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写文日常 重生写文日常 第128节

刘爸爸见此,都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

吃过了晚饭,她们会谈的场地就从饭厅转移到了客厅,刘爸爸先回书房处理工作了,她们三个女人聚在一起,可想而知会做什么事儿了。

郑阿姨直接打开了电视,调到湘南卫视后发现还在放新闻,就干脆把这新闻播报的声音当作是背景音,拉着祝禾跟顾湘聊天。

“我最近发现,好几个卫视都在复播《清岁》了,最近也没有什么好看的电视剧,还不如重新看一遍的老剧呢。”

祝禾后面倒没有关注复播这件事了,现在听说了,还有些受宠若惊。

哇,暑假档复播我的剧,这也太给面子了吧!

不是个现象级的电视剧也不能有这待遇啊!

“《清岁》虽然很好看,但我还是很想看禾禾她们公司现在正在筹备的原创剧目,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拍完啊?”

这个祝禾就不知道了,排期大概需要拍四到五个月的样子,不过这也只是预先规划的时间,祝禾写完剧本就撒手不管了,实际上具体要拍多久,她还真是不知道。

“禾禾有新剧?什么题材的啊?”

“是个古装剧,具体的我可不能再多说了。”

刚说完这句话,郑阿姨还想说点什么,三个人却突然从电视机里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词。

“......证人化名小花表示,从前她并不知道村里的长辈们做的事是违法犯罪的,但在跟同着母亲看过电视剧《头条新闻》后才明白,买卖人口属于违法犯罪行为,长辈们做的事情是错误的,她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做,这才跟支教老师化名李某倾诉,后李某在男友张警官的帮助下,解救了困在十里村的被拐妇女15人,后续人员安置工作正在持续开展中......”

祝禾:啊哈?

她不由地把视线放在了电视上播报的这条新闻上,并且还觉得这个十里村过分耳熟了。

这个消息就这样从新闻中被播报出来,客厅里都三个人都保持着一种震惊非常的心情,饶是郑若灵活到了这个年龄了都,都没能立马从震惊中恢复过来。

最后还是刘娜娜咋咋呼呼了起来:“禾禾你也太厉害了!那不就是你救了十五个妇女吗?”

祝禾皱眉,纠正她:“真正救人的是那个支教老师和她那个警官男朋友,这是属于别人的功劳,我们不能强加在自己的头上。”

她只是写了一本小说,而这本小说被拍成了电视剧,哪怕它真的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功劳绝对不可能超过真正在冲锋陷阵的功臣的。

十里村一个小乡村就有十五起拐卖妇女的案件,可想而知当地的民风有多彪悍可怕。

祝禾上辈子是做新闻的,自然还听过更多骇人听闻的可能,在她眼中,这个十里村被称为龙潭虎穴都不为过,身在其中的老师和警官有多危险她都不敢想。

连这些人的功劳都抢的话,那祝禾还真的是没有任何底线了。

“无论如何,小祝你多少也做到了普法。真是没有想到咱们国家居然还有不知道买卖人口是错误的民众。”郑阿姨想的更多,她不由地就想到了女儿当初在火车上给自己打来的那通电话,此时此刻对祝禾更是感激,“也是多亏了你,我现在想到娜娜当初在火车上遇到扒手的事儿都这都心惊肉跳的。”

能遇到扒手,当然有可能遇到人贩子。

祝禾叹了一口气,只觉得郑阿姨还是比较天真。

有的人哪里是不知道买卖人口是在犯法?他们只是假装不知道而已。社会最怕的不是群众无知,怕的应该是坏人无知才是,当然,最可怕的还是坏人什么都知道但还是要做个坏人。

《头条新闻》真的上了头条新闻,一时之间关于该新闻的消息可以说满天飞,除去对拐卖人口行为的谴责之外,最多的就是关于《新闻》电视剧普法行为的讨论了。

这场讨论最后在一篇题目为《论文艺作品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评论发出后被推向了高潮。

该评论概括了一番现在热度比较大的作品,并且总结出了这些作品的社会价值,最后提出,既然已经有了《新闻》开这个头,其他的创作者是否应该思考在他们所创作的内容得到传播时,能不能借助这个传播能量承担起一部分社会责任来。

评论代表的是评论员的观点,他的观点也不会是绝对的真理,这一评论发出来之后就直接引发了各种相关的声音,支持的反对的都有,大家也各有各的道理,毕竟社会责任已经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思考了,文娱产品的诞生就是为了娱乐啊,如果非要加上社会意义,那还算文娱产品吗?

祝禾作为舆论风波中心的人物却没有被这个讨论给影响到。

刘娜娜在跟顾湘抱怨现在那些吵架的人:“他们吵他们的就好了,干嘛非要带上我们禾禾,因为《新闻》让山区学生学习到基本的法律知识难道不是好事吗?这点总没错吧,我们禾禾又没有在网上站队。”

论战发展到现在,争吵的人已经不管祝福有没有发声了,直接把祝禾归类到了支持承担责任的一派,认为她作为一个言情小说家写这样的内容有点言过其实,虽然碰巧做了好事,但不能洗脱她想要借社会事件来提升小说逼格的诡计。

祝禾压根就不关注这件事,没有想到刘娜娜义愤填膺。

顾湘也不太生气,会发生争吵无非就是动了相关人员的利益,等利益分配完成后,这个争吵自然就会停息。以祝福现在的地位,怎么吵都影响不大。

甚至还因为吵架的人多,影响力不断往外扩散,给祝福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连松子都在说省了她想全新的宣传方案的功夫。

更别说祝禾获得的直接利益了——知道祝福的人越来越多,好奇的人也越来越多,她们会忍不住去看祝福的作品,正在连载的文收入暴涨不说,就是已经完结的几篇旧文也被带入到全新的增长趋势中。

所以说,黑红也是红,祝福也还只是特殊意义上的黑红,有钱拿更不用生气了。

不过现在娜娜这么生气,感觉要是还不好好安抚一下,这妮子的头发就会直接炸开了,到时候小卷毛狗说不定就要变成棕毛狮王。顾湘看她气鼓鼓的可爱模样也好一段时间,在娜娜就要爆炸的前一刻就要开口安抚了。

结果就被祝禾直接抢话了。

“湘湘,你还记得曲师姐吗?”

祝禾这些天总觉得自己好像忘掉了什么,成天心不在焉的都被刘娜娜误会为是为了网上那些胡说八道的人而难过,其实就是因为一直在想自己忽视掉的事情。

就在刚才,电光火石之间,祝禾想起了曲师姐。

顾湘的记忆力的确不错,很快就想起了当初让渡出家教名额给梦婷的师姐。

当然也想起了,这位师姐当初说过她准备去山区支教。

都有这个巧合了,祝禾跟顾湘两个人对视一眼,十分有默契地在回去之后登录到学校的官网,下载到那年的支教公告,上面有学生去向。

曲师姐的名字赫然在列——

曲萍萍十里村

果然是她!

第116章 春花

其实祝禾这么长时间都在惦记着这件事并非有别的原因。

无非就是社会新闻发生在自己身边了,自己还有点隐约的相关记忆,自然就忍不住追根究底。

一些人类好奇的本能罢了。

而现在知道了那个支教老师可能是当初的曲师姐后,她跟顾湘不仅对曲师姐产生了浓浓的敬佩之情,更是有种同为京大人的自豪感。

之前两人对曲师姐的印象就十分好,靠身兼多职保证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之余还能保证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样的人如何不让人敬佩?

新闻中虽然只是用陈述性的话语讲完了这个事件,但是深入了解过案件,或者对拐卖案件有所耳闻的,都不可能认为曲师姐联合男友解救被拐妇女这个过程仅仅就跟这句话被表述出来一样轻易。

简单的一句话背后,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新闻》当中乔佳做拐卖系列报道时都遭遇了无数的艰难与凶险,更别说现实生活中曲师姐需要直面人贩子和卖家甚至助纣为虐的整村民众了。

单单是做报道的乔佳已经这么有人格魅力了,现在在两人眼里拯救了被害人群的曲师姐的形象不仅高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甚至还闪闪发着金光。

不过她们两个都有分寸,知道连新闻报道都用了化名,这应该是想要保护曲师姐,她们就算是知道了李某就是曲师姐,也不会声张,更不会因为得知了这件事就见猎心喜去联系曲师姐。

这种事情,她们自己知道就好了。

但祝禾没有想到,居然是曲师姐主动联系了她。

本来看到备注上面的曲萍萍,祝禾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

“什么?”等听完师姐说的话后,祝禾也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师姐你是在问我家里有没有走失的亲戚吗?”

“师姐怎么会突然问这个?”

祝禾有不甚好的联想,甚至不知道这个消息算不算好消息。

曲萍萍看着眼前的女人,还有跟着女人的两个孩子,心情十分沉重:“这事儿说来话长。”

“师妹你应该也听说过圩篝村拐卖案的报道吧?实不相瞒,化名李某的那个支教老师就是我,你不信的话可以上咱们学校的官网对比验证一下。”

“现在被解救出来的十五名妇女公安已经在着手安排联系她们的亲人了,不过有的人被拐的时间长,横跨的地域广,现在成功找到亲人的并不多。”

“本来这种事找师妹你也不应该,毕竟你不可能比公安还更厉害。”

“只是,我看这里有个嫂子,实在是,实在是跟你长得太像了。”

只不过陈嫂子因为生活磋磨,年龄看着比较老,人也更加丧气,全身上下布满了命运的沧桑,跟祝禾这个师妹带给曲萍萍的感觉完全相反。

这也是曲萍萍一开始没有怀疑过陈嫂子是被拐妇女的原因。

祝禾只知道打拐dna信息库大约就是这个年间建立起来的,但具体时间不清楚,也不知道建立初期能够发挥的作用,但从曲师姐说的话中也可以知道,现在这个信息库估计作用也就聊胜于无,可能是刚建立起来没有多久。

她的确不会比公安更厉害,笔杆子重生回来也只会有笔杆子优势,她没办法帮更多的人。

能帮的,也许就只有这个跟自己长得很像的嫂子,或者说,她的表姐。

外人不知道,但叶家和亲近的几个亲戚家里都知道,叶航并非独生子,在他之前有个走丢了的姐姐。

也是因为这个姐姐,外公外婆才常年跟着大舅舅一家住在江城市,鲜少回到河川县,怕的就是触景伤情,想起这个他们带过几年的孙女。

这么多年来,外公外婆从来没有放弃过找这个女孩儿,可这一晃快二十年过去,都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还关心这个女孩儿的家人下意识逃避这个现实,不愿意去想被拐走的孩子现在可能遭遇到的事儿,靠一些心理安慰让自己更好受点。

祝禾注意到,师姐称呼这个跟自己长得像的女人为“嫂子”。

那应该,她已经在当地结婚了,甚至还可能有了孩子......圩篝村是什么地方?祝禾不是看不起农村,可那是个尚且需要支教的山村,民智未开,村里十五个被拐妇女,这个数字一点都不小,需要从外面买妇女婚嫁的村子,能是什么好地方?

祝禾不免联想到自己——她得不到父母的偏爱,无法从家庭得到温暖,可也还是衣食无忧地长到了这么大,能够完成义务教育,哪怕上辈子志愿被改了也读了名校,有了能够支配自己人生的能力。

可是她呢?

想到这里,祝禾嘴上发涩,她说:“我记得,我应该有个表姐小时候走丢了。”

曲萍萍心中大石落下,但想到在京大读书的师妹又看到眼前的陈嫂子,她佝偻着身子,面对她这个从大都市来的大学生支教老师从来都是自卑、低下的态度,又觉得这块大石压得自己心里闷闷的。

电话那头,祝禾的心情听着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小心翼翼问自己:“师姐,能跟我说说她的情况吗?”

不过一秒钟,曲萍萍又听见她改口。

“算了,师姐,你告诉我你们在哪里,我现在赶过去。”

电话里太多事情讲不清楚了,祝禾觉得自己还是得亲眼确认过才能放心。

两个人为着同一个人,在东西两个方位的不同城市,有着同样沉痛的心情。

联系祝禾就是为了让她过来做鉴定,好确定陈嫂子的身份,曲萍萍听了这句话,叹了一口气,把地址报给了祝禾。

挂了电话,曲萍萍重新看向了陈嫂子。

“曲老师,您,您师妹,她,愿意过来吗?”

她的眼里闪着期待的光,但似乎对命运又有着无限的妥协,这么一点点光,也要藏在眼底,不敢把一点点渴望摆到台面上来,看得曲萍萍心酸无比。

“嫂子你放心,师妹人很好的,她说了会马上过来,你马上就能找到你真正的家人了。”

听到她说这句话,陈嫂子都忍不住掉眼泪。

她的女儿何芳芳懂事,拉住陈嫂子的手,小声地安慰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