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不良臣(科举) 不良臣(科举) 第119节

此举乃是大大的断人钱路,便是知晓王家后头可能有州府衙门的势力,但也有不少人打算铤而走险,将王家抢走的码头再抢回来。

只是每每他们刚定下偷袭计策,却总为对方提前知晓,不仅当地百姓多有叛变为其通风报信,就连自家人里也出叛徒。

久而久之,站在王家那头的苦力越来越多,除非岛上所有商部合为一处,否则几乎无人能与之匹敌。

眼见大事不妙,于是各商部的当家最后一合计,便又来找了苗凤岭。

第87章 决断

这些人的诉求都差不多, 即都不想看自家命脉以后皆被官府所拿捏,打算要么问清楚到底知府想干嘛,他们随后安排自家势力渗透进去, 要不趁现在拼一把。

至于打头之人,他们理所应当的选了琼州本地势力最大的苗家。

“苗大当家,此事宜早不宜迟,咱们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施为没有反应啊!”

“就是就是,真要如此,官府以为咱们好欺, 以后还不着力打压?”

“苗家是咱们琼州最大的商部,大当家手下人也最多,此事还得大当家拿个主意才是啊。”厅内众人议论纷纷, 都看着苗凤岭。

苗凤岭身着一身青灰色的长衫,头上乌发再次梳成了男子模样, 闻言从座位上站起,朝众人拱了拱手。

“承蒙大家不弃,抬举我苗家,只不过此事恐怕一时难出结果, 各位当家不若这段时间小心约束手下, 静待些时日。”

“这......”众人面面相觑, 一时难以决断。

苗凤岭却坚持送了客,“请。”

送走了众人, 苗凤岭也不得不重新思考起与谢良臣见面之事。

那天她负气而走,回来已是觉得自己莽撞了, 虽他后来也曾打算再去驿馆请见, 但是想到若是琼州百姓抵抗官府, 谢良臣必然也会感到压力, 从而不得不重视他们,便又罢了手,准备时机成熟后再次前往。

哪知对方亦不按常理出牌,竟然鼓动得了琼州码头上的力夫们,让他们都心甘情愿的跟着他对抗各大商部。

而且因着这股风潮,原来在码头上搬运货物的力夫们还响应了州府衙门的招工告示,纷纷弃了码头上的搬运工作,从而改去修筑炮台了。

为此,因为无人搬运货物,他们不得不以自家人手顶上,这些水手船工们既要出海又要运货,一段时间来已是怨声载道。

后来各商部见在人手上无法给州府衙门制造麻烦,便又打算在炮台选址上做文章,他们原本的打算是,只要炮台的选址有侵占百姓土地或者靠近屋宅住所的,他们即叫嚷官府强占民地、民财,然后再煽动百姓们抵制炮台的建造。

哪知州府衙门竟还为此特地设了个什么“征地处”,专门对此种情况予以百姓补偿,所赔之价不低。

这样一来,被征用了土地的百姓无不欢喜非常,甚至不少人都盼着炮台修建能划到自己的屋宅田地里,如此也好小小的发一笔财。

种种手段皆是无用,琼州的商部当家们这才着了急,不少人甚至打算直接来硬的,但是想到王家和官府合谋了,且若是闹得太大,恐怕朝廷还会派兵镇压,又不敢做那牵头的人。

苗凤岭自然知道他们来找自己是想让她来当出头鸟,但是苗家既要在琼州一直发展下去,便总得过这一关,所以也打算再次请见谢良臣。

不过这次她却扑了个空,谢良臣并未在驿馆,而是去了工地现场。

炮台并不难建,因为其不过就是用于放置大炮的固定台基而已,若是原本地理位置就高出周围许多,则只需直接开辟平地出来,然后再打上地基,用砖块垒好垫石即可。

恰好琼州的地形就是中间多山脉,尤其是南边,四周则低矮平坦,只要沿着山脉架设炮台,则不仅能将炮弹打得极远,而且所费成本也不多。

“丞相请看,此处名为南山角,穿过海峡,正对即是交趾国,此处位五指山脉之延伸,却又单独成一角,视野开阔,地势突出,是再好不过架设炮台的位置了。”王直站在旁边,与谢良臣介绍道。

地势图他自是看过的,此番来现场,也不过是想亲眼看下炮台附近的山势如何,有无高大树木遮挡,以及是否为对方抢滩登陆之必经之地而已。

“王大人费心了,此番炮台建好,还需妥善与林总兵交割清楚,在派士兵把守炮台前,务必不要出差错。”谢良臣点头道。

这次兴建炮台,南面因为有山脉众多,且都不低,因此南边的炮台基本就是只建在山顶,然后每日派位士兵把守。

至于东面,因为没有山脉,最多也就是些小丘陵,能登陆的地方众多,所以炮台也最多。

谢良臣的想法是再在东面建一所炮营,同时要塞地方修建值班的房子,让士兵们不论白天还是夜晚皆轮换,保证一直有人在此监视。

“丞相放心,属下已经按丞相的命令扩招了一千戍守炮台的兵士,保证不辱使命!”林苍从旁上前一步道。

“林大人办事,我自然是放心的。”谢良臣点点头。

一行人开始往山下走,因为已有百姓开始搬运各种建造材料,见到他们下来,立刻乌拉拉跪了一地的人。

“快起来,都快起来。”谢良臣上前扶起一个老者,“老伯看着年纪不小了,为何会在此处?”

说着,谢良臣偏头看向王直,王直又看向管理此处的管事小吏。

那小吏见丞相发问,立刻上前道:“丞相明鉴,小人确未强征役夫,他们都是自愿来的,小的也都已经足额发放了工钱!”

“是,丞相别怪他们,草民的确是自愿来的。”老者见他似要怪罪小吏,赶紧开口道。

谢良臣闻言便缓了脸色,拉着老丈的手一起坐到旁边的大石上,问道:“老丈家中可是艰难?若是家中无米下锅,我便让王大人吩咐济民院的人给老丈家中送去。”

“有,有,家中尚能揭得开锅。”老丈笑得牙不见眼,“只是家中孙儿一心向学,我想着总不好让他一辈子也跟我与他爹似的种田、打渔,更兼大人仁厚,本是徭役却许了工钱,我这把老骨头尚且动得了,便也来出把力,补贴家用而已。”

“老丈想的却是没错,人总要多读书方能明事理,只可惜如今朝廷财政吃紧,国中幼儿读书认字尚且需要自费,老丈辛苦了。”

“丞相说的哪里话,草民家中原本无地可种,代代都是给人当佃农,牛马一样的人,可是丞相却怜惜我等百姓艰难,将地分与我等,这才有了余力出来做工,有机会送子孙读书,哪里还敢妄想其他。”

老丈说得动情动理,尤其是在说到往日种种艰难之时,更是老泪纵横。

在场众人多也是贫苦出身,闻言皆感心酸,跟着抬袖擦泪的不在少数。

谢良臣以前在钦州的时候就常常下乡亲问百姓疾苦,如今到了琼州也一样。

他与现场的工人们闲聊,问些家常事,渐渐大家也少了拘束,现场气氛很是和乐。

王直在旁边看着,料想谢良臣估计要在这里吃午饭了,于是便吩咐手下人,让他们待会再多蒸几笼馒头。

小兵不解,问道:“若是丞相大人真要在这里用餐,不如小的即刻快马赶去附近的饭馆酒楼,给丞相点几个酒菜吧?”

王直白他一眼,不耐烦的挥手:“让你去就只管去,哪那么多废话。”

他跟着谢良臣的时间不短,知道凡是遇到此等情况,他几乎都是与大家在同一个锅里吃饭,不管是田间地头也好,乡间村舍也罢,几乎都是与百姓们打成一片。

这种事他见过许多回,但是心中皆不以为然,觉得谢良臣不过是在作秀而已,目的便是收拢民心。

但是要说他这法子有没有效,王直又深有体会。

以前在钦州时,谢良臣的名声便比巡抚大人还要响亮,从士人到百姓,谢良臣的威望都极高。

后来土改之法推行后,他在民间的声望就更是不得了,听说还有百姓在家中给他供长生牌,道他为再生父母。

可是虽然丞相在民间极受推崇,但是在官绅间却是完全相反,想把他拉下马的人不计其数,而谢丞相也知道,因此对着这些人的时候皆是铁血手腕,杀头、抄家,甚至连郑姓皇族也不放过。

对于他的种种做法,王直虽表面赞同,但却不赞同,尤其是谢良臣几乎完全站在了官绅的对立面,却要把愚昧、蠢钝且一盘散沙底层百姓拉拔起来后,他更觉此法完全是本末倒置。

这个世界总归是被少数家族以及聪明人所控制的,至于底层百姓,便是一时为人所聚起,但很快就会如迷途的羔羊一般,最后为精明者所猎杀。

所以在他看来,谢良臣之前所做种种,早晚一日都将成空中阁楼,为人所推翻。

“大人,苗家的大当家来了,说想求见大人。”

谢良臣正端着碗与众人一道吃饭,闻言便放下了手中的馒头,开口道:“叫她过来吧。”

苗凤岭本以为谢良臣视察炮台工地,定然是左右簇拥,大队人马护航保驾,却没想到他竟如普通百姓一样坐在石头上,手里端着个粗瓷的海碗喝稀饭。

这场景着实有些不太正式,因此苗凤岭便没在一开始的时候朝他行礼,更没下跪。

谢良臣见她一直盯着自己的碗瞧,便朝旁边做了个手势,开口道:“苗当家请坐,来人,给苗大当家也送一份午餐过来。”

上次两人不欢而散,谢良臣初时见她无礼也不耐烦,因此早已做了打算,要是对方非要跟自己对着干,那他也不念什么情面了,直接将这些个海盗头子统统抓起来,发配为苦力。

“多谢丞相好意,草民不饿。”苗凤举直接拒绝道。

可能是觉得自己语气生硬了点,话音刚落她又补充道:“草民来时已经用过了午饭,大人不必客气。”

谢良臣见她如此,便知对方已然主动放下了身段,想必此来虽可能仍为修筑炮台一事,但恐怕自信已然不足。

于是将碗递给旁边的人,而后站起身,迈步朝前走:“苗当家既是有事找我,那咱们就边走边谈吧。”

苗凤岭环视了左右一圈,见到处都是人,甚至偶尔还有百姓路过,迟疑道: “大人,此地恐怕不是谈事情的地方,不知能否寻个僻静之地,又或者先赶回驿馆。”

“无妨。”谢良臣弯弯唇角,“苗当家找我何事,王大人与林大人皆知晓,况且等我走后,许多事也是二位大人善后处理,因此苗当家有话不妨直说。”

既是如此,苗凤岭抿唇思索片刻,又看了眼王直和林苍,终是开口道:“我此来是想问丞相,是否会在炮台修建完毕之后,即令我等解散手下人马,家产充公。”

“哦?苗当家为何会做此想?”谢良臣顿住脚步,回身看她。

苗凤岭见他脸上笑容清浅,看着自己的目光不再似那日一样带着鄙薄讽刺,堵塞了多日的闷气一下就消散了。

她垂下眼,道:“大人那日口称我等为帮派,显然定是对我等平日某些做法不甚满意,既如此,一旦炮台建成,若是我们束手就擒还好,若有反抗,估计也就是杀头抄家的下场。”

琼州道上原来的地主豪强们,凡有不遵土改之令的,皆是此后果,因此凡是打算跟官府对抗的,都要先做好此等心理准备。

谢良臣见她今日问得直接,也不像之前那样还跟自己说什么要对抗到底的话,也问了一句:“那可否请苗当家说句实话,你手下近五千人马,这些人可都是甘愿替你卖命,还是说是你苗家使了各种手段迫来的。”

两人四目相对,苗凤岭见他眼含审视,却未下定论,想到刚才所见的那一幕,知他应该是看不惯仗势横行,所以才如此严肃,也认真回道:“我苗家所招揽人员数量众多,草民虽不敢保人人皆心甘情愿,但草民亦不敢命人行强迫之举,还请丞相明鉴。”

“果真如此?”

“不敢虚瞒。”

谢良臣观察凤岭神色,见她确然真诚,不似相欺,点点头:“若果如苗大当家所言,倒是我误会了。”

“草民不敢。”苗凤岭再次躬身道。

“不过即便如此,我听闻各商部常常在无货运之时,于外海之地劫掠路过商船,不知可有此事?”谢良臣又问。

果真还是逃不掉,苗凤岭闭了闭眼,片刻后道:“虽是有此事,但也是无奈之举,数千人要养家糊口,我等......”

“你们要养家糊口,殊不知那些商船上的人亦有亲有友,如此违法乱纪,肆意胡为,只能为人记恨,早晚有一天,便不是我动手,你们亦难逃死劫。”谢良臣打断她。

苗凤岭闻言眼神瞳孔微缩,张口要辩,却发现自己亦早做此觉悟。

他们既能恃强凌弱,自然就会有更强的人来灭他们,古之天理莫过于此。

“丞相所言甚至,只不过琼州地处偏僻,远离大陆,又多为朝廷所不重视,便是突然要我等归服,也还请丞相指明前路。”苗凤岭再拜道。

谢良臣不知她是真心甘愿接受朝廷收编,还是假意托词试探,闻言只道:“若尔等真有心改过,我亦不愿斩尽杀绝,且我知晓,你们之所以为海盗,除了你所言之为了生计故,也知道你们每年从此项里收益巨甚。”

海贸利润巨大,如今他家每年由此的收入就可达到数万至十数万两。

这些人手下众多又势力庞大,自然所获财物只会更多,要想仅凭只言片语就让别人放弃如此巨量财富,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谢良臣却不允许他们劫掠同胞。

“尔等常在外行走,吕宋、交趾等国就不必说了,自是熟稔得很,但除了与我朝相近之处外,远如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等地,皆有矿藏及各种资源不计其数,若再往西还另有地域。尔等若决心改过,我可担保朝廷不下旨剿匪,但你们一干生意却得往西做。”谢良臣最后道。

苗凤岭原本听他多说民间疾苦,以为谢良臣会直接要他们重新回去耕地种田,却没想到会听到这样一番话,一时惊讶至极。

“丞相的意思是,只要等不伤我朝百姓及商船,在别处任行诸事皆可?”

“对。”谢良臣点头,“而且若你们愿意,我可在海军之外另设预备军籍,予你等武器弹药,替我朝开拓域外疆土,伐蛮夷之地。”

自打算在琼州组建南海水师起,谢良臣渐渐就悟了,他之所以如此加重海防,不就是怕将来国力衰弱,亦或是后继之人不重海防,华夏又逐渐重蹈覆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