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一百九十一章战事部署,君臣共富

右将军府的军队在去岁接收难民时扩编到了八万五千人,此后虽然经历了几场规模不大的战事,但都是优势明显的胜局,所以损失不重。

在益州抽调了三万五千人后,在各地还剩下整整五万人。

但这五万人既要驻守长安,又要严防潼关天险,还要守卫数座粮食仓城,数十座府库,十余个郡国,上百个县。

五万大军兵力并不是很充足,再抽调三万人参与北疆战事,就会使各地防御捉襟见肘。

这也是为什么,北疆议题要一直等到青州的船队返回。

五千人在八万五千大军中显得微不足道,但如果只有两万守军驻防,这五千人就会显得举足轻重。

关于兵力数量,王凌向众人介绍道:“中郎将张辽所率凉州大军早在马球联赛开始之后数日便已顺利返还长安,至今休整已有十余日。大军并未卸甲,随时可开赴并州。如今只需再从各地抽调万名骑兵,便可发起北疆战事。”

“巴蜀多山地,故徐荣、段文两位中郎将皆未多率骑兵。如今在长安驻防之军队便有五千铁骑,此外可下令潼关守军死守城池,只守不攻,亦可抽调两千铁骑。雁门、云中、定襄等郡驻军,凑齐三千铁骑亦非难事。”

王凌的一笔笔数字清晰无误,众人很快便了解了形势。

只是几名将军心有疑虑,高顺开口,说道:“从各处抽调如此多之骑兵,各地驻防情况可还稳妥?若是防御吃紧,北疆战事可减少一万骑兵。”

张瑞倚靠在胡椅上,默不吭声,扫视众人,等候众人陈述建言。

审配坚定的摆手,说道:“北疆不能减少大军数量。少一万骑兵,分路进击、战果俘获都会减少,而将士伤亡及战事时间都会大幅增加。一万铁骑,影响实在太过巨大。”

贾诩亦开口说道:“如今潼关、武关、散关皆在我大军掌控之下,司隶、荆州、益州大军皆不能越过天险进入关中。所需担忧者,仅冀州韩馥、凉州关中诸将。然韩馥匡怯,不足为虑。而凉州诸将忙于劫掠新占郡县,必然不会在此时放弃嘴边肥肉,到京兆尹与吾等血战不休。大军可从容出击,无需担忧后方有失。”

张瑾负责长安防御,问道:“必然?一旦推测有误,凉州诸将兵临长安,则为害重矣。”

巨城无防,长安暴露在凉州诸将的兵锋之下,实在是令人如寒芒在背。

不解决关中诸将,右将军府自上而下皆寝食难安。

张瑞望向王凌,问道:“长安守军有多少?”

“除五千锦衣卫外,还有四千七百八十五名徒卒。”

五千锦衣卫是亲军,多着礼服,五千人中披甲之士只有两千。而且轻易也不会踏足战场。

一众将军皆无奈的手抚眉心,缓解头痛与焦虑。

一旦接受兵部的兵员调度规划,将军们就要承担起用四千八百步兵守卫住长安的任务。

军中无戏言,认可部署之后,众将就要承担起责任,稍有差池,便是将军们要用性命来为此担责。

汉中的归附,的确打乱了今年的军事部署。发生在益州的战事,完全不在众人规划当中。

在冷兵器时代,想要同时负担两处战事,还继续保持稳定无忧,本就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

好在贾诩一生算无遗策,历史上君主只要采纳其建议必然无往不顺。

张瑞才稍稍安心,看向几位将军,具体战争的事务还是咨询专业的将领负责,问道:“我大军不可能长期两线作战。北疆战事,汝等以为多久结束?”

“四月前,吾等必返回长安渡过清明节。”张辽信心满满的说道。

“嘶~”张瑞倒吸一口冷气,情不自禁的来回打量了张辽数次。

你这个立旗行为,很是作死!

上一个说圣诞节前回家的将军,可是被耗在了冰天雪地中足足数年。

你张辽要是把右将军府最精锐的铁骑耗在北疆数年,整个右将军府就不用谈什么称雄争霸了。

张辽注意到张瑞怀疑的目光,立即起身,严肃的说道:“代郡、上谷皆在长城之内,舆图一览无余。骑兵携三日之粮,足以踏破两郡每寸土地,若不能速克鲜卑,某提头来见!”

三日。

显然张辽是想来一次大规模的长途奔袭。

作战风格就是迅疾如风,让鲜卑完全来不及组织军队便碾碎于马蹄之下。

五万骑兵分成数十路策马奔腾,各自奔赴预定的作战目标。

鲜卑人作为警戒的部落刚被其中一路大军突袭,报警斥候还来不及派出,部落周围已经有十数路并州大军烟尘滚滚的踏马而过,无视了交战中的部落,奔袭向鲜卑腹地。

这种情况下,腹地的鲜卑人连前线交战消息都还没得到,会仍以为前线安稳,将会在完全没有防备时便被铁骑碾为了碎片。

交战的时间将会很短,真正浪费时间的是往返行军的日子。

大军无法抽身的时间并不长,留给关中诸将的机遇窗口只有很短一段时间。

这个比烂的世界,张瑞不相信关中诸将能抓住这个转瞬即逝的机遇,因而大胆的赌上了一回,最终拍板,说道:“既然贾阁辅断言局势将会是波澜不起,那便按兵部规划部署。诸位中郎将即日制定作战方案。”

诸将立即起身,重重以手捶胸,行礼之后告辞离去。

剩下几位文臣,众人也闲不下来,还要继续接见北疆各部胡虏的大人、酋长。

张瑞吩咐道:“将苏则一并唤来。”

等候期间,张瑞烦躁的问道:“益州战事进展如何?还需多久才能结束。难道将来凉州战事亦需与益州战事同时进行?”

张瑞虽然贵为一方君侯,但也避免不了人的本性。

若生活变得不再稳定可期,一眼望去不知明日情况如何,同样会人心浮动,心烦气躁。

相对于那些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喜怒皆不形于色的枭雄,张瑞表现在一众文臣眼中无疑更有烟火气息。虽然称孤,但并不是冷冰冰的孤家寡人。

所以审配、贾诩等人目前都相信张瑞是可以与大家同患难,共富贵的君主,并不会像刘邦一样大杀功臣。

能做出这个判断,除了张瑞身上的烟火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张瑞实在太年轻了。

贾诩、审配都已经四十多岁,高顺、段文都已年过三十。

只有张瑞今年才刚刚二十,风华正茂。

可以预见,一起打江山的臣子,绝大多数都会老死在张瑞之前。

所以张瑞完全没有必有屠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