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风雨大宋 第30章 京西营田

翰林学士叶清臣道:“汴河纤夫为数不少,此事不可不虑。即使到了地方,一样是无事可做,没有白白发放钱粮的道理。此事最好即早处置,免得别生事端。”

明镐从贝州回来之后,赵祯有意让他做枢密副使。只是夏竦与明镐不和,一时没有定下来。因为此事,夏竦最近很不愉快,这个时候一句话不说。

枢密副使高若讷道:“汴河上官船所用的纤夫,北段约六七万人,南边江淮到转运仓,也有四五万之多,合计十万有余。这还只是官船所用,若加上民船纤夫,只怕要二三十万。当然,民船纤夫多是来自附近乡民,失了这份生计,还可回乡自谋生路。若是一下裁撤了,必然生事。沿汴数十万人闹将起来,不免天下震动。看看汴河就要冰消,此事确实要及早处置。”

贝州不过一千兵卒作乱,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要是数十万纤夫乱起来,那会是什么样子?此事两府人人发愁,不过都没有什么办法,一直拖着。不过都知道,不能一直拖下去。

赵祯见众人不说话,道:“杜中宵愿自领此事,选京西两淮有闲田的地方开田。除了如此做,你们还有什么办法?汴河上用车船,运的货物可以翻倍,又省人力,事在必行,纤夫当要妥当处置才是。”

三司使张方平道:“十余万纤夫,减省下来可少费许钱粮,此是一。除此之外,用车船拖船,押纲兵将和船夫也可大大减省,此是二。还有一点,汴河行船,向来是八成官货,两成私货,这两成私货免税算,这又是一大笔钱。是以车船不得不用,人力不可不省。用纤夫屯田倒是可行,三司可以从裁减纤夫省出来的钱中挪一部分作为本钱,开田之后朝廷多收钱粮,一举两得。只是,纤夫沿河拉纤,许多人不知耕种稼穑,屯田行不行?不要到了地方,开田不成,反成地方祸乱之源。”

地不是谁都会种的。汴河的纤夫跟很多军队一样,许多人世代从事此业,让他们转行种田,他们会吗?扶不犁,握不了锄,别到时候地开不成,还要让朝廷养着。

宋庠道:“杜中宵初仕亳州,后任永城知县。在永城的时候,曾经营田,治绩第一。哪怕是数年之后,永城有营田之利,依然是两淮大县,每有出缺,人人争先。若说别人,做此事倒是难说,杜中宵有永城治绩,想来有自己的办法。”

杜中宵依靠政绩出头,被夏竦看重,带到河东路,便就是在永城任上。永城的营田,包括在县里建永城公社,是这些年地方官最耀眼的政绩之一。不过永城的经验看着简单,却不好学,特别是公社,也有其他地方的官员学着做的,却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原因其实很简单,永城的成功非常依赖实业,有一整套配套的小工业,这个年代有哪个官员能做到?

苏颂的永城知县很快就要满任,为了这个知县缺,现在京城里打破头。在座的宰执重臣,几乎人人都有亲朋请托,想到那里接任。这样一个大县,钱粮丰裕,基础好,舒舒服服做一任官,政绩还能碾压其他县,这种好事可不多见。更不要说实业多,稍稍动一动手,还能捞上一笔钱财。

提起永城,张方平点了点头:“永城营田,确实是近几年做得最好的。若能如永城一般,在京西路营田,裁撤纤不至衣食无着,也是朝廷之福。”

宋庠道:“京西路,特别是南路的唐邓等州,自古是繁华之地。光武以宛地得天下,可知其地之富饶。晚唐战乱,民户逃亡一空,至今犹多闲田。至今陈迹犹在,只要妥善修治,当成沃土。”

赵祯沉默了一会,道:“杜中宵在火山军取唐龙镇,贝州城下又立大功,精于巧思,制枪炮而成军中利器。听前线将士言,其人甚有武略。现在军中乏将,诗书之将更是难得。朕有意让他转武职,给事于军中,编练兵马,精制军器,为朝廷所用。”

宋庠道:“今西北党项已称臣,且元昊已亡,当无大战,天下安然。为今之计,武备非急务,钱粮却为天下根本。杜中宵有营田之能,当用其所长。”

赵祯和几位宰执大臣想一想,其实杜中宵虽然有些军功,但没有真正领兵打过仗,最大的本事,还是开田种粮食,做生意赚大钱。有了钱粮,火山军的宋军便神勇非常,倒未必是他治军的功劳。

一直不说话的夏竦,想起杜中宵在自己手下,虽然并不阿谀奉承,但做事勤勤恳恳,为自己解了不少难题。叹了口气,终还是念他的好处。再说宋庠是自己看重的人,交情比杜中宵深得多,见他一直为杜中宵说好话,道:“汴河即将冰消,一旦行船,纤夫的粮俸不加上去,必定出事。此事拖不得,必须尽早处置。杜中宵自请带纤夫到京西路营田,为朝廷分忧,其人又确有这个本事,那就让他去。”

让杜中宵以文换武,很大程度是赵祯本人的意见,中书没这个心思。见夏竦说话,陈执中道:“京西路是天下根本之地,州县多有闲田,不能置之问。依臣之意,可让杜中宵到京西路制置营田,隶转运司之下。汴河和三门白波裁撤下来的纤夫,全部拨归他治下。不必除这些人的军籍,转为屯垦之军即可。”

枢密副使吴育犹豫一下,道:“纤夫隶水运军号之下,本朝虽有军士垦田,却向无军号,多由其他军兵为之。若是专用来屯田,依然保留军籍,向无此例。”

宋朝的军事力量,不管是禁军、厢军,还是乡兵弓箭手,都是有军号的。有的是美称,但从事劳作的多是表明其身份,如壮城、牢城、水运、清河之类。五花八门,各行各业,但惟独没有种地的番号。不能为了营田,单独创造一个番号出来。还有一点,是军人就是俸禄,种地的怎么处理此事?

夏竦道:“军号因事而设,又有何难?至于粮俸,永城营田务有现成的条例。那里多是公田,一起劳作,收了之后除了赋税,营田务自留,又分一些给种田的人。除此之外,每家还有些私田,可以补充家用。按其制度,略作修改,就可用于屯田军兵。”

正是在永城任上,夏竦多次派人查看营田务,才认可了杜中宵的才干。对于这些事,在座的没有比他更熟悉的了。永城的营田务,跟其他的地方都不同,没有分成一家一户,而是从主体上保持了大部分是营田务财产。有了积累,营田务才可以一步一步扩大,而没有被很快裁撤衙门。

对于两府来说,现在最头痛的事情就是裁撤下来的纤夫,必须尽快为他们找到出路。一个不好,这些人没了生许,闹起事来,谁都担不起责任。如果不是三司急着裁人省钱粮,他们宁愿白养着人,也不会如此急地用车船代替纤夫。杜中宵是文是武,下一任做什么官,这些并不怎么在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