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崇祯十五年 第1032章 墙子岭告急

第1132章墙子岭告急

军旗之下,众多白甲兵的簇拥保护之中,一个全身白甲的建虏亲贵指着吴三桂,哈哈大笑。

正是多铎。

“吴三桂,快快下马投降~~”

白甲兵和汉军旗一齐大喊,将多铎的命令传了下去。

吴三桂却不理会,拔出腰间长刀,沉着脸色大喝:“杀,杀出去!”

但身处重围,想要杀出去谈何容易?吴三桂他们往西面杀,西面堵截,南面杀,南面堵截,号角声声,喊杀连绵,弓箭鸟铳齐射更是密如急雨,加上还有事先就挖掘的壕沟和暗壑,连续阻击和冲击之下,关宁铁骑不住的倒下。

眼见身边的部下越来越少,周边的喊杀声却是越来越重,吴三桂红了眼珠子,嘶声大吼:“杀,杀出去啊!”

这一刻,他隐约的想到了松山,当日,他们就是在撤退过程中,在高桥驿遇伏,暗夜里,不知道有多少建虏从向他们施放鸟铳,急射弓箭,即便最先逃跑的大同兵为他们开路,但他关宁铁骑仍然遭受了重大的损失,落马无数,以至于其后两年里都没有能恢复元气。历史上,甲申之变,崇祯帝殉国之后,关宁铁骑在一片石被李自成压着打,也与此有很大的关系,今世没有一片石,又在隆武陛下强力的粮饷和装备挹注之下,关宁铁骑的实力恢复的很快,几乎快要达到过去的巅峰,吴三桂这一次出塞袭击建虏粮道,心中是有相当把握的,但想不到却中了建虏人的埋伏,现在身处危局,枪林弹雨之后,吴三桂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恐怖的高桥驿-——那可是葬身大同兵全部的精锐,宁远兵也损失三分之一的所在,面对建虏的埋伏和暗夜里的沟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无数英勇的将士,毫无价值,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暗箭和沟壑之中,难道这里又是一个高桥驿,我吴三桂终究是逃不过这一劫吗?

恐惧令吴三桂心中颤栗,但却也驱使着他,令他爆发出了强大的斗志,而面对混乱战局的清晰头脑,也帮助他准确判断出了建虏包围圈唯一的一个薄弱处,于是,吴三桂向西北一指,高声大喊,并亲自挥刀在前冲锋。

在吴三桂的带领下,关宁铁骑发起了决死冲锋,面对建虏蒙古联军的阻击和扑面而来的枪林弹雨,他们不顾死伤,拼力向前,爆发出了强悍的战力和谁也不能阻挡的勇猛,最后竟然硬生生地被他们杀出了一条血路。

等到冲出包围圈,吴三桂回头一看,身边只百人不到了,将领只有吴国贵一人,作为前锋的郭云龙和山海关副总兵胡国柱还陷在包围圈中,尚没有出来呢,但此时此刻,吴三桂顾不上悲伤和多想,带着这七八十人急急而逃。

听到吴三桂跑了,多铎暴跳如雷,令众军急追——此战两大目标,一是歼灭明国最精锐的骑兵,关宁铁骑的全部主力,第二,就是擒杀吴三桂,如果这两个目标都能达成,那么,明国在宁远山海关防线的实力就受到极大削弱,大清再也不用担心明国的骑兵在辽西有大动作了,日后不论是进攻辽西还是守卫锦州,大清都有完全的主动,更重要的是,全歼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就等于是完全挫败了隆武想要偷袭大清粮道企图,这对大清在张家口和明国的对峙有极大的裨益,甚至有可能是胜负手。

因此,多尔衮才会将多铎派驻在这里。

现在眼见大功告成,但吴三桂却逃脱,多铎如何能忍?

隆隆隆隆。

草原追击战开始。

吴三桂向西北方向逃去,那里不是长城,而是蒙古草原的方向,他们逃的越快,就离长城越远。

“追啊追啊,绝不能走了吴三桂~~”

蒙古轻骑大呼,对吴三桂紧追不舍……

……

乌克尓河。

看完于海送来的紧急军报,隆武帝朱慈烺脸色凝重,心知自己和军机处还是小看了多尔衮,对于粮道可能被袭击之事,多尔衮显然是早有准备和计划,他张开了渔网,静等吴三桂入网,可惜自己和军机处都没有能及时提醒吴三桂,以至于有今日之败。

现在吴三桂兵败,两千六百名最精锐的关宁铁骑怕是已经全军覆没,宁远前线的守卫力量受到相当的削弱,同时的,因为主将吴三桂的下落不明,宁远军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混乱,短时间之内,必将面对建虏的极大压迫。

最重要的是,在连续失败之后,建虏终于是有了一场大胜,这足可以振奋建虏蒙古联军的士气,接下来,建虏伏击吴三桂的兵马有可能会西进,和多尔衮的主力汇合,如此,大明在得了土默特的三万骑兵,继而击溃哈刺慎左翼,从而取得的绝对优势,有可能会被削减。

“传陈奇瑜,高斗枢,刘永祚,以及军机处群臣!”

事情重大,放下军报之后,朱慈烺立刻下令。

而在等待群臣到来之中,一个念头忍不住在朱慈烺心头升起:吴三桂下落不明,该不会是被建虏俘虏,继而投降建虏吧?

历史上,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确有不得已,但其后却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反正,但吴三桂却没有,他一条道一直走到了黑,直到在云南亲手勒死了永历帝,将自己彻底钉死在了耻辱柱上。就其后半生来说,吴三桂是绝对的贰臣和叛逆,但就其前半生,也就是山海关大战之前,吴三桂对明廷的忠心,还是有一定保证的,现在的时事已经和历史不同,无论是渡海攻击还是平常的治军,吴三桂的表现都足够优秀,是大明将官的榜样,但朱慈烺心中总是有一股淡淡的担忧,担心吴三桂的内心不够坚定,在遇到挫折的情况下,会倒向建虏……

现在遭逢大败,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吴三桂会不会如历史上那样,屈膝倒向建虏呢?

虽然就现在来说,吴三桂只是一个总兵,远没有历史上,崇祯十七年之时,那般的重要以及有可能决定天下的命运,但作为大明名将,吴三桂如果投降建虏,对大明的军心士气,尤其是宁远山海关的驻军必然会有相当影响。

……

三位军机大臣连同军机处的几大参谋急急赶到,看完关于吴三桂的军报,所有人都是脸色巨变,陈奇瑜急忙带头请罪——计划是军机处拟定的,吴三桂的执行或有偏差,但整体战略都是遵照军机处的计划,现在行动失败,军机处自然是责无旁贷。作为军机处的二辅,也是军机处实际的领导者,陈奇瑜自然要负责任。

朱慈烺摆手,示意陈奇瑜快起,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如何弥补,以确保宁远前线的稳定以及这次大战不会因此受到大的影响。

陈奇瑜站起,和众人急急商议。

这时,脚步声急促,于海又匆匆地走了进来。

“陛下,密云长城有警!”

朱慈烺脸色又是一变。

……

对大明皇帝朱慈烺来说,这两个消息都是坏消息,但对敌对的多尔衮来说,这两个消息都是天大的好消息,尤其是多铎在插汗河套,歼灭了吴三桂亲率的关宁骑兵的主力,虽然走了吴三桂,但却击杀了郭云龙,擒获了胡国柱,保证了粮道的安全,这对两年来连续败北,无有一次胜利的大清来说,终于是可以扬眉吐气一次了。

插汗河套之战后,多铎一边派出蒙古轻骑追击吴三桂,一边率领主力往乌克尓河来,一旦两兄弟汇合,建虏军力和士气都将得到增长。

而鳌拜对密云长城的骚扰和攻击,则是此战成败的另一个关键,但使鳌拜能够出其不意,毁墙入关,明国上下必然震动,即便是“狡诈”如隆武,也肯定得御驾返回,保卫京师去了,到时,多尔衮于后方追击掩杀,虽不敢保证大胜,但却也足以打掉明国的嚣张气焰,令蒙古各部明白,在蒙古草原在一亩三分地里,大清依然是绝对的优势者,那些投靠明国的叛徒,必将为大清所剿灭。

这样一来,多尔衮此次出征的目的就达到了。

“鳌拜,我大清此战能否取胜,就看你了。”

站在地图前,多尔衮喃喃自语。

……

密云长城。

墙子岭段。

历史上,崇祯十五年,建虏大军兵分两路,主力从永平府一代的界岭口入塞,偏师就从是密云长城墙子岭一段破关的,最后两军汇于蓟州,继而再向明国京师,然后顺着运河南下,一路抢掠,将大明搅了一个天翻地覆。

这一世,作为偏师的阿巴泰同样是从墙子岭段毁墙入塞的,但不同的,这一次他却中了大明的埋伏,最后,连阿巴泰在内的偏师主力全部被歼,其本人和三个儿子也被大明生擒。

此战之后,大明重新修缮了墙子岭段的长城,并加驻了兵马,而阿巴泰失败之后,建虏和蒙古亲贵都将墙子岭视为不详之地,其后这三年里,从未有建虏或者是蒙古兵马,到达过墙子岭长城之下。

但谁也没有想到,短暂的沉寂之后,这里又将迎来一场大战。

鳌拜,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鳌拜精通骑射,作战勇猛,有“满洲第一勇士”的称号,为黄太吉的心腹,历史上,鳌拜不但在黄太吉死后,豪格和多尔衮争储的过程中,有坚定的表现,在顺治死前,更是被顺治委以重任,任命为托孤四大臣之一,后面的事情,大家就很清楚了,鳌拜风头无限,压过了年轻的康熙,最终被康熙拔除,落了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历史上,鳌拜以悍勇著称,但其实除了悍勇之外,鳌拜也是有相当谋略的,不然他也不能压制其他三位辅政大臣,独揽朝纲。

因此,在多尔衮的命令,领着镶黄旗的五百精锐连同多尔衮秘密抽调而来的周边蒙古各部,加加总总在一起,一共只有八九千人马,但却要担负攻击明国长城的重任之后,鳌拜并没有冒然进攻,而是集合兵马,在密云长城一百里之外的草原里蛰伏了三天,期间,他带了十几个侦骑,秘密潜到密云长城一代,仔细观察,确定周边的防务和驻军之后,然后才下定决心,将攻击的目标从原先计划的独石口,改到了墙子岭。

和独石口相比,墙子岭的防守稍显薄弱,虽然从墙子岭破关后,道路通行不如独石口,但建虏两次从这里入塞,对这边的地理环境较为熟悉,两厢权衡,鳌拜最终还是选定了墙子岭。

因为兵马不够多,要想成功破关,必须保证行动的突然性,在破关之后,还需要大张旗鼓的突进,以震动明国,为多尔衮和隆武的对战争取胜机,稍一不慎,就有可能失败甚至是落入明国大军的团团包围之中,因此,鳌拜的每一步都进行的小心谨慎,在选定墙子岭为攻击目标之后,他又蛰伏了一天,伏击了一队明军夜不收,确定行动的隐蔽和获取相当的情报之后,这才秘密行军,一天一夜的时间,赶在第三日的半夜凌晨,出现在了墙子岭长城之下。

说是墙子岭,但其实整个整个墙子岭长城段一共有三十多里长,正常的驻军在两千人,由一个守备负责防守,另有一个京营千总队,就驻扎在墙子岭后方十里之处,以为周边的支援,此外还有少量的边骑兵和夜不收,负责周围的联络和紧急支援,而在这两支队伍之外,密云总兵陈永福已经率领三千密云兵前移,此时就驻扎在石匣营——石匣营距离独石口三十五里,距离墙子岭四十里,但是两处有警,陈永福左右都可以带兵支援,只三四十里的距离,保证可以在半天之内赶到。

也就是说,两地的守军只需要坚持半日就可。

“呼哬~~~”

半夜里,借着夜色的掩护,在鳌拜的督战之下,十几个建虏精锐白甲兵,没有穿甲,只是轻便劲装,秘密摸到墙子岭长城之下,逮着守城军士巡逻的空隙,用钢爪爬城,然后摸在黑暗中,以弓弩防备,而在他们得手之后,更多的建虏士兵通过钢瓜上了长城,而当他们的行动被明军发现,明军呼喊报警,同时左右聚集来攻之后,埋伏在长城之下的蒙古士兵一起跳起,高声呼喊,往城头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