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无双庶子 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伸手争权

太傅这个位置,并不是不能接受,毕竟算是在官职上坐实了帝师的身份,而且地位也要比太保高上一筹。

而这个柱国大将军就有点耐人寻味了,大晋开国以来,受封柱国的并不多,尤其是武皇帝之前,大晋几乎很少有柱国大将军出现,自武皇帝以来,大晋军功日盛,才先后有了陈国公叶晟和平南侯李慎两位柱国大将军,值得一提的是,终太康朝一朝,大晋没有出现过哪怕一个大将军。

一直到如今的元昭朝,李信因为累功以及几位辅臣暗处的心思,才被封为柱国。

见李信收了圣旨,萧怀深深弯腰。

“恭喜太保高升太傅,荣封柱国。”

李信把圣旨放进了自己宽大的袖子里,然后看了萧怀一眼:“有劳萧公公跑一趟,如果不嫌弃,等会去领些喝茶钱。”

收到升官的圣旨,一般都会给跑腿宦官一份辛苦费,这是不成文的规矩,不过因为李信这些年一直位高权重,所以不管是谁来他府上宣旨,都不太敢要他靖安侯府的银钱。

萧怀是萧正的干儿子,也是如今内廷里风头最盛的宦官之一,自然不会不懂这个规矩,他低头正要拒绝,突然眼珠子转了转,恭恭敬敬的对李信作揖道:“奴婢……谢太傅赏。”

李信瞥眼看了一眼这个才二十多岁的内廷少监,随即呵呵一笑:“一点小钱,不成敬意。”

他抬头看了看就在旁边伺候的陈十六,开口道:“十六,带着萧公公,去账房领钱。”

“是。”

独臂的靖安侯府大管家,微微欠身,领着萧怀去了。

而李信则是负手站在正堂里,看着萧怀远去的背影,笑了笑。

“这一对父子,有意思。”

…………

李信受封太傅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很快就有不知道多少朝廷官员备好了礼物,要上门贺喜,不过因为李信早已经下了命令闭门谢客,因此大多数人都没能进得了侯府。

不过因为有些人是挡不住,也不太好挡的,李信在被烦扰了两天之后,干脆骑马离开了京城,去了一趟禁军右营的大营。

他是去年下半年,开始执掌禁军右营,到先帝驾崩之前,他已经基本掌握了右营禁军,毕竟右营禁军的大部分折冲都尉以及果毅都尉,都是他当年的旧部,有些还是他在西征之中提拔上来的。

按规矩,像李信这种禁军将军,是要住在禁军大营里的,比如说禁军的左营将军侯敬德,几乎一年到头住在大营里很少回京,而李信在差不多掌控了右营禁军之后,就懈怠了不少,没有怎么到禁军大营里来了。

其实他手里掌握了西南,并不是特别在意右营的兵权,但是这个权柄是太康天子在临死之前交到他手上的。

当时,太康天子与李信几乎到了决裂的地步,就算他因为身子撑不住了,没办法再跟李信为难,但是最多也就是放弃对李信动手,没有道理把半个京畿禁军,交到他这个“反贼”手里。

而太康天子却真的这么做了。

这是天子对李信的低头,服软,甚至是在央求李信,用这一半京畿禁军,扶稳那一对孤儿寡母的地位。

李信在拿到那道封他为禁军右营将军圣旨的时候,还是颇有些感触的,这也是他理所当然的站在太子那一边的原因之一。

现在,先帝殡天不过三个月,尚书台的那些辅臣,便迫不及待的拿掉了他太保的位置,所以他才静极思动。

墨骓马的马程很快,三四十里的路程,只用了大半个时辰就到了,到了大营门口,李信跳下马车,随手把缰绳丢给了大营门口看门的一个禁军将士,然后负手走进了禁军大营。

他是羽林卫出身,羽林卫袍服尚黑,因此李信平时也常穿黑袍,此时他就穿着一身玄黑色的袍服,负手走在禁军大营里。

大营里的人见了他之后,都恭恭敬敬的低头称呼将军。

他进了大营没几步,从前任禁军右营中护军,如今任右营副将的贺崧,便领着几个中护军,还有驻军在帅账的两个折冲都尉,出来迎接李信。

十来个大汉,毕恭毕敬的低头行礼。

“末将等,见过将军!”

这个副将贺崧,是陈国公府家将出身,太康二年跟着李信出征,当时是任折冲都尉,后来西征凯旋之后,因为立了大功,就干脆留在了禁军右营里做了中护军,去年年底李信重新执掌右营之后,他才被提为副将。

禁军右营一共有八个折冲府,每个折冲府驻地不一样。帅账附近的折冲府只有两个,但是八个折冲府的要事,多半都要送到帅账里来,因此军务繁重,李信不在帅账的时候,都是贺崧以及右营的长史在帮他打理右营。

李信也是做甩手掌柜做习惯了,不然以他现在的几个官职,就是学会了分身术,也不可能同时打理兵部和禁军两个这么大的职司。

在贺崧的等人的簇拥下,李信进了右营的帅账,然后在主位上坐了下来,他先是翻了翻桌子上的文书,然后回头看了看贺崧。

“贺将军,近来右营无事否?”

贺崧苦笑道:“右营八个折冲府,加在一起十数万人,如何能够没事,只是将军你不问事而已。”

李信笑了笑:“这不是京城里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右营么,贺将军捡一些重要的事情,与我说一说。”

贺崧点了点头,开始跟李信汇报军务。

所谓的军务,有些是事关右营人事,但是一定级别的武将贬谪擢升,都要经过兵部或者大都督府,因此右营的剩下的军务大多就是一个折冲府的人与另一个折冲府的人大规模械斗了,或者是哪个折冲府物资发放的不齐。

贺崧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滔滔不绝的在李信面前说了大半个时辰,然后喝了几口水,继续汇报。

靖安侯爷听的昏昏欲睡。

就在他快要睡着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句话。

“方山折冲府都尉程冀,调任益阳都尉,方山折冲府由周青阳任都尉。”

听到这句话之后,原本有些困乏的李信,突然睁开了眼睛。

“周青阳是谁?”

贺崧愣了愣,开口道:“是朝廷新调任过来的方山折冲府的都尉,昨天到任的。”

李太傅面沉如水。

“折冲都尉这么大的武官调动,我怎么不知道?”

贺崧更加愕然了。

“这是朝廷下发的文书,有兵部的勘核,还有大都督府的印章,末将等已经仔细查验过了,没有问题……”

“而且将军您在京城里,末将以为您知道的。”

李信的脸色更加不好看了。

“这就更巧了,有兵部的勘核,我这个兵部尚书,居然也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