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第一百九十三章 十大悲情人物盘点,姜维出场

关于岳飞,各个层面的人所作出的评价也不尽相同。

而评价的结果关乎者一个人的思想高度,龌龊的人当然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申明大义的人当然会对岳飞推崇有加。

评价岳飞,单从战绩上看,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略”著称。

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一百二十多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岳飞无专门军事著作遗留,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书启、奏章、诗词等。

大家要知道:文化不一定是真的!

文化符号往往是虚构的。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神,没有白娘子,许仙和白蛇交配也不可能生下个文曲星。

“岳飞”也一样。

比如说,已经有很多历史学者反复指出过:《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

但这不重要,这是文化!

文化是对现实的抽象和在抽象基础上的共同的想象,文化是可以高于现实,而且常常高于现实的。

按照原来传统文化给出的虚构,岳飞当然是民族英雄,这里再说一遍,岳飞是不是真的称得上民族英雄,秦桧是不是就真坏的该在岳王庙里跪成百上千年?

这不重要。

关键是岳飞是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一种“文化人”,只要你相信岳飞是民族英雄,那就是你承认了这种传统文化。

民族英雄笼统地说就是指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民族英雄又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上指一个民族在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这个不受任何民族,地域,时间的限制。

而广义的民族英雄指在和平、变革时期,为本民族的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这个一般大家以狭义的定义为主。

从上述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岳飞作为一代抗金名将毋庸置疑。

但可笑的是把岳飞抗金说成是“自己家的兄弟打架”和“岳飞抗金是华夏人的内战”。

更有甚者,有人提出一种聪明的折衷办法:岳飞是“汉民族的英雄”,不是“华夏的英雄”。

正是依据这样的逻辑,把金兀术与他的死敌岳飞并列为民族英雄了,多么可笑?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我们从来不乏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这些人代表了华夏民族的精神气节,如果这些人不算民族英雄,那么秦桧、吴三桂之流倒是民族英雄了吗?

那个年代,金国还不是华夏的地盘,金人也不是华夏民族的成员。

就算我们一厢情愿地说金人是华夏儿女人,恐怕当时的金人也不会承认。

从某种程度上,他们更愿意认为汉人是下等民族下等人的代表,不愿意和汉人相提并论。

那么我们说岳飞是民族英雄,在当时代替汉族对抗女真族,保证汉族没有被灭族,汉文化得到传承。

这样的观点是靠得住的,也是正确的。

不能因为现在金人的老家东北长白山地区现在是华夏的地盘,女真人满人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员,就去否定当年的历史。

岳飞是个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人,岳飞不屈不挠地奋斗了后半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履践着自己“尽忠报国”的誓言,理所当然地应被称为民族英雄。

…………

“说的对!”

“不管未来如何,民族融合也好,怎么也罢,但在那个时期,金国和汉人是真真实实的仇人,金人想要建立自己的帝国而去毁灭汉人所在的地盘,岳飞的出现,无疑是为了阻止这种行为,所以说,岳飞此人的爱国情怀不用多说。”

唐太宗李世民义愤填膺。

对于那些抹黑李世民的人,他非常气愤。

虽然他没有见过这位爱国将领,但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出岳飞一腔热烈的爱国之心。

“朕要为他立庙!”

李世民心中下了这样一个决定。

…………

“是啊,不能因为金人在后世成为了我华夏的一员,就将宋金战争说成是内战,这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么如果倭寇在有朝一日被中华文化吸收,是不是也说倭寇入侵是内斗?这就是纯属扯淡。”

“我不管,岳飞!永远的神!”

…………

盘点华夏十大名帅。

盘点到此结束。

现在发放岳飞的奖励。

岳飞,精忠报国,为了家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理应被所有人记住。

岳飞的奖励是化作华夏儿女的文化精神,永存于世,照耀后世。

…………

“这个好!”

“这奖励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奖励,他能让其他人记住岳飞,记住华夏儿女的精神内涵,这是非常必要的。”

“是啊,物质容易改变,可精神上的东西不容易改变。”

“改变精神,才能改变一个人的一切。”

…………

名帅视频专栏结束后,林舟在家中思考着后续的视频盘点。

“原本打算盘点名相,可感觉还没准备好。”

“这样的话……”

林舟摩挲着双手,思考着后续。

突然间,他灵机一动。

顿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既然名相还没准备好,不如来一个悲情人物盘点?”

“华夏历史悠悠几千年载,各式各样的人物如同一幅幅风景画,构成了美妙的世界。”

“而那些悲情人物,也不在少数。”

林舟越想越觉得这个系列不错,于是便马上准备动手制作这个视频。

…………

一切都很顺利。

几个小时过后,林舟已经完成了一半。

“历史十大悲情人物,就这个,这个好!”

林舟仔细检查了一遍,开始上传。

“盘点华夏十大悲情人物。”

“他来了。”

…………

与此同时,各个平行世界的文臣,等着林舟的新视频等的不耐烦。

“也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出有关我们文人的盘点视频,还真是期待。”

“是啊,十大才子不错,十大宰相也不错啊。”

“去你的宰相,我大明没有宰相,岂不是很吃亏?”

“啊?大明没有宰相?还有这种事情?”

“不会是朱元璋给取消的吧?”

“也是,除了朱元璋,谁敢下这种命令?”

…………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苍穹之上的投影再度变化。

“这一次的盘点视频为盘点华夏十大悲情人物。”

“请期待。”

各个平行世界的人,听到这话突然一愣。

“悲情人物?”

“有点意思,这是比谁更惨吗?”

“比惨?谁能有我惨,我父母双亡,经济困难。”

“你?你不行,你还不够惨,看看我,不仅父母双亡,而且所有亲人都死了,剩了一个弟弟,可弟弟是个痴呆,养了一条狗,还被偷了,前两天摔断了腿,房子也被大水冲垮了,谁能有我惨?”

“……你这个,还真没人比你惨。”

…………

很快,天空再度变化。

泱泱华夏五千年,英雄人物辈出。

但也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虽然也是不凡的人物,也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东西,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却英雄末路断头路,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叹息。

他们就是华夏的悲情人物。

在华夏历史里,总有一个悲情的瞬间能深深的感染过你,总有一个悲情的英雄人物能深深的触动过你。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盘点一下华夏历史上的十大悲情人物和他们背后的故事。

盘点华夏十大悲情人物。

上榜人物——姜维。

所属朝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国。

…………

“???”

“姜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姜维是谁?”

曹操看到这里,有些不解。

蜀国能有啥悲情人物。

…………

姜维,也算是一个人物。

他幼年丧父,与寡母一起生活,喜好郑玄的经学。

他出仕任本郡上计掾,州里征召他为州从事。

姜维的父亲姜冏曾是天水郡功曹,时逢羌、戎叛乱,姜冏挺身护卫郡守,死在战场,故此姜维受赐官为中郎,天水郡参军。

建兴六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军出祁山,当时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天水太守马遵在各地巡查,马遵得知蜀汉大军到来,各县都响应蜀军,怀疑姜维等人异心,于是扔下姜维等人,连夜随郭淮逃往上邽。

姜维等人追之不及,回城时城门已闭,于是率领所部前往冀县,而冀县也不放姜维入城,姜维不得已,投降诸葛亮。

姜维当初不得已投降诸葛亮,为啥后面不反正?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二二八年,乘着曹丕新丧,洛阳不稳,蜀汉实际的掌权人诸葛亮在给刘禅上了一份《出师表》以后,便整顿三军,挥师北上,出汉中,入祁山,以图恢复中原,兴复汉室。

这次北伐对于蜀汉来说,没有取得多少预想中的成果,对于曹魏来说,造成关中震动,洛阳惊恐,早就蛰伏的西线,此后被重视,对于东吴来说,减轻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

本来,或许可以一举拿下关中的蜀汉失去了最可能成功的一次。

此后的诸多北伐都没有办法对曹魏造成恐慌,就如同蜻蜓点水一般。

即使这样,对蜀汉来说也不是一无所获,因为这一次最少有三个收获。

重新修复好了孙刘联盟,是的吕蒙袭击荆州之后破裂的关系暂时重归于好拔西县千余户入汉中,充实了益州人口。

然后获得了此后蜀汉军事重臣姜维,一直到蜀汉灭亡身死。

对于收降姜维,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也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参照此后蜀汉没有重量级的军事人才,抑或是算一种补偿。

很多人有疑问,觉得姜维既然是不得已投降诸葛亮的,为什么后来死心塌地的效忠蜀汉,甚至多次和魏国为敌。

为什么他不回归魏国,这个问题就要从姜维投降的原因,投降时候的背景来分析了。

姜维为什么投降诸葛亮?

就在建兴六年,诸葛亮出祁山,曹魏陇右诸郡响应,不战而降,而当时担任天水郡从事,参本郡军事的姜维跟随当时太守马遵外出巡视,结果汉军保密工作做得不错,一直兵临城下,三郡望风而降,太守马遵才听到风声,这位郡守迅速的做出决定:

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

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

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

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

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

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简单的归纳一下就是,诸葛亮兵到祁山之后,在外视察工作的天水太守怀疑姜维有异心,于是丢下姜维等一干人,自己连夜跑回上邽。

而姜维等一干人发现太守跑了,立马追过去。

但是跑进城里面的太守紧闭城门,不让他们入城,他们又跑到冀县,一样不要他们。

于是,走投无路的他们只好主动投降诸葛亮。

这里有重要的点: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

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大军压境的时候,这位太守首先怀疑姜维有异心,所以把他扔了。

这个异心是什么?

诸葛亮给出了答案:“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其人,凉州上士也,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心存汉室这四个字才是当时太守马遵扔掉姜维的主要原因。

正是姜维平时的言行或多或少的思念汉朝,才受到马遵的忌讳。

这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时虽然曹丕篡汉已经好几年,凉州部分人仍然心存汉室,对魏没有多少好感,于是诸葛亮大军一到,诸郡响应,马遵惧怕的是姜维后面思汉的势力,而不是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