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整顿九边
武英殿之中。
朱祁镇直接问道:“徐晞,你来说。”
徐晞立即说道:“是。”
徐晞目光扫过所有人,落在杨溥身上,与杨溥的目光一处,随即分散开来。
随即徐晞将各边镇走私的大概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朱祁镇没有听具体内容,他目光如电,看着所有人的目光。
张辅听了,眉毛都树起来。随即才将怒火慢慢的按捺下去了。
孟瑛听了,眼睛之中玩味的神色一闪而过,似乎有几分幸灾乐祸。
成国公朱勇听了,似乎脸色不变,但是朱祁镇发现朱勇的肌肉绷紧了。
至于文官这边,有人面如深渊,一点消息也露不出来,有人的怒不可遏,就不一一细说了。
朱祁镇自然不会完全相信这种判断,但是这方面也让朱祁镇确定了一点,成国公似乎真参与其中。
这个时候,徐晞的声音也停了下来。
朱祁镇淡淡的说道:“王振参与其中,他死了。本朝与鞑子,数世之敌,从太祖开国到现在,从来没有变过,凡是资敌之人,该怎么处置,你们商量的办。朕要一个结果。”
朱祁镇随即拂袖而去。
这一下子,让众人有些傻眼。
这还是朱祁镇第一次如此。
杨溥咳嗽两声,说道:“陛下自己这样说了,大家就议一议吧。”
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议的。
无非是五军都督府,兵部,刑部,都察院,全部派出人联合巡视九边。将走私案清理一遍而已。
一行人商议过后,就将这题本递给宫中了。
散会之后,张辅将朱勇叫在英国公府之中,厉声问道:“这一件事情,你参与了没有?”
成国公朱勇有些期期艾艾的。
张辅见状,心中就有数了,顿时大怒,一拍桌子,顿时茶碗震到地面之上,说道:“朱勇,你堂堂成国公府,难道缺这一点钱吗?什么钱你都敢用,如果叔父还在,他定然会打死你的。”
朱勇几十岁的人了,这个时候哀求道:“哥,我刚刚开始不知道啊,只知道是下面的孝敬钱,谁知道是这钱,但是而今知道也晚了。”
张辅说道:“什么不知道?你是装糊涂而已。”
朱勇说道:“哥,你说现在怎么办?”
张辅冷笑一声,说道:“你现在知道怕了。”
朱勇说道:“我也没有想到,陛下动真格的,这种事情,其实也是常有的。”
军队参加走私,叫做回易,真要说起来,历史那是特别的悠久。最少宣德年间与北边打仗少了,这种事情,也从零零星星的变得多了起来。
张辅说道:“什么也不用说了,我去陛下面前卖我这张老脸吧。,”
没有办法,张辅也很清楚,他与成国公,以及下面的将领关系太密切了。分都分不开的。不过,张辅倒不害怕牵扯到自己。
毕竟张辅对钱财从来不太看重的,毕竟永乐朝赐下的田地,就足足有数万亩之多,养活英国公一家怎么都够了。
张辅虽然有私心,但也不是没有公心的。
瓦刺与朝廷已经过了一手了,虽然脸还没有撕破,但是谁都知道太平的日子不会太久了,这个时候在军中掀起大案,动摇军心,逼近了再有几个边将投奔瓦刺,对大明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这其中的危险,张辅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皇帝。
不过,在张辅准备入宫的时候。
朱祁镇与杨溥再谈了。
杨溥其实也暗示这个意思,这个案子要查,大查,但不能大办。
朱祁镇却没有与杨溥说这个,而是说道:“徐晞从九边归来的时候,朕就准备整修边墙,只是当时时机不对。”
“但是而今,朝廷渐渐从河北抽身了,就有财力投到九边之中了。这一次要兵部派得力的人手,将宣大给我好好测量一下,为将来修整边墙做准备。”
杨溥咳嗽两声,说道:“陛下,朝廷连年大工,虽然周尚书竭力支持,但是国中储蓄不多,一旦有事,恐怕国库为之一空。以臣之见,莫过量入为出,这修边墙的事情,慢慢的来吧。”
朱祁镇之前的财政政策,很有几分量出为入的做法。
为了填补河北治水的财政缺口,才有周忱的上台。
但是周忱上台之后,虽然颇有作为,但整体上财政走向都没有变化。
朝廷之中,除却内库之中有千万两白银左右的积蓄,户部的太仓银库,与京仓粮库之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进出出。
周忱各种改革,只能维持了朝廷平衡。特别是废除开中法之后,周忱也将驰道提上了日程,第一道从北京到宣府的驰道已经在修建之中了。
虽然一旦用驰道将北京从九边相连,朝廷调动粮食的耗损就低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
朝廷的开支还能进一步压缩。
但是这都是远景。
眼前的问题是,朝廷刚刚不用支付一年八百万两左右的修河款。占据国家年入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款项。
朱祁镇想要与瓦刺打仗的姿态,谁都看得出来,杨溥也知道,这一战即便朝廷不打,瓦刺也是要打的。
所以杨溥也在准备战争。
但是杨溥准备战争的办法与朱祁镇不同,杨溥准备战争的办法,就是存钱。
杨溥是经历过永乐北伐的老人,他太清楚打仗,打的就是钱。所以在临战之前,让朝廷手中捏着更多钱。
而杨溥的存钱办法,就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财政办法,量入为出,想要更多的结余,就砍掉其他的开支。
杨溥的想法不能说错。
但是这个想法满足不了朱祁镇。
朱祁镇见证了海关银,盐税这两个开源的结果,故而他心中的心思更是放在开源之上,而不是节流。
而且再怎么节流。有些事情也不能省的,比如朱祁镇想修的边墙,很可能是未来战事的关键。
但是杨溥还停留在永乐年间武功之中。
不想深入草原远征,不是因为打不赢,而是担心找不到,空耗钱粮而已。
一旦瓦刺南下,在宣大附近做战,那么其势在我,几乎不可能打不赢的。至于在边塞修什么边墙?劳民伤财,还不如存下了准备打仗的。
这不仅仅是杨溥个人的想法,朱祁镇深入了解之后,发现这个想法在文官之中普遍存在。毕竟距离太宗皇帝最后一次北征,这才二十年左右。
这种思维惯性,也是非常正常的。
朱祁镇虽然觉得瓦刺今非昔比了,但这话却不能从朱祁镇口中说出来。朱祁镇如果说出来,岂不是证明自己未战先怯。
影响多不好,气可鼓而不可泄。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总要有备无患,而且朕估计也花不了多少钱。这么多年边将一直在请银修边墙,而今朝廷有些银子,总是要做的。”
杨溥心中一动,似乎明白了几分。
九边毕竟是除却京营之外,天下精兵所在。
将九边将领修理一番之后,总要给他们一些安抚。想来这就是用来安抚九边将领的。
杨溥虽然觉得朱祁镇这样做,未必多妥当,但是也无意阻拦了。说道:“臣遵旨。”
朱祁镇与杨溥商议了都察院,刑部,兵部外派人选之后,杨溥就告辞了。
朱祁镇送走了杨溥,眼睛顿时冷了下来。杨溥这一次举动,让朱祁镇心中不满之极,这一次,朱祁镇心中生出换人的想法。
不仅仅是杨溥这一次做的事情,而是朱祁镇与瓦刺大战来临之前的另外一项准备。事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