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七零之反派亲娘回城记 七零之反派亲娘回城记 第29节

27. 第27章 可怜人  二舅公家里的屋子,……

二舅公家里的屋子, 正面两间是土墙瓦房,而侧面,则有两间茅草和木板搭建的房屋, 这茅草和木板搭建的房屋并不牢固,到了冬日或者雨季,屋子里住着的人是最遭罪的。

雨季的时候, 但凡下雨,雨水总能从屋子外面跑进来, 把整个地面都淹没成了水田, 住在屋子里的人只能大半夜也起床来, 拿了家里的所有罐子盆子, 用来接雨水, 如果水太深,还得一盆又一盆,把雨水全部倒掉。

到了下雪天里,住在这样的屋子越发遭罪, 西北风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 外间雨雪交加, 屋子里的人则觉得周遭又潮湿又阴冷, 连一丁点的热乎气都没有。

而争吵的声音, 正是从一旁的茅草房传进来的。

一个尖锐的女声带着一阵恶毒的谩骂, “这个老不死的活了一大把的年龄了, 早就该入土了, 还给他吃个屁?家里粮食都见底了, 谭大缸,你要敢把这饭端给他吃,咱两这日子就别过了。”

一个男人咳嗽了一声, 沙哑着声音道,“大缸,我不吃饭,我饱着。”

谭大缸诺诺的叹息了一声,道,“我明天就去借粮食,翠花啊,你好歹让我爸吃口饭。”

“要吃吃屎,你爸能干活的时候,一直帮村着老二一家,现在老了,凭啥让我来侍候这个老不死的?反正家里没粮食了,大家都吃一碗米汤吊着命,凭啥到了他这里就搞特殊?老二要真心疼他,就把人给接回去啊。”

谭大缸头疼,道,“老二家里孩子多,昨天就断粮了,爸被接过去吃啥喝啥?”

“吃屎也是他们家的事情,凭啥老人就让我来管?凭啥?凭啥?凭啥我的孩子饿得都剩下一层皮了,我的孩子都没得吃,都没得吃……”

痛苦压抑的呜咽声传来,屋子外,杨大芳听得有些复杂。

她没有想到二舅公的处境这么的不好。

当即,她不再迟疑,对着屋子敲了敲门。

“请问谭松老人在吗?”

听见有人敲门,屋子里的争吵声一下终止,屋子里,两个瘦得只剩下一个骨架子的中年男女走了出来。

看了看穿着厚棉袄新衣的杨大芳,中年女人道,“你谁啊?”

杨大芳道,“这是大表舅娘吧?我叫杨大芳,是杨爱国认的女儿,我爸腿脚不便,让我来看看二舅公,如果方便,再接二舅公去杨家村过年。”

听了杨大芳自报姓名,中年女人王翠花终于挤出了笑容。

“哎哟,原来是表哥家里来接人了,来来,大芳侄女,快进屋子。”

杨大芳跟着王翠花走进屋子,并递上了一小包的饼干和糖果,道,“大表舅娘,我二舅公呢?还好吧?我爸去年就想过来看望二舅公的,就是他也上了年龄了,大雪天路不好走,这才没来。”

谭大缸道,“我去叫我爸出来。”

一旁的柴房里,王翠花和谭大缸的几个孩子都走了出来,这几个孩子都面黄肌瘦,只穿了一件单衣,都冻得瑟瑟发抖,在看见袋子里的饼干和糖果以后,孩子们眼睛都不由瞪大了。

很显然,这一家子的日子过得极差。

金银村这里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相比杨家村,这里的村人的日子过得又差了不少。

在一旁的茅草屋,冻得瑟缩的,好像一阵风就能吹跑的老人在谭大缸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二舅公名叫谭松,当年杨爱国母亲去世得早,这个二舅公年轻时候是个木匠,赚了钱以后,没少补贴杨爱国,这也是杨爱国一直惦记老人的缘故。

二舅公在屋子里已经听见了动静,此时走出来,在看见杨大芳以后,显然非常的激动。

二舅公道,“孩子,你叫啥名字啊?”

杨大芳道,“二舅公,我叫杨大芳,我的户籍和族谱,都上在我爸这里。”

“好,好,好!”,二舅公道,“爱国说要把自己的一辈子奉献给国家,年轻的时候忙着打仗,等年龄大了,也不成个家,现在爱国也有后了,这挺好,挺好!”

老人也穿着一件单衣,嘴唇也冻得有些发白,也亏得杨大芳出门的时候,特意拿了一个厚棉被挡风雪,等回程的时候,倒是可以拿了棉被来给老人遮挡风雪。

杨大芳道,“二舅公,我爸可想你了,特意让我来接你去过年的,现在我们就出发吧,回去还能赶上晚饭。”

二舅公听了这话,却有些迟疑,他一大把年龄了,是真的不想给人添麻烦了,现在谁家的粮食不珍贵?

可是,这家里又实在太穷了,穷得根本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杨大芳不容老人迟疑,道,“我和我爸昨天刚好买了一大块的肉猪,就等着你过去了,好一起包饺子,爸还惦记您包的饺子呢,说做梦都想吃一口。”

“好,好,那我去给爱国包饺子去。”

听说杨爱国想吃他包的饺子,老人就决定去看看去了。

这人老了,见一面少一面,而且最主要的,既然杨爱国家里买得起猪肉,那肯不会缺粮食的。

一旁,王翠花去了老人房间,把老人的两件单衣收了出来,又在自家地窖给装了一袋子的松蘑和羊角菌等。

王翠花有些不好意思,道,“大芳侄女,这些都是一些山货,填不饱肚子,也不值钱,你带去尝个味道。”,顿了一下,又道,“真不是我刻薄,家里一家六口人,如果不吃米汤,都熬不到开春,我们家里家穷,娘家婆家都没地儿借粮食去,我……是真的没办法,我自己也是吃的米汤。”

杨大芳听了王翠花的话,又见她提来干活,倒是对她有些改观。

眼前的女人接了自己的礼物,即使家里穷,也并不是一味的索取,而是送了回礼。

同时,她对于给老人吃米汤也后悔,但是她自己也只吃了米汤,家里快断粮,日子没法过下去,女人只能忍着饥饿,尽量给家里节省粮食,好熬到开春。

只要开春了就好了,山里的植物长出来,到处都是野菜。

杨大芳点头,道,“大表舅娘,我都懂的。”

她看了看一旁角落里站着的几个面黄肌瘦的,怯生生的孩子,张了张嘴唇,没再说什么。

当即,老余头和谭大缸一起扶着老人上牛车,杨大芳把厚棉被拿来,把老人裹住了,谭大缸去屋子里拿自家做的皮袋子灌了一罐子的热水,给了老人和杨大芳一个人一个罐子。

在风雪的呼啸声里,杨大芳终于带着老人朝着杨家村赶去。

等走远了,谭松叹了一口气,对杨大芳道,“大芳啊,你别怪翠花他们虐待我,其实不怪翠花,家里穷,她自己也吃米汤,她也不容易。”

一切,都是因为太过穷苦的缘故。

老人一共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家里生了孩子六个,大儿子家里生了孩子三个,多一个孩子多一张嘴,小儿子家里困难,老人难免多帮衬一些,但是领老了,两个儿子商议后,老人由两个儿子一人养半个月,结果大儿子这边住满半个月后,小儿子家里断了粮了,根本不来大儿子家里接人,大儿媳妇心生埋怨,她家里的粮食也是她节省下来的,又想到家里粮食快吃没了,见了大儿子偷偷给老人拿粮食做吃食,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

老人忍不住在车上给大儿媳王翠花辩驳,杨大芳听了以后,忍不住对老人的善良叹息。

而事实上,如果没有杨大芳来接人,在两个儿子都这般家境的情况下,如果借不到粮食,老人就打算自己绝食,并不想活下去了。

杨大芳并不知道老人的打算,而事实上,如果不是杨大芳提议来接人,在这个冬日,老人的确只有死路一条。

在漫天风雪里,老人裹着厚厚的棉被,并不难熬。

等到了杨家村,车子停下来,在院子门口,杨爱国杵着一根拐杖,早已不知道在屋子门口看望了多次。

两个戴着帽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看见母亲回来了,忍不住飞奔而来。

杨大芳忙把两个孩子紧紧的搂入到了怀抱里。

“大宝二宝有没有跟着爷爷好好打拳?”

“有啊有啊,妈,我有听话。”

“妈妈,二宝最乖最听话。”

杨大芳忍不住捏了一下两个孩子的小脸。

杨爱国从风雪里迎过来,看着瘦弱的谭松,忍不住眼眶都湿润了,“二舅,你怎么这么瘦弱?家里缺吃的,你怎么不来找我?”

“爱国!二舅知道你的心意!家家都不容易,哪能动不动来找你?”

杨爱国和谭松的年龄只相差十岁,杨爱国的母亲是谭松的长姐,比谭松大十多岁,所以杨爱国出生的时候,谭松这个二舅舅,跟个大哥哥一样,两人经常一起玩。

等杨爱国的母亲去世,这个二舅又做木工养育了杨爱国长大,杨爱国的心里把谭松当成了父兄一样的存在。

杨大芳扶着二舅公进了屋子,屋子里,杨爱国烧着热水,杨大芳给老人先冲了一碗麦乳精喝了。

杨大芳说晚上包饺子,这并不是说的空话,年前鱼缸里养了不少的鱼虾,她抓了一些虾子来,打算包一个猪肉虾仁馅的饺子。

现在的人肚子里没什么油水,她打算除非虾仁猪肉馅,再包一个白菜猪肉馅。

老余头帮了大忙,因淋着一身风雪,也被杨大芳和杨爱国留下吃饺子了。

三个老人坐在一起说从前,其乐融融,很有一种岁月静好之感。

28. 第28章 惊艳的年夜饭  屋子外雨雪交……

屋子外雨雪交加, 屋子内,柴火堆被烧了起来,在柴火堆旁边的木桌, 杨大芳和面,赶面,忙得不亦乐乎。

在擀皮的时候, 几个老人都坐到桌子上帮忙擀皮来了,杨大芳便去一旁调馅。

猪肉虾仁馅最鲜美, 肉腥味几乎被杨大芳调制的一丁点都没有了, 剩下的, 只有肉的劲道和咸香以及虾仁的鲜美。

猪肉白菜馅, 杨大芳多放了一些肥肉, 这个时候的人尤其油水不足,对肥肉非常热爱。

等馅料调制好,老人围在桌子旁包饺子,杨大芳在灶台熬一锅胡辣汤。

吃饺子后, 再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喝一碗胡辣汤, 那绝对是一种享受。

等一盘一盘的饺子被端上来, 杨大芳又给众人端上一碗胡辣汤, 众人便开始吃饭了。

二舅公显是很久没有吃饱过, 尽管他竭力忍着, 还是吃了两大盘子饺子, 又喝了两大碗的胡辣汤。

众人吃饱, 都满足的坐在火堆一旁烤火。

老余头忍不住感叹, “哎哟喂,这是过年了,这样的好日子, 老杨有福气了,大芳这丫头的手艺,怕是国营饭店的大厨都比不上。”

那虾仁馅的饺子,鲜香得他一辈子都忘不了那种味道,那猪肉大白菜馅料的饺子,一口咬下去,非常有嚼头,却又松软适合老人的牙口,怎么吃都回味无穷。

杨大芳给老余头车钱的时候,这次老余头说什么也不要,刚好锅里还剩下几个饺子,她拿了碗装好,让老余头带回去给家里人尝个鲜。

老余头走后,杨爱国和二舅公仍旧有说不完的话。

当天晚上,两个老人聊了大半夜,这才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杨大芳早早就起床了。

因再过一日就是年三十了,在村子里,传来一阵热闹的吆喝声。

大宝二宝一个翻身起床,站在屋门口张望,一下看见了村长家拉出来的大肥猪。