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之北国科技 第697章 PCBA软件(下)

此时向unix市场发起进攻的时机也不成熟。

unix软件的用户,都是大型公司,对价格不敏感。除非特殊情况,很难劝说他们改换门庭。平台迁移,光人员培训成本,档案兼容性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另外,魔鬼都在细节上。

不像文件压缩,视频播放器等工具软件,一两个功能就可以打天下。

有过软件产品开发经验的人都会知道,这种行业大型软件,没有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迭代,经验积累,无法做到真正成熟。

软件开发人员,懂开发,不懂行业需求。编程技巧只能保证程序的编码质量,但解决不了产品的功能完整度,行业的适用性。

那么以专业人员,来指导开发呢?

这更不可以。

电子专家,半导体专家,他们虽然了解行业需求,但不了解程序开发,甚至不了解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在不能做方面,例如在16m内存里,一次能够对多少个晶体管进行实时计算?如果没有足够的内存,采用什么方式,能对上亿个晶体管数据进行处理?

在能做方面,项目主设计师,如果不知道多核并行运算,或者gpu加速,那么软件肯定就不会有类似功能。

软件需求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用户只有看到了实物,才会产生新的需求。原来你们可以这样做。但既然可以这样做,可不可以更进一步呢?

只有通过一次次的迭代,软件才会与需求共进步。

————————

更重要的是,在pcba和ic类软件里,数据库的价值还要大于软件本身。

一些简单的电路自动生成功能,高度依赖对元器件的理解。例如许多芯片都有厂家提供的参考电路,用户只要点击,就可以调出使用。

这些数据,一靠时间的堆积,慢慢收集,另一个靠厂家的提供。

这个时代,很多芯片的参考方案,是要花钱买的。

举个极端的例子,gsm基带芯片的参考方案,授权费高达数百万美元。

更多的时候,就是花钱也买不到,因为厂家与其它软件平台有独家授权。面对这种情况? 难道百图要给这些芯片开发参考方案吗?

ic软件的ip库,也是类似情况。

全彩的第一个tft驱动芯片,就是基于dsp ip库开发而成。

没有基础ip库? ic软件就是个摆设,谁能从头做起呢?

芯片供应商大都是欧美日厂家,不谈歧视,不谈授权成本,就是差旅成本? 都够百图喝一壶。

其他的数据还有很多。例如与后续工艺生产设备的参数优化匹配。主流半导体设备,都是来自欧美日厂商? 谁更占便宜? 不言而喻。

这些老牌厂家,十几年? 甚至几十年的行业经验积累,都是百图公司缺乏的? 甚至国内所有工业软件厂家所缺乏的。

中国的eda软件始终发展不起来? 不在软件开发,而在数据积累。

某种意义上来说? 百图公司算是跳进了一个杀戮战场。

eda行业里的竞争已经非常充分了,上有恐龙级的unix玩家? 中有protel这类新生势力,市场上还存在免费的苍蝇级玩家。

这些免费软件? 那是真的免费? 都是一些发烧友自行开发? 或者是竞争失败公司,把产品开源或者免费提供。

作为一个新入场的玩家,百图只能付出更加巨大的心血和时间,来赢得江湖地位。

但也无需担心,时间会改变一切。

pc机与工作站之间的性能差距会越来越小,到98年左右,就会迎来交叉点。

只要百图等公司,能够找准市场定位,逐渐吞噬pc市场的份额,跟着pc机的大发展,水涨船高,坐船出海就可以了。

免费级产品对百图,基本构不成威胁。这些产品,缺乏维护,商业用户肯定不会对它们感兴趣。个人用户又被lina的免费政策吸引。

另外,随着客户的不断反馈,百图在行业中的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

中国本地的ic厂家在成长,中国市场也不容忽视,加上软件占有率上来了,谈判的筹码都会越来越多。

当然了,这种商务模式也存在着收款难,无法监督的问题。

例如公司使用,不买商业版权,或者买了基础版本,但打开了高级功能,谁能知道?

百图软件的着眼点主要在未来,眼下的收入不重要。

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的普及,改变授权验证的方法有得是。

————————

李丽娜负责的部门,随着产品市场的逐渐打开,按理说,商业学院提供的三十多个人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但现在也只能如此。

融资大会之后,冰城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资源全面告急。冰城几个高校的存量资源,基本上被一网打尽了。

很多项目小组,已经在使用社会人员了。社会人员虽然水平有限,做些测试等辅助工作还是可以。另外他们可以全职工作,效率反而更高。

百图公司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计算机实在太贵。再次扩张只能等下一轮融资。

李丽娜的工作负荷还是很重的。

她不但要完成自己的工具编辑器开发,还要指挥和协调几十人的进度安排。

每天只要一下课,她就会跑过来,她甚至在考虑,是否晚上就住这边好了。

冰城的治安状况,还是一如既往的令人担心。

最近听说过好几起谋财害命,拦路抢劫的案例了。

晚上往返在两校之间,她也有些心虚。

这个事情,要回头请王老师协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