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新顺1730 第八五四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

杜锋这个人,从个人角度,更像是克莱武。

杜锋这个锡兰都督,从国家制度角度,更像是杜普莱克斯。

个人角度,杜锋想的是冒险、封侯、功名、利禄,想从黑龙江畔的边军穷小子,一跃而成为大顺排在前二百的家族。

国家制度的角度,法王一纸诏书,就能让杜普莱克斯乖乖滚蛋,杜锋也一样,紫禁城的一句话,就能让他回京养老。

固然,杜锋不懂什么叫历史的进程,也不懂大顺现在拥有的绝佳的外交环境到底是源于刘钰的纵横捭阖,还是源于劳动人民的苦干创造了此时世界贸易的物质现实。

但是,他跟着刘钰这么久,最基本的商业、资本、贸易的知识,还是了解的。

所以,杜锋对杜普莱克斯,或者对法兰西这个国家,至少在印度这个地方,还是比英国东印度公司更有共情的。

至于原因,很简单。

法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贸易上面临的困境,相对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大顺只能从法国东印度公司这找到共情。

简而言之——单纯的商业角度,浑身难受!

在大致了解大顺和印度之间的贸易问题之前,先要了解几个最基本的数据。

印度的气候条件,比大顺大多数地方好。

此时印度拥有耕地,亿比格。1比格,等于三分之二英亩,等于4亩。印度此时拥有耕地,11亿亩。

此时印度的人口,大约在1亿3500万,到2亿之间。

印度的棉花种植亩数,比大顺多,而且适宜种植棉花的耕地,比大顺多得多。

印度大部分地方,比大顺的华北东北地区的亩产高,因为东北地区只能一年一熟,华北地区也刚普及两年三熟,而印度,一年两熟是基操。

印度的手工业,不比大顺差多少。

印度的人工费,和大顺半斤八两。

可能,就因为气候过于均衡,纬度跨度太小物产区别不大,加上民族、宗教等问题,比大顺少了一个大运河时代的南北互补的统一且交流互换密切的国内市场?

所以,商业贸易难受吗?

难受。

太难受了。

浑身难受。

法国人能感受的难受,大顺都能感受到。

英国东印度公司,可以顶着【每100英镑的东方棉布,需要另缴纳68英镑的特别税才能在本国销售(另有%的普遍共同关税)】的巨大debuff,每年往英国运输至少75万匹棉布。

法国国内市场卡的严,加之人参贸易等让法国选择直接买松江布,所以法国东印度公司根本没办法买印度布。

大顺呢?

大顺真的就是“很多商人,欲当买办而不能”。

大顺商人在印度买棉布回大顺销售,那真是嫌爹妈留的遗产多了,钱没处花了。

可问题是,大顺的棉布,也怼不进印度市场。

也不是说一点怼不进去,而是相较于庞大的经济总量,怼进去的棉布数量还是少了些。

在大顺国内实际上掌控着大顺对外贸易的刘钰,此时算是深刻理解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英法等帝国主义面对中国的感觉了——货卖不出去啊!

那么,把印度作为原材料产地,行不行?

也不行。

至少,此时此刻,不行。

还是以棉花为例。

大顺继承了、或者说抢走了,荷兰人在印度占据的几个城市,名字比较长,但基本都夹在锡兰和孟加拉之间,四五个吧。

此时印度有四大棉花产地。

孟买附近的苏拉特棉,不在大顺的影响力范围内,对着阿拉伯海。

马德拉斯,去殖民化后改名叫金奈,在英国人手里,离大顺的控制区很近。

孟加拉。不必提。

博帕尔,后来农药出事那地方,在内陆中心,离海都远,而且在马拉塔人手里。

大顺的松苏纺织业,是以墨西哥长绒棉为基础的。

尤其是南通这几年大为畅销的、提升了四倍织布效率的南通大布,必须以长绒棉为原料。

印度棉绒短,不适合这种宽幅大布。或者说,松苏工业革命的原材料,就是以苏北长绒棉为基础的,大顺此时的技术水平,没能力搓出来以短绒棉为基础的机械纺织。

松苏纺织业能用的,只有博帕尔地区的上等棉。

但是博帕尔地区在印度中心,交通不便不说,而且拿不到。

孟加拉棉的绒,太短。

马德拉斯的棉绒,更他妈的短。

在大顺唯一畅销的,是苏拉特棉花。

因为苏拉特、孟买的棉花,质量虽然不如博帕尔,但是质地柔软,棉绒稍微长一些。

不适合松苏的大规模的半机械化纺织。

但是非常适合大顺的东北人做棉裤、棉袄,非常棒,质地非常柔软,保暖效果很好。

谷椶/span印度的气候,其实比苏北更适合种长绒棉。

但就像是历史上中国推广长绒棉的困境一样,小农经济下的印度,推广起来是不可能的。

小农经济下,想要推广长绒棉,需要什么?

要么,如历史上北洋时代推广长绒棉所总结的:必要大灾之后,赤地千里,政府掌控土地,垦荒屯田安置灾民,方可推广。

要么,如刘钰在苏北做的那样,用刺刀、皮鞭、棍棒、军队,让原本的小生产者、小农,生不如死,资本圈地,改良棉种。

要么,需要一个根本不在意百姓死活的商业资本控制下的政权,强制推广,强制征收。

要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能够将统治能力深入到每一个村庄,强大的组织力可以做到省里面下发下来的棉种,一个月内行政官员和干部就能在每一个村庄推广。敢继续种植短绒棉的,村干部带人直接铲平,一棵不留。

除此之外,并无他法。

虽然残酷,只是现实。

否则,良种很快就会退化、杂交、变异、变短。

大顺每年都能从孟买,进口不少的苏拉特棉花,用来平衡东北棉裤导致的升高的棉花价格。

让做棉裤、棉袄、棉被等填充物的棉花,用苏拉特棉,从而继续压低苏北棉作为织布原材料的价格,确保每一斤苏北长绒棉都被作为工业原料。

另一个原因,是皇帝看着这几年华北有种植棉花的趋势,非常不爽,担心统治的核心基本盘区,不种粮食种棉花,出大事。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孟买和苏拉特,并不是此时大顺的势力范围,这问题倒是不大。

商业嘛,只要有钱赚,就能有买卖。

至于大顺为什么能够在苏拉特买到便宜的、比较上等的棉花原材料,而当地为什么不把这些棉花搓成棉布卖、或者因为当地的棉布拉高了棉花价格使得没进口价值?

这……这就要从大顺伐日本、下南洋说起了。

在大顺下南洋之前,荷兰东印度公司每年往印度输入的贵金属数量,是比较惊人的。

大顺下南洋之前、日本那边新井白石改革限制贵金属出口之前,荷兰从巴达维亚输入印度、买印度货的贵金属,最高一年是460万卢比;从波斯地区做转手贸易运到苏拉特的,大约600万卢比。

加在一起,大约是1000万卢比。

虽不精确,大概的兑换比是1英镑=3两库平银=12法郎或者弗洛林=8卢比。

每年400万两白银吧。英国每年给印度“送”的白银,只多不少。唯独法国比较拉胯,贸易额始终保持在100万法郎左右,也就是30万两白银,大约折合一艘从北美装满人参貂皮东珠的船到松江府的贸易额。

荷兰人巅峰时候,每年花的400万两白银,大约一半用在购买苏拉特棉布,往南洋卖。

所以,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大顺下南洋之后,不会傻呵呵地跑苏拉特去运棉布,自然是运松苏的棉布去南洋。

苏拉特周边的棉纺织配套产业,本来就是外向出口型的。

从波斯人去那贸易开始算起,几百年时间了,等着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纷至沓来,更是直接形成了外向型经济。

大顺下南洋之后,苏拉特的棉布产业,每年一下子少了200万两左右的出口额——甚至不止200万两,大顺还往欧洲走私,挤占了苏拉特棉布在欧洲市场的销路。

一个全部外向型棉布产业的地区,几年之内,少了三分之一的出口量,会发生什么?

自然饥荒、起义、崩溃、反抗、死亡、混乱。

以及,棉花降价。

18世纪初的世界贸易,亚洲和欧洲的贸易,其实和常规印象中完全不同,而且贸易额其实也真的不小。

拿贵金属来说,新井白石改革之前,巴达维亚的贵金属,主要从日本那里得到,而且是以黄金的形式,每年大约能够拿到120万法郎。即便改革之后,依旧还能保持三分之一的贵金属获得量。

大顺伐日本,直接导致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财政崩了,就源于荷兰东印度公司需要从日本获得贵金属,从而在印度拿到棉布,再把棉布运到南洋销售。一旦缺了日本的贵金属,不是说少花俩钱省一省的事,而是一个贸易链条直接断了,短时间内又无替代品。

苏拉特的情况也差不多。

大顺下南洋之后,荷兰人帮着“开拓”的南洋棉布市场,依旧还在。

只不过,身上穿的棉布,是松苏棉布,而不是苏拉特布了。

苏拉特脆弱的外向型经济,只能、或者说必然,走向提供原材料,也就是原棉为主,而不是以有附加值的棉布为主。

简单来说,之前纺纱织布的,死了;之前种棉花的,还能活着。

问题就在于,固然大顺能从苏拉特买走棉布,可大顺的棉布在苏拉特也卖不出去。

因为……苏拉特的棉布,也能顶着68.%+%合计72%的关税戳进伦敦……大顺这边真的是暂时顶不动。

那是不是说印度,在商业上看,就无利可图了?

当然不是。

老马是教过的:商业作为未发展共同体间的生产物交换媒介时,商业利润就表现为侵占和欺诈。

老马还教过:商业资本,在优势的统治地位中,到处都代表着一种劫掠、抢夺的制度。

逆练即可。

逆练之妙,存乎一心,妙用无穷。

最有效的抢劫、掠夺是啥?

收税呗。

是不用修水利、不用赈灾等义务的税收、盐税、垄断交易下的强制低价收购。

有比无民生义务的税收更有效的劫夺?显然不可能,否则荷兰大资本为啥都优先买包税权,其次才是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