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临高启明 第四百七十一节 军用口粮

起威预备的是一艘盐船,这是一种行驶在北江航道上的运货船,因为多用于运食盐故名,实际并不限于运盐。因为它的吃水浅,适合浅水航道,载货运客两相宜,起威栈组建内河船队的时候就购置了一些。

为了此次任务,船已经在香港造船厂经过了改装,有充足的空间容纳下整个参谋旅行的班子和随行护卫人员。因为西江北江流域水匪极多,舱室都经过了加固,芦席的拱形顶棚下面加衬了铁皮。后梢楼也被加高,侧壁都装了铁板,还加装了安装机枪用的万向架。

此时船头悬上了两盏写着宋体字的大灯笼,一盏是“锦衣卫佛山百户所”,另一盏:“锦衣卫世袭百户林”,船尾还挂上了起威的镖旗。公私两面都算是相当有力了。一般毛贼是不敢太岁头上动土的。

林铭原本打算带个小厮出门,不过到船边一看,几个澳洲人都是轻车简从,一个仆役也没带,自己带个使唤人未免太扎眼了,只好又叫小厮回去,自己扛着行李上了船。

他见这船是艘盐船,不由得暗暗叫苦:这船虽大,搭船的旅客却是极辛苦的,只是在盐包货包上坐卧而已,别说像坐官船花艇那样能吃酒取乐,累了可以高卧酣眠了,就是比一般的航船都不如――好歹航船还是有座位的。

从船头小门拾阶而下,却见里面大不相同,宽敞的船舱已经分隔出不同舱。前舱最大,居中放着一张大桌,桌脚都固定在船板上。

“林百户,这边请吧。”带路的水手将他引到后舱,一条短走廊两旁都是房门,税收打开其中一扇门。

“你和谢先生住一间。”

这舱室极小,站在门口就一览无余,床铺却分为上下两层,床边还有小桌小凳和橱柜。不但精致好看,而且实用。利用空间和面积的巧思更是令他赞叹。所谓蜗牛壳里做道场,澳洲人倒真有这番本事!

将行李安顿下来,林铭踱到前舱。这里的顶棚上镶嵌着玻璃瓦,光线很是明亮。桌子上铺设一大块平板玻璃,下面似乎押着一幅画。林铭瞟了一眼,似乎是幅地图。他的心突突乱跳,不敢再看――这可是军机要图。只在舱边的长条凳上坐下,假装浏览窗外的景色。

不过片刻,只见三个澳洲人联袂而来,林铭赶紧起身见礼。

“不必多礼。”索普摆手,“船上地方太小,不要那么多礼节了。咱们尽快开船吧。”

盐船缓缓启动,顺着河道往三水县而去。

从佛山镇到三水县城所在的河口镇只有三十公里,逆水行舟,全靠人力摇橹和时有时无的风推送,船行很是缓慢,一小时也走不了四五公里。林铭习惯了这种慢节奏的旅行,索普他们却觉得有些受不了这慢吞吞的航行:就是坐T800这样的风帆海船,一小时走能四五节。

“要按照这个速度,什么时候能到三水县城?”康明斯忍不住问道。

“到做晚饭的时候就到了。”林铭道。

不足三十公里的水路一早出发,到晚上才到,这就是17世纪正常的旅行速度。要在往日乘船,白昼无聊,林铭多半是和客人或者妻妾打牌吃酒,现在他只能呆呆的坐着,看着几个澳洲人忙活。

那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和年轻人一直坐在船头,在一本本子上写写画画,不时还指点江山一番。那索老爷倒不写写画画,只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提起个小箱子到船尾的艄楼上去。林铭冷眼看去,见有时候拿得是拿西洋人的“标远镜”四面张望,有时候却是一具看不懂的铜玩意,对着阳光望,不知道闹哪一出。

至于随行的镖师也不安分,除了四面警戒之外,每到河湾、浅滩、桥头等地,都用竹竿或者铅锤测量水深。逢到过桥洞,照例用竹竿比划一下:这是在测量桥洞的高度。

时而这三个人不在外面比划,而是围着大桌,一边谈论一边拿着笔在玻璃板上写写画画,说得内容全是澳洲人的所谓“新话”,林铭勉强也能听懂,只是他们说得诸如“等高线”、“流速”、“水文”之类的词汇虽然大约知道是哪几个字,却不知到底何意。

他既不敢流露出不感兴趣的无聊表情,又怕自己太过关切惹起对方的怀疑,只好小心翼翼的保持着距离。干脆做小伏低的端茶送水起来了,除了他们开口问话,不多说一个字。

对索普等人来说,眼下经过的区域用不着花费太多精力,起威镖局在这里活动很多,积攒了不少水文资料。他们只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查某些情报就可以了。

清早出发,一路行船到了中午,却不闻后梢的厨房传来香味:林铭眼瞅着澳洲人的作派大约是不会有美酒佳肴的相待的,多半是粗茶淡饭的混一顿。好在自己带着不少路菜,可以下饭。

索普眼瞅着日头已经到了正中,掏出怀表看了看已经是十二点多了,当下一挥手:“吃饭!”

谢澎当即从桌子底下拿抹布,将玻璃台面擦得干干净净。康明斯从条凳下的储物柜里取出几包东西来,放在桌上,招呼大家入座吃饭。

林百户赶紧凑了过来,他在临高也算是见识过贵贱不一的“澳洲吃食”,不过眼前的东西和他记忆中的任何一种“澳洲吃食”都不相同。

就说这餐具便闻所未闻:每人一个铁做得圆筒子,形状像个腰子。有盖子有提手,盖子翻过来放着,似乎也算个碗。每人另有一个带握把的铁皮小杯子。

桌子中间放着一堆大大小小的纸包纸盒。即不见菜又不见饭,他不由得暗暗狐疑:这是吃啥?

正在迟疑,随行的镖师提来个暖壶,这东西现在在广州周边已经相当流行了,中产之上的人家基本家家户户都备着一个。

林铭见三个澳洲人拿出几个长方形的纸包,各自剥开,便学样也取了一块。

却见纸上还印着行黑色的小字:草地系列压缩口粮(平原A型),芝麻坚果口味,即食。下面印着200KJ/100g,林铭只知道这是大食数和弗朗机文字,再往下看却是:“有热水的条件下”,“2~3倍的水混合”,“高能粥”,“口感更好”。林铭琢磨了半天看起来似乎是干燥后凝固的粥。直接吃也可以,加热水后会更好吃的意思吧?

再看澳洲人,索普和谢澎是加了水拿勺子舀着吃,康明斯却是直接用手拿着吃。

他决定先咬一口看看,这口粮非常干硬,味道似有若无,即有些甜又有些咸,只有一点点米粉和油脂的香气,口感上差很多,跟嚼砂子似得。只有咀嚼久了嘴里能感到轻微的芝麻和干果的香味。但是这东西又干又硬,不喝水连吞都吞不下去,要把这一包里的两块都啃掉,实在有难度。

于是便将这硬面块浇上热水。还以为会立即软化,结果这块坨坨死不退让,一定要用勺子才能捣碎。过了一会才见完全变软。

于是铁皮圆筒里就是灰扑扑的糊糊一样的东西,闻起来同时有股酸甜的味道,再仔细一看,这坨东西吸水同时还在噗噗冒泡。

鼓足勇气尝了一口,不由得暗暗皱眉:这什么怪味……虽然不是太难吃,但非常非常古怪。林铭三十多年吃饭的经历中从来没有体验过这种味道。

看着三个澳洲人冷着脸吃这玩意,显然他们的感受和自己差不多……

“喝口榨菜过一下吧。”谢澎见他面色古怪,知道他消受不起这磨牙棒,把桌子上的一个小油纸包推给他。

林铭一看,这小小油纸包包得很是妥帖,上面也贴了一张纸条,印着黑字:“爽口榨菜”。

这榨菜又是什么东西?他暗暗生疑,有心想不吃,但这太不给澳洲人的面子了,当下将心一横,将纸包拆开,里面是一小块皱巴巴的某种酱菜,青灰色。看上去不怎么好吃的样子,将信将疑的咬了一口,味道还算不错:既不油腻也没有怪味,咸味很重但是口感却清淡,咬上去咯吱咯吱有种清脆的口感。

有这个东西佐餐,这奇怪的糊糊总算不那么难吃了。他不由得暗暗懊悔,早知道就先把带得路菜拿出来了。

接下来端出来的热茶还算正常,虽然颜色漆黑,口味低劣,近乎砖茶,但是好歹是茶。没想到接着又是每人一块油纸包。林铭拿起了看了看:上面的黑字是“能量棒”,不知何解。打开却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香气:这不是月饼的味道吗?莫非澳洲人已经是准备过中秋了?

打开里面果然是类似月饼的糕点,只不过是长条形的。林铭略略放心,若是月饼的话还是吃得下去的,咬了一口,的确是月饼,还是红豆沙馅的,油糖放得十足,除却没去豆皮和没有板油丁略嫌败笔,其他都还算中规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