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黄天之世 黄天之世 第663节

但是那些西域来的使者却是很多面色如土,眼神之中掩饰不住畏惧。

三千余名这样全副武装的精锐骑军若是前往了西域,打一场灭国之战都已经是绰绰有余。

而且太平道的骑军据说有六营一卫,每营有差不多五千人的骑军,这便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了。

若是都是这样的程度,那么若是这太平道的道主想要进攻西域,恐怕他们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抵挡。

西域各国可和北地诸部不同,他们大多数都脱离了游牧,已经定居,建立了城池。

北地的部落有大敌到来,可以将帐篷一收,远遁他乡,等到敌人粮草耗尽便再度返回。

但是西域的各国却是做不到这么洒脱,他大多都建立了城池定居了下来,拥有固定的国土。

许安在注意他们,而他们也都偷偷向着许安看去,他们心中已经开始了担忧。

三千余名黄巾军的骑军从广场之上飞驰而过,那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已经缓缓平息,但是在广场之上一阵更为响亮的声音却传了过来。

“万岁!!!”

广场之上,数以万计的观礼民众再度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

这一次他们的呐喊之声更为高昂,响彻云霄。

他们大多都是太平道的忠实信众,甚至有些人还是道众已经加入了太平道。

他们接受了太平道的恩惠,受着太平道的庇护,正是因为有太平道的存在,他们才有自己的土地,才不需要缴纳那么多的苛捐杂税,能够养家糊口,安定的生活着。

而且很多人的家中都有人在参军,他们实际上早已经与太平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太平道上一次的阅兵已经过去了很久了,还是在中平五年(188年)定鼎并州的时候。

那个时候,只有四千多名黄巾军的军卒参加了阅兵,当时黄巾军刚刚击败了南匈奴部,收复了并州全境,扬威漠南,才有了阅兵了一事。

而后太平道便迟迟没有阅兵,当时晋阳城的广场并不大,很多人其实都没有看到阅兵的盛况。

但是口口相传之下,众人也都想要去看看太平道阅兵的盛况,毕竟这个年代娱乐的活动实在是太少了。

不是没有人想过太平道的阅兵的规模会比较大,但是没有人想到太平道阅兵的规模居然会如此之庞大,庞大到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三千余名全副武装的黄巾军骑军策马疾驰而过之后。

骁骑、武骧、并州、上谷、度辽、西凉六营的骑军依次步入了战场。

每营的骑军都有大概六百余人,这些骑军皆是如同此前奔驰而过的骑军一般,全副武装。

只不过六营的骑军并没有如同之前的骑军一般飞驰而过,而是操纵着战马踏着碎步,从城楼之下的广场缓缓而过。

虽然没有奔驰,没有冲锋,但是其带来的压迫感,并不比此前飞驰而过的三千余骑要小。

六营的骑军给人的感觉各不相同,城楼之上的讲解官淡淡的介绍着六营骑军的由来,让一众被邀请观礼的人脸色更加凝重了数分。

黄巾军六营骑军几乎都有着赫赫的战功。

黄巾军的骑阵很快过去,紧接着便是黄巾军的步军方阵。

这一次黄巾军的步兵方阵,不再只是四千人,即将接受检阅的黄巾军步兵方阵几乎一眼望不到头。

站在城楼上的一众外国使者皆是心情沉重,中部鲜卑的使者眼神已经不再如同此前那般从容。

相隔如此远的距离,他仍然能够感到那扑面而来的杀气,那令人胆颤心惊的气势。

伴随着浑厚的鼓声,黄巾军步兵的方阵也慢慢进入到了众人的眼前。

首先入场的黄巾军步兵,并非是黄巾军的精锐,而是黄巾军的民兵,他们大多都是民屯的农户,民兵的军阵有六百余人。

他们排列着密集的军阵,肩扛着长枪,迈着还算整齐的步伐,缓缓的进入了众人的眼帘。

排在他们后面的则是黄巾军的军屯方阵,也有六百余人,他们的武器稍微精良了一些,身上也出现了简单的革甲,步伐整齐了许多。

城楼之上一众外国的使者,还有益、凉两州的豪强世家,益州南疆部落统领、凉州羌氐氏族的酋首都没有露出轻蔑的表情。

在这些黄巾军的步卒出场的时候,城楼之上便已经有介绍,说这是黄巾军的民屯兵和军屯兵,兵解释了什么简单的解释了什么是屯田兵。

这些屯田兵的身上没有什么杀气,一眼便可以看的出来,应当是没有上过战场,武备也并不精良。

但是他们的步伐整齐,士气如虹,朝气蓬勃。

城楼之上众人的脸色仍旧凝重,这些屯田兵确实不强,但是太平道屯田的规模早已经超过了百万!这代表着太平道有着大量的预备役可以利用,可以补充到损失的一线部队之中。

太平道在占据了四州之地,拥众千万之后,他们已经不再惧怕任何意义上的消耗战了……

民屯兵、军屯兵的方阵走过,排在其后的军阵气势明显不同。

如果说民屯和军屯的方阵给人感觉是朝气蓬勃,那么排在其后的军阵,便是犹如森林。

这些军阵,正是由三大军区,四州守备的精锐部队组成的阅兵部队。

这一次的阅兵,许安将三大军区,四州守备的精锐部队都调集了过来。

每州征集一千人,每区同样一千人,共计七千人。

普通守备军配甲率并不高,多是维持州内的治安,不需要和大规模的敌军作战,所以他们的武备较差。

但是为了阅兵的需要,许安临时调集了一批甲胄给与四州的守备军。

四州的守备军虽然属于是第三等级的部队,但是他们长久以来,习练军阵,训练队列,许安这一次又是抽调的其中的精锐训练了较长的一段时间。

排在最前的益州守备军方阵,这些守备军其实并非从益州而来,而是不久之后将要开赴去益州的军卒,不过也算是益州的守备军了。

紧接其后的分别是,凉州、中州、并州,按照被解放的时间来排序。

三大军区的正军各有一千人,合有三千余人。

这些正军,他们的装备更为精良,而且因为长久的战事,也让他们的身上多出了一股凌厉的杀气。

伴随着激昂的战鼓声,三大军区的正军,四州的守备军依次迈步走入了广场之中。

一面有一面代表各自所在州郡、军区的旌旗被高高举起,身穿军官礼服的将校执刀行走在队列的前方。

这些军卒每一次迈出的腿都是同一支,每一步所迈出的距离甚至都不差分毫。

比起之前的屯田兵,这些正军和守备军排列的军阵紧密而又有序,根本不见丝毫的凌乱,不似千人,倒似一人。

就当其最前方的军阵快要临近城楼左侧的白线位置时,两侧的战鼓之声陡然一变。

“咻——————”

一声尖锐的哨音陡然响起、

广场之上正在接受检阅的黄巾军步卒陡然一顿。

越过了白线,军阵之中的军卒除去排头的军卒之外,其余的军卒皆是转头向着城楼之上看去。

而后上身挺直,两腿绷直,一臂高摆至胸前,另一只手握持着武器将其斜放在肩头,以一种特殊的步伐迈步向前,整齐划一。

而那改变的鼓声,正是为了配合这一步伐。

响亮的踏步声从城楼之下传来,就算是鼓声也没有办法压倒那有力的踏步声。

这样的步伐,行军方式在后世为世人皆知,因为这就是“正步”,后世阅兵所使用的一种步伐。

正步行军和普通行军相比,其声威之壮,犹如云泥之别。

城楼之上,一众使者,统领、豪强世家在这一时刻皆是变了颜色。

不仅仅是因为正步的压迫感,还有那些军卒转头看向他们之时,那杀气腾腾的目光。

浑厚的鼓声和响亮踏步声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了一篇令人惊叹的乐章。

七千余名黄巾军的军卒,踏着正步走过长安广场,迎来的是几欲穿云裂石的呼喊声。

欢呼声犹如浪潮一般一浪皆着一浪,似乎永远都不会平息。

整个长安广场之上,无数的旗帜被摇动,长安城自建立以后,从未有过如此热烈的时刻。

而这还不是阅兵式的巅峰。

白杆兵、鹰狼卫、锐士、武卒、陷阵营、黄天使者的方阵相继而来,他们踏着有力的正步,迈步向前。

而就在这时,整场阅兵式才真正攀升到了顶峰。

这些黄巾军的精锐部队一经出场,便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除去白杆兵外,鹰狼卫、锐士、武卒、陷阵营、黄天使者五军都拥有自己图案的旌旗,他们装备也非常有辨识度。

鹰狼卫虽然不算是正规作战部队,但是他们参加阅兵并没有收到任何的反对,他们在太平道的地位远高于其他的部队,其声望虽然逊于黄天使者,但是却要高于武卒。

参加阅兵的鹰狼卫皆是身批罩甲, 穿鹰狼服,腰配雁翎刀。

黄巾军精锐部队带来的压迫感远非是此前其他部队所能比拟。

广场之上的气氛热烈无比,但是城楼之上,除去太平道的一众官员将校还保持着笑容之外。

那些北地、西域的使者,鲜卑的使臣,还有一众豪强世家、凉州羌、氐部落的统领皆是露出了震恐。

黄巾军威震漠南,威压诸部,占据四州之地,鲜卑的使者其实已经将心理的预期值提的很高,但是现在他发现,黄巾军的实力原本他想象之中的还要强上数倍。

北地、西域等国的使者心思各异,他们完全没有胜过黄巾军的信心。

而城楼之上的豪强世家却是已经心中再无反抗之意,太平道人心所向,军容鼎盛远超其想象,他们心中权衡了一下,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取胜的机会。

凉州羌、氐部落的统领皆是面色凝重,凉州之战,他们已经见识了黄巾军的强大,但是如今黄巾军又一次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第七百三十三章 风雨欲来、灾荒将近

开国大典在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之中落下了帷幕。

但是阅兵所带来的震撼仍旧留在了众人的心中,许安很清楚这一次的阅兵绝对有汉魏两庭的奸细隐藏在人群之中观看。

这一次的阅兵可不仅仅是敲打如今太平道境内那些不安分的势力,更多的是为了敲打太平道周围的势力,彰显军威,让周边各国知晓太平道的强弱,而这其中的周边各国,自然是包括了汉魏两庭。

等到汉魏两庭收到长安这边的消息之后,恐怕会征募更多的军兵,提高对于太平道的防备,将其预警值拉到最高。

而其战争的烈度恐怕会上涨到最强,他们被贾诩抛下的诱饵洛阳地区所迷惑,以为太平道真的后继无力,在得到了一定的安全之后,安心的开始争斗了起来。

汉魏两庭之中,根本没有人想到许安竟然以一个不可思议的方式进入了益州,并在一举击破了益州军主力,收降了所有的东州兵。

不同于汉魏两庭,汉魏两庭治理地方,主要是靠地方的世家豪强,其官吏也多是世家豪强。

但是太平道如今已经有了一套系统的培育官吏的手段,现在太平道境内各地的官吏多是道堂出身的。

今年是初平五年,郡学院第一期的学生也即将学满三年,太平道的第一届郡生试也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