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 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 第183节

身材高挑健美的女模特穿着那身机车夹克,脸上戴着几乎遮住半张脸的墨镜,慵懒地倚在宝马牌摩托车旁边,如同休憩中的豹子,野性又性感迷人。

墨镜戴与不戴的差距真是太大了,如果不戴墨镜还想有相同的气场,那就得画大烟熏妆。

那种妆容又很不日常,应用场景有限,在想偷懒的时候,还是墨镜一戴谁都不爱来得方便。

一般配大烟熏妆的口红是烈焰红唇,霸气正宫红。

但是这种颜色太过泛滥,缺乏竞争能力。

不能每次都靠换包装,刘嘉也不想让包装设计师秃得那么彻底,冬天怪冷的,还是给孩子留几根头发过日子吧。

所以,她决定为各位设计师省点事。

在21世纪有做好的双色唇膏,一抹就能让一片嘴唇有两种色彩,在这个时代,不是不能,不过能卖两管唇膏,为什么非得只卖一管呢?

此时,vogue法国版已经创刊,做为在他们还是消息站的时候最鼎力支持的emma是编辑们找选题时,能想到的女装版的第一梯队,她与香奈尔都是编辑每期必要找的人。

与她相熟的编辑又来找她做二月期刊的内容。

她发现刘嘉最近都在搞混搭,卖的胸针多功能,可以拆出去跟其他款式混着用。

唇膏也是,emma美妆这里推出了新手法,分几层往嘴上图,让嘴唇显得水润丰盈,好像刚刚喝过水一样。

戴着墨镜,跨着摩托,穿着机车夹克的女人,处处显示着强硬,只有嘴唇柔软可人,让人不由得期待在那副高冷的墨镜之下的眼睛,是不是也如嘴唇一般温柔多情。

目标:形成反差萌。

如果想酷到底,刘嘉也不反对,反正她已经知道这个世界已经有喜欢玩重口味的人了,跪在酷姐面前叫女王这种事情,不知道多少权贵偷偷背着人做过。

她之前设计的那套紧身衣,现在还有好多邮购订单,产品生命周期比正经的女主常服还要长盛不衰。

编辑问起刘嘉这么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刘嘉先说了一番关于颜色、搭配之类的专业名词,最后又升华了一下:现在世界几大洲之间往来交通的速度越来越快,《环游地球八十天》在出版的时候,还是科幻小说,但是现在看,已经完全是现实,亚洲、欧洲、美洲、非洲,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交融在一起,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的优点与长处,对于美丽的定义也有不同,在巴黎这样一个开放的城市,做为时尚产业的一员,我有责任让所有爱美的人习惯不同的美丽。

编辑一边听一边点头,写商稿的,就喜欢这种上价值的,这样也符合vogue杂志高大上的调性。不然全球知名时尚杂志岂不成了美妆、穿搭小课堂,随便一个沙龙就能做的事情。

送走编辑,刘嘉与俄国方面取得联系,询问那辆列车有没有到达中俄边境。

那边回复:正等待完成入境手续。

那几百桶百浪多息能不能有用,就看命了,早知要穿越到这里,她为什么不去考个药学,怎么着也能得个“磺胺之母”的美名。

刘嘉看着摆在阳台上的花盆,连续浇了几天的水,泥里已经长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色。

刘嘉没有从种子开始种过青菜,也不知道青菜苗是什么样的,她找来阿花,让她认认。

阿花仔细看了半天,摇了摇头:“都不是青菜,全是杂草。”

?“哼,正经的菜不长,杂草倒是长得快。”

“不然,也不会叫杂草啦,小青菜得人伺候着,杂草拔了又长,长了又拔,几日不浇水以为它死了,等浇上一瓢,它跟以前一样精神。”

刘嘉叹了一口气:“最看重的偏偏最娇贵,真难伺候。”

·

·

中国东北,铁路上趴着许多火车的车厢,它们现在被用于安置患了鼠疫的隔离病人。

鼠疫情况越来越严重,每天隔离车厢都会收治大量的新病人。

老病人的情况不能很快好转,现在的所有医疗手段,都只能勉强延缓病症,而不能立竿见影地让人痊愈。

在隔离区外,有翘首以盼的病人家属。

在隔离区内,有轻症病人坚称自己只是感冒发烧,坚决要求回家。

“我就算死,也要死在家里!用不着你们操心!”有一个今天刚刚出现症状就被医生发现,带到这里来的男人大声嚷嚷。

护士劝说他:“是不是普通的感冒,要等大夫过来给你看过之后才能确认,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你就可以回家了。万一你得的是鼠疫,会传染给全家人的。”

“不可能!我家干干净净的,一只老鼠都没有,怎么可能是鼠疫!你们胡说八道!大伙都听着,这个什么隔离区,根本就没有人被治好,他们把我们关在这里,就是让我们等死!”

护士大声说:“有治好的呀!”

“哼,你们看到发烧的就抓进来,谁知道他得的是不是鼠疫,自己降温了,好了,就成你们的功劳了!”

从另一个隔离车厢里传来一个声音:“不能吧,不是有人天天给我们送药送吃的吗?”

“那是他们怕我们跑!怕我们影响他们的功劳!等我们死绝了,他们就成大功臣了!谁还管我们的死活,你们再好好寻思寻思,是不是这个理?”那个人之前曾吃过几年公家饭,说得有鼻子有眼,不由得人不信。

有人大声反驳:“伍先生不是这样的人!十年前,俺爹就是他救活的!”

“嗐,我都说了,你爹那个时候是不是鼠疫还两说呢,要是十年前能治好,那也是慈禧老佛爷的功劳,是大清的功劳!”

终于有人忍不住:“放你他娘的屁!慈禧十二年前就死了,她有个屁的功劳!你他娘的以为没人记得十二年前的事吧?”

但是声援那个男人的声音也出现了:“当时伍先生的面子可比现在大啊。”

“是啊,我们这一天天的在这里待着,我亲眼见着拉出去埋了的有好几十个,活蹦乱跳走出去的可没有见着。”

一时间,隔离区吵得沸反盈天,入耳皆是两边的对喷。

很快就从讨论疫情、隔离到底对不对,进入互相问候对方祖宗十八代和女性亲属。

再然后,就展开了械斗,有棍子的抄棍子,没棍子的拆桌子,卸板凳,床也没有幸免。

早有人把这事报给伍连德,一旁的张家副官听到了,大怒:“这还得了!反了!”

一声尖厉的枪声响彻云霄,正扭打在一起的人不约而同停下手,望向张府带来的一大队人,为首的副官手中的枪口还在冒着青烟。

副官冷冷地看着眼前的乱象:“敢在老子眼皮子底下闹事,是活腻味了,今天就想投胎?!站起来!都回自己的车厢去!谁再敢闹事,今天老子就把他给埋了!”

闹事的人不敢再造次,一个个低着头,乖乖回到车厢里。

被他们打坏的、拆毁的东西,在地上横七竖八散落了一地,那是负责安置工作的人到处搜集,才凑出来的,就想让病人在隔离的时候住得舒服一点,不会产生被抛弃在一边等死的感觉。

“他们怎么会那么想!”一个小护士红了眼圈,她是本地人,她看见两把被拆成木片的椅子,那是她从家里拿出来的,她父亲亲手打的。

顾宗华安慰她:“大概是心里太紧张了吧,恐慌让他们情绪失控。”

“屁的情绪失控!”副官挥挥手,让身后的士兵收拾隔离区里被砸坏的东西。

他走到顾宗华面前:“顾先生,是个文人吧,你们文人就是太软,跟这帮刁民有什么好客气的!有令不遵,一律军法处置!”

说着,他从枪套里拿出一把勃朗宁m1900重重拍在顾宗华手上:“记得顾先生在土匪窝里混得如鱼得水,靠的就是指哪打哪的能耐,要是再遇上刚才那样的,就一枪毙了他!”

顾宗华仔细瞧了瞧:“哟,这个太贵重,我不能收。”

“嗐,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刚得了一把更好的。”副官又掏出一把鲁格08在顾宗华面前晃了晃。

顾宗华托着铁疙瘩,掂了掂,没有收起来的意思。

副官心想没见过血的人就是胆小:“顾先生不会是不敢对人开枪吧。”

顾宗华笑笑:“子弹是不是少了点?”

然后,他利落地拆了弹匣,里面空空如也,刚才副官对天放的一枪是最后一颗子.弹。

尽管不是副官故意的,但是对于一个随身佩枪的人来说,自己不知道自己枪里还有多少子弹,确实有点丢脸。

副官脸上挂不住,转身就走:“一会儿我派人给你送些来。”

一个大院子里放了几个大炉子,炉子上的药水翻滚,浓浓的中药味儿离着好远都能闻到。

“一会儿把这些药送进去。”护士长对小护士说。

小护士应了一声,然后去拿口罩,却发现夹药棉的口罩已经用完。

下午发生的冲突,让士兵和更多的人进入隔离区,口罩一下子就不够用了。

只有普通口罩,药棉还需要时间再做。

有人推门而入:“我这还有一些。”是顾宗华,他刚在外面听见小护士说没口罩,便回屋把分给自己的那些口罩拿来。

小护士连连推辞:“这怎么行,您还得用呢。”

“我要口罩干什么,我又不进隔离区,不像你们,天天都得用。”顾宗华笑着说。

送药的时间要到了,小护士只得接过口罩,谢过顾宗华,推着送药车往隔离区里去。

凌晨两点,顾宗华看着钟和馨发来的电报,心里惦记着刘嘉,怎么也睡不着,忽然听见雪地上有脚步声。

很轻,走几步,停一下,再走几步。

正常人走路绝对不是这个声音。

他隔着窗户,看见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贴着墙,跑几步,停下来,四处张望一下。

然后,加快脚步,迅速蹿进林子里去了。

过了这片林子就是城市。

顾宗华大声喊:“有人跑了!”

各个房间里发出动静,等他们起来就迟了,他穿上厚重外衣冲向林子。

刚刚踩过的脚印还很清晰,顾宗华很快就追到人,一个飞扑,将人扑倒在地。

士兵们追过来的时候,那人正与顾宗华在雪窝子里扭成一团。

副官摇摇头:“顾先生,子弹我不是送给你了吗?”

“忘了。”顾宗华微笑,“我不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再说,动私刑没有震慑意义,就算要杀了他,也得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副官嘿嘿两声:“顾先生,可以啊,你要是带兵,一定能带出一支厉害的队伍。”

一旁跟着追来的伍连德接话碴:“虽然他不带兵,但是他手下带着的人确实很厉害,公司在法国,人在中国,还能正常运营这么长时间。”

顾宗华摆摆手:“哪里哪里,我的公司已经转让给别人去做了,不然走了这么长时间,肯定会乱。”

“是转给你最得力的手下了吧?不然,谁帮你管公司,还源源不断的打钱?”

顾宗华笑道:“不是手下,不过她确实很厉害,我不如她。”

“哈哈哈,谦虚了。”

第二天,那个人被当众军法处置,那场面,让隔离区里所有人大为震撼,不敢再生逃跑的想法。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光靠武力镇着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一个治好的人出来做榜样,让他们知道自己在隔离区不是等死,而是有救。那么逃跑的人会越来越多。

哈尔滨的鼠疫,就是那个自认为没病的工人从海拉尔带出来的。

道理人人懂,就是不知道应该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