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潜伏在大清 第184章 综合国力

他对弘昼道:“兵部向户部申报用项时,就说是台湾府、琼崖道驻军水师的军费。”

“说是朕的意思,因要剿灭海盗,兴许会有战事,还要更新军备,所以军费要用得多些。”

“户部这两年积攒了些银子,今年东北四省也开始征税了,刚好拿出来派上用场。”

事情说得差不多了,他的语气也轻松起来:“小商小贩做个买卖尚且需要本钱,朝廷做这么大的生意,不舍得下大本钱是不成的。”

“过些年后你们就知道了,这生意不止是一本万利,且是一次下本,万世取利。”

他对兆惠道:“不管是澳省,还是新西兰,军队在正常的巡防、训练之外,还要垦地种田,一年后,军粮、菜疏要能自给。”

“每个府、县里都要建足够大的粮仓,粮食有了剩余就储存起来,每个地方上至少要储存足够当地军民等所有人口吃上两年的粮食。”

“每年打了新粮,把最早的陈粮出仓吃掉,将新粮补充进去,如此循环不辍。”

“就是这些,别不多说,若是进展顺利,中秋节后你们就可以离京了。”

“陛辞时,朕将给福建、广东督抚的旨意交你们带去,着地方上给予你们一切便利。”

“时候不早了,道乏吧。”

陈宏谋、兆惠等四人回去后,第二日便开始废寝忘食的谋划海外用兵的方略。

因几个人在京师里都没有衙署,也为了保密起见,就在兆惠的府里商议。兆惠是接到旨意一个人带了随从匆忙赶回来的,家眷还留在奉天,所以府里很清静。

因要筹划的事情太多,怕中秋节之前弄不完,几个人干脆就住在了兆惠的府里。

连着打熬了十几日,数次请示弘昼和吴波,又几次进宫递牌子奏报,终于在中秋节前将一应事情敲定了。

八月十七日,几人进宫陛辞过,第二日就起程奔天津去了。

打发走了陈宏谋几人,乾隆觉得轻松惬意,晚上来到了翊坤宫,与芷兰一同用过了晚点,芷兰拿出一摞图纸递给他。

“这是什么?”乾隆问道。

“这是你做梦都想要的,”芷兰笑道:“明安图上午送来的,线膛炮螺旋式炮闩最终定型了,经过测试,气密性没有问题。”

“因为冶金和材料技术还有待提高,所以圆筒尖头炮弹的研制还需要一些时日,但若是急用的话,就是配上现有的开花弹,射程和精准度也是无人匹敌了。”

“太好了!”乾隆兴奋的道:“这下我心里的一块石头又落地了。”

“你不是说明年三月要出海去澳洲作战吗?现在抓紧的话,造几十门应该可以?”

“这炮确实没问题了吗?不需要再改进了吗?”

“已经做过几十次的改进,最近又做了几次测试,没有问题,可以批量制造了。”

“嗯,”乾隆迟疑着道:“真要想找毛病,还能有个找不出来?你再仔细找找,找出几处毛病来,让他们再去改进。”

“你什么意思?”芷兰觉出了不对劲:“你是故意不想现在造出这样的炮,是吧?”

“你猜对了,”乾隆把声音压得更低了:“说这些都是机密,那是应付外面的人呢,在军中和官场上,哪有什么秘密可言?”

“你这里今天造出了最新式的后膛炮,不出一个月就会传到兆惠他们的耳朵里。”

“差人家万里远征,明明有了最新式的火炮,却仍然让他们装备着旧式的,而且带去的制造火炮弹药的机器也都是旧式的,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所以明年三月前,这种火炮不能造。”

“我懂了,原来你连兆惠他们也提防着?”芷兰有些吃惊。

“我不是提防兆惠他们,我是提防着人的本性!”乾隆的语气中带着无奈:“离着本土万里之遥,那样一片大好江山,对人是多大的诱惑?这个你也懂的。”

“所以,不止是澳洲这一个地方,以后再打下来的所有海外领地,武器装备都要比本土精锐部队所配备的落后一代!”

“这样,不仅不用怕我们自己派出去的将领生出二心,就是万一哪个地方被强敌夺了去,我们也有能力再把它抢回来。”

“这些话只能说给你听,但是你和明安图他们,确实任重道远,科研工作一天都不能停下来,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

芷兰道:“按照你原来的要求,海外作战军队所装备的武器本就要比其他国家当下的超出一代。若是这样说,那本土装备的岂不是要比别国超出两代?”

“对,是这样。”乾隆答道。

“这不可能!”芷兰断然道:“这种先进的技术是每个国家都梦寐以求的,只要一问世,没有多久的保密期。”

“以目前欧洲国家的生产力,要仿制这些不是很难的,所以你的这种构想怕是很难持久。”

“这个我知道,只要这种优势能维持十几二十年,那时的技术比现在又会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制造武器的投入也会更大。”

“到那时咱们的国力已经遥遥的领先世界了,就可以用科技的领先和强大的经济实力这两个手段来继续保持这种优势。”

“越是尖端的武器,研究、制造和维护越需要巨大的投入,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别说很难研制出来,就是有了技术,也未必造得起。”

“省吃俭用的造出一星半点,形不成规模,一样也是个没用。所以,国与国之间,拼到最后,拼的就是综合国力!这才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芷兰再没说话,显然,他是对的。

奥布里·约翰逊公使在广州的时候,会见了一些英国商人,这其中有人向他报告了一个情况。

在广州几家大的造船厂里,都在造一种排水量约一千吨的战船,民用的商船和渔船都已经停造好久了。

而且这种船不是广东常见的广船,而是福船,听说船厂里的工匠好多都是福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