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临时行宫内。
不多时,还没有离开的科尔沁酋长察罕,以及车臣汗、察哈尔诸部的使者,便来到殿外。
众人聚集在殿前,三三两两的交谈,打听着摄政王为何召见。
这时,有侍卫出来,“诸位,进殿吧!”
赵铭雷厉风行,一面派遣信使去关内调集骑兵,一面召集蒙古诸部来见。
虽说这些年来,明军训练了不少骑兵,但是能够承担长途奔袭的骑兵,大概只有三万人。
因此赵铭需要蒙古人协助作战,需要获得蒙古骑兵的增援。
察罕等人进来,齐齐给赵铭行礼,“奴才等人,拜见摄政王!”
赵铭摆摆手,“都起来吧!赐座!”
蒙古人们受宠若惊,半个屁股坐在侍卫搬来的座椅上。
这时,众人看见赵铭没说话,察罕打破沉默,低声道:“摄政王召奴才等人前来,不知何事?只要摄政王交代,奴才万死不辞。”
赵铭微微一笑,沉声说道:“海兰泡一战,大明击退罗刹,使女真归顺,诸位也臣服于寡人。然天下间,还有人不服王化,割据不臣!如今东北女真既定,草原蒙古已安。寡人决心乘势扫灭周国,一统天下。”
赵铭扫视诸人一眼,威严道:“现今,寡人准备大举伐周,不过在伐周之前,寡人要调集你们诸部兵马,配合寡人骑兵,奔袭周国。寡人话说完,你们可有异议?”
面对赵铭威严的语气,蒙古诸部又刚见过明军的神威,哪个敢有异议。
“奴才愿为大明效力!”察罕等人连忙行礼。
赵铭满意的颔首,看了察罕一眼,忽然语气温和道:“寡人听说你有个女儿,还没出嫁?”
察罕精神一振,忙磕头道:“奴才确有一女海珠,尚未出嫁。”
赵铭微微一笑,没在多说什么,便起身离开。
不过察罕却内心狂喜,对于又出兵,又送女儿,被赵铭占便宜,完全不在意。
……
河北,蓟县。
在喜峰口之南的河谷地,一支明军士卒,牵着战马,借着夜色的掩护出关。
明军骑兵每人三匹战马,一匹托着骑兵的盔甲装备,一匹拖着口粮,还有一匹,则驮着大军的军资,有帐篷,还有青铜小炮和虎尊炮。
长城上,李元胤穿着铠甲,按着战刀,身边士卒打着火炬,看着士卒通过。
数日前,在保定的李元胤得到赵铭调令,便率领三万骑兵,悄悄转移到天津,而后从蓟州长城出关,前往承德与等候在那里的蒙古人汇合。
三万骑兵用了一夜时间,出了喜峰口,一日后抵达承德。
这里是察哈尔部蒙古的牧场,数月之前,明军还时常与察哈尔人交战,不想现在却臣服了明朝。
“都督你看!”一员部将,指着远处。
李元胤抬首,只间前方出现一片绵延的蒙古包,无数蒙古骑兵和牛羊,出入期间。
这时,营地内一队骑兵呼啸而来,察罕领着一群蒙古人,在大军前方勒马。
“李都督,卑职察罕已经为大军准备了营地!”察罕打量了李元胤一眼,行礼道。
当下李元胤与几个蒙古头领一边交谈,一边前往营地,得知承德已经聚集了近四万蒙古骑兵。
这四万骑兵中,车臣汗部出兵五千,科尔沁出兵两万,察哈尔则出兵一万五千人。
是夜中军大帐内,李元胤站在地图前,注视着西面归化城和河套的蒙古人和周军驻防情况。
明军要绕道突入河西,就必须清楚河套和归化城的敌军,否则他们不紧挡路,还会像一把匕首顶在他的背后。
如果不能清楚他们,李元胤无法绕过河套偷袭甘肃。
“都督,周军在口外的兵马和人口,主要分为两部,一个是以归化城为中心的前套,就在这里!”
察罕对于这次出征,十分卖力,早就打听清楚了河套周军的情况。
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圈,“归化城中的周军,乃是山西姜襄的兵马,大概有五千人,周围则生活着几万归化土默特蒙古。”
李元胤微微颔首,问道:“这归化城防御如何?”
察哈尔台吉一直注视、观察着李元胤,发现这位明朝大将,一表人才,心中甚为欢喜。
他见察罕将女儿送给摄政王,便也想把自家的女人,都送给明朝的大员,以便获得政治上的保护。
这时他见李元胤发问,忙道:“都督,姜襄占据归化城后,对城池进行了加固,若是强攻的话,非一时能破。”
李元胤闻语皱起眉头,即是千里奔袭,要的就是一个速度和出其不意,若是在归化城浪费时间,很容易被周军探知意图。
“后套什么情况?”李元胤问道。
察罕又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圈,“这里就是后套,沃野千里,草场肥美。周军在此有数万屯军,还有鄂尔多斯部于此放牧。这里的周军要多于归化城的周军,不过却没有向归化城这样的城池。”
听了蒙古人提供的情报,李元胤心中渐渐有了攻略河套的方案。
李元胤沉声片刻,对众人道:“姜襄在归化城经营多年,我军以骑兵为主,直接攻城,可能会被敌军挡在城下。如此一来,吴三桂得到消息,便会猜到我们的意图,摄政王的计划就失败了。因此,对于河套敌军,需用谋略速破之。”
察罕和察哈尔台吉不禁笑道:“看来都督已经有方案了。”
李元胤点了点头,“本督需要你等配合,由你们率军,绕过归化城,以土谢图部和札萨克图部的旗号,突袭后套,归化城的周军得到消息,必会发兵救援,届时本督便可趁虚夺下归化城。”
土谢图、札萨克图部乃是漠北蒙古,并未臣服于周国,与周国之间时常爆发冲突。
科尔沁、察哈尔、车臣部绕道北面突袭后套,周军只以为是漠北蒙古,不会怀疑是明军。
察罕等人对视一眼,行礼道:“都督英明,卑职领命。”
李元胤遂即沉声道:“事不宜迟,兵贵神速,休息一夜,明天便分头行动。”
(明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