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很少实施偷袭。人类军事史告诉我们,优秀将领永远倾向于兵行诡道,经常会进行出敌意料的‘长途偷袭’,灯塔却很少进行军事冒险,它偏爱阵地战。参谋部统计到的205个营连至集团军级别战例中,它总是在兵力稍弱于我方的时候发起进攻,在相持中稳扎稳打,最终战胜我们。”
————林常华
赵青一把揪起蹲在一边张寻宁,钻进灯塔内。安德森紧跟其后也上去。
他们到达灯塔顶部时,发现所有的玻璃都被打破,三座样本回收装置上,都布满了弹痕,其中一座尤为严重,已经被打穿了。另外两座情况稍好,但是也是伤痕累累,不知道经不经得住发射的巨大的过载。
“安德森,这里没位子了,自己想办法吧。”赵青说道。
“但愿这些东西不会在空中散架。”安德森微笑着向后退却,表情里,似乎隐藏着一丝诡异。
“慢着,别走,先把枪还给我。”
安德森不加掩饰地咧嘴笑了起来。
“赵,你第一天认识我?”
他一纵身,用肩头破损的窗户边,跳到了外面。
“上尉,他?”
“狗日的死不了,奶奶的,这笔账要算的。你看看,让你守住这里,搞成这样。”
赵青查看剩下的两根收集舱,看起来布满弹痕,也不知道行不行?
“少校,按下那个红色键,十五秒发射时间。”
“嗯,快钻进去……”
话说了一半,头上的云层突然变色。此时黯淡的白日正在中天,它的边上,出现了几个远比它耀眼的白色光点。
“快,攻击来了。”
“什么攻击?”张寻宁茫然道。
“我们的攻击。”
赵青一拳打到控制台上的那个红色按钮,然后自顾自钻进一根管子,砰的关上了舱门。
张寻宁站在那里愣了2秒,再抬头,看到那些耀眼的光芒又大了些。他突然意识到,赵青是指是从我军阵地上发射的弹道导弹会击中这里。至于赵青是怎么把它们引来的?显然不是眼下的主要课题。
“狗多说半句话,会死啊。”
他迅速钻进另一根管子的时候,显示器上倒计时到了6。
与此同时,安德森上尉,正在一群小型无人机的追杀下,飞奔到穹顶边缘,然后毫不犹豫地纵身越进云层,这使得那些小无人机失去了目标,悬停在半空中。
他张开双臂逆风,飞向西北方向,他知道在逃离距离上自己吃着大亏,因为没太大距离滑翔,这座雷达站一旦被摧毁,势必形成一个面积不小的辐射沾染区。所以,他得逆风飞行,还得尽量降低开伞高度,当然他要去的地方,也在那里。
东风导弹弹头,直挺挺坠向这里,这是东西林司令能拿得出手的最快的打击手段。为了避免敌人再次溜掉。
他不惜血本地一次发射了36枚,这是一个旅的全部投送量。参谋部计算机分析,如果目标继续保持不动弹,摧毁概率为100%。
所有这些重返大气层的弹头,都以雷霆万钧之势砸下来。它们将散布在一个非常密集的攻击范围内。
灯塔内的发射计算机终于倒数到0,砰的一下,顶部锥形整流罩被炸飞。两根样本收集管被发射出去。
张寻宁被锁在冰冷的管子里,猛然遭遇到了可怕的加速度,只听脖子咔哒一下,顿时晕厥过去。再被冷醒时,不知道过了多久,但是似乎时间不长,因为还在空中。
这根收集管由金属构成,但是舱门上有圆形的玻璃窗,所以透过这道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情况。
玻璃上布满了可怕的裂纹,其中一些还在不断延伸。不过最可怕的,考验其结构强度的一刻大概已经过去了。现在它正从抛物线顶端,进入自由落体的下落中?
透过玻璃舱门,可以看到下面舟山的大致轮廓。在岛屿中央,有一个巨大的火球,那里正是雷达的位置。
长达十秒钟的昏厥,使得他错过了攻击的壮观全过程,他显然已然看不到那座堡垒了,如果它没在最后关头凭空消失,应该已经在火海中被摧毁了吧?
张寻宁移动头部,想在近处发现赵青的发射舱,但是没有看到。
他突然想到一件可怕的事情,这个收集舱是不是真的有反推火箭,或者降落伞之类的东西?或者即使有,万一失灵,打不开怎么办?这些可怕的念头,注定要纠缠住他一段时间,直到巨大的降落伞真的打开。
远在北仑的中国军队阵地上,此刻正在欢呼。士兵们看到了远处的剧烈爆炸和上升的蘑菇云。那意味着,敌人架设到我方鼻子底下的防空以及电磁干扰核心被摧毁了。
大量的远程火箭炮和身管火炮,正在展开第二轮攻击。数百枚速度更慢的巡航导弹,从中国军队阵地上飞过,直扑那座岛屿。
林司令员和施瓦茨中将,正在地下指挥部,观看相隔56个小时后,无人机发回的第二次视频信息。
他们很清楚,岛屿的中央的那团火,预示着什么。
一些目睹爆炸得手的参谋们,在激动地发抖,他们与灯塔交手很多年,还从未有过如此痛快伶俐的体验。
与灯塔交手,如同被蟒蛇缠住,过程漫长而又痛苦。它在军事运筹上,几乎是无敌的,人类军队参谋部还在统计各种前线反馈数字,制作表格并加以分析的时候,它已经可以算计到,混沌表象后的那个,遥远将来才会发生的“消长点”。然后它就会不紧不慢地实施绞杀。
所谓“消长点”,就是此消彼长的那个时间,如同天平的平衡点,优势方只要再加上一根稻草,形势会倒向自己。尽管一开始的时候,胜势发展并不那么明显,但是这个时机实际上决定了棋局最后的将军,意味着颓势那方,继续投入兵力,也不再可能逆转。事实上,人类也确实从未逆转过灯塔。
人类的后知后觉体现在,很容易盲目地跟着敌人的节奏进入互相追加资源投入的“僵持”,通常得等到大量“败相”纷至沓来,才会意识到战局无法挽回。
人类的理性是相对的,灯塔的理性是绝对的。
不久前,林司令员停止了既定的反攻,保存了手上的资源,这显然是对的,但是这一决策,更多的是源于对以往失败的教训,而非参谋部对局面的预测。
按照参谋部的统计,尽管第一回合突击损失惨重,但是兵力上,我方仍然占优,可以继续拼死一搏,实施登陆;但是林司令员还是嗅到了一丝不妙。灯塔如果计算不到胜负手,它会果断停止无效的资源投入,但是它一直在持续反抗,甚至将东海最强大的舰队调集过来,弥补防空网的不足,这是一个不妙的迹象,说明它看到了,我方准备了几个月的“最终攻势”,并没有压倒性优势。
通常情况,一旦灯塔通过大数据预测到局面将有利与它,那么最终,它就会胜利。
除非……有什么“计算之外”的事情,搅乱它的全盘预测。当然这种“计算之外”的转机,还只存在于纸面理论上。
在奥尔森科克的理论中,这种情况叫做“掀翻棋桌”,意为棋手在棋力上处于绝对劣势的时候,应该把桌子掀翻,而不是继续在规则范围内勉强博弈。
一旦有积累的变数可能扭转局面,奥尔森进一步预测:灯塔会趋向于止损,这是绝对理性的特征。
毫无疑问,派到岛上的两个小组,成为了灯塔算无遗策的大数据外的一个变量。但是这个变量是否足够?
也许,这只振翅的蝴蝶,终于掀起了大洋上的风暴。无论何种意义上,这都是让人振奋的一刻。很多年来,人类与灯塔的对抗,始终绝望;而现在,它好像开始失手了。但是,此时是否可以说,敌人败势已露?
喜欢山巅之墟请大家收藏:山巅之墟我爱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