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二百八十章 大赢家 七_3601

高文刚已经在哈吉港待了好多天了,但却没有任何人过来接待他,究其原因,还是克里米亚这个奥斯曼的附属国发生了重大事件,即穆罕默德·格莱大汗刚刚因病身故,新的大汗尚未来得及登位,因为需要等待奥斯曼帝国特使的确认,否则他的汗位便不具备合法性,别人可群起而攻之,奥斯曼帝国搞不好也会派兵来镇压,一如他们前些年在特兰西瓦尼亚和匈牙利所做的事情一样——仆从国的地位,本就是如此低下!

更何况,这些年来,随着南俄大平原上局势的瞬息万变,奥斯曼帝国上下也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克里米亚汗国的控制,其在黑海北岸的一些据点——如卡法、亚速、苏达克等地——的驻军实力也得到了加强,不但其人数略有些增加,同时也换装了产自东岸的火枪、大炮和刺刀,为的就是警戒当地的局势,随时为奥斯曼帝国攫取利益。

只不过,奥斯曼帝国目前看起来敌人似乎多了一些,而且军队的战斗力这些年来下降得也比较快,这缘于其内部持续不断的倾轧和血腥清洗,很多富有经验和才华的军官要么被逮捕处死,要么流亡到东岸,这使得其战斗力飞速下降,多年来克里特岛的久攻不克以及前两年的拉杜河之战(20万奥斯曼大军被数万奥地利军队防守反击击败),已经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奥斯曼帝国可能已经无法再像几十年前那样,同时兼顾好几个方向了。他们现在定下的决策是将重心转向梳理刚刚重新成为奥斯曼属国的特兰西瓦尼亚的局势,以及在匈牙利与天主教世界的诸侯争雄(目前匈牙利被奥地利和奥斯曼分占),当然几乎已成一个大笑话的克里特岛的战争也必须尽快结束,不然奥斯曼帝国的颜面将更加不保。所以,这个时候还想插手黑海北岸局势的话,奥斯曼帝国是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那么就需要强力小弟克里米亚汗国帮顶一阵了,等奥斯曼帝国先料理完别的方面腾出手来再说。

毋庸置疑的是,黑海沿岸对奥斯曼帝国是极端重要的,鲁米利地区(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一带)盛产谷物、肉食、禽蛋、蜂蜜、水果、腌肉、油料,是伊斯坦布尔的大粮仓,庞大的帝国都城内生活着的数十万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全都需要从黑海用船运输进来。因此,从战略上来说,鲁米利地区是奥斯曼帝国的核心,是不容任何敌人威胁和窥视的,而摩尔达维亚与克里米亚汗国就是鲁米利地区的屏障,

只不过一个是陆上屏障,一个是海上屏障罢了——一旦克里米亚汗国丢了,那么沙俄便可能将势力拓展到黑海北岸,这对奥斯曼帝国来说简直就是噩梦。要知道,当年乌克兰的哥萨克们就能乘坐小船穿过克里米亚人的封锁线,劫掠奥斯曼帝国沿海,而一旦这个强力小弟倒下,那么可就不是少数哥萨克偷摸着过来劫掠了,很可能是俄**队大举登陆劫掠了,这是奥斯曼人所不能容忍的,因此他们现在对克里米亚汗国是真的比以往都要更加重视,尤其是在汗位交界的敏感时刻,他们更容不得一丝意外出现,为此甚至会出动驻扎在克里米亚一带的军队稳定局势。

因此,高文刚被晾在哈吉港好多天,也就没什么话可说了。非常时期嘛,虽然克里米亚的储君阿迪勒·格莱与以高文刚为首的一批外交、商务人员的关系比较不错,阿迪勒·格莱也经常与高文刚等人一起出行打猎,但这会他正面临着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继承大汗宝座。要知道,在克里米亚这个半封建半游牧的国度中,继承大统可从来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阴谋、背叛、刺杀等戏码在历史上不断上演,几乎没有几次是顺顺当当过来的,总要折腾个很久,反对者被全部诛除后才会尘埃落定。

在继承汗位这件事上,甚至就连宗主国奥斯曼都无法过多置喙,因为这是草原遗风!他们只需确认新的继承人仍旧效忠奥斯曼帝国,同时紧跟奥斯曼对波兰、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克里米亚汗国其实算是比较宽松的臣属国,因为他们只需在对波、俄两国的外交上接受奥斯曼人的指导,其他可以自主)即可,至于谁来当大汗,他们可以暗中扶持,但同样要面对克里米亚本土势力的博弈,不可能决定一切。

土耳其人都这样了,东岸人就更不可能对其施加什么影响了,况且这也可能会引起土耳其人的恶感,得不偿失。他们目前所能做的,一般来说就只是尽量与克里米亚汗国的大多数贵人们搞好关系,然后通过经济利益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这种从经济层面的渗透,看起来不是太惹人眼,但影响力却绝对不可低估,而且还胜在稳固。

比如,早些年莫三主要靠着奥斯曼帝国的权贵引路,通过奴隶贸易慢慢楔入了克里米亚汗国境内,然后积累了一定的人际关系。等到到了郑勇主政的年代后,除继续维持并扩大奴隶贸易的规模(这项贸易至此已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已经具备了政治属性)之外,还在末期力主引进意大利资本,使其向克里米亚汗国的封建主们贷款建立谷物种植园,并签订了包购协议,力促克里米亚汗国的经济转型——这项投资其实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克里米亚汗国继奴隶外获得了另一项稳定的出口商品,在东欧平原战火渐熄、奴隶来源越来越不稳定的当下,谷物贸易显得越来越有利可图,越来越能给封建领主和大汗带来收入;而对于热*那亚等意大利邦国呢,同样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情,盖因多年以来他们一直就缺少稳定的谷物来源,为此各国纷纷建立丰裕公署储备粮食平抑粮价就是明证,如果现在克里米亚汗国能够及埃及、黎凡特地区后成为第三大稳定谷物来源,意大利人还是很高兴的,因此他们在东岸人的撮合下,欣然与克里米亚人签订了一份长期的包购协议,并支付一笔可观的预付款,可谓是皆大欢喜。

哈吉港这座由南海运输公司投资并获得五十年经营权的港口城市,现在就主要承担着往意大利地区运输谷物的重任,这使得下了大本钱的南海公司的账面上终于稍稍好看了一些。而谷物运输之所以都走这里,其实说白了还有克里米亚汗国的港口设施太差了,半岛上除了一个卡法港(还是奥斯曼帝国的土地)之外,再无一个像样的码头,基础设施烂得令人发指——其实想想也就明白了,这可是一个游牧汗国啊,他们一没海军,二没海洋意识,更不是后世的蒙古国,那么哪来的动力和技术修建像样的港口呢?说不得,还是得走东岸人投资兴建的哈吉港了!其基本模式是,大量谷物在黑海北岸各处集中,然后用小船拉到哈吉港码头存放(当然也有部分是从陆路运过来的),等待亚速海商会的船只前来交割运走。

高文刚此刻闲极无聊之下,就在哈吉港口逛了起来。这个港口城市的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要不然后世也不会成为沙俄黑海舰队的母港了,而且背靠半岛腹地,上面生活着数十万克里米亚人及掳掠而来的各国奴隶,产出大量的皮革、兽脂、羊毛、腌肉、水果、谷物、蜂蜜、奶酪、盐和其他商品。

这些商品本来都是在克里米亚汗国内部消化流通的,产量也就那样,不过随着南海运输公司投资的哈吉港的建成,以及数次增资扩股后拉入了越来越多奥斯曼权贵的亚速海商会(被政治倾轧后清理出去的人的股份自然也被新贵们瓜分了)的商业运输能力的愈发强大,很多克里米亚本国的农产品也开始向伊斯坦布尔、士麦那等大城市销售,并与来自鲁米利地区的农产品展开了竞争,虽然市场份额目前来看还很小,但胜在潜力巨大,对克里米亚汗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哈吉港内的常住居民现在已经超过了三千,而如果再加上那些不算“人”的鞑靼贵族的奴隶的话(一般在城市或码头上从事重体力工作),这人口已经接近一万了。所有的这些人口几乎都与港口贸易有关,亚美尼亚商人、犹太商人、希腊商人、意大利商人随处可见,四处侃价,将一群群奴隶、一包包农产品运往他处,再将他处的一件件工业品分销到克里米亚乃至邻近的乌克兰大草原上,生意看起来相当火爆。

来自奥斯曼和意大利的手工业者近些年也与日俱增,且主要以加工制造航海用具为主,另外南海运输公司投资的修船厂内也有部分从东岸国内征募来的技工,这些人是保障港口正常运转的基石;最后就是东岸人招募的一支人数在四五百的雇佣军了,他们负责维护港口治安,当然附近几位鞑靼贵人与东岸的关系也相当不错,贝克奇萨莱方面也屡次关照照顾哈吉港,因此一旦港口有事,超过一千名鞑靼骑兵能被迅速召集起来投入战斗,安全方面可谓是固若金汤。

在东岸人的计划中,哈吉港的定位可能比目前其表现出来的还要更加重要。在本土工商部的规划中,哈吉港将是未来的黑海贸易的商品集散地,无论是销往克里米亚汗国本土、多瑙河流域、第聂伯河流域还是顿河流域的商品,都将在此进行批发,然后或通过骡马队,或通过近海小船,分销到各处。

当然以上这种商业模式绕不过克里米亚汗国,而这也是高文刚这会待在哈吉港等待面见汗国新君的原因所在,不疏通好这个草原汗国,黑海贸易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因为这个国家的势力和影响力遍布上述三条大河的河口一带,东岸人不得不重视。

而一旦哈吉港及邻近的三条大河的贸易能够逐渐走上正轨,那么无论是东岸、克里米亚还是奥斯曼,都能从中获取不菲的收益,到了那时候,也就不用东岸人推动了,他们自身会主动出来维护这些贸易的深入可持续发展,毕竟有了利益的驱动嘛。尤其是克里米亚汗国,这个半封建半游牧的国家,如果能够在这种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逐步转变思路,慢慢展开痛苦的转型的话(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苗头了,但还远远不够),未来的发展还是可以期待的,毕竟它的地理位置不错,人口也很多(如果算上奴隶的话总人口破百万了),只要改革旧习俗、旧体制,那么还是有可能起来的。

当然改革从来都是很困难的,克里米亚汗国同样面临游牧贵族、封建领主(他们手头掌握着数以十万计的奴隶)、宗教保守势力和宗主国的桎梏,(ww.)想要浴火重生可没那么容易。但凡事都得努力,如今东岸人种下了一颗种子,至于未来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那就要看造化了,说文艺点,就是看命运会不会眷顾鞑靼人了。

高文刚最终在哈吉港等到了八月底,这才得到了新近登基的格莱大汗的接见。大汗本人登基前就经常前往哈吉港游玩,如今对于高文刚提出的着手开拓商路的意见很是赞赏,他认为目前多瑙河的商路已在奥斯曼帝国犹太商人的开拓下有了一定的进展(这从哈吉港海关关税的明细表中就能看出来),那么顿河流域的商路开拓,是该提上议事日程了,此事他们会着手实施的,应该问题不大,因为俄罗斯人同样渴望在顿河一线展开贸易,三天两头找上门来的俄国官商鲍里斯可以作证。

唯一可能会有些问题的,大概要数第聂伯河流域了,目前这条河的两岸被俄罗斯和波兰分据,战火虽已渐渐平息,但摩擦依然很多,商路很不安全,很多商人都不愿意去那里贸易,短时间内怕是没法开发出来。

高文刚对此表示理解,然后指出商路的开拓是长期性的,利益也是长期性的,大家不必急于一时,只需持续努力即可。最后,为了表示对新登基的阿迪勒大汗的祝贺,华夏东岸共和国特地铸造了八门欧洲少见的18磅、24磅长管重型火炮,作为礼物由东岸工程师安装到鞑靼壕沟的要塞上,震慑敌人的同时,也作为两国间传统友谊的见证——当然更是华夏东岸共和国在黑海流域的长远布局与投资!!--flag_mbg--;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