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八零之发家养娃 八零之发家养娃 第233节

赵建军并不介意,反倒很感激。

有人盼着他好,说明自己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

赵建军并没有说自己在外头已经接到了活,那收入是院里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哪怕面对奚落自己的人,赵建军也没想过要炫耀什么。

他觉得没有任何意义,别人嘲笑也好羡慕也好,他的失意依然无法消除,也不会更浓烈。

陆夏得知赵建军办了停薪留职,将会全身心投入到工程里,非常的高兴。

“赵工,你放心,这只是开始。”

陆夏之前虽然没有承诺过什么,可赵建军从陆夏的野心里看得出,她绝对不会只接这么一个单子。

以后恐怕会进入这一行,所以更加坚定他停薪留职的心。

即便没有,他能干这一单,也足够支撑一段时间,让他去做想要做的事了。

图纸敲定时,陆夏就开始让陆国强和石海开始组建建筑队。

之前聘请的那些工人,能找到的全都找回来。

然后再根据需要,招募新的建筑工人。

石海很是高兴,他现在虽然也一直在挣钱,收入也很可观,可最喜欢待的地方还是工地,那里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

陆夏找到石海,“你去附近厂大院看看有没有出租的房子,把家搬过来吧。你以后经常在工地,留大娘和孩子们在以前住的地方,太不安全了,环境也不好。

建筑队会给你报销房租,如果你没空去找房子,我可以让人帮你去找好。”

石海的能力陆夏看在眼里,他的专业性连赵建军都是夸赞的。

赵建军还是太过学者气息,而且是掌管大局的,有些地方还是得石海去跟工人沟通。

他在调度管理基层人员等方面,干得非常好,更别提还是个手艺人,这样的人很适合担任施工员。

石海已经摸准了陆夏的脾气,也没有叽叽歪歪拒绝。

他之前就已经有搬家打算,没想到陆夏提了出来。

石海也不用陆夏派人帮忙找,他这段时间送外卖,在附近到处跑,所以非常的熟悉环境。

哪家有什么事,他也比较清楚。

石海在附近找了一套房子,将自己的家彻底搬了过来。

房子并不大,但是很高,所以可以搭建上层。

石海老娘和女儿住在下面,石海和儿子住在上面。

建筑队很快建立起来,而建筑材料在赵建军以及曹富贵的人脉,第一批很快入场。

赵建军虽然一直待在设计院,可经常也要下工地,又在省城待了这么多年,所以还是有一些关系的。

进材料的时候也就多了一些便利,目前私营的比较少,很多建材还是得去公办厂子去拿货。

这些厂子一般都是有任务的,以前私人很难买到,现在市场经济了,才一步步放宽。

陆夏对建造上的事并不了解,因此也没有瞎掺和。

金钱方面也有陆国强盯着,所以也不需要她去管理。

这并不意味着没她什么事了,她负责跟曹建军联系,完成一个阶段,就得跟曹建军要钱。

两万块说多确实非常多,可建造房子这种事是没有上限的,曹建军要的设计非常的奢侈,最初给的两万块很快会被消耗掉。

他的别墅还会购买大理石等昂贵材料,否则效果出不来。

陆夏店里的罗马柱,在他的别墅里也是存在的,不过不像店里一样用石膏制作而成的,是要用实打实石料。

赵建军给曹富贵的别墅是欧式风格的,现在崇尚国外的风格,觉得那是奢侈华丽的象征,因此他们也会运用。

虽然一些地方设计得很夸张,风格也比较混杂,可即便是陆夏不会让人感到很土,还十分符合现在人的审美。

建筑队如火如荼地开工,辣酱和瓜子生意也迎来了新的销售高峰。

陆夏当初在举行美食节的时候,就将在羊城拍的相片都洗了出来,并以羊城人也在吃的辣酱进行宣传。

羊城这些年发展得很快,大家都觉得羊城来的是好东西,那边人都肯定的东西,肯定会不错。

这是个非常好的噱头,加上朗朗上口的名字,让很多人一下子就记住了‘好下饭’辣酱。

这次活动送出去非常多的辣酱和瓜子,一开始还好,只是稳步增长,没多久就突然爆发性的增长。

这都是因为口碑开始发酵了,很多人都愿意回购。

尤其瓜子铺分店开张,更是拉高了需求。

辣酱依然放在瓜子铺里一起售卖,所以也蹭了光。

可即便如此,陆夏想要打入供销社,依然没有办法。

供销社里本身就有卖辣酱、瓜子,若是进了他们的货,就侵占了那些厂家的空间,没点关系还真是运作不了。

陆夏也没有太多失望,他们的销量越来越好,供销社的销售渠道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反正供销社最终也是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陆夏也试图去联系百货商场的负责人,可他们都不感兴趣,又或者要的价钱实在太高,非常不合算。

“目前先靠咱们自己开店吧。”

陆东升很是无所谓:“我们现在都忙不过来了,没必要去求他们。”

若是能进入官方渠道,对他们的销售更有好处,可现在这情况,也就只能先搁置。

陆夏:“辣酱作坊这边人数依然不够,我打算再招10个人,你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羊城那边前期铺货的效果也慢慢出来了,由于每天能上火车的货物数量有限,因此现在几乎天天都会出货。

现在还没有到高峰时期,陆夏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雇佣跟多的人,否则到时候就供应不上了。

“我也再招10个人吧,三姐,咱们招这么多人,没事吧?”

陆东升有些担心,现在还没确定这样雇佣工人,是什么样的定性。

“管他呢,反正也没反对,咱们先干着。况且咱们也是跟毛巾厂合作,那边也会替我们说话的。”

陆夏现在跟毛巾厂厂长关系处得不错,尤其跟他的老婆李红梅关系特别好。

李红梅喜欢看湾岛那边的言情小说,自从有一次随手翻开,就沉迷得不行。

只要一有空,就跑过来看书。

她也没仗着两个人认识将书借走,借走也没法在家看,只要在家就是一堆的事,看书都不踏实,还不如在这里呢。

自从美食节之后,过来看书的人非常多,位置都已经不够了。

陆夏就在外头搭建了一个五十多平方的休息室,里面摆放了书桌,椅子还是那种摇椅,还购买了一些花卉放在里面进行点缀。

虽然布置简单,可由于是陆夏和冯敏合作的结果,一个懂得多,一个有审美好,因此待在里面非常的舒服。

地板还是用木板搭的,光着脚踩在上面都十分的舒服。

上面还挂着两个吊扇,也不怕天热晒着。

里面各类书籍非常多,不仅有武侠言情,也有内地一些严肃文学诗词等等。

只是内地书籍容易见到和购买,港台那边就比较少见,而且题材以及内容都区于内地的小说,因此那些书籍显得更受欢迎。

书籍越来越多,知名度也越来越多,每天都会进来不少人。

陆夏都是免费让人阅读的,只是想要进阅览室,必须得从服装店大门进入。

除非那种特别厚脸皮的,否则多多少少都要意思意思买个一两件衣服,否则总觉得不好意思占这个便宜。

现在已经开始逐渐转凉,反正都要买衣服,服装店的衣服又确实漂亮时髦,因此都把购物地点放到这里。

阅览室不仅仅是客人可以进,只要是休息时间,员工们也都可以在那阅读书籍,丰富大家的娱乐生活。

两家作坊再次招人,令焦晨军百感交集。

毛巾厂现在已经完全不行了,看样子国家好像也不打算管了。

而陆家两家作坊却蒸蒸日上,让人很是唏嘘。

不过还好有他们兜底,否则那么多工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们现在不仅没钱,还欠了债,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焦晨军也尝试找上头解决问题,可充满危机的厂子实在太多了,根本管不过来。

也没有那么多大厂能吸纳这么多员工,所以一直在僵持着。

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有陆家这边的退路,已经算是运气非常好了。

“时代真的变了。”

焦晨军感叹,他们连个体户都比不过。

“你要不是厂长,我都想让你也去应聘了。”

李红梅这段时间一直去那边看小说,她并不是双耳不闻窗外事,因此很清楚那边的福利待遇有多好。

他们厂子最鼎盛的时候,也不过如此了。

毛巾厂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厂长的日子也不好过,还天天有人跑过来哭诉,焦晨军头发都掉了不少。

短短时间内再次招聘,可报名的人却比之前还要多。

他们只招二十个人,而且其中两个是从村子里挑的,现场竟然来了四百多个人,录取率越来越低。

陆夏并未参加,而是由孟红光去负责。

陆夏前往鹿市的农机厂,想要去定一批绞辣椒的工具。

完全手切实在是太慢了,若能借助工具,速度会快很多,手也不容易火辣辣的。

只是之前陆夏去了几个厂子,都被拒之门外,都说不造这些玩意,她就只能纯靠人工刀切。

之所以跑鹿市,是袁志高得知他们的需求,帮着去联系本地的农机二厂,二厂的厂长是袁志高的同学,这才同意的。

二厂效益其实还不错,要不是袁志高出面,根本帮着打造这么个东西。

看在袁志高的面子上,二厂的工作人员对待陆夏的态度还算不错。

“能生产电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