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太平记 吕公刀.青箱学.琅琊王家

这是我零三年时写的一个东西,主要是为了解释《秋水长空》当中使用到的一些名词而作的,不过现在看一看,基本上也能给琅琊王家的兴起画个大概出来,树懒你可以先看一下,如果想多弄清楚一点的话,我推荐你去找《簪缨世家--两晋南朝琅琊王氏传奇》这本书来看,三联书店97年版,《中华文库》系列当中的一本,写得很全很细,可读性也不错。

吕公刀.青箱学.琅琊王家

在第七章贴出之后,有几个朋友问我,吕公刀是什么,青箱学又是什么.

这两个名字,都与琅琊王家有关.

可能不是每个朋友都知道‘琅琊王家‘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但我想,大家总该知道灭了楚国的秦大将军王翦,知道那个喜欢鹅的书圣王羲之,知道‘二十四孝‘,知道‘旧时王谢堂前燕‘.

‘王谢‘里面的王,指得就是‘琅琊王家‘.同时,这也是王翦的王,和王羲之的王.

这里面的‘琅琊‘,指的不是安徽滁州的那座琅琊山,而是山东临沂的古称.古代人很喜欢把自己的郡望挂在姓的前面,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门楣高贵的大家族.所以,直到后来,整个王家南迁,远离山东的时候,他们仍然自称为‘琅琊王家‘,就连那些从生到死,就没有北越过准河,没有见识过山东的煎饼和大葱的王家子弟们仍然会自豪的称自己为‘琅琊王家‘.

琅琊王家的开创者,叫王祥,是王翦的第六世孙.

有些朋友大概不知道他是谁,可如果说到‘二十四孝‘中那位‘卧冰求鲤‘的大孝子的话,相信多数朋友都会‘哦‘的一声,发出‘原来是他‘的感叹.

即使在‘二十四孝‘当中,他也一向是一个很受尊重的人,因为,和舜帝一样,他所孝顺的,并非生母,而是继母.一个极为讨厌这儿子,总是设法让他去做一些正常人似乎根本没法完成的任务的继母.

(古代记载中的继母似乎都很难伺候,西洋文学中的白雪公主等人也是如此境遇甚或更惨.中西同心,或者,此也是所谓‘抽象的人性‘的一份证明?一笑.)

王祥生于东汉光和七年,比他那位大名鼎鼎的同乡诸葛亮要小三岁,当卧龙高飞冲天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闲居乡里的孝子,但同时,他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那个时代中最为著名的孝子.

‘卧冰求鲤‘的事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而除此之外,‘风雨守李‘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有名的孝行.

王家的后园有几颗李树,在一个大雨之夜,那位很难被感动的继母勒令王祥去后园守李,不要让果子被风雨打掉,而当然的,人力,至少是在那个年代,就没可能去将风雨征服.

王祥当然没有法子,可是,又不能不去,父母之命,是不能不从的.所以,王祥就只有眼睁睁的呆在园子中,眼睁睁的看着交加的风雨.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似乎很难理解,可是,在那个年代,对父母的绝对服从,盲目服从,仍是一件被高度赞美和鼓吹的事情.)

没办法阻止风雨,他就只能抱着李树大哭,希望可以将他的继母感动.而在传说中,这种诚心虽然没法感动继母,却就感动了老天,所以,到天亮的时候,王家后园的这些李树,竟然都好端端的没有事情.

传说是荒诞的,但从中却至少能看出,王祥,绝对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否则的话,这样的传言就不会出现在他身上.

虽则说,在中国历史上,孝始终也是一种极受看重的品德,但是,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在北方的中国,对于‘孝‘的重视就绝对超过了此前的任何一个年代.

这里面当然是有原因的,由相而帝,由臣而君,曹家就没法大力的鼓吹‘忠‘字,所以,在宣传的导向上,他们亦只有将‘孝‘字努力的强化.

在这种背景下,王祥,这样一个著名的孝子,也当然不可能长久的居于草野了.

魏黄初年间,王祥被征召出山,担任徐州别驾,当时的徐州刺史叫吕虔,就是‘吕公刀‘中的‘吕公‘.

(顺便说一下,黄初是曹丕的年号,那时候,王祥已四十岁上下,江东的那位‘吴下阿蒙‘,已经白衣渡江,夺了荆州了.)

别驾是刺史的佐吏,很重要,总理一切杂务,如果别驾得力的话,刺吏就会轻松的多.而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王祥的能力和责任感应该都很不错,在那时,民间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

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海沂,就是徐州,从这首歌中可以看出,王祥,至少在徐州一地,是有着非常高的威望的.

又有声望,又会理政,用现在的话来说,王祥可以说得上是‘有德有才,德才兼备‘,绝对是个好干部料子,而吕虔也看到了这一点.

吕虔有一把很心爱的宝刀,但一直不敢配,为什么呢,因为,据说,只有三公之位方可佩戴此刀,福薄的人,是当不起的.

三公,曾是中国古代最高地位臣子的称呼,而在魏晋年间,三公要位列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之后,但仍然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官,吕虔的野心和能力,都没有这个高度,所以,他就一直不敢用.

(在各个朝代中,三公有着不同的定义,在魏晋时,三公指得是太尉,司空和司马,汉朝时则是大司徒,大司马和大司空,那位权势滔天的曹丞相,其实也可以叫做曹大司徒,另外,汉朝没有三师,三公就是最大的官了.那位志大才疏的袁本初公,便一直很自豪于他家的‘世代三公‘.)

后来,他把这刀送给了王祥,这当然是一份很了不起的礼物,但也是一份很沉重的礼物,所以,在收下这份礼物时,王祥的反应,并非欢欣鼓舞.

而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王祥的表现,似乎也在表明着吕虔的错看与错爱,稳健而谨慎的他,就从未放射出过灿烂的光芒,而当考虑到这是一个拥有着诸葛亮,马良,郭嘉,荀攸,周瑜和鲁肃的年代时,就更让人没法去将他‘重视‘.

转眼间,离他得刀的日子,已过了三十多年了.

三十年时间,老了刘备,逝了诸葛,司马懿与陆逊也已离去,上方谷的大战,已渐渐成为一个传说中的事件了.

可是,对王祥来说,这三十年时间,却就在一种单调和不急不忙,安宁平静的节奏中,慢慢的,和悄悄的过去了.

魏甘露三年,七十五岁的王祥被任命为‘三老‘,这是一个专掌教化的官,很受人尊重,可以给皇帝上课,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算是帝师,以七十五岁高龄受用如此,王祥很满足,此时的他,早已将‘三公‘之说抛到了脑后了.

他没想到,转机,很快就要来了.

任用的他的皇帝,叫曹髦,但在史书上,他却没有帝位,只以‘高贵乡公‘之名为人所知.

那一年,曹髦十八岁,四年前,他还是一个十四岁孩子的时候,司马师废了齐王曹芳(这也是一个没有帝号的皇帝),把他扶上了台,而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当然是一种耻辱,一种很难忍耐的耻辱,虽则说,不过几十年前,这样的苦酒,那个雄才大略,惊才绝艳的曹操曹丞相也曾慷慨的分斟给刘家的诸位王孙们痛饮过,但很明显,这样的回忆,并不能让曹髦觉得好过一点.

两年后,正值‘二十弱冠‘的曹髦无法再忍,毅然的对司马家发动了逆袭,而结果,当然很惨.

身死,还落了个‘悖逆不道,自陷大祸‘的罪名,更惨的是,甚至都没几个臣子敢为他公然一掬同情之泪.

王祥却是个例外,听到这个消息,他在朝廷上大哭,自责说‘老臣无状‘.

这一哭,竟为他哭来了那把宝刀在三十多年以前许给他的‘三公‘之位,很快,他就被提任为司空,后来,还干过太尉,都是‘三公‘里的官.

关于为何会有这种事,历来都有很多说法,其中最为幽深的一种说法,直指王祥的用心,认为所谓‘老臣无状‘,其实已在自责中悄然的将责任推卸给了曹髦:所谓‘无状‘,该指为帝师者未导正途,也就等于说,曹髦的做法并非正途,但君诛逆臣,便是理所当然之事,又何来‘无状‘之说?王祥的一哭,为司马家做了开脱,而心领神会的司马家,也便在不久后以三公之位做了回报.至于五年后司马立晋时,王祥未有反抗的入晋为官,还被高拜为‘太保‘,位列三公之上,更是给了这种观点一个极好的佐证.

说实话,这种说法,是我看过的最为精彩的推测之一,但是,我却没法接受.

就王祥的整个生命历程来看,我宁可认为,他的哭,是出自内心的.这个孝诚的老人,的确对那位无论年龄还是心智都只相当于他的孙儿的年轻人有着一定的感情,而以他的威望和七十七岁的高龄,更也完全没有必要再去这样的向司马家示好和依附.

至于‘老臣无状‘的说法,该的确是一种自责,一种没有阻止曹髦去送死的自责,而这种说法被司马家的利用,那只能说是司马家的智士们太善于把握每一个可以把握的时机.

对司马家来说,这位持中平和,德高望重的老臣,也确实还有着利用的价值,就如同现代的政治家在想发表激进见解时总会穿上一身稳健的深色西服一样,王祥这位谁都知道绝非依俯于司马家的老臣,正是一件最妙不过的‘西服‘.

至于对王祥入晋的指责,我只能说,说到底,在那个时代中,所谓的‘忠‘,本就是一个很难把握的概念,要求那些生于汉长于汉的臣子们在这个‘篡夺者‘被人‘篡夺‘时以死尽忠,无论怎么看,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不管怎样,王祥并没有享受到什么荣华富贵,他身故的时候,晋朝仅仅建立了三年,而琅琊王家的簪缨之路,却才刚刚开始.

身故之前,王祥将那把吕公刀转赠给了他的弟弟王览,而非常奇妙的,王祥的这一转赠,似乎是将他的三公之运,也一并赠给了王览和王览的后人.虽然王览只干到了光禄大夫,可在他的身后,却出现了王敦和王导这两名将琅琊王家推向极盛时代的人物.

(王导和王敦都是很强的人,也都是很复杂的人,关于他们的故事实在太多,不是这篇小文所能记述的,在未来,我会用另外一篇文章来专门讲述他们的事情.)

而吕公刀,很自然的,也就做为王家的族宝,被一直的珍视和收藏着,在正史的记载上,它是在‘五胡乱华‘,晋室南迁时丢失的,但在小说中,王家子弟便能将它寻回,更可保留千年,奉为家宝,而似笔录这等于史无存之事,一扫胸中之憾,便正是写小说者的权力与乐事.

至于‘青箱学‘,说得是王彪之.

这个名字,相信大家也不是很熟悉,但他有一个堂兄弟,叫做王羲之,这个名字,应该没有人不知道.

王羲之那一代王家子弟几乎都很逍遥,很落拓,而唯一的例外,就是王彪之.

他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二十多岁便已须发全白,所以有个外号,叫做‘王白须‘.他倒不是一个长于钻营又或善于应酬的人,他的步步高升,靠得完全是他的学问和以梗直著称的人品.

他的强项,是礼学.

要我们今天的人来理解礼学在那时的重要性可能有些辛苦,但可以做个比喻:不妨想象一下,若是将一个连回民不吃猪肉都不懂的厨子弄到中东去开饭店,他会是怎样一个收场?而在那时,所谓‘礼‘的范围中,就有着多到没法想象,而触犯后的后果也同样没法想象的‘猪肉‘在.

礼学虽重,却很少有人可以精通,因为,这就是最为晦涩难记,也最是难有所成的一门学问,大多数的聪明人都不愿也不屑去学它.

关于王彪之在那时的地位,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大律师,一个精通所有法律中的漏洞和陷阱的大律师,身处一群对法律一知半解却又三五天就要用到一次法律的人当中,同时却又严守着自己的原则,从来也只做法律认为是‘正确‘和‘该做‘的事情,而不去利用任何法律中的漏洞,在这种情况下,不难想象,他可以得到怎样的尊重和地位.

在那个时代,正是谢安的全盛时期,王家子弟的光芒几乎全被淹没,唯一一位能够参与最高决策的人,就是这位王彪之.

因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来自于礼学,所以王彪之也特别重视对礼学的研究和学习,写过不少专著,晚年时,他把自己拥有的全部和礼学相关的书籍,文件,资料,著述和他做人做官的原则都放在一只箱子里,传之后人,而继承了他的风格的这一派子弟,便被称为‘王氏青箱学‘.

由上面的记述我们可以看出,所谓‘青箱学‘其实只是王家的一个分支,而且还只是一派很小的分支,但因为我喜欢青箱这个名字,也尊重王彪之的为人,所以决定,用‘青箱学‘来作为王家武功的总述.

再重复一遍,写小说的乐趣,实在于此.

孔璋 字于西元二零零三年八月十一日子时.夜深沉,空调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