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七零年代青云路 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37节

这么大一间房子,留给他们住,左右的邻居又都很不错,哪怕给这小子一些租金,也划算呐!

他们自己开火也行,去一婶家或项队长家搭伙也行!

多好!

宋恂这回是真的惊了,“你说项前进要去干什么?”

“当兵。”

宋恂:“……”

部队又不是废品回收站,就项前进这样的人也能去当兵?

凭什么啊?

“什么时候的事?你大伯和二姨知道吗?”

“就前段时间。”项前进也觉得自己好像在做梦呢,没想到这样的好事能被自己遇上,“你们去省城那段时间的事。我还没跟他们说呢。”

“现在开始征兵了嘛?我怎么不知道?谁帮你报的名?”

这小子不会是被谁骗了吧?

“没开始呢。不过,赵叔说帮我找找他以前的门路,让我去部队锻炼锻炼。”

吴科学替他解释:“就是赵老大!”

那还真有可能,赵老大以前是后勤部机帆船大队的水手,后来还去船员训练队培训过。退伍以后才转回了地方,算是公司所有船员里科班出身的。

他有部队的关系,项前进的成分也确实不错,如果想把他推荐给征兵连长,也不是不行。

关键是赵老大为啥帮项前进?

项前进只含糊地说:“他跟我爸是老兄弟了。当初我爸那什么,跟他也有点关系。”

宋恂颔首,他心里觉得这事挺悬的。

就项前进在队里的那个名声,他不被选中还好,万一真被选中了,后患无穷。

但是既然人家有了好前程,他们这些外人还是祝福吧。

如果真的能继续在项前进的院子里住着,他们还真得好好合计一下,安装电灯的问题。

不过,不等大家商量出结果,台风就在半夜登陆了。

这次台风没能让瑶水村幸免,凌晨的时候,有人来敲门通知,村小学和知青点的房子塌了……

第23章

瑶水村的房子基本都是能扛得住强台风的石砌房子, 而且每年农闲时还会按时翻新加固。

谁也没想到,这次一塌就会连塌两座。

来报信的是项家老大,天没亮就跑了过来。

“村小学倒是无所谓,本就是老房子, 又没有人员伤亡, 塌了就塌了。关键是知青点那边, 塌的是女知青那一侧,魏芳为了救人, 被砸断了一条腿。”

宋恂收起哈欠, 赶忙问:“现在人在哪儿呢?送医院了吗?”

“外面风太大了,队里没人敢驾车,暂时送到徐扶伤那边简单固定包扎了一下。”

项前进催促道:“大哥,你快说吧,我们能干啥?”

天不亮就跑来他们这边,总不会是说闲话的。

“你这边能不能帮着接收几个人?虽然只塌了一半, 但谁也说不准另一半什么时候塌。”

“可以,但我们三个大男人跟女知青住在一起太别扭了, 你安排男的过来吧。”项前进事先声明,“等台风停了,就赶紧让大伯给他们找别的地方住去。”

项大哥在他头上划拉一把, “你以为你这是什么好地方呢, 找到别的住处人家肯定就搬走了。”

于是, 除了受伤的魏芳, 女知青们被统一安排去了大队部暂住。

而男知青则就近安排进社员家。

项前进的家里来了四个男知青,为了给他们腾出房间, 宋恂跟吴科学住在了一起。

吴科学拍着胸口后怕道:“幸亏咱们没有搬到知青点去住, 不然这会儿也得在风雨里到处找地方住, 太狼狈了。”

那四个男知青确实挺狼狈的,浑身上下就没有一块干爽的地方,从知青点搬出来的行李也都是湿的。

幸好现在是夏天,屋里又都是大男人,他们干脆光膀子晾着,也没人说什么。

在周卫国的肱二头肌上捏了捏,吴科学羡慕道:“周知青,没想到你还挺壮的呢!”

周卫国是当下很流行的那种帅哥,浓眉大眼国字脸,再加上这身腱子肉,看着就可靠。

与徐知青完全是两种类型的。

“我来瑶水这几年,一直跟着队里的渔民出海打渔。”周卫国晃了晃被晒的脱皮的手臂,“你要是每天有我们的劳动量,也能这么壮实。”

提起出海打渔的事,周卫国一边用毛巾擦头发,一边看向对面的宋恂:“宋主任,知青真的可以报名去你们渔业公司当船员?”

“可以。”宋恂点头,“我们这次就是想要招收一批高学历的船员。”

“我们四个都是高中生,也都会捕鱼,招工条件上说的捕捞经验丰富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录取的时候,主要看的是什么啊?”

周卫国是很看好宋恂的,才来瑶水没多久就能扑腾开这么大的摊子,比之前几年半死不活的样子强多了。

前几年渔业公司也招聘过船员,不过都是招收农村社员的,宋恂一来,招收范围就扩大到了知青。

在这一点上,很能博得知青们的好感。

宋恂对这几个有高中学历的知青,期待感也比较高,所以讲解的就格外仔细。

“我们这次招收的船员,是为年底添置的渔轮准备的,表现优秀的会被送去省城进行船员的选拔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分两个方向,一是捕捞驾驶,二是轮机维修。所以就要求大家除了有捕捞经验,最好能懂一些物理和机械维修方面的知识。”

“这么说,十五个正式工的选拔还需要进行笔试?”

宋恂颔首,“会有笔试部分。不难,就是初高中的数学和物理知识。估计下个礼拜就会安排考试,你们可以提前复习准备一下。”

几人闲聊的时候,隔壁的苗玉兰和一婶先后送了吃的过来。

“房子居然在半夜塌了,你们肯定被吓得够呛!”一婶把一盘玉米饼子往前推了推,“赶紧吃点东西压压惊!”

四个知青又是救人又是抢救东西,在风雨里折腾了半宿,确实饿了。

道声谢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听他们提起招船员的事,一婶叹气道:“你们这次招那么多人,我家老三,愣是一个也摸不到边,真是浪费了这个大好机会。”

项前进跟他家老三还算能说得上话,他俩都属于不爱出苦力型的,只不过人家比他学习好。

“你家老三不是初中生嘛?有啥摸不到边的?”

“初中生有什么用?他都没怎么出过海,谁敢让他去呀!”一婶想的是,儿子的工作虽然重要,但小命更要紧,“小宋主任,你们现在有这么多船,又要跟省城搞出口,办公室需不需要招人呐?”

宋恂摇头:“我们现在是负债经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哎。”一婶本也没抱多大希望,可惜地叹了一声就打算回去了。

宋恂平时没少受一婶照顾,送她出门时,想了想还是帮她支了一招。

“要不您去项队长那里问问吧?”

“队里那些活都是有数的,还有啥可问的?”

宋恂凑近她耳边小声说:“咱们不是要通电了嘛,队里还没有电工……”

一般生产队的电工都是本地社员,还需要有些物理基础。

初中生应该是可以的吧?

一婶琢磨了一会儿,才在他手臂上拍了拍,“等雨停了,就让我家那小子自荐去!”

*

雨足足下了两天才停。

这次台风过境的后遗症很多,比如知青们无家可归了,小学生们无处上课了。

贾红梅来大瓦房上班的时候,还把她上小学二年级的闺女带了过来。

“学校塌得挺彻底的,想马上重建一个学校不容易,现在队里还在商量怎么办呢。”贾红梅摇头叹气,“我爹娘都要去上工的,没人带她,只能让她暂时跟着我了。”

贾红梅的闺女是大瓦房的常客,进来以后叫了一圈人,便爬到椅子上安安静静地写作业看书,有模有样的,十分乖巧。

严秋实逗她:“青青,你干脆也来我们公司上班好了,反正以后也是失学儿童了!”

“我们马上就能回去上学!”青青半点不听他的唬弄,“队长和我们校长说了,也给我们小学盖一座这样结实的大瓦房!”

“呵呵,那还盖什么啊,直接来我们大瓦房上课呗!”说到这里,严秋实突然停住,然后敲了敲隔壁宋恂的桌子,“主任,要不咱们把这座大瓦房给队里当小学得了,反正咱们这几个人占着这么大一个院子也是浪费。”

宋恂从文件里抬起头来,拧眉说:“我们公司虽然建在瑶水村的地界上,但并不属于瑶水村生产队,归省海洋渔业公司所有。当初盖这座大瓦房的花费不菲,你拿公司的财产送人情?”

“这不是孩子们没有地方上学,我跟着着急嘛!”严秋实讪笑两声,缩了脖子,“咱们这个院子确实够大,可惜了……”

宋恂也在琢磨他说的话。

其实,他们六个人占据这么一座有四个房间的大瓦房确实有些浪费。

除了他们在用的这间办公室,其他几个房间,基本都是闲置状态。

每天光是打扫就要浪费不少人力。

给小学生当学校也不是不行……

“红梅嫂子,咱们当初盖大瓦房时的费用账单还在吗?”

“在呢。”

“你找出来,咱们去大队部一趟。”

贾红梅疑惑地问:“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你要大瓦房的账单干什么?”

宋恂将椅子拖到她身边,低声把自己的打算说了。

“这样能行吗?”贾红梅虽然着急孩子的上学问题,但也从没想过用他们公司的房子。

“行不行的,去问问看吧。”

宋恂说干就干,带着一沓子发票和账单就去了大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