子的时候,那人用后脑勺冲着我。”

田苏马上解释:“楚军虽然疲惫,但楚国依旧是超级大国,现在楚王虽然逃了,但整个楚军都用两个眼睛瞪着我们,实在不好下手啊。”

田苏这一提示,鲁国马上说:“其实我们鲁国也没有损失,我们的损失已经得到了补偿,而且补偿很丰厚,简直可以说大有收获,所以我们无所谓,能够礼送楚国退兵,我们就很满意了。”

卫国孙蒯回答:“楚国退走后,麻烦的是郑国,郑国现在处于最虚弱的时候,可不能轻易放过他们啊。”

田苏马上说:“家主最擅长筑城,如今虎牢城已经稳固,我们打算用垦荒甲氏的方法,在虎牢城前方修建两个小型卫城,由卫国、宋国出兵驻守,我们晋国军队依旧驻扎在虎牢,两位看怎么样。”

孙蒯扇风点火的目的达到,他笑着回答:“那就让楚军继续‘致师’,我倒要看看,楚国有多少不怕死的人过来单挑?”

赵武嘟囔:“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整支大军数十万人坐在这里,反复上阵操劳的,是我的家将,大家喝酒吃肉的看他们劳碌——做人要厚道啊。”

孙蒯的父亲孙林父跟赵武很熟,按现代化说,两人是贸易公司合伙人。正式的军事会议完了,孙蒯借着这份相熟的情分开玩笑:“操劳的是小武的家臣,反正又不是小武你自己,大不了你跟我们一起喝着酒、烤着肉,观赏你家家将的表演。”

于是,两军阵前继续类似的表演,又过了五天后,楚国人终于疲倦了,看到赵武始终没有与他们决战的意思,楚国人也明白赵武早就看穿了他们的想法,纯粹是跟他们逗着玩,此时,楚国人已经吃完了最后一粒粮食,无奈之下,他们开始缓缓后退。

楚国人开始退了,赵武就像一头饥饿的狼一样,紧紧尾随在楚军后面,楚军稍不留神,赵武就扑上去咬一口,从楚军身上撕下一块伤口——这种战术,赵武称之为“恶狼战术”。

追逐是乏味的,楚军一直退到阳陵(今日许昌)附近,才得到增援,赵武见到这种情况,开始逐步与楚国人拉开距离,而后撤围而去……

经过此战,赵武俨然成了春秋时代的大兵法家,而且有可能是唯一一位活着的兵法家,因为在此战中,赵武先后使用了攻城战、奔袭战、骑兵战、单挑战,最后以一支新军压的楚国人步步后退,连战败的楚国人对赵武的战斗技巧都无话可说。

“收获可真不小啊?”敌军退走,该分赃了,赵武看着手头那份清单,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我只要工匠,把俘虏中那些工匠全部留给我……”

“那怎么行?”卫国孙蒯不满的抱怨:“俘虏中一半属于楚国随军工匠,剩下的都是些跑不动的老弱,正因为他们跑不动,才被楚国人甩在后队,那把工匠都拿走了,我们岂不是白来一趟——我们各国原本被俘的百姓也不能算在战俘数中,他们只能算作是被我们解救的本国百姓,是吧?”

赵武笑嘻嘻的说:“那么,应该由我主导分配工作,是吧——我有当然的权力做这事。”

赵武耍无赖,鲁国、宋国都是讲究礼仪的国家,他们不好跟赵武赤膊上阵争论,所以频频用目光怂恿孙蒯。孙蒯得到支持更加理直气壮:“商人卖货也知道先把货物展示出来,在进行定价。这群俘虏,你之前说要统一管理,全拿去了,现在楚军已经退走了,你把那清单让我看看。”

孙蒯说完,伸手去赵武那里夺清单,赵武犹豫一下,稍一停顿,清单已经到了孙蒯手中。

孙蒯一边翻看着清单,一边嘟囔:“这都说的什么?会种甘蔗的农夫四百二十名,种甘蔗也算是一门手艺吗?这些人我不要……制作铠甲的工匠——这玩意好东西。我卫国打败了郑国,我们是胜利者,我就不客气了,我要这些俘虏当中的三分之一。”

赵武笑嘻嘻的回答:“如果别人没意见,我也没意见,我们赵氏制作的铠甲,跟楚国是完全不同的手法,这些人我只要几名意思意思……”

鲁国的孟献子马上回答:“那我们鲁国就不客气了,我们鲁国最缺少制作铠甲的技术,尤其是在铁片上穿孔的技术。”

接下来,孙蒯一项项读出楚国俘虏的特长,而后赞叹:“都说晋国人做事细致,你瞧瞧这份统计单子,连擅长编柳条筐的人都统计了,真是事无巨细啊。”

瓜分完了楚国人,孙蒯把目光转向郑国人:“我听说,晋军在攻破郑国国都后,许多郑国仆人都私下里投奔了晋军,我想知道,这些郑国俘虏算不算在公众战利品中?”

赵武跳了起来:“当然不算,这些郑国仆人是为投奔我而来的,我不能人让他们失望。”

孙蒯遗憾的咂了咂嘴:“总有些人,是在战场上俘虏的吧。”

赵武站直了身子,严肃的说:“攻打郑国的战斗,是由晋军独立完成的,这是晋国人的荣誉,我不能侮辱这个荣誉。”

孙蒯笑了:“既然这样……那就算了,我们回虎牢。”

赵武前面说打算在虎牢修建两座卫城,以便加深对郑国的威胁,实际上这话是用来骗人的,真实状况是:这次赵武的收获是在太丰厚了,而虎牢城在他的引导下,已经变成物资批发中心,这样的城市,既不适合关押俘虏,也容纳不下那些俘虏。

这一战,杂七杂八的战俘加起来,有七万人,其中楚国人占一半,另一半是郑国的仆人,赵武指挥这些人手以及联军士兵,共同在虎牢附近修建了名为“梧”、“制”的两座小卫星城——与真实的历史稍有区别的是:由于赵武此战缴获丰厚,他修建的两座小城比原来的要大,距离虎牢也远,甚至逼近了“冯”。

修筑城池,与郑国打持久战的策略,符合元帅的主张,晋国国内得到赵武胜利的消息。原本以为晋国这次四面出击,国内恐怕要面临一场灾难,没想到,赵武先是在西线击溃了秦国人,而后转战南下,攻击郑国都城,并让楚国人步步后退——捷报传来,国内顿时松了一口气,腾出手来的荀罂立刻派士鲂、魏绛率领新军戍守两座小城梧、制,提前置换赵武回国,以犒赏赵武的功劳。

此时,赵武正在“制”的工地上,对面是郑国大夫冯氏的封地,如今冯氏以及关起城门躲在家里吓得发抖,而赵武对冯氏这块鸡肋毫无兴趣,他频频催促工人:“快点,在快点,我赶时间。”

吴熏是工程组负责人,他愁眉苦脸的回答赵武:“主,按照原来的计划,我们早该完工了,可谁知道,主接二连三变更筑城规模,一座小型军城而已,主竟然要把它修成三重城郭来,这不是难为人吗?”

“这座城市名叫‘制’,就是为了‘制压郑国’,对面的冯氏小邦,居然也是三重城郭,我赵武修的城,如果连冯氏都比不上,未免丢了面子……熏,别管那么多了,再把那段豁口填上,我们就完工了。”

熏不满的嘟囔:“这时候还要讲面子!主,你之前不是说过,这样的小城只要建造的比豆腐渣稍微不豆腐渣一点,已经足够了,干嘛还要费那个力气?再说,主,我们从郑国撤走的时候,把攻城器械全部丢弃在郑国,有了那些器械,当世所有的夯土城墙都是豆腐渣,我们如今努力修建一座华丽的豆腐渣城,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不麻烦,来的是士鲂与魏绛——士鲂胆小,魏绛聪明,一个胆小而且聪明的组合,他们住进一座豆腐渣城里,会做什么?”

吴熏恍然:“他们会拼命加固这座城市!”

“这就对了,这就是我的意思,我们只要把这个城市对出大致的模样,剩下的事让士鲂去担心去,咱们回家过年去……”

赵武与吴熏正在交谈,田苏远远地走了过来,他拿着一份文书说:“郑国派人来了……”

赵武打断田苏的话:“让他们跟国君说去,如今,全世界没人拿郑国的投降当回事儿,他们想投降,那得看寡君承认不承认,我说了不算。”

田苏一下子挺起了胸,心中暗自得意:太好了,如今,咱也有机会当面训斥郑国国君的使者,一国的国君啊,骂起来一定很爽。

“我这就去骂他们——小小的郑国居然反复不定,我们晋国要文治有文治,要武功有武功,我们送给郑国的酬劳足够了,他们居然敢背弃我们,看我骂不死他们。”

赵武微笑:“一贯阴沉多智的田苏,居然像个孩子一样的控制不住情绪,你骂他们有用吗?郑国会因为这顿谩骂而放弃摇摆不定的立场?省省吧,让他们跟国君说去。”

田苏兴冲冲向虎牢城跑,吴熏在背后感慨:“这田苏可怜的,还一向被人称为智者,也不知道在新田城受了多少委屈,这次我们连续大胜,他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此前,随着虎牢的商队流转,楚王对赵武的评价也辗转通过郑国商人的渠道传入晋国。总的说来,楚王的评价就一个意思:赵武的成就属于他的谋士。具体来说,就是属于田苏本人。在国都憋屈了那么多年,如今得到楚王亲口赞赏,田苏总算觉得光芒压过了齐策,成为国中第一人。难怪他最近有点把持不住。

平心而论,赵武这次战绩太疯狂了,连他自己都难以想象,骑兵的初次亮相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怪不得后来,赵武灵王采用简单版本骑兵战术,就已经使列国恐惧。

“我们的骑兵暂时还无法超越”,骂完了郑国使者,心满意足的田苏回来,向赵武分析战况:“大规模运用骑兵存在两个障碍,它们不是个人努力就可以满足的:第一需要大量的战马。普通的马要训练成战马,整个训练过程中,要损伤或者淘汰好几匹马,其它的国家想仿效我们的骑兵,首先它需要一定的畜牧基础,需要大面积的牧场,足够的战马储备。

第二就是人的因素,在训练过程中,既有战马的损伤,也有人的损伤,列国是不会冒险让他们优秀武士接受战马训练的,所以他们即使获得了我们的马鞍与马蹄铁技术,也不可能仿效我们建立起一支大规模的骑兵。”

稍停,田苏继续说:“我问过郑国人,我们丢弃的攻城器械果然被郑国人研究了,他们还画成图纸,送给了楚国人,有了这些图纸,楚国人获得攻城技术不再是难题,所以我预计,攻城器械将很快大面积推广,今后的攻守战,将更加激烈……主上,我看你就别费心了,这座小城,在你的攻城器械下,根本守不住。”

赵武没有在意田苏的说法,他又问:“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