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五十五章 加勒比海众生相(一)

1700年12月3日,加勒比海,碧波万顷。

“人类真是永不满足的征服者。如果有天外类地行星,生活在上头的居民可能都没有地球这般充满了扩张与进击。你看那海平线,我看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征服。”苏城港外,田笑川遥指远方那海洋与天空的交界线,笑着说道。

“田大哥又发感慨了。”一名年纪较大的下属笑道:“上秘鲁的的喀喀湖里的印第安人都知道用芦苇船征服大湖,咱们国家造出了三千吨的轮船,可不就是为了征服世界用的么?”

“老崔,你又乱说了。咱们不是东岸国人,是新成立的大苏国的子民,勿要搞错了。”田笑川更正道。

大苏国是苏城海盗势力建立的国家,今年新成立。因为海盗们的“带头大哥”苏摩姓苏的缘故,经苏城的海盗最高权力机构圆桌议事会一致同意,立国号大苏,宣称的辖地大致在后世美国德克萨斯南部及墨西哥一部。如果算上归化的印第安人的话,目前大概有三万多人口,算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国家。

不过国家虽小,但这苏国的战斗力却不容小觑。因为海盗起家的缘故,他们的海上力量颇为可观,在将部分老旧帆船改做运输后,又从东岸海军那里淘来了许多退役的“星”轻巡洋舰,组成了一支规模在十三艘(十艘战斗舰只、三艘辅助舰只)的海军力量,水兵总数超过了千人。

西班牙王国的向风舰队曾经与他们战斗过。海盗们船小、防护弱,但机动灵活,西班牙人笨重的战列舰拿他们毫无办法。想要压港吧,又遇到海盗们的海防炮台——真不知道那24磅长身管重炮从哪里来的,这玩意可不便宜,也没地方买——想要决战吧,海盗又不和你打战列线炮战,只是一味骚扰。

打来打去,加勒比海的局势是一团糟。西属新西班牙、秘鲁的很多沿海港口城市一日三惊,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又想起了当年父辈所说的荷兰海盗纵横加勒比海的往事——17世纪最大的海上劫案就是1627年荷兰人做下的,当时抢了西班牙人价值数百万圆的金银和货物——纷纷劝说与海盗和谈,安定加勒比海的局势。

西班牙人无奈,最后只能让加勒比航运公司出面做中间人,与苏城海盗势力在波多黎各岛谈判,最终双方各退一步,握手言和。

海盗集团与国家发生冲突,并在正面谈判中不落下风,在这个年代是一件挺稀罕的事情。而苏城海盗也借此机会一举成名,远近混不下去的海盗——其中很多人身背多国通缉令——纷纷来投,势力稳步增长。这个时候,苏摩、王昭礼、田笑川等人觉得建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通过秘密渠道告知国家情报总局,得知其无意反对之后,很快便建立了国家。

大苏国目前只有两座城市,即苏城和梁山,此外还有一些小镇,比如攻占的西班牙人的圣安东尼奥殖民地等等,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经济基本靠抢为主。好吧,这么说可能有些偏颇了,因为这个国家也在慢慢改变,至少农业也有那么一点起色了。

最初的时候,苏城郊外的农田都是靠那些退休的年迈或伤残海盗开垦的。他们与印第安人通婚生子后,后代很少有再从事父辈职业的,基本上都安安稳稳地当着农牧民。

后来,也有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过来定居。尤其是被东岸政府所不喜的儒家理学学者们——事实上他们也不喜欢东岸人——以及一些因为犯罪而潜逃出国的东岸人,他们来到这么一个管理混乱、一穷二白的地方,改头换面,重新开始。当然也有一些欧洲国家的移民,但数量比较少,这么多年加起来不过几百人罢了,还不如苏城海盗们劫掠的肉票数量多呢。

大苏国人口最主要的来源,其实还是征服、归化的印第安人。在这件事上,深入不毛之地传教的东岸道士们出了大力,因此道教在大苏国被尊为国教。不过近来听说有不少和尚们渡海前来,打算在这个新生的国家与道士们掰掰手腕。他们在东岸本土已经确定搞不过道士了,大苏国初立,一切都是未知数,在这里投入力量,比在信仰已经固化的地区要容易多了。

而和尚们,说实话与流放至此的儒生们比较谈得来。偏偏这些儒生又在大苏国以及隔壁的自由邦地位尊崇——毕竟是难得的知识分子——因此佛教在这里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的,一切都看未来大家如何竞争了。

“是,老崔我弄错了。本朝的制度,与东国终究有异。田大哥,今天是月初,应该是授田的日子吧,县里面应该热闹了。”老崔笑着问道。

他本是一位前来苏城定居的大儒崔某的家奴,一直住在济南府。崔家这一代在朝中没什么奥援,又恶了本地狗官,形势岌岌可危,只能临时变卖家产,逃难登莱,然后又辗转东岸来到了苏城,投奔崔老爷当年一位好友。

到了苏城港后,崔老爷也算仗义,给家仆们分了钱,遣散去也(事实上他也留不住)。老崔正值壮年,娶了崔老爷府上一位婢女为妻,生了几个孩子,如今一家老小都得了良籍,自然喜不自禁。

只是,离了崔老爷固然自由,但也没了那包吃包住的保障。于是乎,趁着有一把子力气,同时水性也不错,老崔便上了一艘运输船,当起了水手,如今也六七年时间了,已经是水手长的助理。

他们这艘船是从怀远岛返航的。那个大岛是东岸人在加勒比海的海军基地,即第一舰队加勒比海分舰队的母港。只不过随着大批主力战舰前往佛得角群岛,怀远岛的人气小了一些。但也没有下降太多,因为这里的经济还不错,无论是农业、转口贸易业还是木材、沥青的出口,规模都颇为不小,为怀远县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

可以这么说,怀远岛在加勒比海诸岛屿中的地位,仅次于西班牙人统治的古巴岛,其他的无论是西班牙人的波多黎各、法国人治下的瓜德鲁普还是英国人治下的牙买加,都要差上许多,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比不过怀远岛。

大苏国的运输船前往怀远岛,一是为了销赃,变卖一些不易出手的东西,如古董和艺术品,同时出口一些牲畜到当地,换取资金。这第二嘛,其实是为了秘密接回一些军事物资,主要是东岸陆海军退役的火炮及一定基数的炮弹。既然要人家为了东岸的利益骚扰墨西哥检审法院区的东境,那么就不能吝啬投入。在这一点上,军部那帮家伙还是比较大方的,以至于废旧军火库都快给清空了。

“到港后,给大家放十天假,十天后在一号码头集合,咱再去一次自由邦的新京港,拉一批粮食回来。”说话间船已经进港了,码头附近一艘破旧的二手蒸汽小火轮烧起了锅炉,然后吭哧吭哧地开了过来,打算将这艘排水量超过四百吨的大帆船给拉回锚地。

船只靠岸后,除留少数人与当局清点、交割货物外,大部分人都迫不及待地上了岸。码头上人很多,有叫卖货物的,有拉客住宿的,有维持秩序的,当然人最多的还是附近那块巨大的布告牌。

牌是木头做的,上面贴了一张盖着苏城县政府印戳的告示。旁边有政府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地念着内容,让文盲居多的苏城居民们知晓告示的内容。

“……户主范延伯,42岁,授田十二亩。一段四亩位于位于城西三公里成功渠西道,一段三亩位于城西两公里橡树渠北道,一段三亩位于城东一公里奋进渠东道,一段二亩位于城东一公里奋进渠南道小池塘。”

“丁男张鼎和,16岁,授田五亩,一段二亩半位于城北四公里跑马渠东道大橡树,一段二亩半位于城北三公里浑水渠东道。”

“户主赵喜,50岁,妻赵王氏(印第安裔),17岁,授田四亩,一段一亩半位于城南三公里大沼渠南道,一段二亩半位于城南两公里繁荣渠西道。”

……

以上这些严格来说不是授田,而是田亩买卖后变更登记产权而已。与东岸不同的是,大苏国的田地并不免费,需要花钱向官府购买。另外,民众私下里也可以交易田地,且没有持有土地的上限,非常自由。

因为城市附近的土地早就被瓜分完毕的缘故,要想获得这些既靠近县城,又有完善的灌溉系统的上好熟地,所需要花费的金钱可不在少数。但即便如此,人们只有口袋里有钱,就会想方设法去买地,有的是自己给自己买,有的是父母给子女买,交易次数谈不上频繁,但每个月总有那么十来桩,基本都集中在月初公布,并发放新的地契。

至于离城稍远一些的田地,因为开发程度不够,也缺乏灌溉系统,更可能遭遇印第安人的威胁,因此价格偏低,人们也不愿意去那边购地。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苏城县政府采取了屯田的办法,即组织归化的印第安人和赤贫的海盗——别怀疑,以海盗们的生活习惯,平时是攒不下来钱的——开荒屯田。

这种屯田就比较辛苦了,说白了就是佃种官府的土地罢了:因为这些人一穷二白的经济状况,往往需要官府提供基本的劳动工具、种子和役畜,故一般采用分成制。其中,借用官牛者,收获对半分;不借者,除去官府提供的基本生产资料费用外,官得三分之一,民得三分之二。

除此之外,在田间劳动之余,这些人还要出工开挖河沟,修建灌溉水渠,工作量非常之大。而所得的好处,无非就是将来兜里有钱之后,可以以一个超低折扣价从官府手里买这些亲手开垦出来的田地罢了。但对于被征服的印第安人而言,这其实也是一个不赖的选择,就如大苏国的夫子们吹嘘的:“夷人感其惠,仁化大行。”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大苏国对待农民虽然比欧洲要好,但其实不如东岸,既没五亩的免费田,也没农业无息贷款,更没众多的帮扶政策。当然我们也不能责怪他们,毕竟他们是另一个国家,制度杂糅了东岸及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东西,经济底子也有些差,搞成这样其实也不错了。只要国内不出什么大的乱子,持之以恒发展个几十年的话,未必就不能成为加勒比海一个响当当的国家。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