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草满脸泪花的走了。
白稷望着胡亥,低声询问,“你可有何感悟?”
“胡亥暂且不知……”
“因为你是少子,所以能免去很多麻烦。他们只是黔首,便是束脩,也只得借钱去买。他们天资并非不如你,却要为温饱努力。”
白稷顿了顿,“给他们个小小的机会,他们便能改变一生,继而感恩戴德。他们已背负秦国的赋税,万万不要再欺辱他们。”
“胡亥铭记于心!”
“今日便以此为题,写篇五百字的文章。”
“五……五百字?!”
淳于越险些摔个跟头。这年头几千字的文章,便可以说是传世巨著了。胡亥这一天五百字,简直不把他当人看。
“有问题吗?”
“胡亥现在便去。”
胡亥且作揖告退,淳于越则是苦笑着道:“君上,你这课业太难了。”
“不难布置来做什么?”
淳于越每天课业就很简单。随便选两段文章,写个一两百的感悟。或者干脆就是通读一遍,背诵文章。这些都是课堂上的内容,课后是没有作业的。
现在白稷来了,要求自然得严格些。
没作业?不存在的!
想想那些还在读书,天天作业写不完的后辈,你们不觉得羞耻吗?
反正白稷不管,他就这么干。
课业不多,却有温故知新的作用。
……
……
府邸上。
鲍白令之倒上四杯浊酒,率先举杯一饮而尽。面前四人也是他的知己好友,皆为秦博士官。同时举杯作陪,连连称赞美酒。
“听说陇西侯已自荐,希望成为讨伐匈奴之裨将军。更有国师亲笔引荐信,想来是不成问题的。”
“哈哈哈!”鲍白令之爽朗大笑,“少通可知,这皆是老夫目的?”
面前四人通古今,辨然否,典教职。须眉皓白,奉黄老之术。鲍白令之口中的少通,名为崔广。
他们四人现在没什么名气,在秦廷中地位也不高,并未受到重用。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四人可谓是大名鼎鼎的商山四皓!为张良请去辅佐汉太子刘盈,这才劝住要废太子的刘邦。
几人私交极好,闲来无事便会推杯换盏。小酌几杯浊酒,舒心中抱负,畅所欲言。佐酒菜只需三两绿菜,便是一下午的功夫。
四人也是一笑。
鲍白令之联手蒙毅,可把李信狠狠坑了回。
“佩服。”
“若非国师,怕是万万不会对匈奴戎狄起兵。此次有三十万燕赵降卒,再加二十万秦国精锐。戎马有马具,更有国师炼制的东方云雾傍身,匈奴焉有不败之理?”
庚秉捋着白须,淡淡道:“莫要大意为妙。戎狄皆骁勇善战,熟悉地形,此战未必能顺利。”
“宣明勿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吾亲眼观云雾火箭,一箭破城不在话下。”
鲍白令之绘声绘色的描述起来。那天四人可都没机会能目睹,唯独只有有幸目睹。如惊雷炸响,威力惊人。若是大规模列装,都不知道怎么输。
四人闻言皆是惊叹连连。
提到白稷,四人也是打开了话匣子。
“国师为大才,初入咸阳便解决诸多问题。再过两旬,土豆祥瑞便会大熟,届时黔首必定归心。”
“哈哈,莫要忘记曲辕犁。听说还有一物名曰耧车,不知有何作用。”
“国师还有驯兽之法,吾听泾阳亲戚所说,经常见一黑熊扛木而行,力大无穷!”
鲍白令之眯着双眼,笑着道:“这武庙才是大善。”
“哈哈,说的是!”
现在武庙人选已出,三十六位贤才猛将皆在其上。秦始皇传令天下三十六郡,不得有任何人阻拦破坏。诏书下达,大部分都是摘录白稷文章。
按李斯的话来说,读书人的事不能算抄。然后顺带捧了波秦皇宽宏,念列国先贤,建武庙祠,受香火供奉。
每位大贤武将的功绩皆有,大部分人皆是认可的。就比如说百世贤臣百里奚,有几个人敢质疑百里奚的才能和贡献?
再说白起,绝对是打的六国嗷嗷叫。太原便有秦人为武安君立祠,香火不断。
这事儿现在咸阳城内已经传开了。诸多六国勋贵皆是上书,夸赞皇帝盛名。并且,还有出谋划策的,比如说有些可以位列武庙六哲,更高一等。
自然,秦始皇采纳了。
本来这人建议初衷是一国一个,忽略韩,毕竟容易和谐。结果秦始皇表示全都要,六个全是秦人。最后在李斯等人的建议下,改成了秦国三个,其余三个让他们自己挑。
毕竟武庙六哲要皆是秦人,那也别建武庙了。
还好,现在都已步入正轨。
肯定是还有反对的,就咸阳城内都有不满意的。嚷嚷着秦国无耻,武庙三十六人,秦独占十六。不过这是没用的,毕竟抗不过主流认可。而且他们是战败国,有人入选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更多的声音是诧异,还有惊喜。秦国认可六国先烈之功绩,愿意让他们享受香火。其实,这一点便已经足够了。
崔广眯着眼,喝的起了几分醉意。
“老夫听说,国师欲要建立学府,超越稷下学宫。列位可曾听说?”
“不是私塾吗?”
“哈哈,私塾?!”周术摇头大笑,“以国师本事,怎会建造个小小的私塾?列位难道不知少公子胡亥,已拜师国师?”
众人沉默了,各自捋着胡须思索着事情。齐地稷下学宫,曾代表着最高学府。无数大贤自稷下学宫而出,令齐国成为中原霸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