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天下末年 第28章 碧玉年华

远在凉州冀县,姜家府邸内。一名碧玉年华的少女,正端坐亭阁之间,手中绣着一副手帕。

半分秀发聚于发旋之位,露额盘发,挽以发髻,拿一根红色丝带点缀。半分披于后背,任由三千青丝意乱。一身淡青衣裳长垂,内衬白色绸锦,外披羽白狐裘。

再细观,只见少女面若玉脂,两弯烟眉似蹙非蹙,一双美眸似喜非喜。腮红点以脂粉,微晕红潮一线。口含朱红,齿若瓠犀,手如柔荑,肤若凝脂。

颦颦一笑,当真倾城国色!

“阿姊,阿姊,快看!”

花容倾坐,目视亭外一枯树,思忖之下似乎并未听见呼声。

七岁大的姜叙,此时裹着一身厚厚的冬衣,略短的头发其中一部高高束起,如同冲天辫。余者尽皆散落脑后,随着奔跑起伏。

好不容易跑到亭内,姜叙一屁股蹲在坐垫上,稚嫩的小脸上满是热汗,婴口粗喘大气。

“叙儿,你这是又跑哪疯去了,快些喝些茶水!”

姜纾良久方才发现小弟的到来,一副气喘吁吁的模样,着实可爱。

说完,正欲起身给小弟添些茶水,却见姜叙自己靠了过来。

“阿姊,刚从你看那枯树怎么这么入神?心不在焉的,莫非是在想...”小姜叙一边戏笑看着阿姊,一边摇头晃脑,意有所指!

姜纾腮上一红,羞怒的拍打一下小弟,口中颇为严肃:“小小年纪,从哪学来的这一套!”

“哈哈,果然被我猜中了!阿姊当真在想姊夫?”姜叙看到阿姊的模样,顿时惊呼起来。

这么一说,姜纾反而脸色更红,滚烫烧心。却又拿顽皮的阿弟无法,只好扭头装作生气,不再搭理这小家伙。

可姜叙不想就此放过这个机会,自个又跑到左侧,再次面视阿姊,嬉笑不断。

玩闹了一会,姜叙看姊姊真不理自己,只好从怀中掏出一张帛布,装作深沉。口中啧啧说道:“可怜小弟为阿姊送来帛书,却不得阿姊正视。啧啧,这振威中郎将,怎的这么厉害呢?”

姜纾无视了小家伙的前半句,却听清楚了那‘振威中郎将’五个字,这不正是...

“小弟,快拿来!”

“不给,就不给!”姜叙嘟着嘴继续说道:“哼,谁让阿姊刚才不理我,明明叙儿猜对了阿姊的心思,阿姊还不承认!”

....

姜纾冷哼一声,羞怒说道:“哼,不给就不给,小弟你自己留着吧,阿姊不看了!”

说完,起身便走。

见此情况,姜叙立马急了,忙忙说道:“哎呀,这里面说振威中郎将大战三十万蛮兵,生死..生死..”

还别说,小家伙装的还挺像,一脸的惊悚,语气又断断续续。

抬步刚走几步的姜纾闻言,当即停下身子。又听到小弟说道生死二字时,语气不定,心中也莫名慌了神,他应该不会..不会的!

片刻,姜叙居然哀嚎一嗓子,大哭起来。

背对小弟的姜纾身体一僵,清秀面容再不见嫣红,刹白一片。眉头紧蹙,眼眸之间,晶莹若现。

慢慢转过身来,姜纾面无波动,只余两行清泪。

走到小弟身前,拿来帛书,摊开一看。

....

“哈哈哈..阿姊真笨!”原本蹲在地上抽泣不断的姜叙,立马狂笑两声。一边笑着,一边快速跑出亭阁。

姜纾尚未看到帛书所写内容,就听见阿弟大笑,心知不对。抬首望去,只见小家伙已经跑出亭外,还对自己做了个鬼脸。

再慌忙间看向帛书,只见上面写道:“兹振威中郎将高诚,坐镇葭萌关,督导各军,大破蜀郡、犍为二十余万蛮兵,擢升益州都督,督益州军事!”

“啊,小弟!别再让我看到你!”

姜纾羞怒至极,那小家伙肯定看到自己流泪了。啊~真是羞死人了!怎么能这样嘛!

气急败坏的回到桌案旁坐下,姜纾连喝了不少茶水,又吃些点心,这才怒气消了不少。

哼,这小弟真是顽劣。不过,还是郎君厉害,二十万大军倾手可覆!好厉害哦~

莫名之间,碧玉少女嘴角微扬,喜色布于面上,羞红泛起。

——————————————————————————————————————————————————————————————

一八一年二月初,聚集在雒县的大军休整半月之久,在高诚的率领下正式拔营,前往葭萌关。

一根三丈孩童手臂粗细的旗杆,在力士的扶持下,一动不动立在战车之上。旗尖悬着方形玄色旗,其上大书‘都督高’三字,在急行中张扬乱舞。

高诚乘于战车之上,望向前方,三千精骑列阵而行,奔驰往来。唯一的缺点就是,自己跟在后面吃了不少的灰!

左右皆是亲卫环绕,层层密布。身后更是数以万计的步卒,在诸多将军、校尉率领下相连行军。

大军合兵四万人,蔓延十余里,宛如长龙盘卧。

行军二十余日,方才抵达剑门关。

剑门关是金牛道上,最重要的关隘。可以说,只要剑门不失,蜀中便安稳如山。毕竟,像邓艾那种走阴平小道,翻越群山的人并不多。

剑阁就在剑门关之前,出了剑阁,行军不过五日,高诚车架便已抵达葭萌关。

“末将见过大都督!”益州都尉王敦恭敬行礼说道。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高子明去了一趟雒县,回来便是掌管益州军事大权的都督了。

“嗯,王都尉不必多礼,快快请起。”高诚急忙走下车架,扶起行礼的王敦,继续说道:“近来,关外那蛮兵可有异动?”

“回禀大都督,关外蛮兵早已被大都督军威所摄,不敢异动!”

“嗯?都尉此言差矣,此乃全体将士的功劳,怎么归于高某一身。王都尉劳苦功高,朝廷定然不吝赏赐!”高诚笑着说道。

既然王敦向自己示好,高诚也不介意给予回报,不过想要得些东西,需要付出代价。

益州王家还算不错,在蜀郡很有名声,当然只是武名。那些累世文官的家族,根本就不搭理自己。一个益州都督,既不能开府建衙,又不能聚以幕僚,谁会看的上眼。

而武官就不一样,相比较文官,军中看资历的情况更甚。毕竟,所有人都希望跟随一个常年征战的上官,能够带他们取得胜利的将军。

高诚现在就具备了这些前提,不论是江夏平叛,还是加封都督,这都是一份资历,一分未来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