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不让江山 第六百三十七章 记住他们的样子

宁军出定贤县大营,整建制的朝着贼兵那边压过去。

大军一动,顺天教这边的斥候自然很快就会发现,消息迅速的报到了遏轲摩那边。

在这之前,原本因为发现宁军骑兵而整顿起来的贼兵队伍,刚刚才回到营地里。

此时号角声再一次响了起来,呜呜的声音飘荡出去很远。

营地中的顺天军士兵也就再一次迅速的集结,在大营外边列阵。

这些士兵虽然算不上多精锐,但相对来说,以他们的素质,这已经是遏轲摩能训练出来的极限。

遏轲摩练兵极为凶残,凶残到完全不在乎人命。

他做这个大将军,第一件事就是让所有人对他害怕。

最初的一个月,他下令处死的人就有三四百之多。

为了让士兵们把听从他的命令当成习惯,也为了让他颁布军纪军令每个人都能记住。

他下令三天之内,所有人务必将军纪背过来,三天之后他来查。

一开始贼兵轻慢散乱已经成了习惯,哪里在乎什么军纪不军纪的。

况且顺天教这边,最平常不过的就是所谓大将军的调动任免。

顺天教在西北诸县发展,为了笼络人心,从塞北带着一支队伍回来的具荷想出来个办法。

那就是不吝啬赏赐,不吝啬封官。

具荷,就是当初东陵道全圆道人的弟子。

在于李叱他们一战中,全圆道人被杀,具荷算是出卖了他师父得以逃生。

李叱他们当时还有要紧事做,对于这样一个小角色,也确实重视不够。

本以为此人不敢再轻易返回中原,哪想到,这个家伙在塞外一听说燕山营出了事,立刻就想回来。

他又不敢孤身一人回来,在塞北整顿了一支队伍后才回到中原。

而此时才得知,燕山营受创之后,居然已经恢复过来。

非但恢复过来,而且李叱已经得了冀州。

这消息让具荷极为恼火,他本以为燕山营一灭,冀州又是混战,他必有可趁之机。

甚至借着这乱世中,那诸多大豪互相征战的时候,没人理会他,他就能异军突起。

奈何,李叱根本就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

具荷坚信他的策略没有问题,用当初东陵道传教的法子,再配合李叱养民的办法。

如此一来,汇聚民心,左右民意,并不需要多长的时日。

在回中原的时候,具荷的心中装着宏图壮志。

他思考的很缜密,推测的也很合理。

具荷甚至精准的猜测到了那些可左右江山的大人物们,如何争斗。

他只是没有想到,最后得势的,居然是他觉得最不用在意的李叱。

那区区一个燕山贼。

他走的时候李叱还是燕山贼,回来的时候李叱已经为冀州王。

但他当然不甘心就这么认输,就这么放弃,所以他选择了最有机会发展的西北。

燕山营已经去了冀州,凉州军不可能分兵应对关内的事,这里就是他发展的沃土。

恰在这时候,具荷遇到了一个怀才不遇的人。

这人就是遏轲摩。

在这之前,具荷已经分封过几十个大将军,甚至还有各种王。

他作为顺天教的宗主,为了拉拢人心,动不动就封王封大将军。

从塞北跟他入关的那些人,几个马贼的头目,全都被他封王。

顺天教如今就有二十七个王,被称为护教二十七神王。

除了封王之外,具荷对于权力痴迷的表现还在于封大将军。

虽然没有王那么多,可是大将军他也封了十二

个,这十二个人,上任罢免最快的是一天。

比如原本在这领兵的大将军,刚到这才不足一个月,结果具荷就遇到了遏轲摩。

两人相谈之下,具荷一看这家伙是个人才啊,对于练兵很有心得感悟。

于是把这边的大将军罢免,为了安抚,还给此人也封了个王。

遏轲摩到了之后,连杀数百人整顿军纪,然后开始极为严苛的练兵。

他练兵,从不管士兵死活。

坚持不住的,杀。

轻慢懈怠的,杀。

装病装伤的,杀。

违抗军令的,杀。

看不顺眼的,杀。

从他领兵开始,第一个月杀了几百人,第二个月又杀了几百人。

自此之后,他在军中的权威便竖立起来。

诚如程无节推测的那样,遏轲摩又怎么会看得起顺天教这样的邪教。

他就是要把顺天教作为他的踏板,等到时机成熟,他自然会除掉具荷等人。

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都不敢与宁军真正交锋的原因,他看得出来宁军有多强悍。

此时斥候来报,说是宁军大举往前压上来,有决战之势,他心里难免也有些不安。

这支队伍他才训练的差不多,都是他的心血。

若是因与宁军一战而全军覆没,他的心血全都付之东流,他的计划也一样付之东流。

他知道自己这样的人,没有踏板不可能加入争雄天下的人群之中。

“传令各军,以方阵防御。”

遏轲摩吩咐完了之后,回头又看向手下人传令:“立刻派人往圣殿,请求宗主发援兵,就说宁军增兵来攻,情势危急。”

“是!”

手下人连忙转身跑了出去。

说起来,他们又怎么可能不怕。

宁军善战不善战,唯有打过的人才知道。

这些日子以来,他们的斥候和宁军的斥候交锋过无数次,哪一次不是宁军的斥候把他们的斥候虐的体无完肤。

报信的人很快就离开大营,朝着西边飞驰而去。

遏轲摩的心里千回百转,他不得不思考,若真的决战有几分胜算。

这短短片刻,他脑海中推算了好几种战术战法,可推算的结果都一样。

必败无疑。

宁军之前不打,不是怕打不赢,而是宁军不想杀那么多人。

宁军要维护宁王李叱的仁义之名,他们忌惮的可不是顺天教的这些兵力,而是在百姓们之中的口碑。

很显然,这次宁军突然大规模来袭,和之前程无节三人来这必有关系。

一念至此,遏轲摩回头看了看,在远处的空地上,小六和小九的尸体还在那摆着呢。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

“把那两人的尸体抬过来。”

遏轲摩吩咐道:“绑在木架上,置于阵前,我倒是要看看,这宁军的主将敢不敢放箭进攻。”

手下人看向他,眼神都有些复杂。

这两人,不是大将军的手足兄弟吗?

可此时,却要用这两人的尸体,来阻挡宁军进攻。

可是这些人又不敢违抗遏轲摩的军令,立刻就有人跑过去,将小六和小九的尸体搬了过来。

他们在阵前立起来十字木架,把两具尸体绑在木架上。

而此时,黑压压的宁军已经压到了距离顺天教阵列不到二里的地方。

双方大军,就这样形成对峙。

遏轲摩大声吩咐道:“去个人,在阵前呼喊,让他们知道那两具尸体是谁。”

宁军阵列前。

李叱坐在战马上,看着对面已经列阵完毕的顺天军,从对方的阵列就能看得出来,这个遏轲摩确实有领兵之才。

不似以往遇到的叛军队伍,都是散乱无章,这支队伍的阵型很严整,兵种配置也齐备。

“殿下。”

柳戈抱拳道:“属下愿率军进攻。”

李叱的注意力都在那两个十字木架上,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李叱动怒的时候,便会有这样的眼神。

就在这一刻,从贼兵队伍里冲出来几个骑兵,朝着宁军这边过来。

为首的那个贼兵一边纵马一边大声喊道:“木架上绑着的,是你们派来劝降的说客,我家大将军说,你们宁军之人标榜仁义,却派人前来送死,如今又来进攻,且看看你们敢不敢往自己人身上放箭。”

这些人骑着马而来,又不敢太靠近,距离一箭之地外大声喊叫。

柳戈的脸色已经逐渐发白。

“我想不到,这世上还有这样狠毒的人,那两人可是与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

柳戈怒道:“杀人绑尸,这种事也能做的出来!”

李叱沉默片刻,催马向前。

他单人独骑往前一动,背后宁军立刻整齐往前压。

大军气势,排山倒海。

这一动,吓得那几个来喊话的贼兵掉头就跑,没有丝毫犹豫。

见宁军居然前压,完全不顾及那两人尸体,遏轲摩的脸色也变了变。

心说这仁义,果然都是假仁假义。

他喊了一声:“弓箭手!”

弓箭手随即将弓扬起来,箭镞斜指天空。

一旦宁军进入抛射射程,羽箭就会漫天飞出。

李叱回头看向柳戈道:“你们留下,不用跟我。”

柳戈一怔,想劝时,李叱已经催马向前。

这来自草原的名驹一动,便有踏山海之势。

李叱往前冲,柳戈怎么敢不跟随,他还没动,澹台压境和余九龄已经一左一右跟了过去。

遏轲摩见只有几人纵马过来,抬起手示意先不要放箭。

他不想输了气势,所以也带着几个护卫催马出了阵列。

距离李叱大概十几丈停下来,遏轲摩眯着眼睛看了看,却没有见过此人。

“你是何人?”

遏轲摩大声问了一句。

不等李叱回答,余九龄大声喊道:“我王李叱。”

遏轲摩心里猛的一紧,他万万没有想到李叱居然亲至。

他微微压了压身子,算是行礼,毕竟对面的可是冀州之主。

“宁王。”

遏轲摩直起身子后问道:“不知宁王此来,意欲何为。”

李叱看了他一眼,又看向那木架上的两具尸体,看的很仔细。

遏轲摩顺着李叱的目光回头看,然后就笑了起来,他问道:“宁王是要把这两人接回去吗?那就劳烦宁王退兵再说,只要宁王大军一退,我自会派人护送他二人尸体回去。”

李叱只是看了他一眼,却没有回答。

此时李叱身边跟着的三个人,柳戈,澹台压境,余九龄。

李叱回头,听起来语气平静的问道:“记住那两位义士现在的模样了吗?”

三人同时回答:“记住了!”

李叱大声道:“传令诸军,阵前之敌,持械者杀,抵抗者杀,不跪者杀,现在那两位义士是什么样子,此战之后就还是什么样子,但凡再增一丝伤痕,贼兵全军皆杀,屠!”

他拨转战马回去,催马而行。

“攻!”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