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炮灰的人生[快穿] 炮灰的人生[快穿] 第650节

“当然不会。”周兴华一本正经:“她是个好姑娘,以后会对我好,我也会对她好的。”

李香雨再也听不下去,转身跑了。

楚云梨看到她送来的东西,端起托盘,直接跟着她送回了李家。

李家院子里很热闹,周围的邻居都在院中围着李香雨拿回来的东西指指点点。看到楚云梨端着托盘进门,都有些惊讶。

张氏惊讶:“这不是香雨给你们送的吗?怎么拿回来了?”

当着人前,楚云梨也还是那番话:“没亲没故的,不好收礼物。再说,我也回不起这么贵重的礼。婉华在么,我找她说说话。”

陈婉华当然是在的,只是外头人多,她心里戒备,一直没出门。

看到楚云梨将李香雨送去的东西都送了回来,她心里酸酸胀胀的,被人维护的感觉让她眼眶泛红。

那些东西对于城中的人不算什么,但对于买盐买油都要算计的村里人来说,不是一点点,不是谁都扛得住诱惑的。

“大娘,谢谢你。”

楚云梨笑了:“这有什么?我来是想跟你说,你避着她些,反正她待不了多久。再有,我想尽快定下婚期,你意下如何?”

住在李家,难免受人掣肘。娶回去就安心了。

对于陈婉华来说,李家虽然没人能欺负她,但张氏指桑骂槐的话也不好听,忍倒是能忍。但可以避开,她也很乐意。

提及婚事,难免让人羞涩,陈婉华低下了头:“我都听大娘的。”

楚云梨点头:“那这两天,我就会带着媒人来请期,至于婚期……我想在腊月,过年之前娶你过门。等到过年的时候,我们家就多一口人了。”

陈婉华愈发羞涩,耳朵都红了:“是。”

李香雨如今不再是李家女儿,不好留宿,午后就回了县城。

翌日,楚云梨就带着媒人上门定下婚期。

张氏自己也不想伺候这对主仆,干活儿不成,吃东西还得吃好的。虽然昨天女儿临走之前让她多留陈婉华一段日子,她当时答应,但心里却不以为然。媒人上门定婚期,她直接就答应了。

婚期定在腊月十八。

不提李香雨知道此事后如何发火,如何怨恨张氏不听话,回去之后,楚云梨就开始筹备婚事。

胡青桃两个妯娌和娘家那边的兄弟姐妹都来帮忙,她又舍得银子,备得一切都很顺利。

至于李家那边的嫁妆,听说张氏买了一床被子,还四处跟人宣扬那被子多好多贵她多舍得。

总之,嫁妆是没有的。

楚云梨也没指望,家中里里外外好多东西她都重新置办过,并不需要儿媳妇带嫁妆。

其实李香雨被接走之后,村里人都知道周家富裕,不卖房不卖地不问人借就能拿出十五两,在村里也算是顶顶富裕的人家。好多人上门想要结亲,都被楚云梨以想要儿子如意而拒绝了。

谁知道周家会看上那千金小姐呢。

无论众人如何扼腕,婚期已定,婚事再无更改。惋惜归惋惜,该上门贺喜还是要上门的。

成亲那日,李香雨也从城中回来了,周兴华去迎新嫁娘时,她就站在屋檐下。看着自己兄长将新嫁娘背上花轿,看着周兴华高高兴兴在众人的起哄声中把人接走。

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她一眼。

其实再回到陈家的时候,李香雨就知道会有今日。甚至是在拒绝周家提亲时,她就隐约想到了今日的情景,这会儿亲眼所见,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有些失落,有些怅然。

但是,若是让她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回到他身边,也是万万不能的。

这么一想,又觉释然。

迎着新嫁娘离开的周兴华当然看到了屋檐下的李香雨,只是她一身富贵,妆容精致,于他来说太过陌生,仿佛,已经不是曾经那人。

反倒是花轿中的女子,于他来说,是和母亲和妹妹一样亲近的人。

他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第837章 儿子冤死的母亲七

婚事一切顺利。

午后,送走了客人,院子里的桌椅都收拾好了,地也扫干净了,只是边上拿出来的自家的碗和筷子需要规整。

吃饭的人多,楚云梨打算把自家的碗再洗一遍,正和周兴心在洗呢,小草就过来了。撸袖子就开始帮忙。

楚云梨笑了:“今日你也累,先吃点儿饭。”

小草腼腆地笑了笑:“刚刚我家姑娘的饭分了我一些,现在还不饿。”

她干活儿利索,把碗筷规整好,又把这两天弄得乱糟糟地厨房打扫了一遍,周兴心面色奇异:“小草,你这么勤快,为何李大娘会说你懒呢?”

只看小草这干活的架势就不像是会偷懒的人。

小草有些紧张:“她让我做饭洗衣打扫,我也做了。又让我喂猪,喂鸡,我没做过这些,也捏着鼻子做了。可她让我早点起来把这些活干完后跟家里人一起出去地里干活……姑娘说……啊不是,我就觉得李家太欺负人,姑娘都舍不得这么使唤我呢,所以我就把碗打碎了,衣服洗坏了,猪喂多了……然后村里人都说我懒。”

周兴心噗嗤一笑:“你可真有法子。”

两人相处得不错,收拾完了,又做晚饭。

饭菜做好,那边新房的门打开,陈婉华缓步出来,试探着走到厨房帮着端饭菜。

看得出来,她很羞涩,周兴华接过她盘子时碰着了她的手,二人对视,都急急避开视线。

两人这般害羞,楚云梨假做不见,吃完饭后就催促他们回去洗漱。

眼看就要过小年,各家都在备年货。陈婉华出嫁后也没想回门,到了腊月二十,一家人结伴去县城备年货。

家中人太多,去的时候搭了村里的马车,到了县城中,楚云梨自己就买了一套马车,然后拉着备好的年货回来:“对了,你出嫁要不要回陈家去看看?”

之前陈婉华成亲,陈家那边还送了些东西过来,不算多贵重,但陈家养了她一场,如今又送东西,于情于理都该回去一趟。

几日过去,陈婉华在婆婆面前也自在不少:“回吧,等过完年,回去拜年。”

正月,县城中很热闹。周兴华夫妻二人回陈家拜年,楚云梨也带着周兴心一起。

过完年,周兴心就十七了,也到了说亲的年纪,楚云梨打算给她买几身衣衫,至少不能让人低看了去。

先送了周兴华二人到陈家,楚云梨去街上买好了料子,现在两人应该没那么快出来,于是,母女二人去了茶楼。

茶楼中就更热闹了,楚云梨带着周兴心就在底下大堂中找了地方坐下,听着台上的说书人声情并茂,没多久就且听下回分解了。

说书听完,周围意犹未尽的人散了许多,周兴心第一回 进茶楼,很是兴奋,吃着点心并不想离开。

楚云梨也由得她,二人正在说点心的口味呢,就听到身后那桌有年轻男子道:“你何时退亲?”

在当下,女子名声要紧,定亲之后如非必要是不可能退亲的。

母女二人有些好奇,都偷瞄了一眼。

两个年轻男子相对而坐,气氛不太好,那着青色长衫的男子身上还带着微微的药香,此时他为难道:“我已经禀了爹娘,只是他们不愿,陈家富裕,最近又和首富林家搭上了关系,和他们家结亲,于医馆有益。”

又是陈家又是医馆,若是没猜错,这大抵就是李香雨的那位未婚夫了,原来他想要退亲么?

这就有意思了。

边上周兴心想要回头,楚云梨按了她一下:“吃点心。”

“有益?”另一个男子惊声道:“难道你不想退亲?现如今和你结亲的姑娘可是乡下养大的外室女,甚至不如曾经那个送走的养女,你有什么舍不得的?”

常痊叹气:“不是我舍不得,而是我爹娘他们不乐意。慧柔她身份太低,就算我顺利退了亲事,我爹娘应该也不愿意娶她过门……”

“你别欺人太甚!慧柔腹中可是有你的孩子,你不娶她,再过两个月显怀,你是想逼她去死!”孙正咬牙切齿:“若是她出了事,我绝不会放过你。”

“你别着急呀。”常痊安抚道:“我是一定会负责,我也是真心喜欢慧柔的,不会让她受委屈。不如这样,我纳她为妾,我跟你保证,我会一辈子对她好。我爹娘不想我娶她,但若是我退一步,他们一定会答应她进门。如此一来,还能在慧柔显怀之前把她接进门。”

孙正气得胸口起伏,“当初你不是这么说的……我不敢跟慧柔说。现在她身子弱,要是接受不了……”说到后来,语气哽咽。

“我亲自跟她说。”常痊低声安慰:“慧柔温柔善良,她会理解我的。再说,只要有我在,那个外室女不敢欺负她的。”

紧接着,两人付了银子离开。

周兴心早已经忍不住了,忙不迭问道:“娘,他口中的未婚妻,不会就是李香雨吧?”

楚云梨心情不错,她还没出手呢,就已经有人排着队给李香雨添堵了,笑道:“大抵是。不过,她如今和我们没关系,管她呢。”

母女二人吃完了点心,付了银子后,赶着马车去陈家接人。

是的,楚云梨已经会赶马车了,在周兴心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她一本正经解释:“我聪明,学什么都快。”

周兴心:“……”合着我就是蠢呗!

到了陈家时,天色还早,马车刚停下,门房就迎了上来:“是亲家夫人么?夫人方才吩咐,请您进去坐坐。”

来之前,楚云梨不觉得陈家会把自己当亲家母看待,不过,人家有请,她也不能怯场。要知道,养恩大过天,陈婉华被陈家夫妻养大,以后还多有来往。周兴华得陪着,以后见面的日子多。要是他母亲拿不出手,难免让人低看。

楚云梨停好马车,跟着门房进了门。

陈家是三进的宅院,本身什么生意都做,但都比较稳妥,比如别家有铺子都是自己做生意,而陈家就有好多铺子租,每月光是租金,就有不少的进项。比起做生意来不算多,但绝对稳妥。

主院中,陈婉华正和陈夫人言笑晏晏,李香雨站在一旁作陪。

陈夫人笑吟吟道:“你婆婆也是,都到了门口了,怎么不进来呢?儿女亲家,那可是一辈子的亲戚,这样多礼可不好。”

陈婉华低下头:“我婆婆有事,得去街上买些东西。”

李香雨接话:“娘,他们平时住在村里,进一趟城不容易,确实有许多东西要买。”

虽然是帮着陈婉华,但这话怎么听都有些怪异。

楚云梨就是这时候踏进门的。

陈夫人看到母女二人进门,眼神不着痕迹的上下一扫,见她一身细部衣裳,并不谄媚,眉眼清正。笑道:“正说你呢,就到了。”

楚云梨上前:“来得唐突,夫人莫要怪罪才好。”

声音喑哑,听着有些喇耳朵。陈夫人微微蹙眉:“亲家母这嗓子……”

楚云梨一笑:“小时候生病吃错了药,一直就这样。”

陈夫人一脸惋惜:“这样啊。我还说,若是生病,就赶紧抓药来吃。病情可耽搁不得,小病拖成大病,到最后就治不好了。”

她一拉李香雨:“香雨之前和你们是一个村的,你们之间熟吗?”

楚云梨不答,含笑看向李香雨。

在陈夫人看来,就是楚云梨识时务。该是她们本来熟悉,但如今李香雨身份不同,不好随便攀亲戚才不开口。

李香雨有些尴尬,不敢看那边的陈婉华,只含糊道:“村里人,住得近,大家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