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来到户部尚书房,郑三俊正在尚书房等他。
“袁司空来了,请上坐!”郑三俊说完转面对下人大声道,“上茶!”
袁方坐下后,向郑三俊拱手问道:“郑尚书有何吩咐?”
郑三俊愁眉苦脸道:“今年北方又是个干旱年呀!全国的粮产一减再减,很多地方都吃不饱饭。”
袁方安慰道:“我们南直隶的粮产可是与去年持平的呀!”
郑三俊道:“正因为如此我才找你过来相商,我们能不能扩大耕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谈何容易?”袁方不知郑三俊说此话的目的何在,所以先把困难摆了出来,“你首先要有荒地,有了荒地还必须要有水源,有水源的土地早就种上了水稻,请问哪里还有给我们开垦的土地?”
郑三俊无语,良久方道:“我们能不能改桑田为水田,以提高我们的粮食产量。”
“不行,绝对不行!”
要侵犯桑农的利益袁方是坚决反对的,因为侵犯了桑农的利益,就等于侵犯了己自的利益,他的绸缎庄马上要扩大规模,桑农养蚕是蚕丝的来源,袁方不反对才怪。
“此事我也做不了主,得由皇上定夺。”郑三俊就像是发现了一条光明大道,兴奋异常,在尚书房里来回地走了一转,等澎湃的心情稍微平复,停下了脚步对袁方道,“你那个清理河道的工程也不要搞了,保留那些水田。没办法,现在首要的是粮食,没有了粮食什么都是空谈。”
袁方问:“如果明年江南水灾,那又何来的粮食丰收呢?”
郑三俊一愣,自问自答:“水利也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袁方道:“自古以来,我华复就十分重视兴修水利,正是因为重视,才有我们今天的五谷丰登。”
郑三俊道:“水利你可以继续搞,桑田则必须种水稻。”
“你这是在破坏生态平衡。”袁方一着急,把后现代的词汇都飙了出来。
“何为生态平衡?”
袁方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释:“生态平衡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
袁方的解释郑三俊根本听不懂,他摇摇头:“不知所云。”
袁方道:“比如说,原本一块地是适应用来种桑树的,你硬要把它铲平种水稻,桑树长得好好的,而你种的水稻由于不适应环境而滋生害虫,没有了收成。这就是人为地破坏了它们的生长。再者,你把桑农的树都砍了,他们养了一辈子的蚕,你要他们去种田,他们能种出稻谷来吗?这样一核算,我们的税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少了桑农的税收。”
郑三俊嘲笑道:“你这是什么鬼平衡?完全没有道理,桑田改为农田就一定会长虫子吗?长了虫子的水稻就一定没有收成吗?你种过稻子没有呀?谁家的水稻不长虫子的?”
这一连串的发问,真把袁方给问住了,他因为急于反对桑改田,语言中没有进行很好的逻辑梳理,让郑三俊反驳得无话可说。
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够为了田农的利益而损害桑农。”
郑三俊蛮横道:“此事不必再议,我自会上疏皇上,由皇上定夺。”
由皇上定夺?朱由俭能干出什么好事?裁撤驿站,强征“三饷”,还要说出修水利扰民这样的昏话。
袁方也不是孤立的,他得到了江南利益集团的支持,自袁方提出反对意见后,南京六部不断有人站出来反对郑三俊的主张,迫使他的这一主张胎死腹中,没有上到朱由俭那里。
……
很快就到了这一年的秋季,秋收过后,袁方就要开始请理苏松河上游。
袁方作好了一切清理河道准备工作,他已经把困难设想到最高级别,对那些丁子户要出动军队进镇压。
提到军队,袁方现在已经不愁没有人了,因为就在一个月前,满桂来到了苏州府,当任苏州总兵官,只要袁方需要,调出一二千兵马都不成问题,还有一个有利条件就是,现任苏州知府是袁方的同年。
这位新任知府叫姜玉果,天启二年二甲进士。
袁方还不急着去苏州,等到稻子全部割完再去也不迟。
这天,王良逸来问袁方禀报,新工坊的地已经选好了,就在东郊,离城只有一里地,交通十分便利。
袁方决定去看一看,他约了张拱薇一同前往。
与袁方一同前去的还有王良逸等几个联络处的人。
出了东城门,在官道上走了一里多路,就到达了目的地。
这里原先是私人畜牧场,联络处花了二千五百两银子买了下来。
袁方看了一圈后很满意,愿先的房舍却可以利用,一片宽阔的草地可以用作露天堆场,就是四周必须盖起围墙。
张拱薇看过之后认为这个地方用来做工坊太浪费了,希望换一个小一点的地方。
袁方道:“张公子,我们的新工坊须要购入十套新设备,现在看上去很空旷,当我们的新设备全部安装好后你再来看,就不会认为,这个地方很浪费了。”
张拱薇道:“我翘首以待。”
……
回到城里,袁方把方斯谷和阿莫尔等几个招集在一起,给他们下达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要他们研制一种新型纺织机,这种纺织机袁方只给出了思路,就是由现在的一线手摇纺织机,扩展到一次能同时纺八线的纺织机。
方斯谷问:“我们能不能拿一台纺织机回来看一看?”
袁方没有答应:“不行,你们要想看,就到工坊里面去,最好是吃住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