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674章 战略相持阶段

孙策和周瑜彻底坚定了不顾其他风险、相持待变的决心,等待全国战场的其他方向发生对刘备不利的变故。

所以,从十一月初,一直到腊月中,估计孙策军都只会高垒深沟、巩固三水环绕的吴军占领区,并且加大对汉阳西侧的封堵彻底围死周泰,不会再有其他积极进取的动作。

与此同时,在汉津口水战战败后的第二天,太史慈也带着损兵折将的残部回到宜城停泊,然后他本人陆路去李素的大营汇报请罪。

“拜见司空,末将无能,本以为纵然诈败,也能轻易抽身,不至于损失两千余人。没想到周瑜水战之能如此精妙,杀招迭出,我竟用尽全力也不能抵挡,撤退时还被咬住,损失了这么多。请司空责罚。”

太史慈是真心吸取教训,意识到了自己的自大和差距。

李素亲手扶起太史慈:“子义不必如此,你也是多年没遇到水战名将了,之前对付的不是管承就是韩暹,那些人的水战用兵只能岂是周瑜可比的?胜败乃兵家常事。

这本来就是我命令你去试探的,就算过程有些失控,也是难免的。战端一开,岂有完全按计划推演的?

不过,你可总结出了周瑜这次击败你的战术?他对各种战船和新兵器的配合使用之法,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只要打探清楚了这些,此战就不算白打。

反正我还要等腊月时夏水水位下降,才会有新的动作,如果这次折损两千多人、就能摸清周瑜的战术底细,就不算亏。”

太史慈松了口气,他这次回来的路上,早就把周瑜的战法、战术配合细节都复盘过了,就等着向李素汇报。此刻当然是一股脑儿有条有理地倒出来,争取上司的善待。

李素静静听完,也是颇有收获:“周瑜会用投石车和连弩,这一点是我早就料到了的,不过,他居然能扬长避短,因势制宜,发挥到这种程度,这实在是我没想到的。

而且,周瑜对于开阔江河水域的防火攻心得,竟也如此精妙,既会跟我军一样集中使用包铁长竿格挡小型火船。遇到吃水深的伪装粮船的火船也会警戒、注意不立刻围拢,这些细节都很重要……”

这段时间,李素要好好针对性地调整一下两个月后的决战战术了。

而太史慈听李素提到这事儿,还以为李素要清算某些小问题,连忙辩解:

“司空,您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末将蒯祺运粮跟着我、要趁夜支援周泰?您若是说了,我也好提前有所准备,让蒯祺别太冒进,就算败退时,也好让他提前走,不至于被周瑜俘获了……”

李素一抬手:“这不关你事,你都说了,是我另行安排,没告诉你。我就是放任蒯祺自生自灭,好了,这事儿你不要有心理负担。你该做的都做了,退下休息吧,让士卒们也好好养伤。”

“末将告退。”

太史慈退下后,李素把面前青瓷茶盏里的剩茶慢慢喝完,一边思索着事儿。经此一役,后续就应该是至少将近两个月的静坐相持期,所以最终歼灭周瑜水军的决战战术,倒也不是很急着立刻敲定。

趁着相持,李素也该进一步素清一下内部,观察一下蒯祺运粮被周瑜抓之后,蒯良有没有异动。最好是对方没有异动,李素也不想无原则地对世家大开杀戒,那样不好。

另外,也应该趁机观察一下,其他那些秋闱常科考中后授官的新人,对于蒯祺被敌人俘虏有没有人心浮动,有没有担心李素借着对外战争铲除异己。

最后,还可以注意一下比常科晚考半个多月的宾贡科士子的授官工作,看看那些中举之人谁可用谁不可用,谁依然一心为国,愿意担负那些到军前运粮、或者跟随一线先锋部队参赞军机的工作。

这是一块试金石,用好了绝对能把首批科举官的仕途起点分出三六九等,忠心为国不怕死的能统一升得更快,想躲在后面搜刮的腐儒则会油门起步速度大减。

而且,除了这些李素自己治下的事务,李素还该关心一下河北那边,并州战场上,刘备和袁绍开打应该已经个把月了。只是信息传递缓慢,而且战役初期应该是没发生什么大事,所以李素目前还没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

但是,随着李素和孙策即将进入两个月的相持期,河北那边先发生变故的概率也大大提升了。

如果关羽张飞和诸葛亮配合,能对吕布麯义文丑张郃形成优势,那李素后续对孙策也会好打一些。反之如果吕布麯义一方优势,李素后续决战前就会被堆到更多压力。

哪家的上路崩了,下路就会更难打,此自然之理也。

……

十一月初五,也就是汉津口之战汉军败北后的第三天。

己方军事受挫的消息,也已经传回了襄阳,让这座荆州治所原本高涨的人心士气,微微陷入了回调状态。

要说“人心浮动、士气低落”那还不至于,毕竟汉津口之战再往前逆推三五天,长坂坡之战也才刚结束不久呢。

汉军好歹是陆战打了个大胜、水战打了个小败。赵云陆路俘虏程普歼敌两万余人,太史慈水路只折损了两千多,相当于赵云战果的十分之一而已。

只不过最后一战是周瑜赢的,根据“用户体验峰终定律”,那场对人心的影响是最大的,多多少少代表了“未来的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