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昺手中的小鸟现在来说很多人都很熟悉,就是那种童年时几乎人手一只的以发条为动力的铁皮小鸟,他复刻这个当然不是为了重温童年旧梦,而真是有用,只不过是一时兴起做成了这个模样。他视为珍宝的其实就是提供动力的发条,在现代这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可在大宋却是有多少钱也买不到。
制造发条首先是要有良好弹性的钢材,这种钢材不止可以作为发条,还可以制作弹簧,可就是如此的小东西却让赵昺困扰多时。当初制造弩炮便需要使用弹簧片控制棘爪,那时事情紧急只能以弹性稍好的所谓百炼钢制作,可也成了场噩梦,弩炮会经常在使用中因为弹簧片的失效而发生故障,需要经常进行更换。训练中还好,战时就很麻烦了,会严重影响发射速度,使用开花弹甚至危及炮手安全。
当时赵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统计弹簧片的故障率,算出平均值后,然后再制定一个安全值,每当达到数值时不论好坏都要更换。这样虽然保证了安全,可增加了保养次数和备件的储存量。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要消耗十斤熟铁才能得到一斤‘百炼钢’,且是全手工操作,所以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过这还是次要的,主要是在战时就要贻误战机。
因此入朝后,无所事事的赵昺就令工匠们试着改进工艺,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做出来当然还要进行试验,那么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平台,他就想到了发条,以此来测试钢材的弹性和韧性及抗疲劳性,也就有了这只蹦蹦跳跳的机械鸟。可一个没看好就让小魔女给发现了,闹着要玩,赵昺怎么舍得,结果惹出了这么场被群孩子追杀的闹剧……
赵昺略施小计本想让他们闹起来自己趁乱跑了就完事啦,可他突然发现文天祥看向自己的神色有佯,便意识到其可能觉得自己连一件玩具都舍不得与其他人分享,觉得自己太过吝啬,他只能佯作不知,不动声色的将鸟儿给拆了,借机解释了这东西的重要性,而非自己不舍。这并非想的多,他清楚文天祥其人生性豪爽,视钱财如粪土,且很少服人,一番长谈刚刚给其留下点好印象,自己不能因为一只鸟儿给毁了。
安抚好了这位,可没想到刘黻又来了句‘一桃杀三士’,此语原并非如此,而是引申自‘二桃杀三士’的典故。原意是春秋时齐国有三位著名的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武艺高强,勇气盖世,为国家立下了赫赫功劳,三人意气相投,在朝中彼此互壮声势。由于自恃武艺高,功劳大,他们非常骄横,不把别的官员放在眼里,甚至对时任国相的晏子也不够尊敬。
晏子是看在眼里,忧在心里,担心他们如果势力越来越大会威胁到国君的地位,于是拜见齐景公把心里想法一说,齐景公虽然觉得除去三位勇将未免可惜,可是晏子的话也有道理,便将除去三人的任务交给了他。晏子便让齐景公赐三士二桃,让他们论功食桃,终致三士自杀而死。这则故事,本来是夸赞晏子的谋略和机智,刘黻改用于此也是赞扬陛下聪明有谋的。
但是赵昺心里却咯噔一下,他知道后人对晏子此计却并非都是褒奖之词,常常用来借指被谋害的人。也反映了一种政治层面上的悲凉和残酷。官方的意识形态,把中央集权看得至高无上,认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是最重要的。即使立下汗马功劳的武将们,只要有较多的兵权,有较大的号召力,就自然成为君主的眼中钉、肉中刺,“狡兔死,走狗烹”,成为叱咤疆场的将军们难以摆脱的厄运与结局。他们的存在价值只在敌军来袭的时候,只在君主有生命之危的时刻,当天下太平、歌舞一片时,就是他们谢幕的时候了。
而赵昺以为这则故事最打动人的是三位勇士的“君子之风”,其实晏子利用的三人弱点,并非是他们的鲁莽与骄狂,而恰恰是他们的君子风度。他们开始时比较骄傲,都看重自己的事功。可是古冶子的一番话让另二人感到了羞耻,当他们觉得自己做错事情时,宁愿用生命去弥补耻辱,这是一种很高贵的精神。古冶子后来的举动同样如此,他们都以君子的规范来要求自己,以致遭人暗算。
不过赵昺知道君子在严酷、卑鄙的政治斗争中,必然是处处碰壁,难逃失败命运的,这又与文天祥的处境极为相似,而其状元出身怎么会不知道后人对晏子的评价。他明白仍处在待罪情形之下文天祥十分敏感,可也许其并没有想到这一层,赵昺却不能不小心,因为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而坏了自己的大事,便急忙将杀三士改成了降三士。
降和杀看似一字之差,意义却大有不同,这也表明了赵昺对行朝形势的态度。如今举国沦陷,精英凋零,可用之人越来越少,行朝这些可谓是大宋最后的骨血。虽然他们抱有不同的目的,有着不同的想法,但是抗元复国的目的是一致的,否则也不会坚持到现在。若是采用极端方式,杀一批、驱逐一批是能保证自己能够亲政,独揽大权,却也不可避免的削弱了大宋本就薄弱的实力。
而赵昺也没有自大到以为凭他一己之力改天换地,重新复国的本事,起码他现在没有,还需要有人扶持和帮助,为他出谋划策,治理国家。另外赵昺也有顾虑,以他前世多年办公室斗争的经验,深知在一个领导班子中,一家独大并非全是好事,失去了相互制衡后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可能重新冒出一个更强势的声音,仍然存在将他再次架空的危险,所以一窝鸡中还是需要几只鸭的,那样自己的位置才能坐的稳当,坐的长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