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龙镇一战,让董家寨比以前更加热闹。以前大部分小蕃部都摇摆不定,在三方势力之间游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尽量避免惹事上身。唐龙镇宋军几乎毫无损伤,全歼入侵的契丹人,让不少小蕃部改变了看法,向宋朝靠拢。从唐龙镇到偏头寨一线以南,聚集的蕃部比往年多了很多。
当然,宋朝最吸引蕃人的,还是做生意。契丹和党项有的,这些小蕃部大多可以自产,惟有宋朝来的货物,是不可替代的。而要做生意,就要来董家寨。
耶律不花一到董家寨,与杜中宵喝了盏茶,便就带着随从到了寨外的市场。他的目的是这里,而不是在寨里跟杜中宵谈论两国事务。那些烦人的事自有别人去谈,耶律不花只要赚钱。
现在的局面,是宋朝和契丹关系最好的时间之一,不亚于澶州盟约刚签定的时候。两国有党项这一个共同的敌人,这可比什么都团结人。这就是大势,对耶律不花来说,把握住和平的大势就足够了,细节不需要考虑。小小的边境冲突,死千把人,对契丹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根本不是事。
到了榷场,却见大门紧闭。耶律不花对陪伴自己的陶十七道:“这是数百里内惟一的榷场,怎么不见商人贸易?没了榷场,董家寨这里就没什么意思了。”
陶十七道:“郎君,今日不巧,正逢旬日,榷货物休务,且等两天。”
耶律不花奇道:“这里的榷场正在寨外,又不是偏僻地方,怎么会有休务?”
陶十七道:“郎君不知,我们这里每逢旬日,是董家寨大集,百里之内的百姓都来交易。为防外人拿货物出来私自售卖,惯例都是休务的。”
“哦——”耶律郎君点了点头。集市契丹也有,不过都是自发形成,到各种节日的时候,才会特别热闹,一般位于庙宇等附近。没想到这里不同,还专门规定了旬日有集。
这是杜中宵最近两个月新定的规矩,火山军以下各寨,分别在不同日子有集。如雄勇寨是逢五,董家寨这里则是逢十,其他各寨还有逢三逢六等等,各寨日期都不相同。这样固定日子有许多好处,既有利于百姓安排采买货物的时间,更有利用商人按照不同日期到各寨去经商。这是前世经验,合理规划乡村集市,对于繁荣市场有非常大的作用。流动商人可以在多地做生意,从兼职变为全职。
当然,时代的局限,这样安排集市也有不好的地方。这个年代百姓很难记清日子,只有各种节日会记得牢靠。大多集市是按节日,而不是按日期举行,是符合时代特点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杜中宵在营田务建了个印刷的机构,专门印刷日历和年画,准备过年大赚一笔。
风俗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会变幻各种模样。像这种集市向前追溯,可以追到几千年前。到了这个时代以庙会为主,如果日历推行开来,守时越来越重要,必然会变成以时间为周期。
耶律不花一时兴起,对陶十七道:“赶上这样日子甚是难得,走,我们到集市去走一圈。”
陶十七有些为难:“集市上人多拥堵,兼且杂乱,郎君千金之躯,只怕——”
耶律不花一摆手:“怕什么!我自带得有随从,又在寨外,能有什么事情?”
说完,当先向码头那里而去。陶十七没有办法,只好跟上。
心里惦记着集市,耶律不花对路边的店铺都没有仔细看,快步向前,不远就到了一片河滩地。
黄河在这里拐弯之后,变得平缓,冲出了一大块平坦的河滩地,董家寨的集市设在河滩上。一接近集市,就听见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眼前不知道多少人挤来挤去。
耶律不花喜道:“这么多人,比许多地方的庙会还要热闹!”
靠近人群,就见临路立着一杆旗子,上面写“官营南北百货”,两边案上摆了各种货物。
耶律不花看着稀奇,问陶十七:“这家好大生意,是杜知军家的么?”
陶十七急忙摇头:“知军是朝廷官员,怎么会在治下做生意?这是火山军的店铺。到了集日,那边的铺子都会到这里来做生意。百姓图方便,都在这里买了,不必到渡口去。”
耶律不花点了点头,走上前去,看摆在案上的各种货物。无非是从内地贩来的各种货物,不过官营的铺子货色齐全,而且摆放大气。摊子前挤满了蕃人,吵吵嚷嚷,热闹非常。
这里不愧百货之名,各种各样的杂货,从常见的茶叶香料,到日常烹饪用的各种调料,再到农具鞍具马鞭,几乎无所不包。不过货物的质量一般,耶律不花只是看个稀奇,不会去买。
看了几样,突然见到案上堆了一大堆褐色的如泥土一样的东西,上面立了一个小木牌:“上好蜀地砂糖”。耶律不花一怔,快步走上前去,看了又看,就想伸手尝一下。却不想案后站着的小厮眼尖,急忙拦住道:“客官,此物金贵,却不可品尝!”
耶律不花知道此地糖价贵比金银,并不着恼,只是点了点头,缩回手来。
看了一会,耶不花才问道:“你这里是蜀地的砂糖?到底怎么卖?”
小厮道:“我这里是官营的铺子,做不得丝毫虚假,自然都是从蜀地运来的上好砂糖。不过此物珍贵,须是一斤起卖,两贯钱一斤,打不得任何折扣。”
耶律不花点了点头,又问:“两贯是铁钱还是铜钱?是足陌还是省陌?”
小厮道:“我们算钱都是足陌,这是官营铺子的规矩。钱自然是铜钱,用铁钱也依着铜钱折算。”
耶律不花听了,手一抬,抛出一锭白银,口中道:“这是十足纹银,你算了给我称些糖来。”
小厮却不接那银子,口中道:“客官,那边金银铺,可自去换了铜钱来。我们这里只收现钱,除非是买大宗货物,主管来接待,那就与小的无关。”
一边的陶十七见到,急忙上前,对小厮道:“你这里一斤起卖,又只收现钱,哪个人来逛集市,身上带着几贯现钱?不管铁钱还是铜钱,那样沉重,这样不是不合情理么?”
小厮认得陶十七,忙拱手:“原来是十七郎。这规矩可不是小的定下,只能遵从。其实这糖放在这里,是卖给那些富贵人家的,他们自有办法换现钱来。既是十七郎,自然一切好说。”
作为杜中宵的贴身随从,陶十七在董家寨人人巴结。见小厮认识自己,便道:“这是知军官人的贵客,今日没有带现钱,先赊一斤吧。等到集市散了,你到寨里去找我收钱就是。”
小厮称是,取了天平来,称了一斤砂糖,取油纸细细包好,递好耶律不花。
离了铺子,耶律不花拆开油纸,耶律不花捻起一小摄糖放进口里。品尝一番,点头道:“确实是上好砂糖,不想这处小地方,竟然有些等好物卖。”
这糖是杜中宵上次去并州,偶然看见有卖的,吩咐铺子特别进的货。与草原和契丹贸易,必须有合适的商品,不能只靠绢帛和茶叶,那些都有了固定的商人渠道。选来选去,杜中宵选中了蔗糖。
蔗糖这个时代其实已经可以大规模生产,产于南方,离着北方边境距离遥远。而且此物价高,长途运输类似轻货,而且不易变质,作为商品还要好于茶叶。人类对糖的需求是刻在骨子里,不管是什么地方的人,几乎都不能抵挡甜味的诱惑。
有了这样合适的大宗物资,火山军这里的商业才能真正发展起来。不然,这里交通不便,怎么也竞争不过并州北边的雁门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