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北辽王、北辽大都督、北校行营行辕大总管姬轻尘为破北戎而犒赏三军,曹州城十数万大军欢声雷动,他的举动让不少士卒生出了追随他,效忠他的心思。
要按照规定来说,只有才有资格犒赏三军,作为一个三军统帅是没有这个权利,就是有也不敢随意犒赏三军,不然会受到猜忌。
可这些放在姬轻尘身上都不是问题。第一,他是大燕皇子,是正经的皇室贵胄,又是北辽王,他有这个资格代表大燕皇室犒赏三军。第二,他都已经跟诸皇子为了储位争夺不休了,这是众人皆知的,他还会怕人猜忌吗?
是以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能做。
再者所谓的犒赏三军可不是只是吃一顿酒肉饭菜就行了,这是要给数十万士卒发赏钱。这可是十数万人啊!就是作为一个三军统帅,要是没有朝廷的银钱,他想犒赏三军也没这个能力。
可姬轻尘有,而且还不少。
因为仅仅给十数万士卒发一点赏钱,他只需要取出卫氏送给他的钻石,卖了一颗就够了,而且还是够够有余。
所以当姬轻尘将十数万将士聚集到城东骑兵营,将一箱箱的银钱摆到大家的面前,依照军功一个一个发赏钱的时候,以往还觉得他太过冷酷,还对他用骁骑营做督战砍杀自己同伴的行为不满的士卒们得到赏钱之后心里的不满消失了。
取而代之则是死心塌地的跟随。
废话,这不很正常吗?
以前赢了一场战争,能给死去的将士们给点复血就不错了,除了给立了大功的人赏几贯钱之外,其余人就是一顿酒肉饭菜而已。
哪像现在这样,只要参战的都有赏钱,立了攻的就更多。
这跟大燕任何一个将军都不同,遇到这样一个为大家着相的统领,谁不愿意真心追随?
而看到姬轻尘用这么一大笔钱赐赏参战的将士,北辽军诸将中除了白项城、白杨和宇文伤等了解姬轻尘的人觉得很平常之外,其余诸将则是惊讶不已,然而这里除了韦权兴和徐子章两个人外其余项子羽、方万奇、蒙离和徐达春则四人都已经死心塌地跟随了姬轻尘,他们为姬轻尘能够这么快就收拢了这支大军的军心而感到高兴。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追谁的九殿下实力有强大了。
想想一个皇子的实力强大了,他会想干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而他们作为姬轻尘的追随者,要是姬轻尘入住东宫,登上帝位,他们今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项子羽和方万奇、蒙离、徐达春又岂能不高兴呢?
而姬轻尘这么做也是存了收买人心的心思。毕竟在曹州一战中他的冷酷让除了骁骑营之前的众将士们非常的不满,只是苦于他的权威和身份而敢怒不敢言。现在他给每个参战的人赏钱,给立功的人的赏赐更多。就是想告诉大家,跟他姬轻尘干,就得拿出实力敢拼命,这样他姬轻尘不会亏待大家。
将赏钱发给十数万士卒,用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下午军营中大摆宴席,酒肉管够,让十数万人往死里吃。
而姬轻尘和项子羽、白项城等诸将自然不会在军营里吃喝,他只是象征性的跟十数万将士干了三杯酒,就离开了军营。
回到自己住的梅园,才为北辽军中诸将大设宴席,大家一起庆祝。
因为打了胜仗,大家心里没有包袱,又都归顺了姬轻尘,大家成了一条船上的人,相互之间没有了芥蒂。
这一顿饭从中午吃到下午还没有吃饭。
宴会大厅气氛活跃,热闹非凡。
就连一向卧病在床,借此不愿意跟姬轻尘交流的韦权兴也出席了酒宴,当然还有徐子章。韦权兴的老将,以前一直支持二皇子姬平,故而姬轻尘对他没有好感,只是出于对老将的尊重,才很客气。
不过对于徐子章姬轻尘是非常很欣赏,虽然说徐子章没有归顺他,可姬轻尘能理解徐子章的苦衷,因为在大燕师生关系大到顶天了,徐子章是裴文矩的学生,裴文学又是四皇子姬文的强烈支持者。要让徐子章背叛自己的老师,跟随姬轻尘一同对付姬文和裴文矩,徐子章是万万不敢的。再说就是他愿意这么做,肯定也会被大燕成千上万的士子用吐沫星子喷死。现在能让很明理的让弟弟徐达春归顺到姬轻尘身边,这让姬轻尘就很满意了。
至于其他人,像白杨和宇文伤在羽林骑中是中立派,只忠于燕帝一个人。
可是这次跟随姬轻尘北上曹州,升官升职了不说,还立下了这么大的战功,这让两人对非常的敬重。
然而对两人来说,让他俩吃惊的还是在姬轻尘身上看到一个王者该有的胆识和魄力,以及果断和狠辣。这才是吸引他们两人归顺姬轻尘的真正原因。因为这些优秀的品质他们以前只在燕帝的身上看到过,现在姬轻尘也具备了这些有点,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他们又怎么会不乐意呢?
除此外,就剩下程千帆的态度了。
当然还有骁骑营诸将,不过他们本就是姬轻尘的心腹。
而对于程千帆这个副手,能力是有的,且野心不大,做事又属于兢兢业业,这让姬轻尘很满意。而且程千帆是白晋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除了终于燕帝,他的心里只有白晋,现在白晋的嫡孙白项城成了姬轻尘的心腹,程千帆自然也就倒向了姬轻尘。
这样姬轻尘这次北上,收获不可谓不大,既得了军心,又得了将心,还大败了北戎,确立了他在大燕军中名将的地位,是真正的一箭双雕。
所以说,这场酒宴是姬轻尘心腹们的一场宴会,标志着姬轻尘已经在军方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圈子。
这使得姬轻尘非常的高兴,不断的跟诸将碰杯,数十杯酒下肚,他就微微有了醉意。径自走到了大厅的中央位置,端着酒杯,略一思量,就吟出了一首让大厅中诸将轰然叫好的《从军行》:
辽州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雁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戎狄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北戎王。
“好——”大厅里的诸将高呼道。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戎狄终不还。殿下心愿,子羽早已已然知晓,今天子羽愿立下誓言,今后誓死追随殿下灭北戎——”项子羽高声呼喊道。
长久的压抑让他的意志有点消沉,而且北戎攻城期间姬轻尘没有用他,只让他负责青壮的训练,算是将他搁置了。现今姬轻尘为了的罪名开脱,又不计前嫌的愿意用他,让项子羽感动不已,就生出了追随之心。现在姬轻尘又表明了自己的心态,这次要灭了危祸大燕三十年之久的北戎。作为武将的他岂能不动心,岂能不被这份大志向冲击的汹涌澎湃,这便有了他的高声附和。
“随殿下灭北戎——”大厅中诸将高声喊道。同样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点燃了宴会的气氛,将酒宴推向了高潮。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侍卫匆匆走进大厅,向李长征汇报了事情,汇报完之后他就立在了厅外,而李长征则是走到姬轻尘身边低声说道,“殿下,宁王殿下从宁州给殿下送了几个人过来,说是从离国来找殿下的。”
“离国?”姬轻尘眼皮一跳,能让三皇子这么谨慎的从宁州派人一路送到曹州的离国人肯定不是普通人,难道是——想到这里姬轻尘忙问道,“人呢?”
“就在府外等候。”李长征低声回答道。
“你将他们先安顿到府中住下,等宴会结束之后本王再见见宁王派来的人再说。”姬轻尘说道。
毕竟他在离国生活了十年,不管是从离国来的什么人,肯定跟他脱不了干系,他不能将人拒之门外。
“诺!”李长征躬身离开。
李长征向姬轻尘汇报问题的举动没有引起诸将的关注,毕竟平时姬轻尘也会跟李长征像今天这样聊一些私话,他们已经习惯了。可这里面白项城除外,了解姬轻尘的人一看到姬轻尘谨慎的态度就知道有事发生了,只是姬轻尘没有向众人表明,他就装作没有看见,因为他知道姬轻尘不会隐瞒他什么,该让他知道一定会告诉他。
待会宴会结束时已经到了旁晚时分。
这时的姬轻尘已经有了八分醉意,他在茗烟的伺候下喝了一碗醒酒汤,就来到了书房,首先见的是三皇子姬弘昌派出的这一支护送队伍中的一名都尉。
这名都尉出身宁州苍狼骑,见识过当初姬轻尘刀屁了华西雄,又一刀逼退柳东楼的霸气一幕,又在踏入曹州之后听说了姬轻尘六战六捷,大败北戎二十万精骑的骇人战功,对姬轻尘很是恭敬,见了姬轻尘就将姬弘昌的话一字不落的告诉了姬轻尘。
听完都尉的话姬轻尘心里松了一口,让都尉离开书房,就径自来到了后院。他刚一进院子,就见一名十六岁的少女和两名十八岁的青年迎了出来。见到他,三人立即开口施礼道,“李由、木兰、木战,见过轻尘叔叔”
“快快请起!不要多礼!”虽然从都尉口中已经得知了三人的身份,可是真正的见到三人时姬轻尘还是愣了一下神,才立即上前,将三人扶了起来。
虽然姬轻尘对三人从离国到曹州找他有点惊讶,觉得这里面肯定藏着大秘密。可三人跟随宁州骑兵一路驰骋到了曹州城,已经很劳累了,脸上尽是疲惫之色。他就没有问长问短,只是跟三人说了几句话,就让三人去休息,有啥话等到明天再说。
三人对姬轻尘很尊重,领命就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看到三人离去的背影,已经酒醒的姬轻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这三人不是别人,正是姬轻尘在离国的老师李青衣的嫡孙李由和他的大师兄木峰的一双儿女,男的叫木战,女孩叫木兰。
第二天清晨,李由、木战和木兰三人吃过早饭就来向姬轻尘请安。书房里姬轻尘详细询问了三人来大燕的原因,这才知道是老师李青衣的安排,李青衣觉得姬轻尘已经得了他的真传,就将自己的孙子和大师兄木峰的长子送到了姬轻尘身边,目的是希望姬轻尘能够好好的教导两人,让他们成为不输于他自己的名将。
对于老师和大师兄的爱子心切,望子成龙决定姬轻尘很理解。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有一番作为呢?可对于将木兰送到自己的身边,这就让姬轻尘有点想不通了,难道老师还真想让自己教出一个统领百万的女将军不成?
所以对于老师让他教导李由和木战成才的想法姬轻尘一点都不怀疑,可是因为木兰这个列外,他对老师这样安排的产生了怀疑。然而三人都是从离国西北方的西京直接南下宁武关到的曹州,他们根本就没有去上京,更没见过李青衣和被放逐在离国西北草原上的木峰,对于姬轻尘询问的一些问题也不知情。故而姬轻尘就是再怀疑什么也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就只能放下这个疑问,跟三人聊了片刻,就吩咐三人先在府上住一段时间适应一下,然后他再做具体的安排。
三人点头答应告辞出了书房。
坐在椅子上的姬轻尘起身,上前缓缓的取下放在书房刀架上的狼锋战刀,一边擦拭刀身,一边开始回忆起了自己在离国上京城时跟随在老师李青衣身边学习的日子。因为姬轻尘心里很清楚,当时虽然燕帝也安排了专人教导他,可是没有李青衣的十年教导,就不会有今天一战成名的姬轻尘。特别是这次跟北戎骑兵的两战,让姬轻尘更加体会到了老师李青衣交给自己的东西是多么的宝贵。
这份宝贵的东西是足以让一个人可以颠覆一个王朝,同时也可以创建一个王朝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