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汉皇帝 二百一十九章 太子三卿

“石建的确是一不错之人选”,闻窦太后所言,天子刘启言道。

天子刘启如此说,窦太后自然高兴了。

对于石奋这一家如此老实之人,窦老太太可是非常信任的,也只有将如此之人安排在刘荣身旁,窦太后才放心,自己的孙子不会被那些腐儒给带跑偏了!

然窦太后确也是知道,太子三卿,自己举荐一人便可,若是举荐的多了,天子必会不喜。

而天子刘启离开长乐宫,回到麒麟殿后,便令王仡传召刘荣入宫。

此时刘荣已然是太子,位为储君,已不可如以往一般传召。

在接到天子之令后,王仡立即便是持天子节杖,而赴太子宫去。

到了太子宫外,经王声通禀,王仡这才见到了刘荣。

“臣拜见太子殿下”,王仡行礼言道。

见到王仡,刘荣是言道:“不知王公到此何事?”。

“回太子殿下,乃是陛下召您入宫”。

如此,刘荣一点头,便随着王仡入未央宫,而往宣室而去。

此时,身为太子的刘荣要见天子,与此前是大不一样了。

当刘荣迈步登上宣室殿前的御阶之时,站立在御阶两侧卫戍宫殿的军卒皆是朝自己低头行礼。

到了宣室殿外,只见刘荣规规矩矩的一行礼便道:“儿臣刘荣求见父皇”。

只见一谒者言道:“太子求见陛下!”。

待其言毕,另一谒者亦是言道:“太子殿下求见陛下!”。

不过须臾,便见到谒者持节出殿言道:“陛下诏殿下入殿”。

闻此言,刘荣一行礼“谢父皇!”,便随着谒者入殿而去。

太子为国之储君,刘荣与天子刘启已不能与此前一般,随意求见了,而是要事先禀报。平日之中,除了朝议以及五日一朝向天子请安之时,无大事不可随意上奏请见天子。

一进入大殿,只见刘荣行至殿中,低头俯身行拜礼道:“儿臣刘荣拜见父皇!”。

“平身吧!”跪坐堂中上首的天子刘启又说道:“给太子赐座!”

于是,就有着宦官领着刘彻到了老爹御座之旁的一个位子,跪坐下来。

刘荣此时已然感觉到了,自己与老爹之间,似乎少了一些父子之情,而更多的是君臣之别。

进入大殿之时,刘荣发觉殿中还有其余之人。

坐定之后,刘荣这才抬头注意到了殿中其余之臣。

俨然三公九卿之臣,皆在此处矣。

“未到朝议之时,也未出什么大事,老爹这是要做何?”,刘荣心中暗道。

不过一阵盘算后,刘荣便是猛然想到:“难道老爹是决定好了太子三卿为何人?”。

然扫视殿中,刘荣却是见到一个自己从未见过之老者。

这老者看上去已然须发皆白了,虽然不知其到底为何人,但其能跪坐在身为三公之一的晁错身旁,定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

就在此时,天子刘启便是言道:“太子可知跪坐晁卿之旁的长者为何人?”。

老爹如此一问,刘荣自然是立即起身,朝老爹一行礼道:“父皇恕罪,儿臣却是不知”。

闻此言,只见天子刘启呵呵一笑,便是起身,亲自行至殿中,领着刘荣到了这老者面前。

然一般之臣,见陛下与太子亲自走到自己的面前,定会附身而行叩首大礼。

而这老者却是未跪地俯首,而只是一拱手。

行至近前,天子刘启是言道:“此长者乃是朕为太子时之太傅石奋,乃是国之良臣也”。

石奋万石君之名,刘荣怎会不知。

汉家初年,推行无为而治,固此,也并不需要朝臣太有文化。

而石奋本人,却也不是什么有文化之人,然刘荣却是知道,其与其四子皆可为两千石,称为万石君,为天下赞颂。

便是因其家之人,将一事做到了极致。

那便是忠,白首不渝,志虑忠纯的忠诚于天子,一心一意的只为天子效力。

如此之臣,即便其能力差一点,试问天下哪个君主不喜欢。

如此,刘荣立即便是是拱手行礼道:“小子刘荣拜见老太傅!”。

石奋年纪已经很大了,见了刘荣如此,呵呵笑着躬起身身答礼:“老臣不敢受太子殿下之礼”。

“老爹难道是要令石奋做我的太子太傅不成??”,刘荣暗道。

若是令石奋做自己的太傅,刘荣倒也是不拒绝。

东阳侯张相如之后,便是石奋做了老爹的太傅。

东阳侯张相如乃是当初随高皇帝刘邦打天下的大功臣,文帝都要称道的长者。

其在做刘启的太傅之时,搞得刘启是十分不爽,而当石奋在其之后做了太子太傅之后,刘启是甚为高兴。

因为刘启可是知道,石奋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令其做太傅,不过就是当个吉祥物而已,其定会毫无自己之事。

固此,立个牌坊放在那儿,一个四朝老臣,还能给自己撑撑场面,刘荣自然是不拒绝,只不过,石奋此时已然是七老八十的老者了,不知其还能否为之。

就在刘荣疑虑之时,天子刘启是又言道:“老太傅之长子石建,此前已是秩比两千石之太守,做你之太子太傅如何?”。

石建乃是石奋之长子,亦是个老实本分之人,且对其父是至孝。

刘荣是记得,其在父亲石奋病亡之后,便因优思而亡。

“此怎会是儿臣所能言之事,还请父皇圣裁!”,刘荣行礼言道。

说真的,太子太傅为何人,此刘荣是无任何的发言权的,老爹如此问,想来也是为了考验刘荣罢了。

若刘荣有何僭越之心,天子刘启定然立即便会惩处之。

………………………………………………………………………

对于刘荣的回答,天子刘启是甚是满意,当即扪髯笑道:“既然如此,不日朕便会下诏,令石建为太子太傅”。

待天子刘启言毕,在场之朝臣,皆是附和道:“陛下圣明!”。

此时最高兴的,当然是要属石奋了,太子太傅与太守虽皆是秩比两千石之官吏。但要比起含金量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太守之职,虽是掌一郡之地,但比起太子,将来天子的老师来,还是差的太远了。

“想不到有生之年,我石家能出两个太傅来,老朽此生足矣,此生足矣!”,跪坐一旁行礼的石奋内心也是止不住的激动。

然太子太傅已然是定了下来,接着自然便是轮到太子之少傅了。

“当阳侯何在!”,只见天子刘启言道。

“臣贾谊在!”,闻此言,贾谊当即便是起身行至殿中,行礼言道。

“贾卿之大才,早在先帝之时,朕便知之,且贾卿早已是刘荣之师,不若为太子之少傅,卿可愿之?”。

贾谊是行礼言道:“陛下之命,臣自然遵从之,谢陛下圣恩!”。

如此一来,在场的朝臣,皆是一皱眉。

贾谊与石建相比,差距甚大矣,两人虽皆是两三石之官官吏,但一个是太守,而另一个乃是九卿中的郎中令。

且贾谊因平定吴楚叛乱,立下大功,已然封侯,更早已是刘荣之师,石建不仅未得封侯,即便是四朝老臣的石奋,也是没有被封侯。

怎么看来,也应该是贾谊为太子太傅,石建为太子少傅。

但如今却是反转了过来,资历相比不够的石建倒是做了太子太傅,贾谊是做了太子少傅。

老师能做自己的少傅,刘荣心中自然是愿意了,心忧太子三卿之事,便也是怕不能令老师贾谊为三卿之一。

对于老爹的这种安排,刘荣想来,或许这也是老爹对自己的敲打吧。

果然,那句话说的是有些道理的,无情最是帝王家!

天子如此做,或许就是在提醒太子,只要自己一日在位,这天下便还是自己说的算!

也许以后这样事,定会常有。

不过刘荣这一次,还真的是“冤枉”了天子刘启,然太傅之事,早在庭议之前,自己的祖母便已是提前安排好了人选了。

如此,太子三卿,便被安排出去了两个,只剩下了个太子詹事要认命之。

众臣皆是明白,陛下既然今日已认命了太傅与少傅,定也会认命太子詹事。

且詹事之人选,定会在在场之人中,此刻所有人,都是在暗自盘算,这太子詹事最终会落在谁的身上。

“大行令何在?”。

刘启此言一出,不仅仅是朝臣们有些惊异,连张释之本人都是不知,陛下这是要做何,不过还是立即起身,行至殿中道:“臣张释之在!”。

“张公与贾卿一般,在先帝之时,便已是名传天下,且更是执法公正……不必权贵,已朕的意思,张公可为太子詹事,公可愿之?”。

听了天子刘启这番话,张释之心中是咯噔一下,特别是天子还特意强调那句,执法公正,不必权贵。

如此,张释之是后悔的肠子都早悔青了,然即便此时张释之是真的后悔了,若是时间再退回到那日,其也会再次进言文帝,太子越制,驱车而过司马门。

然此时,即便张释之猜不透陛下这到底是何意,也要应下天子之言。

天子问那句,卿可愿之,可不是真的问你愿不愿意,而是告诉你,愿与不愿最终的结果都是要接受。

拒绝天子要求的人,通常,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

拱手言道:“臣蒙陛下不弃,愿之”。

天子刘启一点头,便又说道:“朕曾记得,太子曾与朕言道,甚是敬仰张公之为人,今后,定要多多像张公求教”。

“诺!望张公不吝赐教”,刘荣忙到。

“臣不敢受殿下之礼”。

多向张释之求教,难道是要我向其学怎么得罪太子。

只听皇帝老爹在身旁道:“既然如此,朕就以石建为太子太傅,当阳侯为太子少傅,张公为太子詹事,众卿可有何言之之,若无,朕便让中台拟诏!”。

在场的人,哪个不是人精,天子的话,谁敢有何意见………………

“陛下圣明,臣等遵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