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七零之辣妈当家 七零之辣妈当家 第338节

周怡:“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小岭:“那我估计得说好多,我爸爸又高又帅,最爱我妈妈,他会打仗会打弹弓,会……”

周怡感觉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不得不打断他,这小孩子怎么这么能说!

小岭:“周记者,你什么时候发表?我到时候要买回家收藏着。”

蓝海军:“不能骗小孩子!”

周怡只得敷衍他们,“得看组织审核。”

小岭主动邀请,“周记者,不如你去我家,采访我妈和我奶奶吧,还有我小姑、小姑父,莎莎肯定乐意,她去文工团汇演过,记者采访过她。大军虽然不喜欢不过应该也会同意的。”

周怡果断拒绝了,不想去受虐。

小岭和蓝海军走的时候还得回头喊:“周记者,你不能乱写呀,我可盯着呢。”

周怡:“……”

熊孩子,真气死她了!

第163章 后奶奶、震惊

周怡辞别马国华,离开省军区大院儿以后回到市委大院儿。

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姑姑周蓉家。

到姑姑家门口的时候是晚上七点半,这个时间姑姑一般在看电视新闻,姑父身体不好精力不济,这时候一般要睡一觉。

到了林家门口她先掏出一面小镜子整理一下自己的仪容,免得被姑姑周蓉挑剔。

周蓉是个强势果断且有主意的女人,当年周家遇到一点麻烦,面临着建国之后的性质转变问题。

他们周家在省城做过很多年的吏员,虽然职务不高,位份不显,却也算城里小有身份的人家,日子过得殷实体面。

从满清到民国,除了外敌入侵几年在家装病,其他时候都算吃皇粮的,然后就到了建国初期。

当年周蓉年轻轻的却把家里的情况看在眼里,主动为家里排忧解难,以青春年纪嫁给小五十的老林。

她自己多方权衡以后做出的抉择,但是在父母长辈等人面前的说辞却是“为了家族,个人牺牲也是在所难免的,只希望以后家里过了坎儿,不要不念旧情”。

她想的是如果嫁给年纪相仿的,那男人必然没有什么事业,她嫁过去要跟着受苦不说,还得受公婆姑姐的挟制。

虽说是门第相当的年轻夫妻浓情蜜意,可她自小瞅着自家和亲朋家的长辈男人,有几个是真对妻子专心如一的?就她自家的男人们,从爷爷到叔伯、父亲,哪个不是花花肠子一堆?

有能力的就纳妾,没能力的也睡几个丫头、厨娘的,末了还得说男人风流是潇洒,不风流说明没用。

若是让她嫁给穷家小子,他倒是没钱没能力去花花,可她又要跟着他吃糠咽菜,何苦来哉?

她便瞄上进城的军官们。

年轻轻做到团长还未婚的,不是没有,但是这样的男人大多性子冷漠,不好女色,组织给他发媳妇儿他都不感兴趣。

这种人虽然优秀能干,但是她有自知之明,人家多半看不上她。

其他的就得四十左右,这种男人多半已婚,当然也不乏丧偶的。

等她把这些进城军官扒拉一圈,又觉得三十到四十就丧偶的男人,指定有几个孩子,她进门当后娘,还得给人拉扯孩子。

这可太亏了!

于是她就把对象聚焦到了四十到五十之间的,然后找到了老林。

这个年纪的男人即便丧偶,孩子也都大了甚至孙辈都不小,完全不用她照顾。

她进门以后就是现成的娘和奶奶。

男人太老,她比孩子还年轻?那有什么关系?老男人更知冷知热,觉得亏欠她,对她那是百依百顺,体贴入微。

而且作为军人的他,身体强壮,就算小五十了,照样能让她生自己的孩子。

反正嫁给老林以后家里就是她当家,儿子媳妇儿都打发回老家,为了面上好看,也让老林不难做人,她还主动把大孙子和孙女留下教养,以后出息得好也是自己儿子的助力,没出息那也全了自己的名声,至少没苛待他们。

她一切都想到了,自然也想到等男人年纪大了她少不得要过守活寡的日子。

可有什么关系呢,她自然也有办法。

就算老头子老了,身体不中用需要人伺候,那也累不着她。

他已经是老首长,有退休津贴,有保姆照顾,她只需要指挥指挥就好,半点都不受累。

所以这会儿老林虽然身体不行了,她却依然养尊处优,总比年轻时候在娘家过得舒坦百倍。

周怡小时候总听她娘背地里叨咕姑姑,说周蓉市侩自私,说她心机深沉,说她如何如何。小时候周怡还有点怕,不过大一些之后她就觉得姑姑有见识有主意,总能给出很有用的意见。

67、68那两年都被迫下乡的时候,家里人也慌了阵脚。

是周蓉给他们指了路,让他们进机关的、进部队的,进厂的、嫁人的,总之一切以留在城里为前提,尽可能不下乡。

在她看来下乡就等于失去了竞争的资格,再狂热有什么用?

当年革命路线是农村包围城市,现在跟你说扎根农村一辈子,去农村搞革命?

一开始年轻人都是狂热的,主动要下乡证明自己,后来证明姑姑的眼光是正确的。

那些主动下乡的年轻人,不出两年就后悔得不行,却再也不能回来。

而后来的哪怕不想下乡,也没有办法,按照规定都必须下乡。

周家这些子孙是听了周蓉的安排,不管是不是不让考大学,不管是不是逼着下乡,更不管老师没了体面和尊严,他们是必须要继续学习的。

哪怕偷偷学也得学。

按照周蓉的说法,眼下这样乱哄哄的闹腾,动真格的时候还是需要文化。

当年小米加步枪搞革命,有文化的当政委、政工干部,建国以后论功行赏,很多有文化的政工干部授衔儿都比作战军官高。

文化没用?

机关干部没文化,就让几个上蹿下跳的武斗分子掌管,他会干嘛?

果然,等部队进驻革命委员会以后,秩序稳定下来,还是得请以前被打倒的干部出来主持政务。

周怡也是听姑姑的建议,一直好好学习,没有和其他同学那样觉得学习无用,整天虚度光阴。

等她学有所成,姑姑就找了姑父的人脉,把她安排进解放军日报社去了。

她是靠着关系进去的,却是靠着自己的能力留下的。

她比那些没有文化和本领纯粹靠关系进去的年轻人都优秀突出,所以很快就得领导赏识,奖状也拿了一排又一排。

她自认很优秀,也很骄傲,可再骄傲的人在感情面前也有些无能为力。

她想跟姑姑取取经,看看姑姑怎么说。

屋里巴掌大的电视亮光闪闪,电视里的播音员字正腔圆地说着什么,周蓉听得津津有味。

这年头有电视的都是了不起的人家。

周蓉这里的电视也是姑父加周家的关系才给分到的。

周蓉头也不回,“你这个点儿来,是有事儿?”

周怡笑道:“三姑,你咋知道呢。”

周蓉:“你最近不是在忙嘛,有日子没来了,突然过来八成就是有事儿。”

周怡就坐到周蓉身边去,挨着她说些亲密的话儿。

周蓉以前为人有点高傲,不怎么近人情,年级大了以后儿子也成家立业,她的心性自然也有转变。

现在儿子一家不在身边,她自然也愿意和懂事的娘家小辈亲近一二。

周秉安和周怡就是她最喜欢的俩小辈儿。

两人随便说了几句家常。

周怡问道:“姑,当年你怎么没和姑父老家走动呀?”

周蓉不以为然道:“有什么好走动的?他们不是也时常往这里跑吗?”

老林的儿子孙子也没少进城要好处,不是说家里闹干旱就是蝗灾,没有吃的就从这里要粮票,再不就要自行车券、各种票。

人家都是乡下亲戚进城送粮食和蔬菜补贴,他们是省吃俭用把粮票和补票补贴老家。

当然周蓉都有分寸,他们要的多她给的却没那么多,还会敲打他们,毕竟林婉晴和她大哥的工作都得靠她安排,林婉丽的婚事也得靠她。

周怡:“姑,那姑父老家的亲戚如今也有个在省军区这边当参谋长的,你听说过吗?”

周蓉:“听说了,秉安前儿还跟我说过。二房那个闺女生得千娇百媚的,也是会找男人的,眼光不错。”

周怡试探道:“姑,那咱是不是和他们走动起来?毕竟表哥不是也在部队嘛,走动起来也好有个照应。”

周蓉的儿子林睿今年三十左右,去年刚升的团政委,在这和平年代能升得这么快不得不说周蓉很会给儿子铺路,几乎把老林的所有人脉都用上了。

毕竟林睿不像薛明翊那么能拼敢冲,他至今没有去过前线,没有执行过秘密任务,就是在部队里一步步升起来的。

周蓉却兴趣不大,“也没什么好照应的。他虽然是参谋长却在新成立的三军,你表哥一直在老牌儿一军。这种新编制机动性强,有战斗就是他们上,等没有战斗需要全国大裁军的话也是他们先裁掉。再者你表哥按部就班也能升上去,熬到四十五或者五十的也能做师政委,差不多就到顶了。”

自己按部就班能升上去,何必去和薛明翊照应?

这么多年她和男人老家都没走动,就是觉得没必要。只有他们求她帮忙的,没有她求他们的,继子一家拖累就算,还把二房也带上,她懒得管那么多。

这会儿二房家女婿有出息,那是人家的造化,跟她也没多大关系。

她好好地做她的首长太太,小日子舒舒坦坦的,才不去找不痛快呢。

周怡咬了咬唇,“姑,薛明翊真的很优秀。”

周蓉笑道:“那肯定,一个没什么背景的乡下穷小子,他要想在建国后还能升得那么快,只能是自己能力强,敢拼不怕死。这在部队里也不少见,男人么,多的是这样血性的,你表哥没这样的性子。”

周怡说了几次薛明翊,周蓉只是夸却没说别的。

等电视新闻放完,周蓉回过味儿来,瞅着周怡,“周怡,你对人家薛参谋长是有什么想法?”

周怡的脸一下子涨红了,既感觉羞耻又感觉被长辈发现秘密的难堪。

周蓉却不以为意,“男人喜欢女人,女人喜欢男人,也没什么好害臊的。不过人家有家室,老婆还在呢,你就得克制。”

这和她找个丧偶的老军官不同,周怡这是觊觎有家室的军官,说出去是犯错误的。

周怡忙道:“姑,你别误会,我就是……很欣赏他。他真的非常优秀,很英俊,而且很……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